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涵养正念
日期:2021-06-20
查看次数:671
T 浏览字号
第五节 涵养正念
〖题解〗
人的生命由身心复合而成,身体无时不在进行新陈代谢的活动,心灵无时不处于念念相续的状态,即每时每刻都有一个念头在心中,此前有念头已逝去,此后有念头即将涌现。念头可以分为正念与妄念。正念是善念、纯念(与当下所做之事相关的念头)、正见(正确的见解),妄念是恶念、杂念(与当下所做之事无关的念头)、邪见(错误的见解)、妄想(贪、嗔、愚、痴、烦恼、忧郁、焦虑、痛苦等)。正念与妄念,正如光明与黑暗一样,光明显现,黑暗就会消退,生起正念,妄念自会消失。
如果一个人念念相续的是正念,正念导致善行,则此人必定走向健康、吉祥、快乐、成功;如果一个人念念相续的是妄念,妄念导致妄行,则此人必定走向病态、不幸、痛苦、失败,呈现出人格扭曲、心理变态、品质低劣、情趣低俗、精神失常、违法犯罪等现象。
正己修身必须从自己的心念上下功夫!行善,要从自己的起心动念处开始,生起正念,行善的行为才是真实的、持久的。改过,要从自己的起心动念处开始,将自己的妄念邪念去除,斩草除根,错误的行为失去内在的动机,自然会停止。
〖圣贤经典〗
摄心一处,便是功德丛林;散意片时,即名烦恼罗刹。 (唐·释道世《法苑珠从》卷一百一)
【译】收摄心念于一处,便产生种种功德;心念散乱片刻,就会堕入烦恼火坑。
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明]王守仁《传习录上》)
【译】好色,就一心扑在好色上;好财物,就一心扑在好财物上,这可以叫做专心吗?这是追逐物欲,并不是专心。专心,是专注于天理。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明]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卷四)
【译】破除山中贼寇容易,破除心中贼寇则很困难。剪除小股盗贼,不足为奇。若像众圣贤那样除掉心中的贼寇,产生心灵廓清安宁的功效,这才真是大丈夫超凡的伟大业绩。(廓:肃清。)
骏马之奔逸而不敢肆足者,衔辔之御也;……意识之流浪不敢攀缘者,觉照之力也。(《禅林宝训》)
【译】骏马奔驰而不敢狂乱举足,是由于有衔辔的制约;……心念纷呈而不被外物所牵引,是靠觉悟观照之力。(辔[pèi]:驾驭牲口的缰绳。)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
【译】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这种气,最浩大最刚强,用正道去培养而不加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这种气,要同义和道相配合;没有义与道,气便不够盈满。这种气,是聚集了正义才产生的,不是凭偶尔的正义之举所能获取的。行事于心有愧,这种气便不够盈满。(慊[qiè]:满足。)
善念存时,即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明]王守仁《传习录上》)
【译】心存善念,这就是天理。既有此善念,何必要另外再去思考善?此念头并非恶,何必还要去除恶?此善念就如树的根和芽。立志就是使善念成长起来。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
【译】孔子说:“《诗经》中的三百多首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没有邪思邪念。”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古文尚书•大禹漠》)
【译】人心危险,道心精微,要精研要专一,诚实地坚守中道。(允:真诚。厥jué:其。)
人只有一个心,但知觉得道理底是道心,知觉得声色臭味底是人心。(《语类》卷七十八)
【译】人只有一个心,感知到道理的心,就是道心;感知到声色气味的心,就是人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无门关》,宋朝无门慧开禅师)
【译】春天有开放的百花,秋天有皎洁的月亮,夏天有习习的凉风,冬天有飘舞的雪花。如果没有烦心的事情放在心头,便能感受到四季时时都是良辰美景。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教惹尘埃。(《坛经》,神秀偈语)
【译】身体就像是一棵菩提树, 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 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尘垢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
【译】刚刚感觉到私欲产生,便克除,这是大勇。
知人欲之所以害仁者在是,于是乎有以拔其本,塞其源,克之克之而又克之,以至于一旦豁然欲尽而理纯,则其胸中之所存者,岂不粹然天地生物之心,而蔼然其若春阳之温哉!([宋]朱熹《朱子全书》卷四)
【译】知道人的恶欲会损害仁德,就要拔除恶的根子,阻塞恶的源头,克制它,克制它,再克制它,以至于有朝一日豁然开朗,恶欲除尽,心中全是天理,那么,他心中所存留的,无不是纯粹的天地生育万物之心,和气温暖就像春天的太阳一样啊!(蔼[ǎi]:和气。)
防于未萌之先,而克于方萌之际。([明]王守仁《传习录》中)
【译】在邪恶之念没有萌发之前,就加以防范;在邪恶之念刚刚萌发之时,加以克制。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明]洪应明《菜根谭》)
【译】降服魔怪,应当首先降伏自己的心灵,心灵被降服了,那么群魔自然就听命而退;驾驭横暴,先驾驭自己的心气,心气平和,那么外面的横暴就不会侵害到自己了。
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明]王守仁《传习录上》)
【译】无事之时,将好色、好财、好名等各种私欲,一一追查、搜寻出来,一定要拔除心灵上的病,使之永远不再发作,才叫痛快。就像猫捉老鼠一样,一边眼睛看着,一边耳朵听着。刚刚有一个邪念萌生出来,就立即克除它。斩钉截铁,不能姑息纵容,给邪念提供方便。不可窝藏邪念,也不可将邪念放出来害人,这才是真正的功夫。
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唐·魏徵《隋书•列传•李文博》)
【译】要使流水清澈必须使其源头清洁,要使末梢正直必须端正其根本。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十二章)
【译】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品,使人口伤;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稀有的商品,使人偷和抢。因此,圣人只求肚子吃饱,不为看着好看,所以,不要后者(目)而要前者(腹)。(五色:指黑白赤黄青五种颜色;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种声音;五味:指辛辣酸苦咸五种滋味;爽:亡也,伤也;驰骋[chí chěng]:指车马疾行;妨:损害;行妨:指行为离开正轨。)
嫉先创己,然后创人。(《法句经》卷二)
【译】嫉妒,首先伤害自己,然后伤害别人。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明]王守仁《传习录上》)
【译】善念萌生,知觉并加以扩充。恶念萌生,知觉并加以节制。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二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