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自我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管理 > 自我行为管理 >正文

第一节 自我行为管理原则

日期:2021-06-12

查看次数:399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第一节 自我行为管理原则

                                              陈杰思

 

人的行为,从组织这个角度上,可分为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从主观动机上分,可以分为善意行为和恶意行为;从行为的真实性上区分,可分为真实行为与虚假行为;从人与人的关系上讲,可以区分为敌对行为与友好行为;从行为的性质上区分,可以区分为道德行为、文明行为、不良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由德治和礼治去塑造道德行为、文明行为,同时去消除不良行为,由法治去惩治和消除违法犯罪行为。中国传统的“礼”,就是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行为规范。中国传统的礼文化,其实就是行为管理体系,包括自我行为管理和组织行为管理。

如果只推行法治而不推行德治和礼治,并且确立“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原则推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就会出现这些情况:各种不良行为、各种造成轻微伤害的行为,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规范加以约束,就会大量地存在。而道德行为、文明行为,不可能体现于法律之中,就会大量流失。

为什么现代社会出现大量的不良行为?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在自由发展的环境中,在信息化、多元化的条件下,人的自主性越来越强。自由散漫、个性张扬、自我放纵,加上极端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极端功利主义的推波助澜,有的人不愿意接受外来的约束,不愿意接受固定的行为模式,不愿意遵守统一的行为规范,任意而为,甚至胡作非为。当人获得极强的自主性之后,自我管理就非常必需。如果自我的素质差,自我管理不当,或者自我管理缺失,就会造成行为的错乱,由行为的错乱而导致社会的冲突。

另一方面,在信息化、多元化的环境中,人们接受多样化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信息,无法识别和认同正确的行为标准,于是就从身份、利益、欲望出发,选择符合自己身份、利益和欲望的行为标准。符合自己的身份的、符合自己利益的、符合自己欲望的,就被视为“正确”的;反之,则被视为“错误”。例如,在美国的种族冲突中,与自己所在种族身份相一致的行为,就是“正当”的。按此逻辑,黑人说:“黑人的命也是命”,白人说:“白人的命也是命。”在西方社会中,各种错乱的行为由于参与者众,形成一种势力,并借助这种势力将错乱行为合法化。

个人的行为是由内外各种因素决定的。内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情感、道德、欲望、理性、体验等。外面的因素有事物、利益、关系、规则、法律、制度、风俗等。人处于内外各种因素的冲突之中,行为常常陷入矛盾的困境。

行为一旦发生,必定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界产生可见的影响,所以,在行为发生之前,一定要思考,自己的行为对外会产生有利还是有害的影响。德鲁克说:“自由不是放纵,而是人所背负的最沉重的枷锁,因为个人要决定自己的行为和社会行为,并对两者负责。”

儒家所说的修身,即自我行为管理。自我行为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一、内外兼修

心念自我管理、性情自我管理、道德自我管理重在内在修养,而自我行为管理则重在外在修养,内外兼修,内外贯通,方有成效。修身,就是要培养自己的好的行为习惯,改掉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

如果只是注重内心修养,而不注重外在行为修正,就容易导致内心与外在行为脱离,导致内心修养的虚玄化,亦不能对事物、对他人产生良好的作用。孔子说:“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修养自己,才能对他人产生安定的作用。宗教所订立的戒律,许多都是对不良行为的限制。例如,佛教中“十善”,就是由三种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四种语业(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及三种意业(不贪、不瞋、不痴)所组成的。

有人认为,一个人只要本质好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表现为外在的形式呢?对此,子贡做了一个巧妙的比喻:虎豹有美丽的花纹,而犬羊则没有,如果把虎豹皮上的花纹都剃掉了,就失去了光彩,把它和剃了毛的犬羊皮挂在一起,甚至无法分辨。所以,一个人应当具有好的内在本质,又有良好的外在表现形式,两者皆不可缺少。

 

(经典诵读:仁之仁心善行)

(经典诵读:礼之克己复礼)

(链接案例:《柳传志以身作则》

(链接案例:《三略》中所述将帅以身作则)

(链接案例:《稻盛和夫身体力行》)

   

    二、内仁外义

为何不同的人面对同一的外在刺激而产生不同的行动?行动的产生,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刺激相结合而产生的。内在因素包括人自己的知识、经验、性情、道德、文化及其他素质等方面。不能被自己所觉察的潜意识,也存在于意识库中。

相同的刺激源,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信息。这是因为,人是透过自己所拥知识、经验、性情、道德、文化等因素去看刺激源,人所拥有的知识、经验、性情、道德、文化等因素各不相同,那么,看待同一刺激源的角度、立场就有所不同,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于是,同一刺激源在不同的人那里呈现出来的样态就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刺激源的所获得的感觉、认知就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行为。

