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国学著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著作 > 中华十德 >中华十德

第七章 孝

日期:2021-07-10

查看次数:569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1、为什么说孝道是中华民族核心精神的根基?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义、和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是这个民族传承千年的核心价值观,而孝道是民族精神的根基。中华民族把孝道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来发扬光大,形成全面系统的孝道理论体系和践行体系。

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中,有着稳定的乡土关系,有着严密的宗族血缘关系。在这样一个注重乡土和血缘关系的社会中,家庭关系是社会最为核心的关系,而孝道就是维系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重要精神支柱。孝道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根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伟大的精神导师孔夫子的教化和儒家对孝道的大力弘扬,使孝道成为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一个显著特征。

把孝道作为中华民族核心精神的根基,是源于圣贤的教化,从尧、舜、商汤,周公到伟大的精神导师孔夫子都用孝道来教化民众。孔夫子和曾子谈论孝道的著作《孝经》被列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我们五千年文化中,能够被儒家列为经的书籍只有十三部,而《孝经》就是其中的一部经典,经在中国文化中是具有永恒性,由此可见孝道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今天孝道文化的丧失,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核心精神的丧失的一种具体表现。

江革负母

江革是东汉时期人,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江革为人孝顺,那个时候天下大乱,盗贼趁机四处作恶,为了保全性命,他就背着年迈的母亲四处逃难。

在逃难的途中,江革曾多次碰到盗贼。由于江革身上并没有值钱的东西,盗贼们见没什么可抢的,就想拉他入伙。然而江革却苦苦哀求,说:“如果我入了伙,那么势必要扔下年迈的老母亲,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她如何能保全性命呢?而我身为人子,不能照顾自己的母亲,又如何心安?”盗贼们被他的孝心感动,也就不忍心伤害他。

后来,江革与母亲在下邳落脚,他们穷得连衣服鞋子都买不起。为了供养母亲,江革便到大户人家做工,挣一点微薄的工钱。但是只要是母亲想要的东西,他都会竭尽全力地满足。直到他的母亲去世了,江革十分伤心,他守在母亲的墓前,每天痛哭不已,身上的丧服连睡觉都不愿脱去。

江革的事迹被人们知道了,大家都很仰慕他高尚的德行,于是便推举他做了孝廉,人们都称他为“江巨孝”。

点评:江革的孝心孝行,正是他的道德的生长点。只要将孝心扩充,就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2、孝道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孝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重要的价值观,是几千年来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由孝道衍生出来的祖先崇拜,是中国古代社会普遍的精神信仰。要维系社会稳定,除了法治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精神信仰。世界任何一个民族不可能就仅仅依靠法制就能维系社会的稳定。如果一个社会失去了精神信仰,虚假的道德观对人行为的约束往往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法律日益健全,制度日益完善,但是社会道德水平却在下滑,主要原因就是失去了精神信仰。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道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是维系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纽带。中华文明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能够持续发展数千年的文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以儒、释、道三家为主的独特民族文化,有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廉、义、和为主的独特的民族精神,对中国社会长期稳定和谐所起到的维系作用。

孝养父母除了养父母之身,让父母年吃饱穿暖;还要养父母之心,要让父母身心快乐。弟子规中讲到“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今天很多人贪赃枉法,杀人越货,就是不懂得真正的孝道精神。不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会给自己的父母终身蒙羞,一辈子抬不起头做人。一个真正明白孝道精神的人,他一定会对自己违法乱纪的行为三思而后行。

孙中山说:“讲伦理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孝是无所不适的道德,不能没有孝。”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条件。

戴永胜孝感动天

戴永胜是山东菏泽市牡丹区的一名普通农民,在20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孝子之一。那年,他只有二十七岁,他的母亲被诊断出患有癌症,且已经扩散,医生断言说他母亲活不过一年了。看着躺在病床上的母亲被病魔折磨得痛苦不堪,身体每况愈下,全身浮肿、呕吐,连饭都吃不下,还经常发烧,戴永胜心如刀绞。他决心要挽救自己的母亲,医院的医生也说没办法了,他就去民间寻找抗癌偏方。

为了给母亲寻医问药,他长途跋涉,辗转九个省,收集到的民间抗癌偏方达一百四十多个,而在这期间,他曾经有三天三夜的时间忍饥挨饿。他对母亲尽心尽力,每天都按照药方亲自煎药,并送到母亲的病床前。古话曾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戴永胜对母亲的孝,真正做到了《弟子规》所言“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他甚至也因此而成为一个治疗癌症的专家。

经过半年的努力,戴永胜母亲的病情渐渐有了好转,再去医院复查的时候,医生惊奇地发现癌肿瘤已经萎缩了百分之七十。这简直是医学上的奇迹啊!连医生都不敢相信的事情却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没有人能解释这种现象,于是大家纷纷说,是戴永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连上天也愿意眷顾他,所以他母亲的病好了。

点评:戴永胜的孝心孝行感动天地,真诚的努力增强他母亲身体上的正能量,发生奇迹。

3、为什么说行孝不能讲条件?

