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管理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之道 > >案例

金镇洪辞职

日期:2021-06-29

查看次数:386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金镇洪辞职

 

金镇洪是韩国人,他曾经写了一本名为《唤醒黎明》的书,在当时引起强烈的反响。

在书中,金镇洪曾经提到一件关于他在一所著名大学当教授时的事情:那个时候的金镇洪还是一个年轻人,当时他正在给大一的学生讲“哲学概论”。课上,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他真理是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金镇洪一时间愣住了,犹豫了一会儿,他决定用康德的理论来回答:“我记得康德曾经在《纯粹理性批评》一书中这样写道:‘任何事件或事物,个体的思维与客观事件或事物相一致时叫做真理’。举个例子,假如我使用钢笔,那么只要我意识中的钢笔和我手中实际拿着的钢笔一致,那就是真理。当然,从真理的概念来说,它应该是属于认识论上的真理……”

金镇洪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学生打断了,显然这个学生对他的回答并不满意。他说:“老师,您现在所讲的真理并不是我提问的时候所说的那个。我想知道的是能让我为它而生、为它而死的真理,现在就请您给我讲一讲吧!”

金镇洪一听就懵了,他坦承自己也不知道。学生毫不客气地说:“你上节课曾和我们讲过,哲学就是寻求真理的科学,可您现在却告诉我们您并不知道什么是真理。可见您讲的东西连您自己都不知道,这岂不是在浪费时间?这样的课还有必要上下去吗?我觉得倒不如就此休课吧!”

学生的话令金镇洪很受刺激,他顿时觉得自己这种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行为是多么的荒唐可笑!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放弃赴美留学的机会,辞去大学教授之职,跑到火车站后面卖起冰淇淋来了。

【启示】此事例印证:“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金镇洪认识到,自己的知识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问题,于是辞去大学教授之职,这是一种负责的行为。

 

(摘录自陈杰思著:《忠》,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