由上可知,不同的人性,对于相同刺激的反应就不相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业管理系教授麦格里戈在《企业的人性问题》一书中,总结了人性的X理论Y理论。X理论的要点是:①一般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不干少干工作。②大多数人必须用强迫,以至惩罚的办法才能使他们去为企业的目标而工作。③大多数人没有抱负,怕负责任。Y理论要点是:①一般人并非先天厌恶工作,而是把工作看成如同娱乐休息一样自然。当人们对工作感到满足时,就会自愿工作,当人们把工作看成惩罚时,就会逃避工作②控制和惩罚不是使人们去完成任务的唯一办法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完成任务;③对需要的满足,尤其是对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是人们在工作中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的动力,④人们有丰富的智力和创造力,但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潜力只利用了一部分。麦格里戈认为,X理论是错误的,Y理论是正确的。我认为,作为对事实的描述,X理论Y理论都是正确的,X理论适合描述低素质的人,而Y理论则适合描述高素质的人,而在许多人身上兼有这两种情况。

内在修养最好品质就是仁爱,外在行为最高准则就是正义。内在的道德,必须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从不可见变为可见,从模糊不定变为鲜明确定,从杂乱无章变为规范有序。内心的善良会表现为外在行为的善良,产生道德行为与文明行为。例如一个内心善良的人就会“成人之美”,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对于有才能的人,不妒忌,而是尽可能地提供给他们展示才能的机会。内在的邪恶必然表现为外在行为的邪恶,产生不良行为、犯罪行为。内在的邪恶主要有:欲望强烈、思想偏认识偏差、自暴自弃、自私心重、道德缺失、人格扭曲、心理变态、冷酷残忍、情绪反常等。

中国传统的礼文化,就是遵循了内仁外义的原则。礼的内在精神,就是仁义道德。不同的礼,是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不同的器具,设计不同的程序,以丰富多彩、具体可感的形式表现仁义道德。礼的外在形式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包括行为、服饰、器具、祭品、语言、程序、建筑、装饰、设置等。礼的内涵是指外在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是礼的灵魂,是礼的精神。在制作礼时,先确立礼的精神,然后根据礼的精神明确人的行为规范,选择、制作、使用相应的服饰、器具、祭品、语言、程序、建筑、装饰、设置等。

在礼仪活动中,需要有程序、服饰、祭品、语言、器具等,但人是礼仪活动的主体。如果参与礼仪活动的人不具有仁义道德和真诚恭敬,就不能感知程序、服饰、祭品、语言、器具所具备的意义,礼仪活动就成为“虚礼”。如果没有内在的品德,外在的符合礼的行为就可能是表演,是作秀,是伪装,就是形式主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例如,在丧礼过程中,尽管人可以按照既定的程序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尽管丧礼的程序、服饰、祭品、语言、器具很完备,但是,如果丧礼的主角和参与者在整个丧礼的过程中缺乏敬畏生命的意识,缺乏对死者的悲戚、哀悼之心,则行为、程序、服饰、祭品、语言、器具等就是虚设的,没有实际意义,整个丧礼就变成了“虚礼”。

道德精神内在于心灵之中,亦表现于行为上。当道德精神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时,如果遵循礼的规范,就能使道德精神得到适度的表现。例如,心中有仁爱之心,如果不遵循礼的规范表达出来,就可能出现无原则的“溺爱”现象,仁慈过度,心慈手软,姑息迁就。人有刚毅勇敢的精神,如果不经过礼的规范,而是直接呈现出来,就是鲁莽、逞强。人有能言善辩的本领,如果不按礼的规范去做,就会有口舌是非。

(经典诵读:礼之仁义为质)

 

三、诚、敬、中和、谦、宽

诚、敬、中和、谦、宽是自我行为管理的六项具体原则。

(一)诚:儒家主张:“诚于中而形于外”。外表恭敬必须出自内心的真诚,先要有恭敬之心,表现于外,才有恭敬之貌。如在向别人表示感谢之时,内心要有感恩之情;向他人行礼时,要对他人充满敬意;对人要真诚坦率,要将意见及时告知对方;否则,外表恭敬就可能是虚情假意。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各种礼仪规范,都不是空洞的外在形式,都具有内在的精神。比如在向别人说感谢之言时,内心一定要有感恩之情;在向别人敬礼时,要对对方充满敬意;在婚礼进行的过程中,要有神圣庄严的感觉;在丧礼进行的过程中,要有悲伤的感情和敬畏生命的情怀。

