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自我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管理 > 自我性情管理 >正文

第二节 自我性情管理的方法之一

日期:2021-06-12

查看次数:337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第二节 自我性情管理的方法之一

                           

                               陈杰思

 

一、清除心灵毒素

正如人的身体每天吸取各种物质营养和物质毒素一样,人的心灵每天也在吸取各种精神营养和精神毒素并存储于意识库中。人的心灵是向外敞开的,来自外的精神营养和精神毒素都源源不断地注入心灵之中。在自然状态之下,人没有拒斥和排出精神毒素的能力,精神毒素在心中不断积累,最终形成妄念,这一过程叫浸染,正如一潭纯净的水,如果不断地抛入垃圾,终被污染,成为一潭脏水。

妄念如一条条毒蛇盘踞在心灵之中,如一块块巨石压在心灵之上。星云大师说:“嗔心如猛虎,怒气如飓风,恶口如刀剑,我慢如高山,疑心如暗箭,邪见如毒药。”

“物以类聚”,正念与正念相互感召,恶念与恶念相互感召,正如王惟一先生在《道法心传》中讲:“以邪召邪,以鬼召鬼。”每一个妄念都同与之相关的众多妄念连接在一起,当一个妄念出现时,就会带动相关的妄念出现。

身体所吸取的物质营养维持身体生命存在,而身体所吸取的物质毒素则带来各种病痛。同理,心灵吸取的精神营养维持着心灵生命的存在,并提升生命的境界,使心灵保持和谐状态;而心灵吸取的精神毒素则给心灵生命带来危害,造成严重浸染,使心灵生命产生各种病变:品质低情趣低俗、性情恶劣、人格扭曲、心理疾病、精神变态等导致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因此,只有清除精神毒素,才能使心灵生命保持健康与和谐的状态。人在婴儿时代,心灵处于虚静、洁净之态,在成长并走向衰老的过程中,心灵接受各种劣质精神因素的浸染,沾染了各种毒素,虚静的生命原态被遮蔽最后,生命不堪重负。因此,修养的功夫要逆向而行,回到童真无染的状态,找回童真、童趣、单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要求人们“复归于婴儿”,“复归其根”。身惹尘埃沾尚浅,心随欲境染尤深。堪怜举世忘源者,只洗皮肤不洗心。[]吴秀《人天宝鉴》)【译】身体沾惹了尘埃只在浅层,心在贪欲之境中被污染得很深。可怜世人忘却了根本,只去洗净皮肤却不洗净内心。

心灵就像明镜,每天有大量的精神毒素进入心灵,就像每天会有大量的灰尘落到镜面上。神秀采取的办法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意思是说,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拭,不让它污染、障蔽光明的本性。可以将自己的心灵观想为一块明镜,将忧虑、痛苦、焦虑、怨怒等观想为心灵之镜上的尘埃,观想心灵之镜发出光明,心灵上的尘埃纷纷脱落。扫除心尘,将心转为清净之心,以清净之心看到的就是一个清净的世界。《维摩诘经》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人们每天洗脸清除面部的尘垢,但是,没有养成每天扫除心尘的习惯。惠能大师则更进一步,将接纳妄念之心去除,诗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试想,如果连镜子都没有,灰尘落在何处呢?如果让心灵进入到空灵虚静的状态,妄念就无安顿之处了,妄念自然消失。

降伏心魔: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四)破除山中贼寇容易,破除心中贼寇则很困难。《金刚经》中讲“降伏其心”心魔是什么?心中贼是什么?是懒惰、怨恨、自私、虚假、仇恨、报怨、愤怒、焦虑、烦恼、愚痴、偏见、计较、攀比、傲慢等妄念。妄念一旦占据自己的心灵,使你陷于被妄念包围,难于自拔的境地而妄念就会反客为主,成为奴役自己心灵的主,并且常常以主子的面目发号施令,所以,我们要认清,妄念不是自己,也不是自己的朋友,而是自己的敌人。《菜根谭》中也说:“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贼,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坐中堂,贼便化为家人矣!”译:所见所闻的邪恶现象是外来的敌人,妄念是内在的敌人,如果自我这个主人翁没有昏沉,坐镇于中堂之上,敌人就会转化为自己的家人。)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洪应明《菜根谭》)【译】降服魔怪,应当首先降伏自己的心灵,心灵被降服了,那么群魔自然就听命而退;驾驭横暴,先驾驭自己的心气,心气平和,那么外面的横暴就不会侵害到自己了。

人们讲要放下一切执着,我认为这种说是片面的因为,执着有好有不好,就看执着的对象是什么。如果执着于善,执着于正,执着于理想,执着于事业,执着于自己的正确意见,执着于好的习惯,执着于创新灵活的思维,就是好的不需要放下。如果执着于恶,执着于邪,执着于贪欲,执着于歪门邪道,执着于自己的偏见,执着于不良嗜好,执着于僵化的思维,这些都是妄执,就是不好的就需要放下

 

