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正心诚意
日期:2021-06-19
查看次数:940
T 浏览字号
第二节 正心诚意
〖题解〗 内心意念与外在言行相一致,就是诚意。如果内心意念与外在言行相背离,言行友善而内心邪恶,就是虚情假意,就是意不诚。如看到一个人,口中称赞他,而心中厌恶他,就是虚伪;一个人有某种帮助他人的行动,而内心却想的是通过讨好对方最终达到算计对方的目的,他的内心意念就存在着虚伪。
诚意还表现为全心全意去做,真心实意去干,全身心地投入,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只想不做,只说不做,三心二意,敷衍了事,马马虎虎,表面应付,即意不诚。
意诚必先正心。王守仁提倡“此心真切”,自己的内心要有良知真实存在,才能不欺本心,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外表的善良言行来自良知,心意才能做到真诚。由于良知的存在,做到意之诚,心有定向,避免了内心的冲突与扭曲,无愧无怍,心中坦然,始终保持宁静、安详、愉悦的心境。
乾卦《文言》说:“闲邪存其诚。”正心还要消除恶欲、杂念、邪念这些障碍,心如明镜,就达到诚意。心中有鬼,自然就不可能诚意。
〖圣贤经典〗
意欲温凊,意欲奉养者,所谓意也,而未可谓之诚意。必实行其温凊奉养之意,务求自慊而无自欺,然后谓之诚意。([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传习录》)
【译】 想要父母冬暖夏凉,想好好奉养父母,这都是意,但不可把它叫作诚意。必须是真正把让父母冬暖夏凉、好好奉养父母的心意实现了,务必使自我喜悦而不欺骗自己,然后才叫做诚意。(凊[qìng]:凉快。)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礼记•大学》)
【译】 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念;要想端正自己的心念,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
【译】 虚假与真实、真诚与虚伪,尽管都隐藏于心灵深处,但最终都会表现在行为上。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至。
(《明儒学案·泰州学案》卷三十五)
【译】 君子在真诚方面要自强不息,必须控制情绪,抑制欲望,走向善,改正过失,这样才能达到诚的境界。(乾[qián]:刚健自强。忿[fèn]:愤恨。)
人生固有天道,人事当行,不行则无诚,不诚则无物,故须行实事。( 《张子全书》卷十二)
【译】 为人本来应遵循天道,人的事情就在于行动,不行动就谈不上真诚,不真诚就没有事物存在,所以必须做实事。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书》)
【译】 遵行道德的人,心神清净,福气自来;弄虚作假的人,煞费苦心,一事无成。
人之所以欺人者,其所以自欺者,亦以心中别著私物也。……不欺者,心无私着。(曾国藩《治心经》)
【译】 人之所以欺骗他人,之所以自欺,因为心中另有私心杂念。……做到不自欺欺人,就需要心中没有私欲。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荀子•不苟》)
【译】 君子修养身心,最好的方法就是真诚。达到了真诚的境界,就没有什么障碍了。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译】 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多么严厉啊!”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心胸宽广则身体舒泰。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严:严厉。胖[pán]:安舒。)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