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管理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之道 > >正文

第七节  教之有方

日期:2021-06-19

查看次数:713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教之有方

 

题解

 教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真理教育,包括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二类是义理教育,包括道德教育、价值教育、精神教育、智慧教育。人们重视真理教育,而忽视义理教育。知识教育重在学习,技能教育重在练习,义理教育重在修习。教育之道主要有:

取其精要:在知识的海洋里,在文化的天地中,若无人引导,学生便会迷失其中。教师要去寻找到精华的、重要的、有用的知识文化传递给学生。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特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传递不同的内容。对每个人来说,能够提高自身素质或者是符合自己发展方向的知识文化才是有价值的,才应当学习。

系统完整:一个人如果在某一发展方向上,缺失了某些知识、技能,缺失某些文化教养,他的发展就受到限制,甚至会在工作中产生严重失误。教育内容应当做到系统完整。

一线贯通:在教育中各个环节组成一条长线,一线贯通。这些环节是:挖掘、整理、分类、取舍、阐释、诵记、理解、体证、修身、践行、运用、发展,如果只取其中一个环节,缺乏其他环节,就难于取得很好的教育成效。

持续深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企业教育、社会教育、组织教育构成一个大的教育系统,使教育贯穿一个人的终生。对某些教育内容,只有做到持续深入,才能达到系统完整。

学以致用:学习的知识文化,只有在运用中产生实效,才有价值;只有在实践才能培养能力,只有在践行中才能培育品德。

 

    圣贤经典

 

 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徐干《中论•贵言》)

【译】 诱导人必须依顺其心性,就如同治水一样,必须根据地势的走向和高低进行疏导。

    (链接案例:《武姜纵子》)

 

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朱熹《孟子集注》卷十三)

【译】 圣贤施行教育,必须依据各人的资质。资质差的,就培养成低一级的人才;资质好的,就培养成高一级的人才,不会有被遗弃的人。

(链接案例:《孔子因材施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译】 不到他们想问题想不清的时候,我不会去开导他;不到想表达而说不出的时候,我不会去启发他。教给他某一个方面,他不能由此而推知相关的其他三个方面,我就不再教他了。(愤:心中想不明白的意思。悱[fěi]: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样子。(隅[yú]:方面。)

    (链接案例:《太宗教子》)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颜氏家训•教子》)

【译】 在古代,贤明的君王有所谓胎教之法:王后怀胎三个月时,应当让其迁移到别的宫殿居住,眼睛不乱看,耳朵不乱听;音乐、饮食按礼制加以节制。

(链接案例:《尹会一的成长》)

 

教子须是以身率先。([]陆世仪《思辨录辑要·修齐》)

【译】 教导子女必须自己带头去做。

(链接案例:《海瑞母教》) 

(链接案例:《陶侃母亲》)

 

 

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白居易《白氏长庆案•二策项》)

【译】 人没有固定不变的心境,习染造就性情;社会没有固定不变的风俗,施行好的教化,自能引导人们移风易俗。

(链接案例:《孟母三迁》)

 

 教以言相感,化以神相感。([]魏源《默觚•治篇》)

【译】 “教”是用言语来感染对方,“化”是用精神来感染对方。

(链接案例:《张英家道》)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译】 如果作一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五谷;如果作十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树木;如果作一百年的打算,最好是培育人才。

(链接案例:《崔氏教子》)

 

 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戒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颜氏家训•教子》)

【译】 父母对孩子的饮食起居、言行举止过于迁就,任其为所欲为。应该训诫的,反而加以奖励;应该呵责的,反而一笑了之。孩子懂事以后,以为从前所作为符合规范,骄横轻慢的习性已经养成,这时才去管教他们,即使将他们捶打鞭挞至死,父母也难以树立威信。父母越来越愤怒,孩子对父母的怨恨也越来越深。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终将要败德破家。(笞[chī]:用鞭杖或竹板打。慎[shèn]:小心。恣[zì]:放纵。逮:及,到。)

(链接案例:《陈宣帝纵容败子》)

(链接案例:《杨士奇之子》)

(链接案例:《芒山盗临刑》)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十七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

段素卿:教子有方: 体会:敬佩贤德母亲的教子精神;也敬佩《太宗教子》于生活的点滴中让后代明理;也被所谓的“慈母”所震惊:由于从小过度的放纵孩子的私欲不加节制,以至亲手毁了后代[恐惧] 警醒自已:一定要自己先明理,远离自私 学会感恩,以身作则 影响后代正正当当的做人山西毓德学堂义工

毛勇:第七节 教之有方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具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比如有正面灌输、言传身教、化民成俗、礼乐结合等等。现略举几例如下:因材施教:从孔子开始就将“因材施教”作为儒家的教学基本原则。朱熹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这是继承了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思想。“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汉]徐干《中论•贵言》)意思是说:“诱导人必须依顺其心性,就如同治水一样,必须根据地势的走向和高低进行疏导。” 所以教学者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志向和才能,其次是如何适应个别差异去进行教学,使人各尽其才。启发诱导:《论语述而》中:“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学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君子教学,不是直接灌输知识,而是创设情境,言此而意彼,让学生感悟、发现,从而得到教师“举一”而学生“反三”的教学效果。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指用言行影响、教导别人。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有“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这里的“不言之教”,指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行为教育人。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的“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明朝陆世仪的:“教子须是以身率先。”也都强调了言传身教的重要。环境熏陶:中国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千古,除了言传身教,还要注重境教。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颜氏家训里也有这样的话“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说的就是境教。不过是从胎教就开始注意环境的重要了,并且结合了礼乐的熏陶。禁于未发:《礼记学记》“禁于未发之谓豫,”就是要“以预为先”、“防于未萌”,把可能发生的不道德行为及早地消灭在“萌芽状态”,《学记》所说“发然后禁, 则扞格而不胜”,等到不良行为发生后再强制阻止,即会引起受教者情绪上的抵触而不能收取良好的效果。朱熹甚至认为不仅对不道德的行为要以豫为先,还要对不正确的观念的产生也应该以预防为主。不能让其形成任何“不良意念”。不仅不能做,甚至想都不应该想。《颜氏家训•教子》举了一个案例说:父母对孩子的饮食起居、言行举止过于迁就,不能正确预防。孩子懂事以后坏习性已经养成,就很难教化了。化民成俗:利用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将教育思想化为一种无形的氛围,变为一种天下风气,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最高境界。比如在礼俗民俗,乡规民约、家道家法中融进了道德教化的要求,或是树立道德典范,或是通过宗庙祠堂、戏曲、牌坊等方式,倡导社会的道德风尚。清朝魏源说:“教以言相感,化以神相感。”唐代诗人白居易也说:“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都是说化民成俗这种教化的方法。总之,教育是人一生的事情,“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中国几千年来留下大量的关于教育方法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学习,运用。 欢迎批评指正 毛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