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管理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之道 > >正文

第八节  修学有道

日期:2021-06-19

查看次数:797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修学有道

 

题解

国家要成为学习型国家,社会要成为学习型社会,企业要成为学习型企业,组织要成为学习型组织,个人要成为学习型个人。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中华义理经典教育确立以下八项原则:诚敬、理解、体悟、集萃、诵记、涵养、信仰、 力行。 1、诚敬:以真诚之心和恭敬之心面对孔子及历代圣贤,面对经典,才会虚心接受圣的教导,并且达致信仰、力行。2、 理解:要求学生掌握每个字的音、形、义,这是对经典语句的最低限度的理解。此后,随着经典背记量的增加和人生体验的丰富,方能逐步从浅度理解过渡到深度理解。3、体证:不仅仅用大脑去理解,还要用心灵去体证。在学习“仁”时体证到爱心、同情心,学习“义”时体证到正义感,学习“礼”时体证到恭敬心,学习“智”时保持冷静心态,学习“信”保持真诚心,学习“忠”时保持忠诚心、敬业心,学习“孝”时保持感恩心,学习“廉”时有知耻心,学习“毅”时有无畏心、精进心,学习“和”时有平静心。 4集萃:用寻找精华的态度去面对经典,才能找到经典中的精华,而对糟粕部分则采取悬置的办法。弘扬了精华,糟粕自然消退,正如在一间房屋里,点燃光明,才能驱逐黑暗。 5、诵记:诵记包括诵读与背记两方面。背记让经典进入自己的大脑与心灵之中,随时调用。当背记了大量经典语句之后,每面对一句经典语句时,与此相关的经典语句就会浮现在脑海里,对此句经典就能得到深刻与全面的理解6、涵养:人格与心灵的成长,正像一棵大树的成长需要每天吸取阳光、营养、水分、空气一样,也需要每天吸取各种精神元素,如情绪、经验、词语、印象、信息、事物等。在国学文化体系中,每天吸取的是良性的精神元素,人格与心灵就会得到健康成长。7、信仰:通过礼乐教化,创立与经典相应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模式,将经典所阐述的思想转化为信仰。8、 力行:王阳明主张“事上磨炼”,就是在实际的生活与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身心修养,接受现实生活的磨炼,才能培养出践行力、执行力。

 

 

圣贤经典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译】 善于学习的人会借助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译】 广博学习又能志向专一,恳切地向别人请教又勤于思考当前的问题。

    

学贵专,不以泛滥为贤。(《二程文集》卷上)

【译】 学习贵在精专,而不以泛泛而学为可贵。

 (链接案例:《纪昌学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译】 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发而正之。凡其发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发一念而恶也,恶之真如恶恶臭,则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王守仁《王文成全书•大学问》)

【译】 心的本体,本来是正的,因为意念产生然后才有不正。所以要端正人心,必须就在他欲念产生之处纠正他。凡是有一个善的念头萌生,喜好它真的就如同喜好美色一样;凡是有一个恶的念头产生,厌恶它真的就如同厌恶难闻的气味一样,那么意念就无不是真诚的,心就得以端正了。

    

 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朱熹《朱子读书法》卷一)

【译】 读书的方法,最好是循序渐进,达到精微之处。

    (链接案例:《孔子学琴》)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译】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但都没有益处,还不如学习。(尝:曾经。)

(链接案例:《吕蒙读书》)

(链接案例:《江郎才尽》)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译】 虽然有精美的食物,如果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美;虽然有高深的道理,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奥妙。所以通过学习,然后才知道不足;通过教,才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能反求于自己;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然后能够自强。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旨:味美。困:困惑。)

(链接案例:《帝王勤学》)

(链接案例:《宋太宗好学》)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 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玉器;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链接案例:《子路听教》)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熹《朱子语类》卷十《读书法上》)

【译】 总的说来,看书首先必须熟读,使书中的话就像从自己口中说出的一样。然后进行细致认真的思考使书中的意思都好像是出于自己的心中,这样就可以说有收获了。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卷六)

【译】 不忘记前面发生的事情,可以将其作为将来所做事情的老师。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译】 明了世间事务,那就是学问;做人干练而通达,那就是文章。

    

今之治经者亦众矣,然而买椟还珠之蔽,人人皆是。经所以载道也。诵其言辞,解其训诂,而不及道,乃无用之糟粕耳。([]程颐、程颢《近思录·为学》)

【译】 现在研读经书的人很多,但是像买椟还珠那样的毛病,人人都有。经书,是用来记载大道的。诵读了经书的文辞,理解了字句含义,却没有悟到其中的大道,那就变成无用的糟粕了。(椟[dú]:藏物的柜、匣。诂[gǔ]:用今语解释古语或方言。)

