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国学著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著作 > 中华十德 >中华十德

第八章 廉

日期:2021-07-10

查看次数:532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 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

人的生命由身体和精神世界构成,人的需要也由生理需要与精神需要构成,人的生理需要有吃、穿、住、行、娱乐等方面,人的精神世界的追求有宗教信仰、有道德体验、有艺术追求。要在精神世界有所追求,就要 儒家文化中不讲禁欲主义,而是讲节欲主义,儒家承认欲的合理存在。主张“欲而不贪”(《论语•尧曰》),“欲不可从()(《礼记•曲礼》)。孔子主张“节欲”,孟子主张“寡欲”,荀子主张“导欲”、“养欲”和“节欲”。荀子认为,纵使贵为天子,他的欲望也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即使贫贱的守门人,他的欲望也不应该完全的消除。儒家认为要让人绝对的无欲望,其实是做不到的,因此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遭到了普遍的反对。当然如果我们走到另一个反面,主张享乐主义,放纵自己的欲望,那么人的欲望就会像洪水一样泛滥成灾,给自身、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如何节制物欲、断除恶欲?

1.理性制欲:“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逍遥游》)人的痛苦多来源于贪欲,贪得无厌是人类普遍的弱点,买了房子,小的想换大的,在城郊的想要城中心的,有一套的想要两套。人在面对物质的欲望时没有理性的制约,就会顺着自己的贪欲无限制的发展,永远也得不到满足。如果贪得无厌,欲望永远满足不了,就会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比如某厅级干部家里藏着上亿元的钱,上班骑自行车,平时装得非常简朴,最后被抓了,让自己身败名裂,所以钱多了有什么用呢?云南昆明某医院的院长有一百多套房子,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些房子的具体位置。这些官员都是因为在过度膨胀的贪欲下迷失了人性。如果能够理性地面对物质欲望,如果在追赶名利的时候,能停下来想一想人一生到底什么最重要?财富、名利是不是越多越好?就不会让自己走上不归路。

2. 以道制欲:然而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人上演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故事。面对物质欲望的诱惑,一个无道之人往往会迷失本性。特别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很多人挖空心思的去追求财富,人类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了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上,巨富成为了全民的偶像。绝大部分人满脑子都想着的都是:“漂亮的衣服,美食、吃喝玩乐、旅游、名车、豪宅” , 精神世界却极度的匮乏。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恢复中国的道统极其重要,需要回归儒家的精神世界,弘扬正道,践行正道,才能找到安身立命之所,才能不被五欲六尘蒙蔽自己的心灵。

3.以礼制欲:礼是道德的行为规范与文明行为规范,遵从礼即是将人的欲望纳入到道德规范与文明规范的轨道,让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荀子认为,制定礼的目的就是控制人欲,协调人欲与物质财富之间的矛盾,从而避免社会的混乱。在一个有着完整的,规范的礼仪制度的社会,有很多礼要我们去遵循,在遵循这些礼仪时,一方面我们受到了教育,一方面我们的行为受到了约束。

4.德性制欲:在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很多人追求建立于物质欲望上的低级精神享受,是一种简单的对吃、喝、玩、乐的追求,很少有时间去关心自己的心灵,这就导致了今天的人内心世界普遍痛苦。一个人要减少痛苦,不是靠外在的财富和社会地位,而是要内求,通过对内心世界道德学问的修养,通过德行的提升,来实现精神世界的升华,做一个精神世界的贵族。“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如果深陷欲海,贪婪无度,就会失去生命中固有的灵性与智慧。反之一个人如果淡泊名利,生命中的灵性与智慧就会比较丰富。人的精神活动所需要的精神资源是无限的、可再生的、可以重复利用的。欲望膨胀会导致人性向着恶的一面发展,那么,通过修养,恢复人性之善,就能有效制的约人欲望。

5.转移升华:禽兽不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靠本能而生存,但是禽兽遵循自然规律,禽兽世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虽然残酷血腥但是不会给自然界带来毁灭性的灾祸。人的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会产生兴奋,会得到短时间内的快乐,但这种短暂的物质性快乐是不可以持久的,而且这种物质性的欲望爱多了就会对人的精神和身体都会产生危害。人类对高尚的精神世界的追求得到的快乐是持久的,而是对自己身心健康是有益的。所以人就应当采用转移的方式,在精神世界形成新的积极正面的兴奋点和兴趣点,从而使原来在物质世界的兴奋点和兴趣点淡化,转向寻求满足高尚的精神需要,这就是精神世界的升华。

 

伯嚭因贪误国

伯嚭原本只是一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却凭借着自己善于钻营的伎俩和阿谀奉承的手段赢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甚至封他为太宰,成为吴国举足轻重的权臣。当时,越国与吴国打仗,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所打败。勾践想要保存实力,以图日后能东山再起,于是便派人向夫差求和,没想到被夫差拒绝了。勾践知道当时掌权的重臣伯嚭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小人,于是便派人送了他许多金银珠宝和几个妖艳的美女,请求他在吴王面前为自己美言,许诺事成之后还会送给他更多的宝物作为酬谢。

