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勤劳奋进
日期:2021-06-20
查看次数:526
T 浏览字号
第八节 勤劳奋进
〖题解〗
达到成功的六要素是正道、勤奋、天才、机遇、目标、方法,其中勤奋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没有一个不付出努力而获得成功。
心灵空虚,心灵之门大开,烦恼、忧伤、倦怠、怨恨等各种消极情绪就会乘虚而入,占据心灵,挥之不去。许多精神病患者,就是由于长期没有劳动,使自己沉湎于持续不断的妄念之中,妄念不断强化,形成精神病根。劳动能够让人发挥聪明才智,保持活力、体力充沛、思维敏捷、毅力坚强,克服好逸恶劳、萎靡不振、懈怠懒惰的不良精神状态,促进人的道德完善。懒惰的人枯燥乏味,心绪繁乱;无精打采,死气沉沉;耽于幻想,只说不做;没有激情,没有冲动;不敢竞争,不想面对;消磨时间,无聊空虚。
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勤劳、努力的方向,勤劳就处于错乱的状态,就是勤劳而不能前进。辛勤的结果就会劳而无功。目标产生引力,将人的心思与劳动汇聚起来。
动力:崇高的理想,宏大的心愿,生存的压力,责任感等,都可以转化为勤劳的强大动力。自私的人以发财作为动力,事业心强的人以完成事业的心愿为动力,有公德的人则以服务他人、拯救社会为动力。坚强的人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懦弱的人将压力转化为阻力。
行动:只有空想没有行动,或者只有口号没有行动,或者只有会议没有行动,就没有任何结果。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最后获得成功。
计划:适当的计划安排,可以将每一时一刻的勤劳编织在计划之中,使勤劳变成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瞎忙、瞎折腾。
俭朴:正像奢侈与懒惰不分家一样,勤劳与俭朴也不能分家。只有俭朴,才能从消费、娱乐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去奋斗。
懒惰有几种情况:1、行为惰性:表现于可见的外表行动的惰性,诸如:懒懒散散、拖拖拉拉、效率低下、不干正事、活动量少、玩忽职守等。2、心理惰性:主观精神上表现出来的惰性,诸如:厌倦、不自觉、不主动、不积极、不努力、不用心、不认真、无精打采、胆怯、嫉妒、不思进取等。3、思维惰性:只会被动接受,不会主动思考。遇事只会求别人,不会自己想办法,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缺乏主见,思维能力弱,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他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圣贤经典〗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译】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知识,学习永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此,我做到了哪些呢?”(识:记取。厌:满足。诲:教诲。)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译】叶公向子路问孔子的为人怎么样,子路没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发奋努力以致忘记吃饭;十分快乐以致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即将来临,如此罢了。”(对:对答。女[rǔ]:通“汝”。奚[xī]不:何不。云尔:如此罢了。)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译】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韩昌黎集•进学解》)
【译】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声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他却能毁于随随便便。
虽有忧勤之心,而不知致治之要,则心愈劳而事愈乖;虽有纳谏之明,而无力行之果断,则言愈多而听愈惑。
(宋•欧阳修《历代民臣奏议·经国》)
【译】虽然有忧虑勤劳之心,但不知道治理的重要方法,那么,心灵越劳累,事情就越悖逆;虽然有纳谏的高明,但如果没有果断力行,那么,听的话越多,就越感到迷惑。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匮[kuì]:竭尽。)
精神爽奋,则百废俱兴;肢体怠弛,则百兴俱废。
(吕坤:《呻吟语•治道》)
【译】精神振奋,就会百废俱兴;身体懈怠,就会百事荒废。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增广贤文》 )
【译】一年中最关键的时间是春天,一天中最关键的时间是在黎明;一个家庭最宝贵的东西是和睦,一个人要成功最重要的东西是勤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译】堆积成山的书,只能以辛勤作为路径去攻读;学习的海洋无边无际,只能以辛苦作为渡海的船。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
【译】工匠在作坊里完成产品,君子通过学习来领悟道理。(肆:古代制造物品的场所。)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译】年青时不知道勤学应乘早,年老时才后悔读书晚了。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二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