(二)敬:内心的恭敬,也是需要通过外在的礼仪行为表现出来,否则,别人就无法感知你的恭敬。恭敬亦有多方面的表现:服饰整洁,容貌温和,安静端庄,步履缓慢,言语谦恭,礼貌文雅

敬与谄媚是不同的。谄媚是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不知羞耻,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自我贬损,巴结投靠,巧言令色。有人企图利用他人,对他人外表恭敬而无真诚之心,专挑对方爱听的话去说,内心缺乏敬意,而是充满着对他人的鄙薄,那么,外表恭敬的言行就是表演或伪装,礼仪也成为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谄媚具有欺骗性,在虚情假意的背后,常常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许多人就是在别人用谄媚与巧言令色编织的花环的引诱下,落入陷阱之中。

恭敬可以分长幼,可以分贤愚,可以分亲疏,但不分贵贱特别是不能对有权势者卑躬屈膝对贫贱者傲慢无礼。诚敬不仅仅表现在人与人相见之时,还应当表现为在人际关系上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多方面的,如尊重他人的良好意愿,体谅别人的难处,不强人所难,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触犯别人的禁忌,不苛求别人,不嘲笑别人,不揭他人的短处。管理者对员工要以诚相待,尊重员工的人格,尊重员工的意见,尊重员工的发展需要,赞赏员工的才华,以宽容之心纠正员工的失误,使用询问或请托的口气说话,绝对不能心胸狭隘,嫉贤妒能,飞扬跋扈,高人一等,挟私报复,装腔作势,随意斥责,毫不顾及下属的感受,使用命令的口气说话。尊重员工,才会得到员工的尊重。孔子主张外在的礼要出于内心的真诚。即使见到年轻的盲人,孔子都会站起来,以示尊敬。孔子遇到盲人、穿礼服或丧服的人,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

(三)中:根据人类生存的共同境遇和人的本性与需要,制定适中、适度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行为规范,这就是礼的适中原则。当一定的行为规范形成之后,就以相对稳定的状态存在着。人类生活的境遇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当礼教远远落后于已经变化了的境遇时,这种稳定性就变成一种僵化性。此时,就要对礼教进行调整,使之适于已经变化了的生活境遇。

行为规范、礼仪程序的制定与运用,不能过于烦琐,也不能过于简单。过于烦琐的礼,束缚人的手脚,限制人的自由,并造成财物与时间的浪费;过于简单的礼,不能制造良好的气氛,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个人在行礼的过程中,也要把握适度的原则,做到不卑不亢。

民间的婚礼、丧礼,大操大办,互相攀比,讲排场,摆阔气,铺张浪费,已严重地违背了礼的适用原则。权势者乘此机会敛财,助长腐败、奢靡之风;相关产业从业者设计复杂繁琐的程序,借此机会赚钱;贫困者被迫借债支付各种开支,造成债台高筑;以上现象都违背礼的仁义精神。人安葬之后,可以一块简单的墓碑,以供祭祀时辨别之用。

(四)和:礼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动物因受其自然限制,遵循着自然的秩序,人的主观能动性超越了自然的限制,不能完全遵循自然秩序。如果不创设礼教,建设一种供人们共同遵循的新秩序,那么人们就处于混乱无序之中。社会生活极其复杂,如果没有礼教指导着人,人将陷于彷徨迷乱之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需要礼教给人们正确的指导,明确告诉人们,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

礼要求人们在同一生存境遇中,遵循同一的规范,采取相同的行为。如果不能给每个人提供现成、一致的行为规范,那么就会使人处于无序、混乱、迷茫、焦躁不安的状态。所以,礼可以促进身心的和谐。

礼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和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中华礼仪是中华民族存在的标志。礼运用于日常生活,运用于待人处世中,能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和谐,进而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礼教区分并确定每个人的社会角色,让不同的人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相应的作用,整个社会才能正常运转。我们应当确认人与人之间在长幼、男女性别、个人特长、身份职能、关系亲疏上的区别,摒弃人与人之间在政治和身份上存在高下尊卑的观念。礼教要求人们各守本分,各尽其责,整个社会才能处于有序状态。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不同,就要遵守不同的道德规范和文明规范,才能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当代著名学者季羡林说过这样的话:富者有礼高贵,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礼可以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由于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利益不同、观点不同、处境不同,常常产生冲突和矛盾。当有了冲突和矛盾之时,不能动不动就大动干戈,以暴力来解决问题,而是要“和为贵”,各方都遵循文明行为规范和道德行为规范,通过平等地对话和沟通,形成共识,化解矛盾。