看着眼前这些金光闪闪的宝贝和美艳动人的女子,伯嚭立刻答应了勾践的要求,之后更是在吴王面前为勾践说尽好话。尽管大臣伍子胥极力劝阻,可吴王最终还是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条件。而作为和解的条件之一,越王勾践必须要给吴王夫差做奴隶,日夜忍受夫差的折磨和羞辱。然而多亏了伯嚭的保护,勾践最终免于被杀,并在三年之后平安回到了越国,并准备起兵灭掉吴国。当时,作为吴国老臣的伍子胥早就觉察出了勾践的计谋,并多次上书吴王提醒他留意勾践,并劝阻吴王不要放虎归山。后来,勾践又用重金贿赂伯嚭,让他离间伍子胥与夫差的关系,以至于最后夫差听信谗言,猜忌伍子胥有不臣之心,并赐他自尽而死。勾践回到越国之后,重整军队,厉兵秣马,一举消灭了吴国。等待伯嚭的也并不是如勾践所许诺的珠宝和美女,而是以“不忠于君,外受重赂,勾结外国”的罪名被杀,甚至株连全家。点评:伯嚭的贪欲使其心灵受到蒙蔽,丧失了做人的准则,最后招致杀身之祸。

二、如何进行反省改过?

中国文化非常强调“内省思过”,人只有不断地内省,改正自己过错,才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孔子提出“躬自厚”、“求诸己”、“内自省”、“内自讼”,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出“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人无完人,只有不断地进行反省,不断地提升自己,才是实现生命的提升。反省改过的第一个前提是:必须在自己的内心树立是非善恶的标准,即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十大义理为衡量标准,找回自己的良知,找回自己的廉耻心。每个人的行为基本上是由自己的思想观念来决定的,我们很多人的思想观念是混乱的,今天的人很少会去真正关注的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一个人首要要有一套稳固的积极正面的价值观体系才可能会去改过迁善,才可能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要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就要去理解、体证十大义理,在自己的心灵中树立十大义理的标准,用着十大义理做自己的镜子,每天反躬自省。

今天很多人内心里没有了仁、义、礼、智、信这些价值体系,出现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的现象,某些错误的思想观念长期以来被认定为正确价值观,并将这种错误坚持下去。比如今天的人普遍崇尚丛林法则,认为只要赚到钱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经商的人没有了廉耻心,失去了良知,判断成败的标准,就是“利益”。打开电视网络铺天盖地的广告,都是写着一个大大的 “利字”,那些日进斗金的游戏厂家,充分的利用人性的弱点,开发出各种刺激青少年感官和视觉的游戏时,根本就不曾考虑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许多人习惯于用道德标准去指责他人、要求他人,但没有用道德标准修正自己,所以出现奉行双重标准的“正人不正己”现象。大部分人站在功利的角度反思得失,因为,他人的不道德,往往会让自己

有所损失,而自己的不道德,则往往会让自己获取私利。

反省改过的第二前提是:谦虚,不可自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不管有多么高明,多么博学,德行修养多么高,也不可能没有缺点,实际学问越高的人,修养越好的人,往往越是谦虚的。往往是那些位高权重或者是过于自负的人,才会自以为是,太过自信,拒绝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权势之人常常会成为自暴之人,一些高位者为了维护自己的虚荣和利益,明知错误了,也不肯公开认错并加以改正。

晏子改过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丞相。有一次,他出使晋国,经过中牟的时候遇到一个穿着破烂的人正在路边休息。晏子仔细看他的外表,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于是,便派侍从上去询问,得知他叫越石父,为了缓解衣食之困,不得已给别人当奴仆。晏子问他:“你当奴仆有几年了?”越石父回答:“大约有三年了。”晏子便用一匹驾车的良马将越石父赎了回来,并将他带到齐国。回到相府以后,晏子让人给越石父安排了住处,就走进了自己的屋里,没有和他打招呼。谁料越石父竟然生气地扬言要与晏子绝交。这件事情传到了晏子的耳朵里,晏子便派人告诉越石父:“先生怎么说起绝交这种话呢?且不说你我二人并没有正式交往,当时我把你赎回来只是因为看你可怜罢了,难道我有对不起你的地方吗?”越石父向来人说:“不知道晏子他有没有听说过,君子最大的痛苦就是找不到知己。我给人做了三年的奴仆,从没遇到真正懂我的人;直到他用一匹良马 为我赎身,我以为找到了知己。可现在他不与我告辞,就径直走进了房屋,这不还是把我当成一个奴仆吗?既然他只把我当做奴仆,那我请求他还是把我卖了吧!”仆从将越石父的话转告给晏子,晏子听完之后,连忙找到越石父,并亲自对他说:“前两天我只是觉得先生样貌不凡,如今才真正了解您的内心啊!我听说,如果一个人愿意反省自己的言行,那么一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我希望您能给173我一个改过的机会!”说完之后,晏子立刻派人洒扫庭院,向越石父敬酒,并以上宾之礼待他。点评:晏子反省自己的过错,立即虚心改正。

