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管理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之道 > >案例

康熙帝勤政勤学

日期:2021-06-29

查看次数:346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康熙帝勤政勤学

 

作为我国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康熙皇帝治国有方,成就突出。之所以能到达这样一个高度,与他勤学勤政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康熙皇帝幼年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从小在祖母太皇太后的抚育下成长。八岁登基之后,更是勤于治学,精读多种经书和古代兵法。在他十七八岁的时候,曾经因为读书过于劳累而吐血不止,但他还是不愿意放下手中的书本。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也就是其亲政后第十六年,他设立了一个专门供自己读书写字、研究学问的南书房。他还常常请一些专家学者到南书房,并虚心向其求教。

在宫中的时候,康熙皇帝专心治学,到了宫外他同样手不释卷。

曾经有一次他去明陵致奠,回宫的路上他仍然捧着书本。到了晚上,船停泊在燕子矶,他还是读书到三更。随侍的大臣高士奇见皇帝读书如此辛苦,不由劝谏:“您这般劳累,还要废寝忘食地读书,实在对身体不好,请您还是注意多休息吧!”康熙皇帝听完高士奇的话,回答道:“我从五岁的时候就开始读书,常常要读到半夜,但我并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十分快乐。书中有许多我想知道的东西!”

康熙皇帝勤于国事,日理万机,但在学习上,其兴趣可谓广泛,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洋的学说均有涉及;所学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他最喜欢的是科学、数学、医学、农学、天文、地理等,且对这些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由此可见除了处理国事之外,康熙皇帝的时间大部分都花在了读书上,常常读书到三更时分。

康熙皇帝之所以如此喜爱读书,是因为在他看来,读书能让他更好地治理国家,为百姓解决疾苦。

康熙皇帝之所以能轻而易举地平定“三藩”叛乱,消灭台湾的郑氏政权,同时将盘踞在黑龙江流域的雅克萨沙俄侵略军驱逐出中国领土,并平定准噶尔首领的叛乱,正是因为他读经史和古代兵书,明于治乱,善于指挥,才为保卫国家稳定和领土的完整奠定了基础。

作为康乾盛世的奠基者,康熙皇帝不仅学贯中西,涉猎范围广泛,而且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更是亲力亲为。他并不像其他皇帝一样只是坐在朝堂上下圣旨,而是认真思考问题,为朝臣们提出最好的解决方案,以方便他们的实施。对于前人所说帝王应当总揽大局,不需事事亲力亲为的说法,他是不赞同的;他认为拥有决断权力的君主一旦在一个小事上不谨慎,作出了错误的决定,那么必定会给全天下百姓带来祸患。因此他处理问题的时候总是慎之又慎,常常要反复思量,最后才做决定。

康熙皇帝勤学勤政,为国家的统一、主权的维护、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他在去世前三年对自己做出的评价:“我自八岁登基,在位时间达五十多年。现在的我已经将近七十岁了,可谓子孙满堂。在这五十年中,我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一心希望能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我不敢说自己做得有多好,但我为百姓谋福祉的心却从未改变过。我这一辈子不是简单的劳苦二字能概括的!”

【启示】此事例印证:“既为之君,则有君职,舜禹未尝不勤心苦力以奉其民,非为民赐也,惧失职耳。”康熙皇帝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就是为了让人民安居乐业。

(摘录自陈杰思著:《忠》,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