“ 孝 ” 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上部是一个不全的“老”字,说明人老体衰,下部是一“子”字,说明老人需要子女支撑扶助。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是人类生活中唯一不可避免、不可去除、不可更改的关系。中国古代有“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说法。人是万物之灵,号称天、地、人三才,孝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不能讲条件的。孝道是人兽之分的 根本标 志之一,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重要标志。

人一生享有的最大的恩德,即天地之恩与父母之恩。天地之恩是自然界给予人类的种种恩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人理应对天地万物要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同理,父母对我们有生之恩、养之恩、教之恩、爱之恩,这种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是自然而然的爱,所以,我们孝敬父母也是要无条件的。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则可以判定这个人的心灵是冷漠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是最自然、最真实、最普遍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充实与健全,是人一生中幸福的重要标志,这种情感的缺乏与扭曲,将会成为精神痛苦的根源。

行孝是不需要讲条件的。倡导父慈子孝,并不是说首先要父母慈爱,作为子女的才孝养父母,不是说父母不仁慈,子女就可以不行孝,也不是说父母仁慈少,子女就可以少行孝。现在许多人讲父母对自己如何不好,充满了怨恨,并以此作为不行孝的理由,这就是有条件的行孝,并非孔子倡导的真正的孝道。父母在儿女年少时,并没有因为儿女不听话,甚至做坏事而抛弃儿女。

孝心是每一个人本心中就具有的,因为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是有良知存在的。王阳明认为人的良知中就包含着孝心。每个人只要去发现自己的良知,找到自己真正的孝心,就可以把孝道做到圆满。故行孝是符合人的天然本性,而忤逆则违背人的天性。行孝的理由不必向外寻找,特别是不要从父母身上去找该不该行孝的理由。如果是从父母身上寻找该不该行孝的理由,当父母做得不好时,或父母去世后,孝道就会中断。

舜的孝行

舜是尧之后的远古帝王,正是因为他对父母的孝顺,才令尧将帝位传给了他。传说舜本姓姚,其名重华,号有虞氏,所以人们又将他称为虞舜。舜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妻子,成为舜的后母。由于舜为人十分勤劳且对父母孝顺,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后母并没有为难他。但是当后母生了儿子以后,心胸狭隘的后母偏爱自己的儿子象,担心舜与自己的儿子争夺家产,所以常常对他又打又骂,还经常在他的父亲面前说舜的坏话。但善良的舜从不记恨自己的父母和弟弟,反而对父母愈发孝顺,对幼弟也很爱护。然而舜的善良并没有感动后母和弟弟,他们甚至密谋要将舜害死。有一天,家中储藏谷物的仓库顶部破了个洞,舜便按照父亲的吩咐去修补仓顶。谁料活刚干了一半,仓库竟着了火。

 

原来,后母和弟弟看到机会来了,就偷偷在仓库底下放火,想一把火将舜烧死。舜一看仓库着火了,连忙抓起身边的两个斗笠从仓库顶跳了下去,这才得以脱险。看到舜安全地从火海中逃出,舜的后母和弟弟都十分愤恨,一计不成又施一计。他们假意让舜去修井,想在舜修井的时候将他活埋。聪明的舜早已识破了他们的诡计,于是他下井之后,就在井壁上挖了一个洞,这个洞刚好挨着邻居家另一口井的通道。果然,舜刚把洞挖好,他弟弟就往井里抛下石头,要把井填满,舜赶紧躲进那个洞里。

舜从洞中逃脱以后,就来到了历山脚下垦田耕种,辛劳度日。慢慢地,日子越来越好了。舜的家中因为遭受灾害,以致生活十分艰难,而他的父亲误以为他丧生井底,每天到那口井边哭泣,怀念自己的儿子。慢慢地,继母和弟弟也开始想起舜的好处,因而十分后悔当初的行为。或许是上天惩罚他们,后母渐渐变得迟钝,而象也变成了一个哑巴。

有一天,舜准备去集市上卖米,正好碰到后母担着一担柴来换米。舜认出了自己的后母,但他假装不认识,并将米换给了后母,只是故意不收她的柴。一连过了几天,后母将这件事告诉了舜的父亲。舜的父亲觉得很奇怪,于是就跟着后母一起来到集市,站在舜的旁边仔细听了一会儿。他的父亲突然流着泪说:“听你的声音,不正是我那死去的儿子吗?”舜看着失明的父亲,哽咽地答道:“我就是您的儿子舜啊!”父子俩相拥而泣。

得知家中的困境,舜便将父母和弟弟都接到自己家里与自己共同生活。尽管经历了以前的事情,可舜从未怨恨过自己的后母和弟弟,还是像从前孝顺父母,爱护弟弟。天帝为舜的孝行而感动,便派大象到历山替他耕地,令小鸟为他锄草。五帝之一的尧也听说他的事迹,得知他在处理政事上也很有才干,于是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许配给他,亲自将他选作自己的继承人。后来,尧去世了,舜登上天子之位。他亲自148去看望自己的父亲,对父亲十分恭敬,并且将弟弟象封为诸侯。

点评:舜对父母的孝,是无条件的,不因父母的态度和行为而改变,这是舜的孝道的最为可贵之处。

4、为什么说发扬孝道是实现和谐社会重要条件?