     (链接案例:《李颙行道》)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悟明禅师《联灯会要·道本禅明》)

【译】 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会增长一分智慧。

    

 学博而后为约,事历而后知要。([]王廷相《慎言•见闻》)

【译】 学习广博,然后才能得到要领;亲历事情,然后才知道其本质。(约:要领,要点。要:本质。)

(链接案例:《卢思道精进》)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说邪》卷七十一《训学齐规》)

【译】 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链接案例:《弈秋教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他们的缺点在自己身上也有,就要加以改正。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菜根谭》)

【译】 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这才是敦品立德的好教训。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中了。(砥[dǐ]:细的磨刀石。鸩[zhèn]:毒鸟。)

    

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译】 君子的学习,贵在专一,专一就能明白,明白就能取得成功。

(链接案例:《学贵专一》)

(链接案例:《乐羊子博学》)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十七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

陆晨:圣贤经典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宝藏,总是能引导我们反思。通过学习经典,我们得以在纷繁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坚守与前行的方向。 深耕自己,是人生最大的远见。人最大的竞争力就是学习能力。学习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只在于习得新知识,更在于它能帮助我们保持深度思考,从中不断修正对世界的认知和对自身的了解,继而获得真正的成长。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往往是日复一日微小的积累。懂得持续学习、终身成长的人,更能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

奎静涛:通过学习可以提升自身的修养,还能提高自己生活的质量。对于学习来说首先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先贤经典要有一颗恭敬之心,辩证的看待,而不是一味的批判,还要善于向身边之人学习,正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其次还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方法有很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除了博览群书之外,还应该善于思考,在大量积累的同时,还应有所专注,有自己的侧重点,而不是什么都学,最终什么都学不会;最后还要注重实践,不能只会纸上谈兵,学会知识更重要的还要会把他们运用出来“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段素卿:学之有道:体会 通过学习才能提升自已,和层次高的人比较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学习要专心至致循序渐进,自已还没做到;案例《乐羊子博学》让我非常敬佩乐羊子妻的明理。山西毓德学堂义工

毛勇:第八节 修学有道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学习国学能够提升个人修养、改善生活质量、获得幸福快乐人生。国学博大精深,经史子集浩如烟海。因此,如何学习国学则成为许多人的共同问题,佛家讲“信解行证”,陈杰思教授倡导国学经典教育的八项原则:诚敬、理解、体悟、集萃、诵记、涵养、信仰、 力行。可见儒家同样也要有信仰,理解,实践和证悟的过程。下面结合经典介绍几种学习国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心存诚敬:以真诚之心和恭敬之心面对孔子及历代圣贤,面对经典,才会虚心接受圣贤的教导,了凡四训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孝经五刑》言:“非圣人者无法”。如果面对圣贤还要“贡高我慢”,那真是“无法”。只有心存诚敬,才能与圣贤心心相应,才能与经典感应道交,才能修习国学。读经悟道: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诵读经典。但时下有一种不好的风气,以所谓老实大量纯读经为学习的目的。殊不知读经只为致道。正如指月之手,手只是媒介,重点在月,执着于手本身实在是愚人所为。“今之治经者亦众矣,然而买椟还珠之蔽,人人皆是。经所以载道也。诵其言辞,解其训诂,而不及道,乃无用之糟粕耳”([宋]程颐、程颢《近思录为学》)。先贤二程告诫我们不要做买椟还珠的傻事,经书是用来记载大道的。诵读了经书的文辞,粗解其意,却没有悟到其中的大道,那经书也变成无用的糟粕了。故朱熹说,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不仅仅诵记其辞,还要用大脑去理解其意,更要用心灵去体证其道。熟读精思:《论语》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对于经典要反复的诵读、咀嚼、反刍, 这样才能逐渐消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反复的温习是学习中的重要步骤, 也是自我反思回顾的过程。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所以熟读后还要思考,要与圣贤心灵的对话,并结合经典义理对自己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进行理性反思。否则就会导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观约取:修习国学, 必须对博通与专深有正确的认识。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要能明辨,比如对一个传统文化的背景一无所知的人进行所谓的一门深入教学,说什么一通百通,就实在是个笑话。《申鉴》中 “有鸟将来,张罗待之,得鸟者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无时得鸟矣.” 这段文字很好地说明了博与专辩证统一的道理。没有专的“博”,只能像万金油一样,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没有博的“专”,也只能像上面所说的“一目之罗”,是“无时得鸟”的. 不把许多“目”结成罗网,又如何捕鸟。明朝王廷相在《慎言•见闻》说:“学博而后为约,事历而后知要。”《论语》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因此博学是基础,有了广博的国学知识背景, 在此背景之下开展专业学习方可有所成就。当然博学并不意味毫无目的地眉毛胡子一把抓,《朱子读书法》倡导“循序而致精”。二程也认为:“学贵专,不以泛滥为贤。” 有了博学才能明辨,找到自己专一的方向。“一则明,明则有功。” 最终专一而取得成功。学近其人:《荀子》中言:“学莫便乎近其人。”意思“学习没有比亲近明师、良师更便捷的了。”“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若得遇良师,不仅在知识、学问上给予我们启发, 更能够从其言谈举止中对我们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良师难求,特别今天伪国学盛行,乱象丛生、泥沙俱下、群魔乱舞,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比如自己号称“当代圣人了,国学大师了,终身志愿者的了,或者一大堆名头了,神神叨叨的了,讲课口沫横飞,故意煽情到全场流泪的了。”这些都不是国学,这些人只能作为反面教材。所以能遇到能者为师甚或一字之师也就是人生的幸事了;学近其人,拜师求道,甚或远师古圣。都能够省却自己的茫然摸索,但一定要有智慧分辨真假明师。事上磨炼:王阳明认为“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我们学习国学只是读书明理那是死学问,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人只有在磨练中才能成器,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熟,这就是在事上磨练的含义。我们常说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学习国学不是躲进深山打坐吐纳谈玄论妙,而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曹雪芹《红楼梦》里写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将学习到的国学义理转化为行动,转化为为人处世的智慧。《菜根谭》说:“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博古通今:《文子道德》认为“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这个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虽然经典所讲的道理可以穿越时空而来,但是这种穿越时空,必然要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才能充分显示它的生命力。“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卷六)博古的目的是以古鉴今,是为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不是食古不化。今天科技日益高度发达,地球已经成为地球村,世界上除了中华传统文化,还有西方各种文化,这世上不会有一个全能的文化,都需要其他文化来补充,来碰撞。因此我们在学习国学时,务必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包容的心态,发展的心态,创新的心态。 欢迎批评指正 毛勇

