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奉公利群
日期:2021-06-19
查看次数:1018
T 浏览字号
第九节 奉公利群
〖题解〗
“公利”是指社会群体的公众利益,是符合“义”的。公共利益就是在某一范围内,所有的人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利益。公共利益可以分为许多层级:家庭公共利益、家族公共利益、乡里公共利益、地区公共利益、民族公共利益、国家公共利益、人类公共利益、地球公共利益、宇宙公共利益等。不能以低一层次的公共利益去损害高一层级的公共利益。
“私利”则分两种情况:当个人的利益与“公利”冲突,损害公共利益之时,则私利是违背“义”的;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一致时,则私利是符合“义”的。奉公利群的对立面,就是徇私,如牟取个人利益,为亲友谋取利益,滥用权力,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嫉贤妒能等。极端利己主义者,视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只替自己打算,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以权谋私。至于正当的个人利益,在不损害国家和人民整体利益的条件下,当然是被允许的,而且还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法律的保护。
公众利益也是由合理的个人利益汇聚而成。在封建社会中,掌握话语权的特殊利益集团,将特殊利益集团的私利伪装成公利,假借公利之名对合理的个人利益进行剥夺。排除合理的个人利益的集体,就是虚幻的集体,在虚幻的集体中,个人正当利益常常受到践踏。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以义。(《荀子•王制》)
【译】水和火有气,但没有生命;植物有生命,但没有知觉;动物有知觉,但没有正义感;人有气,有生命,有知觉,有道义,所以人是世界万物中最可贵的。论气力,人不如牛;论奔跑,人不如马,而它们都为人所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能够形成群体,而牛马则不能。人为什么能这样呢?因为他们能各守其分。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因为有道义。
故我之出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而非为一姓也。([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译】 所以,我之所以出来当官,是为天下,而不是为了君王;是为了万民,而不是为了一家一姓。
汤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归之也。(《荀子•正论》)
【译】商汤、周武王并不是夺取天下,(而是)修习正道,推行正义,兴起天下共同的利益,除去天下共同的弊害,天下人就归顺他们了。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译】不要把自己的一点私利当作(要谋取的)利益,而要让天下人都得利益;不要把自己的一点祸害当作(要避开的)祸害,而要让天下人都能避开祸害。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
([汉]贾谊《新书•阶级》)
【译】因为国而忘掉家,因为公而忘掉私,有利了不苟且趋从,有害了也不苟且回避,只遵循正义行事。(尔:助词,用于句中,无意义。)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清]金缨《格言联璧•从政》)
【译】 利益在自己一人身上,就不要谋取;利益在天下人身上,就要谋取。利益只在眼前一时,就不要谋取;利益在千秋万代,就要谋取。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译】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译】节约使用而且爱护人民,使唤人民要按一定的时令。
义,公天下之利。 (《张子全书》卷三)
【译】正义,是天下的共同利益。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