二、接纳精神营养

董仲舒说:“利以养身,义以养心”。用物质营养来供养自己的身体生命,用精神营养来供养自己的心灵生命,人们常常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每个人的真我本性是善的,如果人的性情、行为是恶的,则恶的性情、行为与真我本性存在着内在的冲突,表现为作恶常常感到不安、内疚、惭愧。如果形成善的品质,内有仁德,外行正义,则行为与自己善的真我本性相容,从而化解内心的冲突,让自己心安理得,无愧于心,感到快乐。仁是诸德之本,仁爱之心发用之时,心灵处于喜悦、宁和、安详的境界。道德不是强加于人的枷锁,而是人的心灵生命所需要的精神营养“孔颜之乐”指的是孔子、颜回所处的快乐的心境,因他们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内心接纳了健康的精神要素,与道相通,是“得道之乐。”著名分析心理学家荣格认为,神经症的主要原因是良知的冲突及需要回答的道德难题。马斯洛把人的多种多样的需要归纳为五大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说明,仁义是人的生命最本质的需要之一。

经典诵读:廉之涵养正念)

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唐·魏徵《隋书•列传•李文博》)要使流水清澈必须使其源头清洁,要使末梢正直必须端正其根本。对中国人来说,圣贤经典、山川草木诗教乐教、琴棋书画正是健康精神营养的来源:

  • 圣贤经典:

我们不能直接面对客观世界,而是借助一定的文化体系、借助一定的文化活动来面对世界,所以,来自文化的各种要素,会转变为人的心念。文化有优劣之分,来自优秀文化的要素而产生的心念,常常是正念,而来自腐败文化、假大空文化、黄赌毒文化、三俗文化、厚黑文化、痞子文化落后文化而产生的心念,常常是妄念。从大的方面讲,就是文化环境的提升、社会环境的改变、自然环境的优化,这是集众生之力才能做到。从小的方面讲,每个人都可以去营造自我生存的文化环境:浸润于经典文化之中,亲近圣贤,结交君子,远离小人,多听良善之语,亲近自然,多听雅乐、善乐,树立家道家风,挂上圣贤英烈的肖像等等。中华传统经典有义理经典、诗文经典、历史经典三类。经典文化提供健康的精神营养,用于滋养人的心灵。义理经典最大的特征就是“文以载道”,读圣贤之书,让圣贤的道德光辉照亮自己的心灵,接受圣贤崇高精神的熏陶。诗文经典表现的是人性之美与天地之美,诵读古典诗文并在社会生活中感知人性之美,诵读古典诗文并在大自然中感知天地之美。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孔子说:“《诗经》中的三百多首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没有邪思邪念。”

2山川草木

如果心灵要保持清静,就要让文化、自然、社会中的优良的精神因素源源不断地注入心灵之中。在农耕时代,人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很少有精神疾病发生。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现代工商业社会中,人们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远离大自然,丧失了对大自然之美的感知能力。离开自然万物的滋养,人的心灵就是枯燥乏味的。

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回到大自然怀抱中,面对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时,山川草木各具有生命精神,与自己的生命精神相感应、相交融。山川草木、闲云野鹤、流泉飞瀑、老松寒梅、沙鸥麋鹿等自然万物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人的心灵能收摄这些精神营养,得到自然万物生命精神的滋养。

由于人的心灵蒙上了厚重的精神尘埃,心灵慧眼已不能真实地看见自然万物,处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状态,只有清除心尘,才能回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状态。

孔庙、寺庙、道观、书院、祠堂皆是清净之地。进入这些地方,敬畏之心、虔诚之心、恭敬之心油然而生,眼观、耳听皆为神圣事物,直观体验庄严、宁静、安详,心灵自然得到净化。

3诗教乐教

以诗词歌赋推行教化,谓之诗教。以“善乐”推行教化,谓之乐教。中国古典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体现中和之美,体现善美合一,“发乎情,止乎礼义”,发挥诗教的功能。体现人性之美的诗词,应当放在自己生活的人际关系中去体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感悟到高尚的生命精神。体现自然之美的诗词,则应当将自己放在自然山水中去体悟,将自己放在与诗词描述相类似的风景中加以体证,就能感知到自然万物的丰富的生命精神。孔子用一句话来概括《诗经》,“思无邪”

4琴棋书画

中国的“琴棋书画”也是传统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方式,也是陶冶性情的重要的方式。每个中国人都应当学习至少一种民族乐器,都应当练习书法。中国的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具有中和之美,具有感化人心、调和人心、调整情绪、陶冶性情的功能。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有许多现代诗歌、小说、散文、流行音乐,是反映冲突、迷茫、堕落的,承载了邪恶之气与暴戾之气,这些作品,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精神毒素,引起更多的内心冲突。

儒释道三教都是将心性作为理论中心,各有其侧重点: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当人在现实生活中,采取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成家立业之时,需要儒家。而当事业失败、家庭瓦解、病入膏肓、严重挫折、焦虑忧郁之际,则需要佛家、道家,用于调解心灵的冲突,寻找精神的寄托。日本的道元禅师从中国学禅回来时,有人问他修到了什么。禅师说:“别无所获,只修得一颗柔软心。”20064月,在杭州和普陀山召开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提出这样的口号:“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普陀山宣言》倡导: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正道管理学》第章。《正道管理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的登记号是:国作登字-2020-A-00018619,著作权受国家法律保护。未经作者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印刷、复印、录制、出售《正道管理学》章节。正道管理学网站(http://zdglx.com/)为发表《正道管理学》的唯一官方网站,未经作者授权,任何网站不得转载《正道管理学》章节。为方便读者使用,欢迎使用本网站文章标题右下方的分享键,将文章分享到微信、QQ、博微、电子邮箱等平台,也可以通过手机右下方和右上方分享键转发、分享、收藏。)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