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忠于职责
日期:2021-06-20
查看次数:700
T 浏览字号
第四节 忠于职责
〖题解〗
责任分为职业责任和角色责任两类。职业责任是从事某种职业并以此作为生活来源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角色责任就是人在社会中、在大自然中处于一定位置,在此位置上应当承担的责任。如公民角色、父母角色、子女角度、男性角色、女性角色、义工角色、信徒角色、领导角色等。
一个组织由许多岗位构成,每个岗位都要有能够承担责任的人置于其中,每个人都明确知道所承担的责任是什么,具体要求是什么。自己有足够的才与德,进入相应的“位”之后,才能在“位”上发挥作用,才能在“位”上得到发展,做到以才配位,以德配位,才不至于从“位”上掉下来。忠于职守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美德。责任意识根源于仁爱之心。当你看到一个小孩子爬向井边,动了恻隐之心,才会产生救他的责任感。责任感源于感恩之心与忠诚之心。用感恩的心面对工作,感企业之恩、同事之恩、老板之恩,为了报恩,才会认真负责。责任感源于忧患意识,正是感到不安,感到危机,才会去奋斗。
〖圣贤经典〗
当求圣人之道于一身动静应事接物之间,不可专求圣人之道于言语文字之际也。([明]薛瑄《读书录》卷十一)
【译】应当在身体的一举一动之时,在应对事物之时,去求取圣人之道,不能只在语言文字上去寻求圣人之道。
考之以心,效之以事,浮虚之事,辄立证验。
([汉]王充《论衡•对作》)
【译】用心加以思考,用事实加以检验,那么虚假的事立即就被检验出来。(辄[zhé]:副词,即便,是。)
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王符《潜夫论• 忠贵》)
【译】品德不能与他的职务相称,它的祸害必定残酷;能力不能与他的职位相称,它的灾难必定很大。
一家之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国必亡;全世界人人各各自放弃其责任,则世界必毁。(梁启超《呵旁观者文》)
【译】在一家之中,人人都放弃自己的责任,则家庭衰败;在一国之中,人人都放弃自己的责任,则国家灭亡;在全世界中,人人都放弃自己的责任,则世界毁灭。
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叶适《赠薛子长》)
【译】读书不知道承接道统,读得再多也没用。写文章不能教化人,做得再好也没有益处。坚定地做事,如果不合道义,做得再多也没什么价值;立志却没有忧民之心,即使有仁德也没有益处。
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礼记•杂记下》)
【译】占据某一职位却没有相应的言行,君子为此感到耻辱。
无功食禄,谓之尸位素餐;谫劣无能,谓之行尸走肉。(程允升《幼学琼林》卷二)
【译】没有功劳却获取俸禄,这就叫尸位素餐;浅薄无能,这就叫行尸走肉。(尸位:古代祭祀时让一人端坐不动,充当祭主,称尸位。谫[jiǎn]劣:浅薄无能。)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