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组织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管理 > 义理管理 >正文

第一节  企业义理体系的基本概念

日期:2021-06-13

查看次数:213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第一节  企业义理体系的基本概念

 

                                       陈杰思

 

1982 年特雷斯·E. 迪尔和艾兰·肯尼迪出版的《西方企业文化》一书指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并指出企业价值观是核心要素。汤姆·彼得斯和罗伯特·沃特曼认为企业文化有七种要素: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工作程序、工作人员、技术技能、共同价值观。理论界一般认为,广义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企业的物质文化,包括企业产品、企业外貌、企业建筑、包装、形象设计自然环境、生产环境等。本章所讲的企业义理体系大致相当于上述所讲企业文化中的精神文化。

为研究与运用之便利, 我将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道德、企业精神、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目标七项,归纳为企业义理体系。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道德、企业精神是相似概念,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目标也是相似概念。我们很难将这些相似的概念作出明确的区分,正如我们很难将连成一片海水作出明确的区分一样。而且,也没有必要对这些相似的概念作出明确的区分,因为,在实践中,这些相似概念遵循同样的原则,采取同样的途径、方法,具有同样的功能、作用。当然,在为某一企业表述义理体系时,仍然可以从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道德、企业精神、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目标这七个方面去讲,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企业的义理体系。

企业文化体系主要包括:企业行为体系、企业制度体系、企业义理体系。企业行为体系的建设,可简称为礼治(中国古代的礼,主要就是道德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企业制度体系建设,可简称为法治;企业义理体系建设,可简称为治。企业治理系统就包括了法治、礼治、治三大系统。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译:用政令来引导他们,用刑罚来规范他们,民众只是免于犯罪;用道德理念来引导他们,用礼来规范他们,民众有羞耻感并且能够自我约束。)在孔子的这番言论中,将法治、礼治、德治三个系统结合起来。

现将企业义理体系中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道德、企业精神、企业愿景、企业使命等,分别简述如下:

、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在企业及其成员在经营、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道德认知、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企业不仅仅是工作共同体,还是生活共同体、道德共同体。企业成员的道德,在进入企业之前,是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形成的,当个人进入企业时,便将个人道德带入企业之中,个人在企业中道德素质或提高,或下降,这就由企业的道德环境来决定。当社会的道德状态恶化之时,不可能指望企业独善其身。

如果仅仅从利害得失的算计出发来建立企业道德,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有在通过道德能够树立正面形象、获得好评的情况下,才会有企业道德;有时通过道德伪装而获得好评时并取得效益时,便存在伪道德;当事人没有意识到道德能带来效益,或者没有意识到邪恶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时,就会产生邪恶;出于同样功利动机,当事人认为不道德的手段能够给自己或企业带来利益时,就会采用不道德手段。当企业面对竞争、风险、不可控因素带来的压力时,或企业员工面对管理者施加的压力时,为减轻压力,就可能采取不道德的行为。在不良环境中,当不道德行为带来的利益超过带来的损失时,企业的不道德行为就会大量产生。所以,仅仅从利益的角度来建设企业道德是不可靠的。如果从道德品质、道德良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等方面来建设企业道德,才有可能出现高尚的道德:当遵守道德规范会带来短期的损失,或者当违背道德规范会带来短期的利益,在这样的情形下企业仍然遵守道德规范。

法律只能限制企业的违法犯罪行为,但不能有效地减少企业中的不道德行为,也不能有效地增进道德行为、文明行为。如果一个企业仅仅是奉行“只要守法就行”的原则,就会放弃对高尚道德的追求。

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将道德理念内化成为企业良心,即企业成员共有的道德意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那么,道德规范就仿佛是从外部强加给企业的枷锁。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伦理产生了资本主义精神,即在“天职”观念的基础上形成劳动价值观,在“蒙恩”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财富观,在“节俭”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消费观。约翰·加尔文说:“克己的工作把人提高到了天赋使命之上,工作是人为上帝之选的唯一标志。”“道德文化弱的组织中,88%的员工报告说看到了不当行为。……道德文化强的组织中,只有20%的员工报告说看到了不当行为。……道德界公布的全球最具道德企业名单中的公司与其他公司相比,利润高出20%,股东回报率高出6%。”据零点公司一项“中国企业家的商业伦理指南”的调查显示,企业经营者只有15%能全面理解商业伦理的概念。

 

 、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倡导的关于某些事情值得做、应当做的观念,是企业成员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有价值的评价标准。企业价值观回答“我们如何追求”的问题。价值观为员工提供了行动的指南,员工知道公司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采取体现这些价值观的行动。韦尔奇说:“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违背,很可能会导致企业崩溃。”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关于企业的三个经典式问题 :“我们的企业是什么?” “我们的企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企业应当是什么?”美国管理学家阿索斯和帕斯卡尔在《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一书中, 通过对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和美国国际电报电话公司的比较而得出的结论是:美国企业重视战略、结构、制度这三个“硬性”因素,而日本企业重视人员、作风、技巧、价值观这四个“软性”因素, 并认为日本企业成功的“秘密武器”, 就在于它确立起全体员工共享的价值观。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则把企业的价值观概括为“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和亲一致,奋斗向上,礼节谦让,顺应同化,感恩图报”。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重视价值观建设。如惠普公司的价值观是“信任和尊重个人 , 鼓励追求卓越的奉献”, 摩托罗拉的价值观是“我们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 的沟通方式,赋予人们力量与权威” 。德鲁克说:“一个企业组织最好去避免做一些不符合本身价值观的事情。”汉普登在调查中发现:“任何企业产品的品质,早先决定于创办人的价值观,后来则决定于整个企业的工作价值观。”

