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自我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管理 > 自我性情管理 >正文

第四节 自我性情管理的方法之三

日期:2021-06-12

查看次数:307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第四节 自我性情管理的方法之三

                           

                               陈杰思

 

 

八、性情中和

《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即使在喜、怒、哀、乐处于“未发”状态时,也是存在的,如果“性”是正面的,处于“中”的状态,当喜、怒、哀、乐发动之时,就会呈现出“和”的形态,不会出现偏激的状态。孔子在《论语 ·八佾》指出:“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如果养成了中正的品性、性格、观念,在情绪、情感、欲望出现之时,就会呈现“中和”的状态自然而然地符合文明行为与道德行为规范,“发乎情,止乎礼义”避免“过”与“不及”两个极端保持个性是必须的,但是,极端自由主义者过分张扬个性,主张“个性解放”,肆意放纵情欲,使情欲脱离礼、法的控制,对自己、对他人都会造成危害。当人的情绪发动之时,往往会处于激动的状态。情绪过于激动,情绪失控,心情大喜大悲,情绪大起大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而且使人丧失理智,越过道德的制约,产生违法犯罪的行为。《北京晚报》有一篇报道,题目就是《2/3的命案属于激情犯罪》。

动物完全按照本能生存,虽存在着斗争,但由于动物自身的限制,争斗不会产生毁灭性的结果。但是,人有非常高的智能,人与人之间如果放任斗争,就会导致毁灭性的灾难,所以,人需要用德、礼、法来加以控制。推行礼乐教化的目的,就是让人在礼乐文化的熏陶中,性情向善与正的方向转变,让人们遵守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行为规范,并使这些规范内化,引导人的性情处于中和的状态,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品质、健康的心理、中和的情绪。如邻里中有丧事,则应当悲戚同哀,才是健康的心态,而不可幸灾乐祸。

《礼记》说:“礼者,因人之情为之节文”。礼是根据人的情感与欲求而制定的,既不是消灭人的情感与欲求,也不是完全迎合人的情感与欲求,而是将人的情感与欲求纳入正与善的轨道,调整到“中和”的状态,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例如,丧礼的运用,使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哀悼之情通过一种既定的程式表现出来,既满足了人的精神需要,又将人的精神控制在中和的状态。亲人逝去,若是哀毁无容,痛不欲生,则是处于“过”的状态,在此情形之下,丧礼可以减轻并抑制人的过度悲伤,以免以死伤生;亲人逝去,若是没有哀伤之心,则是处于“不及”的状态,在此情形之下,丧礼、丧服使人意识到正处于丧期之中,唤起哀伤之情。

 

九、虚静空灵

虚静养神:心灵生命如何安顿?心灵可以安顿于所行之事上,可以安顿于正念正行上,可以安顿于虚静之中。心灵虚静是指心灵处于空虚宁静的状态,无私欲之染,无先入之见,无逐求之驰,无情念之动。

心灵生命既是虚实相生,又是动静皆宜。如果只有动,久动则衰;如果只有静,久静则息。儒家以动为主,提倡积极进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道家以静为主,倡导虚静无为、任物自然、任性自然。

虚静审美:“正则静,静则明”(《庄子•庚桑楚》)人进入“物我两忘”虚静状态,消解了物我界限,融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是审美体验的最高状态。王国维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人间词话》)王国维的“无我之境”,不是不存在“我”,而是我处于虚静之中,以物观物,我与物达到泯然合一的状态。人在虚静之中,才能迸发灵感。书法家、画家、诗人、艺术家,在创作前须“凝神静气”,“扫尽俗肠”,排除干扰,止息杂念,进入虚静的状态,心念集中,才能创作出高级的作品。当一个人念念相续的是杂念,杂念占满了意识的空间,与此杂念性质相反的艺术灵感,就会被排斥,潜伏于潜意识中。排除杂念,腾出空间,艺术灵感才会呈现于意识之中。当某种灵感出现时,突然遇到外界事件的干扰,或由于作者心生某种杂念,灵感立即消失,并且不再回来。南台和尚的禅诗描述了虚静审美的境界:“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商量。”

虚静应物:心灵如明镜一般,映照万物,应接万物。“虚则实”,“静则动”。庖丁解牛、梓庆削木、佝偻粘蝉、津人操舟等,就是虚静应物的具体事例。正如《庄子集释》疏:“如气柔弱虚空,其心寂泊忘怀,方能应物。”物现于前,即映照于心灵之中,物离而去,即从心灵中消退,这就是“应而不藏”。一个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必须进入虚静的状态,心中排除杂念,不受输赢思虑的影响,不受现场喧闹的影响,不受对手的影响,才能集中精神,全身心地投入比赛,应对现场发生的一切。虚静应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心随物迁。就如一面镜子,当甲物呈现于前,镜中就显现甲物,当甲物离去,镜中就无甲物的影像。

