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尊师重道
日期:2021-06-19
查看次数:868
T 浏览字号
第六节 尊师重道
〖题解〗
尊师重道就要尊崇圣贤、尊崇经典、尊崇道统,当然也应当尊敬授业之师,有坚持真理的勇气。真理常常能给人带来物质功利和现实利益,故人们只要从功利之心出发就会探索真理、运用真理。义理带给人的是精神利益和长远利益,人们如果仅仅从功利之心出发,难于入义理之门,而必须依靠信仰的力量,发现本心的善良,尊崇圣贤并在圣贤的教导下学习义理。只有忧道、忧国、忧民、忧天下的君子,出于拯救天下苍生的热忱,才能担当道义,在探索真理、弘扬大道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现实与历史中的事事物物,有些是善的,有些是恶的,所以,事事物物既可以印证义理,也可以否定义理,让人陷入迷茫之中。所以,必须以圣贤的教导为指引,才能走上正途。圣贤经典承载圣贤之言,承载义理,蕴涵着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法则,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
谁能够发现义理?谁能够确定道德法则?权势者不能,富裕者不能,专家学者也不能,唯有圣贤能够制定道德法则。由道德品质低下者和智慧贫乏者所制定的道德法则,必然是谬误的。圣人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又具有高深的智慧。
中华民族有一个伟大的道统,起自黄帝、炎帝,历经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集大成,承上启下,再经由董仲舒、韩愈、二程、朱熹,传至明代王阳明、清代康有为、民国时代孙中山。中华道统的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十大义理。中华道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
〖圣贤经典〗
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刘勰(《文心雕龙•原道》)
【译】 道通过圣人而显现为经典,圣人通过经典而弘扬道。
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荀子•修身》)
【译】 所以,批评我十分中肯的,是我的老师;肯定我十分恰当的,是我的朋友;只一味阿谀奉承我的,是我的祸害。对阿谀奉迎的人亲近,就会对规劝批评自己的人疏远;把纠正自己错误的话当作笑料,就会把最忠良的规劝当成祸害,这样的人虽然不想自取灭亡,可能吗?(谄[chǎn]谀[yú]:奉承。)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唐]韩愈《师说》)
【译】 老师是传道、讲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而不请教老师,这个疑惑就始终不会得到解决。(惑:疑难。孰:疑问代词,谁。)
正人说邪法,邪法悉皆正;邪人说正法,正法悉皆邪。
(《五灯会元•赵州从谂禅师》)
【译】 正派的人讲说邪法,邪法都会变成正理;邪恶的人讲说正理,正理也会变成邪法。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译】 聪明好学,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作耻辱。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 几个人走在一起,必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存在的缺点就要改正。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礼记•大学》)
【译】 所以,以违背情理的言语去责备别人,别人也将以违背情理的言语回敬;用违背道义的手段聚敛来的财富,最终也会被别人以违背道义的手段掠夺而去。(悖[bèi]:违背。)
孔子之教何在?即在所作《六经》之内。故孔子为万世师表,《六经》即万世教科书。(皮锡瑞《经学历史》)
【译】孔子的教诲在哪里?就在他所编撰的《六经》里。所以,孔子就是万世师表,《六经》就是万世教科书。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