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自我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管理 > 自我思维管理 >第一节 阴阳思维 >正文

正文: 第一节  阴阳思维 (上)

日期:2021-06-12

查看次数:630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第七章  自我思维管理

 

本章所列八种高级思维,与八种低级思维相对,即:

阴阳思维:单向思维

经权思维:僵化思维

系统思维:碎片思维

变易思维:静态思维

中道思维:极端思维

和合思维:争斗思维

真实思维:假空思维

创新思维:守旧思维

 

 

            第一节  阴阳思维 (上)

                          陈杰思

 

“炁”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特殊概念,有时写作“气”,西方文化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汇。“炁”是存在于人体和宇宙空间的非物质能量场。人自身的炁同大自然的炁是互相连贯的,朱子曰:“人之气与天地之气常相接无间断,人自不见。”(《朱子语类》卷三)

  最高宇宙本体产生元炁,元炁浑然一体,元炁自身的活动必然使元炁产生了差异,朝着两个方向分化,即形成 “阴炁”和“阳炁”,用符号“- -”表示阴炁,用符号“—”表示阳炁。“阳炁”的性质是:动、上升、温热、发散、光明、刚强。阴炁的性质是:静、下降、寒冷、收敛、黑暗、柔弱。中国的阴阳思维主要就是从“阴炁”“阳炁”这对范畴推演而来的。《黄帝内经》又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一、阴阳两分

张载在《正蒙》中讲:“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程明道曾讲: “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二程遗书》阴阳这对范畴可用于描述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这就是“一分为二”“阳”具有刚强的、动态的、向上的、亢奋的、开放的、积极的、前进的、外面的、善的、美的、真的、男的、雄性的、明亮的、成功的性质;”具有柔弱的、静态的、向下的、平静的、收敛的、消极的、向下的、倒退的、里面的、恶的、丑的、假的、女的、雌性的、黑暗的、失败的性质。

 

自然现象

 

阳:       :坤      

 

阳:早 春夏 雷电 六腑

阴:晚 湿 秋冬 雨雪   五脏

 

社会现象:

 

阳:男  

阴:女    

 

阳:急    热情 奇数

阴:缓    退 冷淡 偶数  

 

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面,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就是只看见一面,而看不见与之相反相对的另一面。任何一种存在物,如果没有与之相对立的事物对它进行制约,这种存在物就会恶性膨胀以至于超出合理的存在限度,从而产生有害的后果。任何事物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那么就既不能只看到事物好的一面而不加分析选择地完全采用,也不能只看到事物坏的一面而不加分析选择地完全抛弃。

 

 

二、阴阳正位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君、臣、父、子各得其位,各尽其责。男性定位为阳,女性定位为阴。如果女性定位在阳位上,男性定位于阴位上,就发生阴阳错位的现象。例如:许多男子缺乏阳刚之气,以退让为尚,女性化色彩较重,而许多女子缺乏阴柔之美,以泼辣为尚,男性化色彩较重。《礼记•昏义》云:“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古代女子进行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德教育,培养其道德品性、言语应对、容貌修饰、劳作技能。

 

三、阴阳相反

中国古代多用“阴阳”一词,而少用“矛盾”一词。“阴阳”一词的概括面更广,而“矛盾”一词则专指“阴阳相反”的形态,即对立的双方处于斗争的状态,水火不能相容,只能是一方赢,一方输。如,善与恶、正与邪等范畴,就是具有阴阳相反的特性,矛与盾只能有一方获胜,要么是矛刺穿盾,要么是盾挡住了矛。

但我们要注意,只在极少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阴阳相反”的现象,所以,我们不能将阴阳相反这条规律任意扩大到许多领域。矛与盾只有握在敌对关系的人手里,才会处于你死我活的状态。斗争哲学只看到“阴阳相反”的情况,而忽视阴阳相成、阴阳交感、阴阳互含、阴阳互补、阴阳平衡等情况,将斗争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将斗争作为推动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实践中造成很大的破坏。

