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管理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之道 > >正文

第四节  事上磨炼

日期:2021-06-20

查看次数:788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事上磨炼

〖题解〗

坚强意志从何而来?是从苦难的磨炼或艰难的磨炼中而来。坚强意志不会天生就有,也不是通过知识灌输而得。人生甘甜的滋味从何而来?是从痛苦的对比中获得。

人的知识是学习而得来的,人的能力是练习得来的,人的品性是修习得来的。练习、修习,都是“事上磨炼”。在相同的或相类似的事情上,重复不断发生的行为,就会形成习惯。

人的经验从何而来?间接经验来自书本和他人的教导,而直接经验就必须是从自己亲身的经历中获得经验。没有直接经验作桥梁,间接经验就是空洞的、抽象的,难于真正地领悟。缺乏事上磨炼的功夫,人就不可能有丰富的经验。“吃一堑,长一智”,任何探索者都要经历失败,失败一次,就证明了此路不通,只能另寻他路。

缺乏事上磨炼,会出现懦弱、空谈、心胸狭窄、意志薄弱、耐受力差、自制能力低、自理能力弱、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问题。过度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使人失去奋斗的压力,使人丧失了吃苦的精神,使人安于现状,让人产生回避艰苦事物的惰性,就会变得越来越孱弱。

开展磨炼教育、挫折教育:将人放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放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或放在虚拟的训练环境中,甚至给予各种尖锐的批评,让人经受各种压力、考验、挫败,可以锻炼人的坚强意志,可以锻炼人的承受能力。在孤岛、密林、荒漠、高原等特殊条件下的生存训练,可以培养人的生存能力。有的人因挫败、屈辱而产生精神错乱甚至自杀,就是因为没有经过挫折教育。罗曼•罗兰说得好:“痛苦这把犁刀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生命的新的水源。”

“步步是道场”,就是将日常生活、劳作当作体道、悟道之处,在劳作中通过事事物物而体证正道,通过“格物”而“致知”。在“事上磨炼”之时,要以义理之学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如果不能以圣贤教导作引导,事上磨炼会使人向着不良的方向磨炼,使人圆滑世故,更加狡诈,染上各种恶习。

 

圣贤经典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译】所以上天要将重任降临在一个人肩上,必定首先磨砺他的心灵,使他四肢劳累,腹中饥饿、生活贫困,并扰乱他的行为,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灵,磨炼他的品性,增强他的能力。拂:违背。曾:通“增”。

链接案例:《星云大师的一生》)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国语•鲁语下》)

【译】人们辛劳就会思虑,思虑就会产生善心;安逸就会淫乱,淫乱就会忘记善,忘记善就会从心中产生恶念。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王文成全书·传习录下》)

【译】人必须在做事时磨炼,在做事上下功夫,这才有益处。如果只是喜好宁静,遇到事情时就会慌乱,最终没有长进。

链接案例:《狼群的生存法则》)

链接案例:《吴道子蒸饼悟画》)

 

玉者温润之物,若将两块玉来相磨,必磨不成,须是得他个粗砺底物,方磨得出。譬如君子与小人处,为小人侵凌,则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预防,如此便道理出来。[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二上)

【译】玉是温和细润的东西,如果拿两块玉相互,必然磨不成玉器,需要有一个粗糙的东西(来磨),才能将它磨成玉器。譬如,君子与小人相处,被小人欺凌,就能修养、反省,或者畏惧、避开,震动心性,磨炼意志,增强防御能力,这样,道理就能从中体现出来。

链接案例:《工作竞赛》)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之器;人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译】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王宝池《劝学》

【译】自古以来凡是作成大事的英雄豪杰都是经历过很多磨难的,而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很少有人能成就大事的。

 

 

 当得意时,须寻一条退路,然后不死于安乐;当失意时,须寻一条出路,然后可生于忧患。[明]徐学谟《归有园尘谈》

【译】 当一个人得意之时,要寻找一条退路,然后才不会在安乐中衰败死亡;当一个人失意之时,要寻找一条出路,然后才可以在忧患中获得新生。

 

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

                        (《王文成全书·传习录下》)

【译】你既然有官司上的事,便从官司上的事去做学问,才是真正的格物。……官署文书、诉讼案件这些事情,就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如果离开了事事物物去做学问,就是将学问悬在半空。(簿书:官署文书。)

 

故习于己而不能达于事者,谓之腐儒,厥罪小;援圣假经而循利于时者,谓之俗儒,厥罪大。(《王廷相集》第三册《慎言•潜心篇》)

【译】所以,在自己身上修习,但不能在事物中顺利地运用,这叫腐儒,这样的罪是小的;背靠圣人、假借经典,而在现实中谋利的人,就是俗儒,这种罪是很大的。(厥[jué]:那个。)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就去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去快乐。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

【译】自己的为人,发奋有为,忘记吃饭,快乐幸福,忘记忧愁,不知道衰老就要到来了。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在忧患之中生存下去,在安乐之中走向死亡。(《孟子•告子下》)

链接案例:《温水煮青蛙》)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二十二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