三、为什么说知耻是道德体验?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耻为八德之末位,耻虽然不作为一种具体的道德修养,但是羞耻心和良知一样,他是人本性中自然存在的,孟子提出的“四端”之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仁、义、礼、智即来自这四种情感,故称四端。羞恶之心,是每一个人在本性中就有的,如果没有羞耻之心,那良知就无从升起,如果没有羞耻之心,那么“孝、悌、忠、信、礼、义、廉”这些德行也就无从谈起,古人说曰:“耻之于人大矣,人不可以无耻。”孔子也提出:“知耻近乎勇。”荣与耻是道德体验。自己的行为符合义理,就感到荣;自己的行为背离义理,就会感到羞耻。“耻”字在古代也写作“恥”,“耳”字表明耻与社会舆论相关,“心”字表明,耻与良心有关。所以一个有良知的人不会去做违社会公德的事情,做被人在背后非议的事情,也不会去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因为他的良知,他的羞耻心不容许他去做这样的事情。比如偷拿了别人的东西自己的良心会不安的,特别是一个偷盗之人被发现之后,自己就会无地自容,羞愧难当;再比如某个公众人物在男女关系做出伤风败德的事情,被媒体广泛的报道之后,这个公众人物可能一辈子抬不起头做人;还有那些贪污腐败被抓的官员,他自己包括他的家人会一辈子抬不起头做人。所以羞耻之心是每个人先天就有的。我们学习圣贤之道就是要去格物致知,发现自己的本心,找回自己的良知。那么人有羞耻心之后就要自尊自爱,要珍惜自己的荣誉,要把一些邪恶的念头消弭于萌芽状态之下。知耻不仅仅是认识到耻,而是要感受到耻、体验到耻。感受到到之后,就要知耻近乎勇,对于败坏道德的事情,就不能够去做。知耻是道德教育的前提:周敦颐说“必有耻,则可教”(《通书•幸》)。一个人只有知耻,才能够表明他的心中还有善念的,有了羞耻心,才可以培养自己的善念,遏制自己的恶念。知耻,才可以慢慢地斩断过去的恶念恶行,生起弃恶从善之心。无羞耻心的人,常常让自己置身于罪恶之中,习以为常,久而久之,善心善念就如同被火烟熏得太174久的灯泡一样,内在光明慢慢暗淡了。失去羞耻心的人,他也就丧失了内心善念,丧失了道德的底线。

 

王阳明审盗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是浙江余姚人。由于他曾在家乡的阳明洞中设官教学,自号阳明子,因此人们都将他称为阳明先生。王守仁出身于官宦之家,28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他不仅学识渊博,精通儒释道,是明朝著名的儒学大师,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军事才能。宁王朱宸濠叛乱的时候,王守仁参与平叛,立下战功。王守仁在学术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最著名的主张就是,人人都有良知。这一主张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论证。王守仁年轻的时候,因为反对宦官刘瑾而被贬谪到贵州龙场(修文县龙场镇)。王守仁到任不久,就抓到了一个强盗头子。这个强盗头子平时为非作歹,干尽了坏事,被抓之后气

焰嚣张,不知悔改。王守仁对他进行审讯。一开始,王守仁先问他叫什么名字。谁料他却在下面跪着,仰头斜眼看着王守仁,也不说一句话。王守仁以为他没听见,又问了他一遍,可他还是不回答。王守仁心想,大概是离得太远了,于是便打算走下堂,靠近一点说话。谁知这时候那个人突然站了起来,一脸不屑地说:“我知道你是王阳明,天天到处宣扬人人有良知。但我要告诉你,你那一套在我这里根本没用!算我倒霉,现在被你抓到了,你也不用再跟我废话了,要杀要剐随便你!”王守仁看着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并没有生气,反而微微一笑,然后对他说:“既然你不愿说,那我们今天就不审案了,聊聊天吧!不过我看今天天气好像有点热,要不你先把外衣脱了吧!”说着便让侍从上前给那个人松绑。王守仁的态度让强盗头子有些惊讶,但他转念一想,反正天气也热,脱了衣服不是更凉快一些,何况还能松绑,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便爽快地把外衣脱了。

接着王守仁又说:“这天气还是太热了,你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强盗头子想,光着膀子确实更自在更舒服,于是他很快把内衣也脱了,光着膀子站在大堂上。就这样,在王守仁的劝说之下,强盗头子先是脱了外衣,接着又把内衣、裤子一件件都脱了,最后浑身上下只剩下一条裤衩。王守仁说:“你还留着裤衩干什么呢?把它也脱了吧,一丝不挂岂不是更凉快、更舒服?”这个强盗头子一听,赶紧攥紧自己的裤衩,连连摇头道:“那怎么可以呢?”王守仁笑了笑,说:“你连死都不怕,反倒在乎一条裤衩,这说明你还是有羞耻之心的。而这羞耻之心,就是我所说的良知。”听了王守仁的话,强盗头子恍然大悟。他连忙跪了下来,心悦诚服地说:“您说得对!王大人您确实是个大圣人,谢谢您让我知道自己还是一个人,还是有良知的!”接着,强盗头子就把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一五一十地向王守仁交代了。王守仁点点头,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良知,你也是一样。只不过你所处的环境影响了你,蒙蔽了自己的良知罢了!”

