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敬业精业
日期:2021-06-20
查看次数:856
T 浏览字号
第五节 敬业精业
〖题解〗
敬业精神是指尊崇、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高度认同职业的价值与意义,专心致志,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从而产生勤奋认真、开拓进取、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行为,创造实际的工作成就与工作业绩,获得内在的充实感和成就感。
敬业精神可以细分为:正业、爱业、乐业、精业、勤业。
正业: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遵循正道,以正心、正德从事正业。不从事对他人、对社会有危害作用的职业,不利用职业谋取非法之利,不利用职业欺诈。让自己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积累更多的经验,让自己得到发展的机会,让自己得到更丰富的回报。
乐业:根据发展潜质、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的不同,去寻找到相适应的职业,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在工作中获得了精神的满足。没有工作的人是空虚的,在工作中不敬业的人是无聊的。让工作安顿自己的精神,让工作将自己从忧虑与痛苦中转移出来。敬业,使一个人充满活力,有朝气,精神振作。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每向前走一步,就能产生一分喜悦。在没有工作或者工作不努力的状态下,邪念很容易侵入。工作可以治疗一个人的懒散、怠惰、消极、悲观、愤懑、嫉妒、暴躁、刻薄等心理疾病。
勤业:勤奋工作,每天的工作任务、学习任务,在当天完成。在同一种工作中,只要你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日积日累,必定就会走在别人前头,取得比别人更加优越的成就。“天道酬勤”,成功之道千千万万,其实都离不开“勤”字。
精业:业精于勤,尽心尽力将自己的事情做好,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在业务上精益求精,集中精力,专心致志,提高工作质量,在别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有所发展。任何一项伟大的工程都是由各个完美的细节组合而成的。在工作中,从点滴入手,从细节入手,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个细微之处,将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
爱业: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从内心产生对于职业的热爱。热爱工作,才能享受工作的乐趣,驱动自己采取主动的精神,执着追求,努力不懈。
〖圣贤经典〗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 学而》)
【译】敏捷地做事,谨慎地说话。
善在那里,自家却去行他。行之久,则与自家为一;为一,则得之在我。(《性理大全书·力行》)
【译】善的事物在那个地方,自己要去践行它。践行的时间一久,则善的事物与自己就合而为一。合而为一,我就得到了善。
学者于道,贵精心以察之,验诸天人,参之事会,务得其实而行之。( [明]王迁相《慎言•见闻篇》)
【译】学习者对于道,贵在精心去体察它,在天与人之间验证它,参与事事物物之中,必须真实地践行它。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朱熹《礼记•学记》注解)
【译】敬业,就是专心致志,用于事业之中。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荀子•议兵》)
【译】凡是各种事业的成功,一定在于恭谨小心;它的失败,一定在于怠慢疏忽。
心粗最害事,心粗者,敬未至也。([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
【译】粗心大意最有害。粗心,就是严谨认真之心缺乏。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
【译】如果想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呢?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系辞下》)
【译】君子处于安全之中,不忘记有危险;生存之时,不忘记会灭亡;平安之时,不忘记有祸乱,所以,自身安全而且国家可以得到保护。
以此知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习斋四存编·存学编》)
【译】由此可知,心中清醒,口头上说过,在纸上写过,但却不在自己身上践行过,都是无用的。
心尽则职亦尽,自无愧怍于己。(石成金《传家宝》三集卷二《群珠》)
【译】尽心去做,则尽忠职守,自然自己就不会惭愧。(怍[zuò]:惭愧。)
忠,是要尽自家这个心。(《朱子语类》卷六)
【译】忠,就是要自己尽心尽力。
既为之君,则有君职,舜禹未尝不勤心苦力以奉其民,非为民赐也,惧失其职耳。([宋]叶适《习学记言·孟子》卷十四)
【译】既然作为君王,就有君王的职责,舜、禹未尝不是辛勤劳累,以此服务人民,并非是恩赐给人民什么,而是担心失职罢了。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