毛勇:第七节 教之有方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具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比如有正面灌输、言传身教、化民成俗、礼乐结合等等。现略举几例如下:因材施教:从孔子开始就将“因材施教”作为儒家的教学基本原则。朱熹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这是继承了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思想。“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汉]徐干《中论•贵言》)意思是说:“诱导人必须依顺其心性,就如同治水一样,必须根据地势的走向和高低进行疏导。” 所以教学者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志向和才能,其次是如何适应个别差异去进行教学,使人各尽其才。启发诱导:《论语述而》中:“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学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君子教学,不是直接灌输知识,而是创设情境,言此而意彼,让学生感悟、发现,从而得到教师“举一”而学生“反三”的教学效果。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指用言行影响、教导别人。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有“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这里的“不言之教”,指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行为教育人。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的“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明朝陆世仪的:“教子须是以身率先。”也都强调了言传身教的重要。环境熏陶:中国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千古,除了言传身教,还要注重境教。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颜氏家训里也有这样的话“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说的就是境教。不过是从胎教就开始注意环境的重要了,并且结合了礼乐的熏陶。禁于未发:《礼记学记》“禁于未发之谓豫,”就是要“以预为先”、“防于未萌”,把可能发生的不道德行为及早地消灭在“萌芽状态”,《学记》所说“发然后禁, 则扞格而不胜”,等到不良行为发生后再强制阻止,即会引起受教者情绪上的抵触而不能收取良好的效果。朱熹甚至认为不仅对不道德的行为要以豫为先,还要对不正确的观念的产生也应该以预防为主。不能让其形成任何“不良意念”。不仅不能做,甚至想都不应该想。《颜氏家训•教子》举了一个案例说:父母对孩子的饮食起居、言行举止过于迁就,不能正确预防。孩子懂事以后坏习性已经养成,就很难教化了。化民成俗:利用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将教育思想化为一种无形的氛围,变为一种天下风气,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最高境界。比如在礼俗民俗,乡规民约、家道家法中融进了道德教化的要求,或是树立道德典范,或是通过宗庙祠堂、戏曲、牌坊等方式,倡导社会的道德风尚。清朝魏源说:“教以言相感,化以神相感。”唐代诗人白居易也说:“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都是说化民成俗这种教化的方法。总之,教育是人一生的事情,“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中国几千年来留下大量的关于教育方法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学习,运用。 欢迎批评指正 毛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