点评:知耻是良知的一种表现,在强盗身上都微弱地存在着,如果失去了这一点,就成为禽兽了。

四、如何运用儒家持敬的功夫?

朱熹对敬有深刻的剖析,将敬视为万善之本,有人问:“敬何以用工”?朱子答道:“只是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儒家非常重视“持敬”的功夫,当然除了儒家佛道两家也是把持敬作为入道的根本。恭敬是一个人仁爱之心、礼让之心的具体表现。儒家对持敬的理解和应用具体如下:

1.持敬是“内无妄思”。“内无妄思”就是说内心中不要妄念,不要有太多的欲望,特别是贪欲。很多高位者走上歧途,主要原因就是贪念太重。在某些贪官的忏悔书中,都会发现一个相似点:大多早年贫穷,得势之后控制不住内心中的贪念,对这些贪官而言,贫穷可能是事实,但并非是导致贪腐的根本原因,导致这些官员的腐败主要原因还是内心中妄念太多。在一个官本位意识很强的社会,一个位高权重的人,常常受到很多人的吹捧,就很容易慢慢迷失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个为官者如果内心中妄思太多,邪思邪念太多,没有较强的持敬功夫,就很容易走上迷途。一个人能够长期将自己的心念专注于持守义理之上,而不是将心思放在邪念之上,这就是持敬的功夫。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大意就是,心中没有胡思乱想,行为上就不会有轻举妄动。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贪腐的根源还是思想上出了问题。为官本应是为民服务,讲求奉献精神。但一些为官者将手中权利当作谋求私利的工具,把当官作为享受荣华富贵的途径。正是因为内心有了这些妄思,才导致一些为官者有了贪腐的妄动。

2.持敬还要做到“外无妄动”。一个人在外在的容貌、服饰、态度、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言行举止要庄严。今天的人多浮躁,不论男女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容貌,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在自己的容貌上,甚至不少人会花很多钱去整容。服饰也是今天的人花大量时间和金钱的地方,很多女孩子天天在研究穿着打扮,这样的人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比较自负,比较自我,而精神世界却多半是空虚的。有修养的人注重容貌,是在意自己的容貌是否庄重、端庄,不是在意是否俊美。有修养的人对服饰的要求也是追求符合礼仪的,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不是追求特立独行的个性。一个有恭敬心的人,因为内在有恭敬之心的缘故,在外在的态度和动作上他不会随随便便,他一定是举止得体,进退有节。如朱熹强调的“坐如尸,立如斋,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重,口容止,气容肃,皆敬之目也”,这不是理学家僵化死板的表现,而是持敬功夫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的表现。

3.所谓主敬,是培养严肃的自律意识或不放肆的道德态度。朱熹说:“敬是不放肆的意思”,所谓“不放肆”,即是严肃谨守礼法的态度。所以他又说,“敬只是收敛来”,“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处”,即是把放荡的心收敛起来,做一身的主宰,培养自我支配的能力。身体就像是一幢房子,而心灵就是房子的主人。如果房子长期没有主人住在里面,没有主人加以维护,房子就会越来越破旧。

4.敬是贯彻动静始终的功夫。朱子主张:“无事时敬在里面,有事时敬在事上,有事无事,吾之敬未尝间断也。”(《朱子语类》卷十二)一个人无所事事的时候,他的内心也是保持一种恭敬之心的,用恭敬之心来守护自己的善念。一个人不能够时时处处持有恭敬之心,他内心中邪念恶念就会不断升起。儒家特别强调慎独,也就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要保持一份恭敬之心,不可以散漫。做事的时候更需要持敬的功夫,要以认真严肃的去做,不能敷衍了事,随随便便。朱熹指出,敬有死敬,有活敬。如果持敬只是“主一”,而缺失义理,这便是死敬,活敬则是持敬时运用义理。戚继光诵持《金刚经》一天晚上,戚继光在睡觉的时候梦见一个阵亡的将士,这个将士请求戚继光代诵《金刚经》,为自己超度。同时,这个将士告诉戚继光,他的妻子明天将会来拜见主帅。果然,第二天,士兵的妻子真的上门拜访。戚继光也就依照士兵的请求,为他诵《金刚经》。当天夜里,戚继光又梦到了这个士兵。士兵先是对戚继光为其诵经的行为表示了感谢,接着又告诉他:“主帅为我诵经的时候,掺杂了‘不用’二字,以至于功德不全,不能使我超脱。”戚继光醒来之后十分奇怪,不明白为什么经文中竟然会掺杂“不用”二字。他左思右想,终于明白了,原来当时他正诵念《金刚经》,而夫人则遣来家仆给他送茶饼,他心中生起“不用”一念,以至于诵经功德无法圆满。点评:戚继光在诵持《金刚经》时守持正念,有一杂念混入,即功德不全。

5、如何去除妄念?

