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道伐虢》
日期:2021-06-05
查看次数:431
T 浏览字号
《借道伐虢》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孔子在此还特别说到了“不要贪图小利,如果贪小便宜就办不成大事。”
有个借道伐虢的故事: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
“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和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个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彼此帮助,万一虢国被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这是贪小便宜而坏大事的典型。
(摘录自吕国荣、魏小奋著:《读〈论语〉悟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2月第205-2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