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管理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之道 > >正文

第四节  冶情养德

日期:2021-06-19

查看次数:817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第四节  冶情养德

〖题解〗

按照儒家“心统情性”之论,人的心灵存在着“性”(道德本性)与“情”(情绪、情感)。中国的博大精深的礼乐文化,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行为规范、文明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将抽象的道德理念具体化、规范化、日常化、生活化,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性可见性。每个人不需要也不可能自己去探索并制定一套行为规范,而是需要学习圣贤经典,在洒扫应对、居处动作、衣服饮食、为人处世等方面接受现成的行为规范并时时践行参加冠、婚、乡、射、丧、祭等礼仪,在学习并践行礼的过程中领悟圣贤的教导一个人是否有孝之德,不是看他如何说、如何想,而是看他如何做。当我们看到这个人身上存在着一系列的合于孝道的礼仪行为,而且是持之以恒,我们才能判断这个人是否有孝之德。在中华传统丧礼的进行过程中,可以培养人的孝心和敬畏生命的意识。如果对逝去的亲人不按一定的礼仪进行祭祀,就会使亲情淡薄,感恩之心淡化。

保持个性是必须的,但是,极端自由主义者过分张扬个性,主张“个性解放”,肆意放纵情欲,使情欲脱离礼、法的控制,对自己、对他人都会造成危害。当人的情绪发动之时,往往会处于激动的状态。情绪过于激动,情绪失控,心情大喜大悲,情绪大起大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不仅如此,激动的情绪又常常支配着人的行动,使人丧失理智,越过道德的制约,产生违法犯罪的行为。情绪失控和做人失德,是犯罪的两大根源。

推行礼乐教化的目的,就是让人在礼乐文化的熏陶中,引导人的性情向善与正的方向转变,让人们遵守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行为规范,并使这些规范内化,引导人的性情处于中和的状态,从而使人的本性、情绪、情感从混乱走向有序,从极端走向中和,从恶转向善,从邪转向正,变化气质,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品质、健康的心理、中和的情绪。

中华传统礼仪注重“内外兼修”,既注重内在德性的培养,也注重外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当一个人有内在的良好品性和本质,率性而行,不加修饰,良好的本质没有通过外在的文明礼仪表现出来,就会显得粗野。当一个人有外在的文明礼仪行为,说话文雅,举止有度,处事得体,但缺乏内在品性,就显得虚浮或虚伪。缺乏内在品德的礼仪行为是一种表演和伪装。如果没有内在的品德,则外在的符合礼的行为就是徒具形式的虚礼。如在对人微笑时,如果内心没有真诚的欢喜与尊敬,这种微笑就是虚伪的虚礼。

 

 

〖圣贤经典〗

 

礼义之经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礼记•问丧》)

【译】礼与义的基本原则,不是从天而降的,也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只是人的真实情感的表达而已。

链接案例:《杜蕢罚酒》)

 

 

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礼记•仲尼燕居》)

【译】尊敬但不符合礼,就会粗野;谦恭但不符合礼,就会敏捷谄媚;勇敢但不符合礼,就会叛逆。(给[jǐ]:敏捷)

链接案例:《一份工作的丧失》)

 

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荀子•礼论》)

【译】礼仪程序烦琐,而缺乏真情,这是讲礼过度;礼仪程序简单,而真情浓厚,这是礼节不足;礼仪程序与内心真情互为表里,并行不悖,这是礼的中正之道。

链接案例:《文以气为主》)

 

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              (郭店简《性自命出》)

【译】人虽然都有本性,但心却没有确定的意识,遇到事物之后便会有所感触,感到喜悦才会行动,多次练习才会形成确定的心理定式。

链接案例:《孔子教子学礼》)

 

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礼记•礼运》)

【译】礼,先王用来顺应天道,用来矫治人的感情。

链接案例:《举国哀悼汶川大地震死难者》)

(链接案例:《子路正冠而死》)

 

 

“发乎情,止乎礼义”(《毛诗大序》

【译】从真实的感情发出的言行,要以礼与义来加以制约。

链接案例:《子游论礼》)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十六章)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

毛勇:第四节 冶情养德郭店竹简《性自命出》认为:“性自命出, 命自天降, 道始于情, 情生于性”。人之本性源于天命,情来自心性本体,心性通过情而体现。可见情就是人的最基本存在方式。由情自然会发出礼仪动作,礼是性情的外化。离了情, 所谓心性、所谓本体亦无所着落,因此儒家尚情重礼。礼生于情:“礼义之经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礼记》)” 意思是:“礼与义的基本原则,不是从天而降的,也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只是人的真实情感的表达而已。”对于弟子关于礼之本的疑惑, 孔子解释说:“礼, 与其奢也, 宁俭丧, 与其易也, 宁戚。”形式上的奢华,仪式上的周全不是最重要的,内心真实哀戚情感的表达和抒发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孔子曾感叹“礼云礼云, 玉帛云乎哉”,可见礼是人之本性的真实流露,是情感外化的道德规范形式。以礼治情:“夫礼, 先王以承天之道, 以治人之情”《礼记》认为礼具有调节、控制人情之作用。《毛诗大序》也说“发乎情,止乎礼义”。孔子曾斥责孔鲤为母服丧一年多还在哭泣过分了。荀子认为“三年之丧”之礼是为节制人心之过度的哀伤、悲痛之情, 使情合理的抒发不至于失控。“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 以治人情”,“礼乐之说, 管乎人情矣“《礼记》。” 圣人制礼目的和意义在于疏导人情。当情偏离本心、本性, 就需要礼的制约、节制。孔子曰:“礼者, 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他认为礼不仅是对人情的节制, 更是对人情的文饰, 以此表现内在心性的情感。故荀子说:“凡礼, 事生, 饰欢也送死, 饰哀也祭祀, 饰敬也师旅, 饰威也。”礼不仅是事生、送死等礼仪规则和范式, 更是欢、哀、敬、威等内在心性情感的充分彰显, 甚至是对其情之合理渲泄和养护。情礼融合:《荀子》中“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意思是“礼仪程序烦琐,而缺乏真情,这是讲礼过度;礼仪程序简单,而真情浓厚,这是礼节不足;礼仪程序与内心真情互为表里,并行不悖,这是礼的中正之道。”这和孔子所言:“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是一致的。礼记里也说:“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因此礼源于情,情发为礼,以礼治情,情安于礼,情礼合一。荀子说:“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圣人也”。性情与礼义浑然一体,无过无不及,这就是圣人了。 习礼养德:“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郭店简《性自命出》)”。意思是:“人虽然都有本性,但心却没有确定的意识,遇到事物之后便会有所感触,感到喜悦才会行动,多次练习才会形成确定的心理定式。”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并说自己“三十而立。”就是立在礼之规矩之下,使自己情感受到礼之节文,进而懂得做人的根本道理。这就是习而有定,习礼养德的过程。此时礼还在自己生命情感之外观照自己。直至“著乎心,布乎四体”时,礼已不再是作为自己情感之外的他者,于此之时, 礼即是我, 我即是礼,情礼不二,自己的言行举止皆秉着其生命情感本然而行, 故孔子说“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达到一种快乐圆融之境。故二程、朱子即认为:“礼即理也”。张载也说“礼即天地之德也。”因此人生习礼的过程, 就是自己生命的升华与超越的过程。 欢迎批评指正 毛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