妄念包括邪念、恶念、妄想、贪念、愚痴、邪见、烦恼、忧郁、焦虑等,亦称心魔,是在心灵之中的魔障。妄念由人内在的人性之恶与外在的环境浸染而成。每个人的心灵是向外敞开的,好的精神营养和坏的精神毒素都源源不断地吸收到自己的心灵之中。如果人随顺自己的心,不加选择地吸收外在的信息,那么就有可能把大量的有毒的精神毒素吸收到自己的内心中,精神毒素在心中不断积累,最终形成妄念,这叫浸染。我们的内心世界就如同一潭纯净的水,如果不断往这一坛清水里倒入垃圾,这一潭清水最终会成为一潭脏水。

克除妄念的方法是:

1.返观觉照:“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迟。”很多人非常在意自己的身体,有个什么病痛就非常紧张,赶紧要去求医问药,积极治疗。很多人也不会让自己的身体接触肮脏的东西,在面对一些肮脏的垃圾时会避而远之。但是很少有人会关注自己的心灵健康,在自己的心灵面中出现一些邪念、恶念、妄想、贪念的时候,不会及时清除他,甚至会给自己找很多借口,比如贪色的之人会认为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直到自己身败名裂之时才懊悔不已。曾子提出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每天检查自己的心灵,要在自己的心灵出现邪思邪念时及时根除,要保护好自己的正知正念。

2.远离浸染:三字经中说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就是说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的,但是习性不一样,而习性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养成的。现在处处是诱惑,黄、赌、毒让很多人身败名裂。修养身心,就要远离有毒的文化,远离品性低劣之人,远离社会邪气。在今天的社会中盛行的邪气有傲气、怪气、俗气、污秽之气、虚伪之气、懒散之气、堕落之气、萎靡之气、奢侈之气、浮躁之气。只有远离这些社会邪气,内心中的正气才能够升起来。邪气对人的浸染就如同一个抽烟的人,一天抽几支烟,短时间内对自己的身心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如果长年累月下来,吸烟之人就离不开烟了。同理,一个人对自己身上的傲气、污秽之气、懒散之气、堕落之气、萎靡之气、奢侈之气、浮躁之气不加以警惕,不加以排除,久而久之身上的邪气就会盖过正气。

3.生起正念:正念如同光明一样,在黑夜中伸手不见五指时,只要打开一盏明灯黑暗就会消失。一个人身上阳气增长一分,则阴气就会减少一分,正念升起一分,邪念就会自然减退一分;慈悲之念升起一分,嗔恨之念就会减少一分;积极进取之念升起一分,消极颓废之念也就会减少一分。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出现损人利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其实害人者终害己,首先害人者最终都会受到报复和惩罚,另外害人者生起的恶念、邪念也会毒害自己的心灵。利人者终将利己,因为利人者得到感恩、好报,利人者内心生起的正念、善良会滋养自己的心灵。正念不断累积就产生积极的心态,妄念不断累积就产生消极的心态。正念与妄念,不仅仅在意识中较量,而且是在人的潜意识中较量,它们之间是此长彼消,此进彼退。

4.扫除心尘:“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教惹尘埃。”每个人的心灵就是一面镜子,内心中的各种妄念就是镜子上的灰尘。每一天,我们的内心世界都会沾染各种各样的尘埃,也就是妄念,这些妄念我们要经常去清除,不然我们的心灵中就会沾满毒素。扫除心中的妄念,要常常保持一颗清净之心,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清净的,我们看到的世界也就会是一个清净的世界。《维摩诘经》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儒释道三家的修行中都强调修炼清静心,就是要在长期的身心修养中,让自己内心中妄念越来越少,正念越来越多,清净心才能真正升起来。消除心中的妄念不是一次、二次就可以完成。佛教称心中的妄念为心魔,妄念如同心猿意马,我们要常常和这些妄念去格斗。扫除心中的尘埃、妄念,每天都不可松懈,这就如同家里的环境,一天两天不打扫,就会脏乱不堪。

5.降伏心魔:我们应当去控制内心中妄念,而不能被妄念所控制。《金刚经》要我们“降伏其心”。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中之贼就是过度的欲望,就是贪念、攀比、愚痴、偏见、计较、傲慢、报怨、愤怒、懒惰、自私、虚假、仇恨、怨恨、焦虑、烦恼等这些妄念。这些妄念一旦占据自己的心灵,就会反客为主,就会奴役我们的心灵,我们的身心就会被这些妄念控制,所以我们防心中的妄念,要如同防贼一样,在自己的心灵中筑起一道防护墙,防止邪念侵入我们的内心。

6.劳作锻炼:体力劳动、体育锻炼、艺术修养都可以将自己的心念引导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一个人让自己的业余时间常常充实的人,常常处于积极进取状态的人就会少些胡思乱想,少些妄念。 如果你发现自己被烦恼所缠绕,最好的办法是立即投入到体育锻炼或者书法艺术等活动中,让自己的精神在活动中振作起来。

