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自我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管理 > 自我反省管理 >正文

第二节  反省者的人格特征

日期:2021-06-12

查看次数:199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反省人格特征

 

                                       陈杰思

 

经常进行反省的人,必须具备谦虚、自信、知耻、有责任感、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等人格特征。陈寅恪先生所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正是反省者的人格特征。虚心指的是不抱偏见、成见,开放胸襟,接受新思想、新观念。专心是指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财力,对一个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地收集材料、观察、思考、实践,以求对这个问题获得真知。缺乏专注力的人,就会被手机、电脑频繁跳转和链接所牵引,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责任心是指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浮躁,持之以恒地投入时间、精力对某一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探索,并愿意承担相应的后果。

(链接案例:《克罗克锯掉椅子靠背》)

谦虚自信是一个人进行反省的必要条件。朱熹认为“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 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学规类编》一个人只有在自尊自信的条件下,在保持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进行反省。封建时代的奴才做人标准就是“听话”,不需要反省改过,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均来自主子之命令,并非出于自己,故自己不需承担责任。只有人格独立并处于自由状态的人,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承担后果,才谈得上真正的反省与改过。

骄横狂妄的人,自以为是,太过自信,缺乏反省的意识,不愿意去正视自己的错误,或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虚荣利益权力,明知自己错误了,也不肯公开认错更不可能改正错误。

自暴自弃的人,过于自卑,自我践踏,缺乏向善之心,沉湎于卑污之中而不肯自拔,自然不会反省改过。过于自卑的人,有时会将反省推向极端,使之变成对自己的完全否定,变成自虐出现、悲观、绝望等负面情绪

凡是活着的人,都是凡人,都会犯错误。每个人错误的根源在于自己的认知局限性和品德局限性。一个人修养再高,都不可能达到至德的境界;一个人知识再丰富,都不可能达到全知的地步。凡是自称终生无缺点,或被他人评价为终生无缺点,都是对公众的欺骗与愚弄。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我们常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圣贤也会有过错的。孔子就认为自己有过错,并且很高兴别人指出他的过错。封建时代的帝王自视为天之骄子,也要从小学习圣贤经典,以圣贤经典“格君心之非”。唐太宗对臣子讲:“人言天子至尊,无所畏惮,朕则不然。上畏皇天之监临,下惮群臣之瞻仰,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二,《唐纪》八)(译:人们都说君主至为尊贵,无所畏惧。朕则并非如此,上怕皇天的监督,下惧群臣的注视,兢兢业业,还怕不符合上天的旨意和百姓的期望。)

文过饰非是反省改过的反面。《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权威、面子、虚荣、自私、自负,这是阻碍反省改过的原因。有的人在出现问题时,喜欢为自己辩护,为自己开脱把错误和责任推给别人,把失败的原因推给客观因素指责那些真实地揭露问题的人“抹黑”,“居心不良”。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失败之父。成功者往往会陶醉在成功的经验中,形成思维模式的固化,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变化,从而产生失败。

知耻之心也是反省改过的重要前提。厚黑学倡导的心肠黑、脸皮厚,将羞愧、内疚作为负面情绪加以消除,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人变成无耻之人。耻本身不是善,只是人对自己行为或心念违背道德、违背义理而产生的羞愧、内疚、不安、懊悔等否定性感受。所以,耻不是道德准则,而是道德情感、道德体验,故在八德中将“耻”与孝、悌、忠、信、礼、义、廉相提并论,是不恰当的。在十大义理体系中,将耻放在廉字之下,因为,廉与耻通常是连用的,有清正廉洁之心,才会有真正的耻。

荣与耻是道德情感、道德体验。自己的行为符合义理,就感到荣;自己的行为背离义理,就感到耻。知耻不是认识到耻,而是感受到耻、体验到耻。知耻对于个人的道德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但重要的是,人对自己的错误有否定性的感受,从而产生改正错误的行为。知耻是道德教育的前提:周敦颐说“必有耻,则可教”(《通书•幸》)。

知耻,表明心中还有善念,知耻就是心中的善念从邪恶中挣扎起来,并对恶进行抑制。知耻,可以让人斩断过去的邪恶,生起弃恶从善之心,阻止邪恶的再度发生。据《周礼•地官•司救》记载:司救的职责是管理并挽救万民之中的邪恶者。对于邪恶之人,司救多次进行教育、处罚,如果不改,就让他坐在嘉石之上示众,让其感到耻辱。嘉石是一种有纹理的石,立于外朝之左,有朝士看管。知耻之人守住道德底线,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正如朱熹所讲:“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卷一三)知耻也有利于形成道德的舆论环境,促进群体的善的意识的提高。康有为说,社会“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康有为《孟子微》卷六)。知耻是积极向上的内在驱动力,能使人自我鞭策,激起奋发向上、自强自新的精神,“人必有耻而后能向上”(康有为《论语注》卷三)知耻可以使人远离污秽。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如果自己发生邪恶的念头与行为,也要及时感知到羞耻,并加以阻止。

当舆论具有道德导向时,舆论作用下发生的耻,就具有了道德意义;而当舆论具有非道德导向时,舆论作用下发生的耻,就具有非道德的色彩。如在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日本侵略军中,杀人多者感到荣,杀人少者却感到了耻,两个日本兵竟然开展了杀人竞赛,这就是反道德的荣耻观。

随着极端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泛滥,私心替代了良心,非道德的舆论替代了道德评价的舆论,道德舆论在弱化、异化,荣耻观发生了严重的扭曲。新文化运动时期,我们请来了“德先生”、“赛先生”,同时赶走了“孔夫子”、“孟夫子”,当“孔夫子”、“孟夫子”离开中国后,中国人的荣耻观也被带走了。道德意义上的荣与耻逐步转化为功利上的荣与耻,即以金钱、地位、富有、浪费为荣,以贫困、俭朴、低调为耻。扭曲的荣耻观已脱离了道德的轨道,受到了孔子的批判,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译:一个人有宏大的志向,但却以恶衣恶食为耻,那么这个人是不足与之探讨研究学问的。)

(经典诵读:廉之有耻且格)

链接案例:《松下幸之助批评下属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正道管理学》第章。《正道管理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的登记号是:国作登字-2020-A-00018619,著作权受国家法律保护。未经作者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印刷、复印、录制、出售《正道管理学》章节。正道管理学网站(http://zdglx.com/)为发表《正道管理学》的唯一官方网站,未经作者授权,任何网站不得转载《正道管理学》章节。为方便读者使用,欢迎使用本网站文章标题右下方的分享键,将文章分享到微信、QQ、博微、电子邮箱等平台,也可以通过手机右下方和右上方分享键转发、分享、收藏。)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