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组织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管理 > 目标管理 >案例

《梁山好汉“替天行道”》

日期:2021-06-05

查看次数:319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梁山好汉“替天行道”

 

 

(1)建立共同愿景------打造生命共同体

所谓共同愿景,是指组织中所有成员共同发自内心的意愿。在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许多领导人都希望能够建立真正的共同愿景,于是大家目标一致,全心奉献。不幸的是,人们发现这个想法真的很难实现,因为塑造“愿景”不仅仅是高层领导的事,也不是高层领导的一厢情愿。实际上建立共同愿景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创造出一种共同的目标感,使人们同心协力,实现最深切的热望。人们内心深处的热望不会在偶然中迸发,它需要时间、关怀和策略的配合。因此,建立共同愿景的修炼,就始终围绕着一个永不停止的流程:组织中的人们围绕着自己的愿景、目标和价值,说出他们共同的故事,说明他们的工作为什么重要,以及它和更广阔的世界的关系。彼得·圣吉认为,共同愿景是建立在个人愿景的基础之上,愿景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为组织大愿景,二为团队小愿景,三为个人愿景。作为学习型组织必须鼓励其组织成员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建立共同愿景的领导艺术是从建立个人愿景出发而确立共同愿景。孔子说:“义以生利,利以平民。”这里的“义”,主要是对管理者的道德要求,“利”主要指管理活动所创造的物质价值。“义以生利”,就是把管理活动看作是精神价值创造物质价值而又制约物质价值的过程。在从个人愿景到企业愿景的塑造过程中,“义”是组织存在的精神价值,“利”是组织能够延续的物质保证;如果要想使组织长期延续并构造共同的愿景,二者缺一不可。

《水浒传》中描写了梁山好汉成长壮大的过程。梁山成为好汉的大本营始于王伦,他建立山寨,到宋江招安焚毁山寨,前后共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经王伦、晁盖、宋江三任寨主。三任寨主由于自身的能力不同、动机不同,他们对梁山的发展有着不同的追求。王伦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没有远大理想目标,因此难以打造出众多英雄认同的愿景;王伦对于混口饭吃就满足的人来讲是足够了,但是对林冲这样有能力、有抱负的人来说就不是一个好的领导,因此在晁盖上山后就杀掉了王伦。晁盖是为躲避朝廷的捉拿,逃上梁山为了避难;他在梁山是为了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追求“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生活,弟兄们快快乐乐而已,没有什么远大的报复,因此,晁盖当权时的梁山不会有特别巨大的发展,因为有远大理想的好汉不会来入伙。宋江上梁山是带着政治抱负的,他是把梁山作为自己实现政治抱负讨价的筹码,实现自己被招安的目的;于是宋江拉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把晁盖时期的聚义厅改名为忠义堂;反复沟通教育梁山的好汉,实现价值观的统一;在此之后很多像卢俊义那样具有忠义特性的好汉纷纷人伙,梁山的规模也就越来越大了。

共同愿景对于一个卓越的组织是必不可少的,《水浒传》的例子说明没有愿景是不行的,如王伦时期;愿景不够远大,团结力度、吸引力度就不够,如晁盖时期;足够好的愿景是组织壮大发展的前提,如宋江时期。每个组织都有它自己的使命,即组织的深层目标,或存在的深层原因,这就是对“义”的不同的解读。而组织的成员可能永远不能完全明白这个目标,就好像一个人不完全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样。建立共同愿景的核心工作,就是设计出一套办法,使组织的成员可以由衷地说出自己最关心的事情,同时领导者都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并与之有效交流沟通。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成员都认同的愿景,并以此形成团队愿景、个人愿景。

(2)改善心智模式一用新眼睛看世界

所谓心智模式是指由于过去的经历、习惯、知识素养、价值观等形成的基本固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行为习惯。彼得·圣吉认为,要改善心智模式,其一是把镜子转向自己,学习发掘内心世界的图像,使这些图像浮上表面,并严格审视;其二是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三是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中国管理思想中有着高深莫测的心智模式,组织的领导者及其成员若能领会其中的一二,对于组织的和谐发展、成长壮大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录自苏勇、刘会齐著《中国管理智慧》,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7月第1版第36-38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