7.亲近圣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这句话在多少朝代不断上演。贤明的君主和贤臣同心共济,可以让国家繁荣昌盛。昏庸的君主亲近小人、佞臣,就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这就是《大学》中“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的道理。一个人亲近贤人,结交君子,读圣贤之书,就会受到正面的感化,圣贤的道德光辉就会照亮自己的心灵,就能接受圣贤崇高精神的熏陶。反之,结交损友,就会沾染不良的习性,走上歧途。

天堂地狱

一位将军向白隐禅师请教是否真的有天堂和地狱,禅师肯定地告诉他是有的。于是,将军请求禅师明示天堂和地狱到底在哪里。禅师看了看这位将军,问他:“你是什么人?”将军回答:“我是一员武将!”白隐禅师一听这话,哈哈大笑道:“我看你这个样子,做乞丐差不多,哪里配做什么镇国将军?这倒是天大的笑话了。”将军原本虚心求教,不料却遭到了禅师的羞辱,心中十分愤怒。一气之下伸手拔出腰上的佩剑,就要向禅师砍去。禅师见状,收住笑声,伸手指向将军:“你看,地狱之门这不是开启了吗?”听了禅师的话,将军心念一转,突然明白了。于是羞愧地放下手中的剑,恭敬地向禅师道歉:“是在下愚钝,幸得禅师点化。方才多有冒犯,还请禅师海涵!”白隐禅师微微一笑,道:“天堂之门开启了!”生起善念,就将自己推向天堂,生起恶念,就将自己推向地狱。

6、如何让自己时时保持一个清净心?

1. 享受寂静: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人心往往是浮躁的,很多人不习惯于让自己的身心安静下来,不会享受一种平静的生活,要常常让自己置身于一种动态的生活中,才有安全感。中国文化强调培养自己的清净心,要让自己的心灵排除身体感官、外在事物、内在情志的干扰,进入到淡泊寂静的精神状态和境界。老子强调的“涤除玄览”,就是涤除外部世界对自己内心的干扰,让自己的身心处于一种虚无的状态。《庄子•大宗师》中讲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也是要让自己在“坐忘”中要达到“静”,修炼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行将至正,必静必清”的精神状态。

2.返归童心:婴儿的心灵处于虚静、洁净的状态之下,婴儿的心灵是清净,是至真至纯的。但是人在逐渐的成长过程中,会受到五尘六欲的沾染,心灵会受到各种精神垃圾的浸染。人在名利权位的争夺中,心灵在沾染了各种毒素之后,虚静的生命原态就会被遮蔽,就会迷失自己的本性。如果这种精神毒素的浸染不断加深,心灵的污染就会越来越重,最后,生命甚至不堪重负,出现严重的精神疾病。很多人一生的成长是在负面成长,儿童时期的真、善、美随着年龄的增长向着虚假、虚伪、鄙陋的方向发展,年龄越增长道德水平越低,所以修养道德,修养心性道家强调的 “返璞归真”“复归于婴儿”,“复归其根”。就是对人心的修炼要回到童真的无染状态,让自己的心灵回归自然,回归真善美。

3.虚壹而静:人们在认识一种新的事物时,由于受到已有知识的限制,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面或者只看到某一个面。荀子提出的“虚壹而静”,就是要人们打破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限制,所谓“虚”就是海纳百川,不以自己现有的认知妨碍再去接受新的认知,就是今天所谓的空杯理论。《管子•心术》云:“虚者,无藏也”,即内心不要收藏各种妄念。“壹”,指思想专一,一意专心,没有杂念。荀子认为,“壹”是指“不以夫一害此一”,“夫”就是“彼”,也就是说,心念专注于此,不能用另一个心念来扰乱当下的心念。人的意识保持在一个点上,做到凝神专注。面对所做之事,能做到全神贯注,面对审美客体,可以完全沉浸其中。“静”,指思想宁静。我们要去学习新的学问,不能带有主观成见,必须做到虚心、专心、静心。要深刻认识一种事物,精通一门学问,就必须专心一意,集中思想。 “择一而壹”也就是专一、专心,就要进入静虚的状态。

4.养气保神:“元神宜保,素气宜养”,人在精力充沛、神气旺盛时,人的身上是充满一种积极正面的能量,有这种能量的人,他的心胸也是宽广的,他身上的正气多于邪气,善念多于恶念。如果精神疲劳、情绪低落、气衰神竭,身上的邪气就会多于正气,邪念就会多于善念。养气保神可以让自己的心、肝、脾、肺、肾五脏保持干净,将自己的感官保持清净,使自己处于自然无求的状态,摆脱世俗功利,追求“去欲”、“忘我”、“离形”的精神境界。现代生活方式对自己的元神、精气神都会有很大损伤,长时间的玩电子游戏,看电视、电影,晚上晚睡,平时暴饮暴食,缺少运动,这些都会严重的损耗自己精神元气。电子产品有较大的吸引力,一个人在玩电子产品时,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我们的心神会完全被所吸引,这对我们的精神元气会有很大的损耗,同时这些游戏也会传递给人负面的精神毒素,容易让人颓废。