(链接案例:《茶水溢出》

虚静养生:每个人都是按常道生活,遵循生活规律,饥则食,渴则饮,困则眠,觉则起。按天人相应的规律,白天为阳,人的活动亦为阳;夜晚为阴,人的静卧亦为阴。在我国,约有近4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病症。失眠症表现为“烦”字。“烦”字繁体右边“”为倒写的“首”,“烦”即表示头边有火,就是心火上炎,肾水下行,肾水不能济心火而造成。“思伤脾”,过度的思虑会导致脾脏的亏损。无节制的娱乐活动还会引发人的植物神经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打游戏会导致视力、颈椎及精神的损伤。过量的食品和饮酒会导致肠胃的损伤。过多的相互之间的手机短信往来和网络聊天都会带来精力的损害。克服以上现象,都需要懂得虚静养生的智慧。亚历西斯•卡瑞尔博士的话:“在纷繁复杂的现代城市中,只有能保持内心平静的人,才不会变成神经病。”

(链接案例:《淡有淡的味道》

虚静明察:人处于虚静的状态,排除情绪的干扰,才能有效地开展认知活动。人在感情激动时,很难进行深刻的、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译:虚静达到极佳的境界面对纷纭复杂的事物,就能认识到事物处于循环往复的运动之中。人君生当谨嗜好,不为物诱,则如明镜止水,可鉴照万物。一为物诱,则如镜受垢,水之有滓,昏翳泊浊,岂能照物。(朱元璋《明太宗实录》)(译:君王一生应当谨慎地对待嗜好,不应当被外物所引诱,那么,就会像明镜和静止的水一样,可以照见万物。一旦被外物所引诱,就像镜面上落上了污垢,就像是水中有渣滓,污浊昏暗,怎么能照见万物。翳遮蔽。滓沉淀物。)

(链接案例:捡起心地的落叶

虚静体道:朱熹有“半日读书,半日打坐”之说,儒家主张静坐,让自己的心灵清除杂念,以虚静之心灵去体证“造化之精,性天之妙,唯静观者知之,唯静养者契之,难与纷扰者道。”(《呻吟语》)(译:宇宙与人生的精妙之理,只有在虚静的状态下去体证、认知、契合,内心纷扰躁动者不可能做到。)

虚静修身: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清静经》说:“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又说:“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克除恶欲,方能回归虚静。孔子提出“仁者静”。晋真人告诫道:“心清意静天堂路,意乱心荒地狱门。”王重阳真人曾在《重阳立教十五论》中区分了真打坐与假打坐。他说:“凡打坐者,非言形体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坐也。真坐者,须要十二时辰住行坐卧一切动静中间,心如泰山,不动不摇,把断四门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内,但有丝毫动静思念,即不名静坐。”心灵处于虚静之中,消除了恶欲与妄念的干扰,并且心念专注于正念,表现在行动上,自然符合正道。

虚静治理:“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第五十七章)管理者不能应当保持虚静的态度,谦虚谨慎,调动的自发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链接案例:《佛祖开示梵志“放下”》

空纳万境:老子发现了“虚无”之大用:容纳万象,涵盖万物。就如器具,正因为内部空无,才能装东西;就如房屋,正由于内部有空间,才能住人。天地之间是一个虚空的状态,而它的作用却是不穷竭的。“空而灵”,即“真空”;空而僵,即“顽空”。 苏轼诗云:“欲令诗语妙, 无厌空且静。静能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

心灵生命也具有“虚空”的特性,正因为存在着虚空,才能收纳万象万物的精神元素,正因为存在着虚空,才能保持心灵生命的自由活动。所以,要避免心灵被塞满,特别是避免心灵被各种精神毒素填满。古典诗词、国画、书法体现“虚实相生”的原理,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画外之画”、“言   外之意”、“言有尽而意无穷”、“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书画大师在写字作画时,不是将整张纸写满,而是要有“留白”,即保留空白之处。书画的空白之处不是虚无,而是笔墨实处的延伸与衬托,显现灵动之美。

何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收藏于自己内心的各种知识、念头,对接受新的知识、念头不构成阻碍,这就是“虚”。 《管子•心术》云:“虚者,无藏也”,即内心不要收藏各种妄念。如果杂念丛生,万象并至,则导致心烦意乱。清除个人意识中的各种杂质,心无挂碍, 使自己的心灵晶莹澄明,以便静观万象。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正道管理学》第章。《正道管理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的登记号是:国作登字-2020-A-00018619,著作权受国家法律保护。未经作者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印刷、复印、录制、出售《正道管理学》章节。正道管理学网站(http://zdglx.com/)为发表《正道管理学》的唯一官方网站,未经作者授权,任何网站不得转载《正道管理学》章节。为方便读者使用,欢迎使用本网站文章标题右下方的分享键,将文章分享到微信、QQ、博微、电子邮箱等平台,也可以通过手机右下方和右上方分享键转发、分享、收藏。)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