链接案例:《同仁堂的价值观

(链接案例:IBM公司的价值观

(链接案例:麦当劳公司的价值观

(链接案例:阿里巴巴的企业价值观

 

、企业精神

王水嫩教授在《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一书中给出了企业精神的比较完整定义:“企业精神是企业在整体价值观念体系的支配和滋养下,在长期经营管理中经精心培养而逐渐形成的,是全体成员共同一致、彼此共鸣的内心态度、意志状况、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曾说:“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的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和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信念对组织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

 

、企业理念

学术界通常的定义是:企业理念是得到员工普遍认同的、体现企

业自身个性特征的、促使并保持企业正常运作以及长足发展而构建的反映整个企业明确的经营意识的价值体系。真诚地、坚定地发自内心对理念的认同,就转化为信念。巴金说:“支配战士行动的是信仰,有了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设定的目标。”

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这样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你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你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你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总之,一切都始于你的观念。”

   链接案例:《宝洁公司的顾客至上

 

、企业使命

企业使命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和理由,是指企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角色。回答“我们为何存在”的问题。企业使命使成员明确工作的真正意义,可以激发他们的使命感,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工作动机。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使命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很多企业的经营者缺乏使命感。有一项“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问题”的调查,对于“您对企业家精神如何理解?”这一问题的回答,排在第一位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35.4%)。

   链接案例:《为生民立命的企业家

   (链接案例:阿里巴巴的企业宗旨

    (链接案例:松下幸之助的“五年计划”

 

、企业愿景

企业愿景是对企业未来发展蓝图的期望和清晰描述,是企业未来10年到30年里努力实现的宏大远景目标。企业愿景回答“我们追求什么”的问题,有可以通过努力而实现的特性,具有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

 

、企业责任

儒家主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这些表达了儒者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对人类、对自然万物都应承担责任。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责任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之外,也应当为顾客、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员工、政府、社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利益。企业管理者主要考虑利益,还要考虑长远的生存,还要考虑良好的名声与形象,还要出于良知、正义感、责任感而承担各种社会责任。松下幸之助说:“要认识到我们身为工业家的责任,通过商业活动,将自己投身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中,改善人民的福利,提高整个世界的生活质量。”

经济责任:企业要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并赚取利润。

法律责任:企业要遵纪守法,依法经营。

道德责任:营造道德环境,遵守道德原则,避免对相关利益者造成伤害。

慈善责任:对社会有所贡献,促进人类社会道德的提升。

环境责任:改进产品设计,提高资源利用率,遵守有关污染防治的法规,增添污染防治设备,处理废弃物,减少污水废气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开发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促进和改善环境。

在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安南的倡导下形成的《联合国全球契约》10项原则:

“人权  原则1:企业界应支持并尊重国际公认的人权;

原则2:保证不与践踏人权者同流合污。

劳工标准  原则3:企业界应支持结社自由及切实承认集体谈判权;

原则4:消除一切形式的强迫和强制劳动;

原则5:切实废除童工;

原则6:消除就业和职业方面的歧视。

环境 原则7:企业界应支持采用预防性方法应付环境挑战;

原则8:采取主动行动促进在环境方面更负责任的做法;原则9:鼓励开发和推广环境友好型技术。

反腐败 原则10:企业界应努力反对一切形式的腐败,包括敲诈和贿赂。”

  链接案例:《万达集团的公益事业

   (链接案例:王老吉捐款汶川震区

   (链接案例:三鹿集团的倒下

(链接案例:公益营销

(链接案例:乔致庸免难

 

注释:

①[英]斯图尔特·克雷纳著:《管理百年》,闾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100页。

②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玛丽·库尔特(Mary Coulter)著:《管理学》,刘刚、程熙鎔、梁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13版146页。

张德主编:《企业文化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3版241页。

④张志诚著:《中国式领导智慧》,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10月第1版198页。

⑤龚俊恒 编著:《德鲁克管理思想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11月第一版199页。

⑥周三多、陈传明、贾良定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2月第6版174页。

⑦高德著:《管理术——如何运用宗教的智慧做管理》,青岛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14页。

⑧张德主编:《企业文化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3版247页。

⑨[英]斯图尔特·克雷纳著:《管理百年》,闾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59页。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三十章。《正道管理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的登记号是:国作登字-2020-A-00018619,著作权受国家法律保护。未经作者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印刷、复印、录制、出售《正道管理学》章节。正道管理学网站(http://zdglx.com/)为发表《正道管理学》的唯一官方网站,未经作者授权,任何网站不得转载《正道管理学》章节。为方便读者使用,欢迎使用本网站文章标题右下方的分享键,将文章分享到微信、QQ、博微、电子邮箱等平台,也可以通过手机右下方和右上方分享键转发、分享、收藏。)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