 

四、阴阳相成

阴和阳互相依存,各自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阴与阳是相对而存在的概念,没有阳,就无所谓阴没有阴,就无所谓阳。《老子》指出:“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朱熹讲:“如天之生物,不能独阴,必有阳,不能独阳,必有阴,皆是对。”《朱子语类》卷九·十五

单一的因素不能推动事物的变化,单一的因素的累积仍然保持事物原有的特质,只有不同的因素,甚至是相反的因素结合起来,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这就是“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凡天下之事,一不能化,惟两而后能化。且如一阴一阳,始能化生万物。”《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阴与阳互相作用互相渗透、和谐相处,融为一体,共存于统一体内。对立统一学说强调斗争和对立,中国的“合二而一”则强调统一与和谐。庄子提出“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庄子·田子方》)

天之阳气下降,阳光普照,地之阴气上升,酿成云雨,天阳地阴共同维持自然界生生不息。人体精血津液属阴脏腑之气属阳,两者相互滋生精血津液能滋养脏腑之气脏腑之气能化生精血津液。一旦阴精亏损, 阳气亦随之虚衰治疗阴虚证, 可以在大量的滋阴药中加入少量温阳药,以收阴得阳升”之效;治疗阳虚证, 可以在大量的温阳药中加入少量滋阴药,以收阳得阴助”之效。

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就具有阴阳相成的关系。儒家重视阳刚、有为、社会,道家重视阴柔、无为、自然,儒家与道家相辅相成,共同造就文化的繁荣。

 

 

五、阴阳互含

《素问·金匮真言论 》指出:“阴中有阴, 阳中有阳。”某物整体属阳, 但其中必含有属阴的成分其整体属阴但其中必含有属阳的成分。太极图中的圆圈代表太极,即万物之始。在太极之内含有两条黑白的阴阳鱼,黑色的代表阴,白色的代表阳。阴阳两鱼处于对立的状态,又相互紧密结合在一起。黑鱼有一白眼,白鱼有一黑眼,代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阴阳互含关系。阴阳两鱼首尾相衔,环抱成一体,显示阴阳消长、生生不息。张介宾《类经· 运气类 》指出:“天本阳也, 然阳中有阴地本阴也, 然阴中有阳。 此阴阳互藏之道也。”

 阴阳可以按其所含阴阳的多少而分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少阳乃阳气初生状态,如春季;太阳乃阳气隆盛状态,如夏季;少阴乃阴气初生状态,如秋季;太阴乃阴气隆盛状态,如冬季

处于某一层次上的阴阳,在下一层次出现分化,各自都包含着阴阳。朱子说:“一物上又各自有阴阳,如人之男女,阴阳也。逐人身上,又各自有血气,血阴而气阳也。如昼夜之间,昼阳而夜阴也。而昼阳自午后又属阴,夜阴自子后又是阳,便是阴阳各生阴阳之”(《朱子语类》卷六十五)

 

 

六、阴阳互变

《国语·越语上》:阳至而阴阴至而阳 韦昭注至谓极也。” 阴炁发展到极盛就会向阳炁转化,此即阴极生阳;阳炁发展到极盛就会向阴炁转化,此即阳极生阴。“阳不极则阴不萌,阴不极则阳亦不芽,极寒生热,极热生寒。”(〔西汉〕扬雄《太玄经》) 冬寒到了极点就会出现春温夏热到了极点, 会出现秋凉

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指出变化的规律就是向相反方面转化。老子列举了大量的现象,例如:“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物壮则老”,“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现实中存在着大量的“物极必反”“乐极生悲”之现象。一个体质很好的人,突然会患上癌症,因为体质好的人生命力旺盛,旺盛的生命力在推动细胞繁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异。

为了防止事物向不好的方向转化,儒家主张采用中庸之道,避免走极端;而道家则主张居于“不及”、 “守弱”的状态。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