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敬亲尊贤
日期:2021-06-19
查看次数:937
T 浏览字号
第五节 敬亲尊贤
〖题解〗
“敬亲”指的是,以亲爱之心善待自己的亲人,禁止对亲人的伤害。儒家非常重视亲情伦理,具体表现为“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父慈子孝”、“夫义妇和”、“兄友弟恭”等。根据儒家“仁”与“忠”的观念,人的慈心善行不仅仅局限于家庭之中,而应当扩大到家庭之外,应当将善待自己的亲人之时所培育出来的爱心,层层向外扩展,推及邻居,推及朋友,推及陌生人,推及天地万物。
“尊贤”指的是,敬重圣贤,敬重英烈,敬重有德之人,尊重有才之人。如果一个人缺乏“尊贤”的意识,傲慢无礼,眼中无人,毫无顾忌,不知敬畏,不愿意虚心向圣贤学习,不愿意向有德有才之人学习,就不可能成长。
通过祭祀活动、日常礼仪,通过追思圣贤历程,培养对孔子及历代圣贤的恭敬之心,并以此真诚恭敬之心来面对经典,才会虚心接受经典的教导。如果以傲慢的态度,以批评的方式,以挑剔的眼光,来面对经典,经典就发挥不了“导人向善”的作用。
〖圣贤经典〗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焉生?无先祖焉出?无君师焉治?三者偏亡,无安之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大戴礼记·礼三本》)
【译】礼有三个根本: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种族的根本,君王教师是治理的根本。没有天地,怎么生存?没有祖先,从哪里产生?没有君王、教师,怎么得到治理?这三样只要部分缺失,就不会有安宁的人民。所以,礼对上侍奉天,对下侍奉地,尊重祖先而推崇君王教师,这是礼的三个根本。(本:根本,本源,基础。焉:则。)
孟子曰:“贵德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传》卷七)
【译】孟子说:“崇尚道德并尊重士人,让贤明的人居于高位,让能干的人担当要职。”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前出师表》)
【译】 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西汉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译】尊敬我的父母亲,推及尊敬他人的父母亲;爱护我的孩子,推及爱护他人的孩子。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颜氏家训•治家篇》)
【译】 教育感化的事,是从上向下推行,前人影响后人。因此,父亲不慈爱,子女就不会孝顺;哥哥不友爱,弟弟就不会恭敬;丈夫不讲仁义,妻子就不会和顺。
兄道友,弟道恭。(《弟子规》)
【译】为兄之道是友爱,为弟之道是恭敬。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