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必仁且智
日期:2021-06-19
查看次数:2389
T 浏览字号
第九节 必仁且智
〖题解〗
董仲舒提出“必仁且智”的主张,认为君子既有仁德,亦有智慧。智离开仁,则智就成为狡智。如果一个人智商高、能力强,却缺乏仁爱的品德,极端自私,内心邪恶,那么“智”越高,危害就越大。
仁离开智,则仁爱之心在缺乏分辨的情况下就会滥用。在任何情况下,人都要保持一颗仁爱之心。但是,在复杂的情况下,就需要运用理智来分析当下情景,正确地发用仁爱之心。许多有仁爱之心的人,总会犯这样的错误:以为别人都和自己一样,都有一颗良善的心,所以对别人丧失防备之心,常常上当受骗。又如,父母爱自己的子女,但爱之不以道,爱的方式不对,缺乏威严,过分溺爱,会造成孩子的骄横。
仁与智的统一,反映在人才观上就是“德才兼备”。在企业培训中,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道德人格的培养。企业管理,如果面对的是一群小人,管理难度大,工作效率低;如果面对的是一群君子,就很容易管理,工作效率高。具有仁德的智,才是真正的智慧。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988年1月在巴黎发表的“宣言”中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圣贤经典〗
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译】 有仁德却没有理智,就会只知道爱而不知道如何辨别;有理智却没有仁德,就会只知道善而不去做。
故不仁不智而有材能,将以其材能以辅其邪狂之心,而赞其僻违之行,适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恶耳。([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译】 所以,没有仁德、智慧而只有才能,就会将他的才能用来辅助他的邪恶、狂妄之心,辅助他的恶逆行为,这恰好足以扩大他的错误,增加他的罪恶。(赞:辅佐,辅助。甚:厉害,严重。)
爱人不以理,适是害人;恶人不以理,适是害己。
([清]魏际瑞《伯子公文》卷八)
【译】 爱别人却不依照一定道理去爱,就会害了别人;厌恶别人而不依照一定道理去厌恶,就会害了自己。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译】 智者不会迷惑,仁者不必忧虑,勇者不会惧怕。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译】 喜好仁德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愚昧。喜好聪明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放荡。喜好诚实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贼害(自己)。喜好正直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偏激。喜好勇敢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混乱。喜好刚强而不喜欢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绞:jiǎo,偏激)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卷一)
【译】 才是德的依凭;德是才的统帅。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资治通鉴》卷一)
【译】 君子倚仗着才华去行善,小人倚仗着才华去作恶。(挟:倚仗。)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