5.真知正念:虚静是让自己的身心保持一种清净自然的状态,是让自己的心念保持一种专一的状态。但是,在清净虚无的心里,真知正念还没有升起来,是要接受圣贤的教化,真知正念才会在我们的内心中自己升起来。

放下

易道是一位婆罗门,有一天,他一只手拿着一个花瓶,来到佛陀的门前,向佛陀求取解脱之道。易道刚走进门,就听见佛陀对他说了两个字:“放下!”易道依言将左手的花瓶放了下来。佛陀又说:“放下!”指数易道又把右手上的花瓶放在了地上。

佛陀还是继续说:“放下!”两手空空的易道感到莫名其妙,他奇怪地问佛陀:“我手上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不知佛陀还要我放下什么呢?”佛陀看了看易道,开口道:“我知道你已经把手上的东西放下了,可你的六根、六识、六尘尚未放下,这也是你不得解脱的原因。若是你能将这些都放下了,你的内心就不会再受任何束缚,也就能从生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易道顿时大悟。

点评:放下心中的杂念、贪念、恶念,才能使自己的心灵保持虚静空明的状态。

七、节俭有什么价值?

1.俭以养身:奢侈的生活无外乎吃喝玩乐,吃要吃好的,穿要穿漂亮的。然而吃了太多的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最终的结果就是各种疾病纷纷找上门来。如果我们的保持生活中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身体肠胃无烟酒刺激,身体的负担就减少了,故节俭可以养寿。过度的娱乐也是导致身体频频亮红灯的主要原因,在娱乐中往往也是以吃喝为主,那些满世界到处玩,到处娱乐的人,精神元气被过度的消耗,肠胃被过度损害。

2.俭以安心:要追求富裕的物质生活,人往往就会疲于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同时一个有大量物质财富的人,也往往身不由己,自己的时间很多时候不是属于自己的。因为巨大的财富后面一般都有一个团队,有着一帮人,拥有大额财富的人,要对更多人负责,这样的人往往身心疲惫。很多所谓的社会精英,很少有时间能够安静下来,修养自己的身心,常常让自己处于一种战斗状态,竞争状态,心里想着的是如何去赢,如何去赚钱。精神世界往往是贫乏的,没有闲暇时光,修养自己的身心,以享受高级的精神生活。回归到简朴的生活方式,则可以回归到一种高度的精神世界里。

3.俭以成就:“成由节俭败由奢”。时间的投入、责任感、坚强刚毅、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而这一切都需要在俭朴的生活中去培养。一个时时追安逸舒适的享乐生活的人,是不能吃苦的,这样的人常常抱怨工作的辛苦,常常想着去吃喝玩乐。一个人降低物质生活的需求,少一些欲望,自己的生活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自由时间,有了大量的时间才可以去认真读书修心,才会大量时间思考,成就自己的事业。降低物质的欲望,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控制能力、忍受困难与痛苦的能力,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让人更加坚毅、刚强。舒适的物质生活则会消耗了人的大量时间,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惰性,成为物质的奴隶,丧失前进的动力。

4.俭以养德:在东方文化中,真正有德之人,有大智慧的人,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最低的。实际上物质需求只要能够养身就行了,中国人讲“粗茶谈饭保平安”,对物质的需求越低,一个人的智慧和德行越容易得到提升。被儒家极度推崇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被称为孔颜之乐。一个人只有达到孔颜之乐的精神境界,才可能把道德学问做到极致。奢侈必然败坏道德,俭朴能够养护道德。俭者节制欲望,淡泊明志,坚守节操。奢者放纵欲望,玩物丧志,放弃操守。一个深受消费至上价值观念影响的人,面对今天高度发展的物质世界,就会物化、奴化。

5.俭以利民:墨子把节用作为对一切人的共同要求,既反对“奢侈之君”,

也谴责“淫僻之民”,统治集团的奢侈腐化,对民间的生活风尚起着非常大的败

坏作用。任何一个朝代的衰败,首先都是从统治者腐败奢侈的生活开始的。一个

腐败的领导集团,一般都会亲近和任用小人,上梁不正下梁自然就歪,一层一层

的往下走,这个国家就会腐败盛行,处于底层的老百姓就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统治集团如果盛行奢侈之风,就会成为这个国家民族的灾难。反之,如果统治集

团内部盛行清正廉洁的风尚,则会减轻人民的负担,减少人民的痛苦。墨子有为

“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而“摩顶放踵”的献身精神,他的节俭思想就是建立在这

种精神境界上的。

6.俭以养廉:腐败的生活需要大量的金钱和财富来维持。自古以来官员腐败就是屡禁不止的,一个方面是因为官员这种特殊职业需要付出大量的金钱来取得和维护官位。另一个方面,官场充满着诱惑,官员手中有很大的权利,所以在官场要保持清正廉明,实属不易。要防止官员的腐败行为,除了制度的监管之外,关键还需要官员要有节俭的生活习惯,这就是中国文化中强调的俭以养廉。曾国藩是中国人为官的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在自述中说道 “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时常教育家人:“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海瑞俭以养廉

