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著文的“三多”与“三上”
日期:2021-07-06
查看次数:617
T 浏览字号
欧阳修著文的“三多”与“三上”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曾留下这样的诗句:“一生勤苦书千卷”,这也是他毕生勤奋学习的真实写照。
欧阳修,字永叔,号曰醉翁、六一居士,是吉水(今江西)人。欧阳修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原本贫困的家庭因为这样更加困苦不堪。欧阳修在少年的时候就很爱学习,由于没有足够的钱来买纸和笔,他的母亲就把芦荻秆当成笔,在泥沙上教儿子读书认字,这也就是我们后来经常说的“画荻教子”的典故由来。
欧阳修读书十分勤奋,“看多、做多、商量多”是他所提出的写文章之“三多”;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也经常能做到多读优秀作品,多练习写作,多和朋友商讨文学问题。一天,欧阳修在一堆废纸中发现了韩愈的遗稿,这让他很高兴,尽管这份遗稿已经破烂不堪了,可他还是将其捡回家去,精心修补,然后就废寝忘食地读了起来。
晚年的时候,欧阳修已然是赫赫有名的大文学家。但他还是会将从前写过的文章拿出来,一篇篇地仔细修改。见此情形,他的夫人忍不住劝道:“你又何须这般刻苦?又不是小学生,难道还怕被先生骂吗?”捻着胡子的欧阳修笑着说:“倒不是怕先生辱骂,只是怕后生耻笑啊!”
正是因为这一生的勤奋努力,欧阳修才能给后人留下《欧阳文忠公文集》、《新五代史》等著作,他还与人合修了一部《新唐书》。
汉代董遇也经常说这样一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人就向他请教说:“您说的确实有道理,我也很想那样做,只是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啊!”董遇就回答:“你应当学会利用‘三余’时间。”而对于所谓“三余”,董遇就解释,乃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的时候,因为没有农活,所以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而夜里不便于下地劳动,所以是一天中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董遇其人生长在离乱年代,本是个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的穷人,但他善于利用时间学习,刻苦钻研,最终成为了三国时期的著名学者。
【启示】此事例印证:“虽有忧勤之心,而不知致治之要,则心愈劳而事愈乖;虽有纳谏之明,而无力行之果断,则言愈多而听愈惑。”欧阳修将治学、修身、力行相结合,成为著名文学家与史学家。
(摘录自陈杰思著:《毅》,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