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教子
日期:2021-06-28
查看次数:477
T 浏览字号
崔氏教子
古代有名的贤母,不仅会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导其向善,即使在儿子长大后进入仕途,都对儿子的品德和行为时时加以勉励,有错误时能及时批评纠正,谨防自己的孩子误入歧途。
隋朝初年,郑诚在讨伐叛乱的时候不幸身亡,留下了崔氏和年幼的儿子郑善果。这对于崔氏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崔氏只有二十岁,父母看她如此可怜,便想让她再嫁。但崔氏考虑到儿子郑善果,毅然决定将儿子独自抚养长大,拒绝了父母的安排。
崔氏十分贤明,并且还有节操。对于经史学识和治乱之术,她也十分精通,她将这些都传授给了儿子善果。
郑善果因为父亲是为朝廷战死的,被封为开封县公,享有一千户的封邑。后升任为武德郡公,不久又担任鲁郡太守。
每当郑善果到厅堂处理政务,他母亲总是坐在后堂听儿子判案。听到儿子分析判断合理,她就显得很高兴,儿子回来后就马上让儿子坐下,母子两人交谈说笑。如果儿子处理公务时不公,随意发怒,他母亲就会回到后堂,蒙着被子抽泣,一整天也不吃饭。郑善果趴在床前请罪,不敢起身,这时母亲就会对善果讲道理,让善果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崔氏十分勤俭,对自己严格要求。但是当亲戚有红白喜事,必定会赠送丰厚的礼品,表示自己的心意。她总是自己纺线织布,直到半夜才休息。看到母亲如此辛苦,郑善果看不下去说道:“我享有封地,位居三品,俸禄足够用,母亲何必要这样辛勤地劳作呢?”
崔氏摇摇头,回答说:“唉!你已经长大了,我以为你懂得天下的道理了,今天听了你这话,才知道你还没懂啊。这点小事都还没懂,更何况公家的事,怎么能做好呢?你现在的这些俸禄,原本是天子报答你父亲为国殉命才给你的。你应当把它们分送给各位亲戚,以体现你父亲的恩惠,怎么能让老婆孩子专享皇帝所赐的好处而过上富贵的生活呢?而且,纺纱织布是妇女本分,上自皇后,下到大夫、士的妻子,都各自有自己应该做的事。如果懒惰,就会骄傲、放纵。我虽然不懂得礼,难道可以败坏自己的名声吗?”
听到母亲的话,善果感到十分的羞愧。在母亲谆谆教诲之下,郑善果严格要求自己,被人们称为清廉的官员。
【启示】 此事例印证:“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崔氏对儿子郑善果的教导,既在他幼年时代,也在他长大成人之后,贯穿始终。
(摘录自陈杰思著:《智》,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