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管理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之道 > >正文

第七节  刚柔相济

日期:2021-06-20

查看次数:692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第七节  刚柔相济

 

题解

儒家文化以刚性为主,主张刚健、有为、进取,道文化以柔性为主,主张柔和、无为、虚静形成刚柔相济的格局。

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刚性管理订立规章制度和纪律,建立绩效评价机制,采取监督措施,运用奖惩手段,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注重原则性。柔性管理运用正道文化培养人的品质、能力、兴趣,“为政以德”,“修己安人”, 彰显伦理亲情,培养人的价值观,培养人的责任心,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人产生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自觉行动,让人进行自我管理,让人充分发挥潜能,从而增加组织的凝聚力与竞争力。

刚柔相济的人格模式男性的人格以刚为主,刚强、粗犷、灵活、理性女性的人格以柔为主,温柔、细腻、稳重、感性。

刚柔相济的人际关系当一方处于柔性状态时,另一方处于刚性状态,从而产生刚柔相济的关系。

刚柔得宜智慧之人并不是一味地用刚,或者一味地用柔,而是懂得何种情况下应当刚,何种情况下应当柔。人要根据情况,能屈能伸,能进能退。一味向前,则是过于刚;一味后退,则是过于柔。宜进则进,宜退则退,方是刚柔并济。过于刚强,只进不退,引发冲突,极易折断。不顾客观条件如何,硬着头皮往前冲,以卵击石,必遭失败。过于柔弱,只退不进,压制自己,放纵对方。   

以柔克刚老子主张“柔”,但一定要清楚,老子的“柔”是“胜刚强”的柔,而不是被刚强战胜的“柔”。以刚克刚,就如以石击石,同归于碎。以柔克刚,就如滴水穿石,以柔和而持久的力量改变对方,自己也不会受损。

 

 

圣贤经典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七十八章)

【译】 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胜过水,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

链接案例:《乐羊伐中山》)

链接案例:《柔弱胜刚强》)

 

强弱相成,刚柔相形。(徐锴《说文•通论》)

【译】强与弱相辅相成,刚与柔相辅相成。

链接案例:《司马懿装病夺帝位》)

链接案例:《师经免死》)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

【译】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歙[xī]:敛,合。)

链接案例:《武则天机智保性命》)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译】 一直把弓弦拉得很紧而不松弛一下,这是周文王、周武王也无法办到的;一直松弛而不紧张,那是周文王、周武王也不愿这样做的。有时紧张,有时放松,宽严相济,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国的办法。

链接案例:《循循善诱平怒火》)

链接案例:《后羿射箭》)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

【译】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圣人谦让于后,反而能够领先;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链接案例:《陈平、周勃忍辱除诸吕》)

链接案例:《恪守本分的曹丕》)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九章)

【译】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而又骄横,给自己留下祸根。事情成功,就要收敛,这是天道。

链接案例:《把握尺度》)

链接案例:《曾宪梓执礼劝叔父》)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周易•系辞下》)

【译】刚与柔相互激荡,变化就从中产生。

(链接案例:《学会低头》)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四十章)

【译】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发挥作用。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八章)

【译】最高的善道,就像水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链接案例:《抗击命运的人》)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二十二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