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组织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管理 > 人才管理 >正文

第四节  察人之道

日期:2021-06-13

查看次数:243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人之道

 

                                       陈杰思

 

 

一、自知者明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的大门上,写着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全面认识自己的品德、性格、精神状态、兴趣、爱好、知识技能、特长、缺点、潜力,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朝什么方向发展,走向成功,同时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不能朝什么方向发展,避免失败,这就叫“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才能给自己正确的定位,既不好高骛远,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畏缩不前。缺乏自知之明,轻则失败,重则毁灭。

认识自己为什么比认识他人更难呢?有这几个原因:

1.人们形成了向外认识客观对象的心理习惯,所以很难将认识的方向转向自己,认识自己。就像自己的眼睛,只看到别人,却看不到自己的眼。

2.认识自己,还常常受到自己的虚荣心、自尊心的干扰,产生护短的心理,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或者有意掩盖自己的缺点。

3.认识自己,常常受到自己利益与欲望的干扰,只看自己的长处和贡献,不看自己的短处和失误。

自我认识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自以为是”。自己长期以来习惯的错误行为,以及盘踞在头脑中的错误认识,如果用自己的错误眼光来看,自然发现不了错在何处。有自知之明的人,就需要用圣贤这面镜子来照自己,用他人这面镜子来照自己,虚心接受圣贤的教导,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不断反省自己。集思广益,通过不同渠道取得不同意见。

(链接案例:《乌鸦飞迁》)

(链接案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知人者智

用人必经考察:孟子曾经讲:“逢蒙跟羿学射箭,学得了羿的技巧后,他便想,天下只有羿的箭术比自己强了,于是便杀死了羿。这事也有羿自己的罪过。” 羿犯了用人失察之过。评定一个人的才干如何,品行如何,不是根据他的自我陈述,也不是根据考试分数,要将他放在真实的环境中,甚至放在困难的环境中,让他承担责任,处理事务。“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韩愈《原毁》)由于功业和德行卓著,会损害小人的私利,容易招致人们的嫉妒,从而产生各种诽谤与谣言。所以,在考察人时,一定要让当事人拿出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二十观人法:根据孔子、姜太公、《吕氏春秋》、庄子、诸葛亮等人的论述,整理以下观点:

1.临之以财,以观其廉:用私利财物来诱惑他,以此观察他是否廉洁。

2.咨之以计,以观其见:向他征询有关计策谋略,以此观察他的见识。

3.降之以难,以观其勇:让他面临敌人和危难,以此观察他临危是否英勇无畏。

4.期之以事,以观其信:约定期限托付他以事情,以此观察其是否能够守信完成。

5.乘之以猝,以观其变:让他有猝不及防的遭遇,从而了解他的运变能力。

6.伺之以独,以观其守:看他自己独处时是怎么做的,从而可以知道他的操守如何。

7.论之以理,以观其识:同他交谈理论,以观察他的学识。

8.言之以义,以观其志:同他谈论义理,以观察他的价值取向。

9.委之以任,以观其能:指派他独立做事,以观察他的实际能力。

10.杂之以处,以观其品:让他处于各种交往中,看他的人品如何。

11.谏之以言,以观其量:给他提出各种意见,看他的度量如何。

(齐景公听宴子之谏49:134-135)

12.之以,以观其仁:让他面对悲惨的人或事,看他是否有仁爱之心。

13.察其眼神,以观其心:观察他的眼睛,可以知道他的内心活动。 眼睛明亮清澈的,为正派之人;眼睛昏暗晦涩的,为邪曲之人;目露凶光的,为凶恶之人;目光慈祥的,为仁爱之人。目光炯炯有神,为勇敢之人;眼睛闪忽不定者,为奸邪之人;目光镇定有神,为正义之人。

14.辨其细微,以观其:观察他的细微的表情、神态、动作、举止、站姿、说话的音调等,从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举动,可以读懂他的内心。 例如,通过对方握手的力度知道这个人是支配型还是顺从型,通过对方笑容和说话的速度判断这个人的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通过对方的站姿、手势和面部表情的综合考量,判断这个人的心态和目的。一个人在说谎时,虽然他会用他的动作来加以配合,但他的无声的细微动作与表情还是会如实反映他的内心。

(链接案例:《高德在酒店遇到员工》

16、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在父母子女相处之中,去观察他有无孝心、慈心。

(链接案例:《公司招聘孝敬父母者》)

17、朋友之间,观其品性:在他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观察他是否讲信誉;根据他所交的朋友,观察他的人品与价值取向。

18、动之以情,验其心性:让他处于喜、怒、哀、乐、惧之中,分别观察他的情绪表现。

19、听其言,观其行,以辨真假:如果只听其言而不观其行,则花言巧语之人就会迷惑众人。

(链接案例:《王莽与杨广》)

  • 验之以实,以识真伪。

(链接案例:《齐威王派人查验两位大夫》)

(链接案例:《伯乐相马》)

识人不仅仅是看表象,更重要的是透过表现看到他的本质;识人不仅仅看他现有的才能,更重要的是看他的天赋,看他的发展潜能。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三十章。《正道管理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的登记号是:国作登字-2020-A-00018619,著作权受国家法律保护。未经作者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印刷、复印、录制、出售《正道管理学》章节。正道管理学网站(http://zdglx.com/)为发表《正道管理学》的唯一官方网站,未经作者授权,任何网站不得转载《正道管理学》章节。为方便读者使用,欢迎使用本网站文章标题右下方的分享键,将文章分享到微信、QQ、博微、电子邮箱等平台,也可以通过手机右下方和右上方分享键转发、分享、收藏。)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