海瑞是明代的清官,“公以生其明,俭以养其廉”是他常常挂在嘴边自勉的话,并将其当做治国安民的“要道”。平时出门,海瑞穿的只是布衣,鞋子也是修补了多次却还穿在脚上。一日三餐他几乎从不吃肉,就连朋友登门拜访也只是用蔬菜招待,只有在老母亲六十大寿的时候,才破例买了两斤肉。

除了自己以身作则之外,海瑞也反对其他官员公款吃喝,对民间奢侈浮华之风也十分反感。他曾多次上书进谏,请求皇帝以廉俭治国。海瑞曾在淳安县担任过知县。任职期间,他颁布了著名的《禁馈送告示》和《兴革条例》,严格规定在官吏调转的时候,不准送迎。下级参谒上级的时候,不得送礼,各级官员不准向农民吃、拿、卡、要,下级官员也不得给上级派来的检查人员馈赠礼物。担任应天巡抚的时候,海瑞还下令境内的公文一律只用廉价的纸张。

海瑞死后,人们清点他的遗物,发现其遗物仅有八两俸金,一匹葛布,几件旧衣服。见此情形,在场的同僚们都声泪俱下。老百姓听到这件事情之后,也为之痛哭流涕。当时人们这样称赞道“海公清苦之行,举朝不能堪,亦举朝不能及”。百姓们有感于海瑞的清廉,纷纷赞其为“海青天”,并自发地在他发丧之日夹道相送,为之酹酒而哭。当时王世贞评价他是“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点评:海瑞能够做到真正的廉,是因为他过一种非常节俭的生活。

八、如何理解孔颜之乐?

乐有感官之乐与心灵之乐两类。感官之乐是低层次的快乐,属于物质享受层面。心灵之乐有“体道之乐”、“为善之乐”、“审美之乐”三类。人既要有感官之乐,心灵之乐。随着今天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享乐主义在全世界蔓延。如果一个人只是追求满足衣食住行需要的感官之乐,就会巧取豪夺,就会为了金钱无所不用其极,钻法律的空子,求之不得,心灵就会充满了痛苦、烦恼、妄念。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的物质生活,感官之乐得到了满足,但是,由于文化衰败与正道缺失,“体道之乐”、“为善之乐”、“审美之乐”正在大面积地消亡。

“体道之乐”是最高层次的快乐,一个人体证道,他的内心是光明的,生命的价值得到了极大升华。乐善好施的人内心中充满了慈悲心,没有普通人的争夺、斗争、嫉妒、怨恨、仇视等痛苦。他常常为别人着想,不计较得失,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他常常生活在一个积极正面的磁场环境中,身心和谐,这种快乐是钱财和地位换不来的。善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审美之乐,这是一种对艺术的追求,是通过艺术来熏陶自己的灵魂,让自己生活在一种高雅的精神世界中。孔颜之乐就是“体道之乐”,就是人心安身立命之处。孔子的:“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种乐来源他们体证大道。北宋的周敦颐一直在找 “孔颜之乐”乐在何处,他给出的答案是:人世间有比追求功名富贵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成圣成贤的崇高理想。一个人心中装着天地,一个人心中有大道,常常见其“大”,必然忘其“小”,有了对大道的追求和体悟,心中自然是时时快乐。减少自己的欲望和妄念,潜心去学道、体道、证道。道在心中之后才能见其“大”,而忘其“小”。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 《尽心下》。

颜回清贫乐道

孔门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人被后世称作“贤人”。在这七十二人中,孔子最为欣赏的是颜回。孔子将颜回视作自己的得意门生,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得到孔子的赞赏,因而孔子在教育学生的时候,经常会举颜回的事例。有一次,孔子曾在学生面前这样赞扬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住在荒僻的巷子中,过的生活十分艰苦,他将竹子做成箪以盛饭,以木头做成瓢来舀水。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别人的身上,那么他们肯定是没有办法忍受的,然而颜回却能感到快乐,这样的人实在是贤德之人啊!

孔子十分赞赏颜回的这种品德,这是一种“安于贫而乐于道”的精神。曾经有一次,鲁哀公向孔子询问,他的三千弟子中谁才是最好学的。孔子当即就回答:“最好学的人莫过于颜回。如果他生气发怒了,他绝不会将怒气转移到其他人身上。有了错误就会立刻改正,下次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然而,颜回却是短命之人,他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就全白了,去世的时候年仅三十二岁,这让孔子悲痛不已。点评:颜回处于极端贫困之中,但是保持自己的气节,保持乐观的精神,他的快乐是得道之乐,是修德之乐。

(本文选自陈杰思、刘少华著《中国人应知的中华十德》,中华书局2018年版。)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