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组织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管理 > 义理管理 >案例

《安然事件那诚信缺失》

日期:2021-06-09

查看次数:296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安然事件那诚信缺失

 

 

安然(Enron) 。在2001年宣告破产之前, 安然拥有约21000名雇员, 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之巨。公司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然而真正使安然公司在全世界声名大噪的,却是这个拥有上千亿元资产的公司2002年在几周内破产,持续多年精心策划乃至制度化系统化的财务造假丑闻。安然欧洲分公司于20011130日申请破产,美国本部于两日后同样申请破产保护。从那时起,“安然”已经成为公司欺诈以及堕落的象征。

事件分析

安然从辉煌到陨落,究其原因,安然犯下了四大致命的错误:

(1)“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经不起冲击。安然曾经利用美国20世纪90年代放松能源市场管制的机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金融业务:能源交易。该种生意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也就是能源供应者及消费者以安然为媒介达成合约,承诺在几个月或几年之后履行义务。安然利用这种“中间人”的身份大赚特赚,最近两年内总收入连翻三番。安然1999年成立的全球第一家商品交易网站“安然在线”,高峰时一天处理28亿美元的业务。然而,能源交易赚钱来得快,可风险也是极大。随着美国经济走入疲软和衰退、股市下滑以及世界能源价格下跌,安然吹起的巨大气泡顷刻间破灭。有分析家评价说,安然腾飞是“互联网速度”,安然的陨落同样是“互联网速度”。

(2)大量应用高风险的金融工具,却没有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披露制度。安然手中握有为数众多的交易契约,交易标的从石油衍生性商品、利率交换契约到宽带服务等不一而足。由于缺乏充分透明的披露制度,这些商品合约除了安然交易人员外,连债权银行都搞不清楚这些合约到底有没有价值,或者值多少钱。安然成功时,人们对这些契约价值还不存疑问,或者说安然用公司信用为这些契约的价值作了担保,但是一旦出现问题时,这些契约价值立刻受到投资者的怀疑,也因而加剧了安然公司倒闭的进程。

(3)大量举债以求大发展,但经不起考验。近年来,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安然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为了大发展而不顾后果四处举债。安然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只列了130亿美元,而其负债总额实际高达400亿美元。有270亿美元的债务一直不为外界所知,其中30亿美元是银行借款,70亿美元为公司债,170亿美元属能源衍生性商品、信用状以及其他种种复杂的举债工具。

(4)通过财务做假,虚增利润。财务舞弊被曝光是安然倒闭的直接原因,安然公司通过财务舞弊虚增利润,使得投资者丧失了对公司的信心,直接导致安然公司股票价值的暴跌,财务舞弊虽然不是安然倒闭的根本原因,但是却在其中起了“导火索”的作用。安然财务舞弊的方式是:利用资本重组,形成庞大而复杂的企业组织,通过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虚构利润,利用财务制度上的漏洞隐藏债务。

安然案显示出美国会计审计制度的严重危机。安然的四大手法是:

(1)暗箱作业,将债务、坏账转移到分支公司。有传媒指出,安然手法是一种“会计的捏造”。美国《商业周刊》认为,“安然将财务的责任从账面载体上消除,创造性地做账,防范任何方面的人士(中下层职员、政府部门、股民等)发现他们的外强中干、外荣内枯的真实情况,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2)安然利用财经审计的巨大漏洞,进行秘密交易以及“圈内人交易”。《商业周刊》指律师、投资银行、会计师们可能捞取了3亿美元,《纽约时报》则指为11亿美元。

(3)利用商业限制的取消,利用政治力量。美国10年来商业限制的取消,既促进自由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令安然公司有机可乘的大量空间。安然利用与美国政界的良好关系,“重写美国政府的能源政策条文”,使能源政策对自己倾斜,获得大量利益。

(4)不断制造商业景气的报道,误导股民及公众视听,在安然宣布破产前几个月,安然已将内里掏空,但对外宣传仍然是莺歌燕舞,一片繁荣

美国安然公司(Enron) , 这个总部设在休斯敦的世界能源巨头, 曾在全球500强企业中高居第七,2000年时其业务规模超过千亿美元,是许多美国人梦寐以求期望进入工作的最佳选择。它也曾被认为是新经济时代传统产业发展的典范,做着实实在在的业务,有着良好的创新机制,以“沟通、尊重、诚信、卓越”作为价值观。但是,这个巨人却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而导致其破产的一系列事实也证明了它所谓的“价值观”实际上不过是一个打着诚信外表的伪装而已。当这层伪装被无情地撕破后,安然神话也随之而灭,最终受害的是因此而失业的普通员工。细细想来,让人扼腕不已。

案例提示

企业在价值观的塑造和管理中,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实践和检验,因为只有得到经验的佐证,企业价值观才会得以增强;反之,一旦被证伪,对企业的破坏性也是巨大的。

 

(摘录自刘光明主编,孙孝文副主编:《新编企业文化案例》,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4月第1版第12112296:页)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