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仁心善行
日期:2021-06-19
查看次数:1099
T 浏览字号
第八节 仁心善行
〖题解〗道德包括了道德品质、道德理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体验、道德信仰、道德规范、道德机制、道德风气等,道德建设应当从这八个方面同时推行。在缺失道德品质的前提下,人只会在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下才会去遵守道德规范,当然也会在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下去违背道德规范。
仁慈的品质必然表现为一系列外在的行动,善良的心念必定产生良好的行为。如果没有一系列外在的道德行为和良好行为,那么,仁慈的品质可能是缺乏的。
法治只能去禁止、惩治对社会明显有害的行为,而德治则能够去禁止轻微的不良行为,去倡导道德行为和文明行为,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
〖圣贤经典〗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墨子•兼爱上》
【译】 天下的人,都相互关爱,强者不侵占弱者,多数人不霸占少数人,富人不侮辱穷人。高贵的人不傲视低贱的人,聪慧的人不欺负愚蠢的人。
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荀子•非相》)
【译】 外貌虽然丑陋而内心追求善良,无损于作为君子;外貌虽然漂亮而内心追求邪恶,无损于作为小人。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墨子•尚贤》)
【译】 有力量的人就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有财富的人就和别人分享财富,得道之人就用道去教化别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译】 君子促成别人好的事情,而不促成别人去作恶。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下》)
【译】 君子最高的境界就是与人为善。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修己以安人。”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
【译】 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自我修养保持恭敬。”又说:“自我修养以安抚他人。”又说:“自我修养以安抚百姓。自我修养以安抚百姓,尧舜也难以做到啊!”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译】 古代的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经》)
【译】 大慈之人和一切众生同乐,大悲之人拔出一切众生的苦难。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