(五)谦:正如《尚书•大禹谟》所说:“满招损,谦受益。”骄傲必然自满,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尺度,将自己同别人相比时,常常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当他不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不能克服自己的缺点时,他就只能停滞不前或者不断倒退。谦让并不排斥“君子之争”,即用合理的方式进行竞争。在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坚持原则;面对无理的侵犯与诽谤,不能迂腐到“唾面自干”地步,而是要有“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

(六)宽:宽厚是指在待人接物方面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包容他人,不刻薄,不狭隘。有了美好的品德,才会有宽厚的心怀,像大地一样承载万物,像大海一样容纳百川。对于别人的长处,如果采取尊崇、学习、发扬的态度,自己就得到进步;如果采用嫉妒、诽谤、歪曲、隐藏、践踏的态度,自己就不能进步。切忌刻薄,切勿揭短。不能因宽厚而放纵他人的恶行,无原则地迁就,姑息养奸。善良与宽厚的人身边,常常有一些很邪恶的人。这些邪恶的人往往利用他人的善良与宽厚,得寸进尺,如果没有遇到有力的抵制,他们就变得更为嚣张。

(经典诵读:礼之诚敬中和)

(经典诵读:礼之谦让宽厚)

(链接案例:《张飞与刘备》

(链接案例:《巨富沈万三》)

(链接案例:《诸葛亮严于律己》)

 

四、克己自律

 自律是人依靠自己的道德认知、道德理念、道德意志、道德情感,由生命内部产生制约、规范自己行为的力量,从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外在道德规范,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

自制自律的价值是:自制自律可以减少一个人对他人的侵犯,使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处于良好的和谐状态,不要因一时的冲动而导致关系受到损害;自制自律调解人内心的冲突,保持内心的安宁与和谐,从而健康长寿;人对物欲的节制、对恶欲的断除,可以减少物质产品的消费量,减轻对大自然的压力,缓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为什么做不到自律自制?是因为内在的善的力量弱,正的能量小。

中国古代的“忍”字,有自制自律之义,也有忍受、忍耐之义。忍是一种度量,“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明•薛瑄 《读书录》卷七)但是,忍耐是有合理限度的,过度的忍耐,就不是度量而是懦弱了。如果你保持忍耐和克制之时,对方视你为软弱可欺,步步进逼,更加嚣张,你就只能起而反抗,否则,你的忍耐就会助长对方的猖狂。

忍是一种策略,在时机不成熟之时,就需要忍耐和等待。遇事要先退一步,先忍一下,作出周全的考察之后,再采取行动。朱熹《论语集注》说:“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忍是避祸之方。古人说:“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祸自消。”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了时时克制自己的急躁情绪,在书房里挂了一块横匾,匾上写着两个大字:“制怒”。宋朝的王安石就说过:“莫大之祸,起于斯须之不忍。”

(经典诵读:廉之克己自律)

(链接案例:《叶存仁退礼赠诗》)

 

注释:

([美]彼得·德鲁克、约瑟夫·马恰列洛著:《德鲁克日志》,蒋旭峰、王珊珊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第49页。)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正道管理学》第六章。《正道管理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的登记号是:国作登字-2020-A-00018619,著作权受国家法律保护。未经作者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印刷、复印、录制、出售《正道管理学》章节。正道管理学网站(http://zdglx.com/)为发表《正道管理学》的唯一官方网站,未经作者授权,任何网站不得转载《正道管理学》章节。为方便读者使用,欢迎使用本网站文章标题右下方的分享键,将文章分享到微信、QQ、博微、电子邮箱等平台,也可以通过手机右下方和右上方分享键转发、分享、收藏。)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

李渊昊:这篇文章详细探讨了自我行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德治”和“礼治”思想,提出了在现代社会中个体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作者强调了内外兼修和内仁外义的原则,认为道德修养应与行为规范相统一,才能实现个人的良性发展。然而,我认为,虽然传统文化为行为管理提供了深厚的哲学根基,但在现代社会,自我行为管理面临的挑战也更加复杂,尤其是在信息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个体的行为受到了更多来自外部的影响和诱惑。自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盛行,使得“自我管理”的概念变得更加模糊,个体的行为往往难以在传统的道德框架中得到约束。我认为,文章中提到的“礼”的内涵和“内仁外义”的原则,对于当下社会依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但在具体应用时,也需要考虑到社会背景的变迁和个人价值观的多样性。在现代社会,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性更加突出,传统的道德行为规范可能无法完全适应当下的社会需求。因此,除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如何引导个体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中找到行为规范的平衡点,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自我行为管理的理论框架,但在面对当今社会多变的环境时,如何通过结合传统和现代的理念,更加有效地进行行为管理,仍是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