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以道制欲
日期:2021-06-19
查看次数:954
T 浏览字号
第六节 以道制欲
〖题解〗
人们将“存天理,灭人欲”作为朱熹的重要观点。如果按朱熹的解释,“人欲”指的是山珍海味、妻妾成群、贪求享受、骄奢淫逸等过度膨胀的邪恶的欲望,所以,我认为,“存天理,灭恶欲”更符合朱熹的本意。要控制人的欲望,只能是依靠道义法则,依靠道德力量。
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并借助科技的手段满足人的欲望,致使地球资源枯竭,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个人欲望膨胀,当正当的收入不能满足欲望时,就会想办法用欺诈、抢劫、偷盗、掠夺等方式夺取他人的财物。如何克制人的欲望,使之限制在合理的限度之内?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这十大义理,正是克制恶欲的法宝。
有人将人的欲望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西方工商文明的“高生产、高消费、高排放、高污染”的生活模式,已导致地球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使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中国古代倡导的“低生产、低消费、低排放、低污染”的“天人合一”的生存模式,为人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圣贤经典〗
“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卷第十一)
译:圣贤所说的千言万语,就是教人们存天理、灭恶欲。
欲不可纵,亦不可禁也。不可禁而强禁之,则人不从;遂不禁,任其纵,则风俗日溃。([清]费密《弘道书》)
【译】欲望不可放纵,但也不可禁断。不可禁断却强行禁断,那么人们就不会依从;只满足而不禁止,任其放纵情欲,那么风俗就日益衰败。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荀子•礼论》)
【译】人生来就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不能不去求取;求取如果没有尺度,没有界限,就不能不去争夺。争夺就会导致混乱,混乱就会导致贫穷。先王担心天下混乱,所以创作礼义用来区分,用以供养人的需要,满足人的要求。使欲望必定不会受到物质贫困的限制,物质必定不会完全屈从于人的欲望,欲望和物质两者相辅相成。
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明]洪应明《菜根谭•修省》)
【译】堵塞住物质欲望的道路,才能够打开道义之门;放下肩上世俗的东西,才能够挑起圣贤的重担。
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宋]周敦颐《周子抄释》卷一)
【译】颜回用筐盛饭,用瓢饮水。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人们都不能忍受这样的痛苦,但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富贵人人所爱,颜回不接受也不求取,而安于贫困,是何用心呢?天地之间有大富大贵可以求取,但颜回没有那样去做,就是看到了伟大的东西而放弃渺小的东西。看到了伟大的道义则心灵安灵,心灵安灵就感到没有什么不满足的。(箪 [dān]:古代盛饭的圆竹器。)
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
([宋]朱熹《孟子集注大全》卷一)
【译】仁爱和正义扎根于人心之中,为人心所固有,这是公共的天理。利欲之心产生于物和我的关系之中,是个人所私有的人欲。遵循天理,不去求取利益,自己无往而不利;放纵人欲去求取利益,利益还没有获得,危害已经随之而来了。
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宋]周敦颐《周子抄释》卷一)
【译】没有欲望则心灵虚静,行为正直。心灵虚静就会产生光明,光明就能够通达。行为正直则谋取功利,谋取功利则惠及天下。(溥pǔ :广大)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