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敬天爱物
日期:2021-06-19
查看次数:1827
T 浏览字号
第二节 敬天爱物
〖题解〗
“敬天爱物”,就是敬畏天地,珍爱自然万物。敬畏天地是维持人的道德品性与良善行为的重要信仰力量。“天网恢恢”,“老天有眼”,“苍天在上”,“人在做,天在看”,都表达了敬畏天地的意识。人有敬畏天地之心,才不会无法无天,大胆妄为。所谓“无法无天”,就是没有法律意识,也没有敬畏天地的意识。
天地最伟大的品格,就是生养生命。生养生命的精神赋予万物,内在于万物之中,万物得以蓬勃生长。一花一草,春荣秋枯,正是生命的律动,体现天地万物生生不已之道。
君子的内心禀受了天地生养万物之德,以珍爱之心面对自然万物,对万物不加以征服、破坏、掠夺、浪费,将天地万物视为与我们平等的生命,将自己视为天地万物之中的一个成员,从而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倡导人们过“低碳生活”,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生活。企业体现“爱物”原则,遵循生态理念生产产品,建立清洁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材料的利用率,减少生产经营对环境的污染。
〖圣贤经典〗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篇》,《张载集》)
【译】 乾是天,就像父亲;坤是地,就像母亲。我是如此渺小,居于天地之中。所以充塞于天地的万物,构成我的身体;天地之间的精神,赋予我的本性;人民是我的同胞;万物是我的同伴。(与:同党。兹:此,这样。藐:小。塞:充满。)
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明]王守仁《传习录》中)
【译】圣人的心灵,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关心天下之人,并无内外远近之别。只要是有血性的,都是他的兄弟儿女,无不想保全他们,教育他们,以实现他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心愿。(遂:达到,实现。)
天地之大德曰生 。 (《周易·系辞下》)
【译】 天地的伟大品德就是生养万物。
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墨子·法仪》)
【译】 关爱他人利于他人的人,上天必然赐福于他;仇视他人伤害他人的人,上天必然会降祸于他。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译】 天地与我一起生长,万物与我融为一体。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