据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公布的数字统计,2002年我国老龄人口已达1.32亿,占总人口的10.3%,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20%,每5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中国社会的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广大农村,老人基本没有社会养老保险,随着老年化浪潮的到来,靠国家来解决老年化问题显然是困难的。为了让老人实现老有所养,必当大力发扬中华民族的孝道精神,主要由子女来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要继续鼓励和实施传统的反哺式循环养老模式,而不能采用西方那样的接力式循环模式,把老人推向社会。如果子女放弃赡养的责任,而将老人推给社会,将会给老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使老人陷入“老而失养”的状态。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孝道精神的回归,显得日益重要。西方式的由政府来承担养老问题,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主要表现,然而中国人口众多,老年化基数将会越来越大,如果完全按照西方模式是不现实的。而且,把老人的赡养问题完全交由社会和政府,放弃子女的孝道现任,也是违背中华传统美德的。

《吕氏春秋•孝行》说,“赡养”有“养体、养目、养耳、养口、养志”五个层次。其中,“养体”就是以物质供养父母的身体,提供住所,提供食品,提供衣物,提供其他日常生活的开支,使父母生活舒适,身体健康。西方式的政府主导的养老模式,仅仅能够实现养体这个层次,对中国传统的孝道精神中养目,养耳、养口,养心、养志这些孝养父母的境界,在西方式的养老模式下是无法实现的。把赡养老人的责任完全的推给政府,是不利于建立和睦的家庭的。其乐融融、和睦相处的中国式家庭,一定不能缺少父母,老中青三代能够和睦相处的家庭,才是真正有教养、有文化的家庭。

杨乙行乞养父母

杨乙是唐朝圩桥人,他自幼家境贫寒,长大以后更是家徒四壁。但他对父母十分孝顺,为了给父母解决温饱问题,他就外出乞讨供养父母。他每天讨到饭食一定要先拿给自己的父母吃,等父母吃饱了他再吃剩下的。如果父母没吃,那么他无论多饿也不会吃。有时候讨到了酒,他就双膝跪地将酒奉给自己的父母。当父母举杯时,他就在一旁唱着山歌《莲花落》,并踏歌而舞,为父母助兴。人们知道杨乙的孝行后,都十分敬佩,认为他虽然只是一个要饭的,却能这样孝顺自己的父母,那么他的人品一定很好。大家都在传颂他的事迹。人们敬佩杨乙的孝行,同时也怜悯他的穷困,于是便给他送了一些财物。但杨乙却拒绝了,他对那些人说:“我现在去讨东西供养父母,已经足够让他们感到屈辱的了,又怎能再收别人的东西呢?”也有人认为他如果去做佣工,赚来的钱也已经够养活父母的了,因此对他行乞的行为感到不解。杨乙回答:“我的父母年事已高,而我又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如果我去帮工,那么又让谁来照顾我的父母呢?你说的我都明白,可我更想好好地照顾我的父母啊!”人们听了杨乙的话,对他更加敬重。

后来,杨乙的父母相继去世了,这让杨乙十分悲痛。那时候正值隆冬时节,为了能让父母入殓,杨乙讨来了棺木,同时不顾寒风刺骨,脱下了自己的衣服给父母做寿衣,并将父母埋葬在野地里。然后,杨乙就在父母的坟墓旁边住下,日夜痛哭不已。点评:孟子认为,一个人懒惰、赌博、饮酒、贪财,偏私妻子儿女,不照顾父母,就是不孝。杨乙避免了这些不孝的情况,专心行孝。

5、哪些不良的行为会影响孝道的推行?

一、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只要能够吃苦耐劳,养家糊口已经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然而今天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部分家庭的成年人好吃懒做,不愿意用辛勤劳动的成果来赡养父母。这就是孟子所说:“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一个真正的孝子,是不会看着自己的父母生活艰辛,而自己却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不去尽孝养父母的责任。

二、在吃、喝、玩、乐、赌博、酗酒中虚度光阴。今天这个灯红酒绿的社会,诱惑太多,娱乐也太多,不少成年人把大量时间消耗在吃、喝、玩、乐上。这样的人不仅虚度了自己的人生,浪费了自己的生命,而且也不能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孝养父母,让父母安度晚年,这也是不孝的行为,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博弈好饮酒,不父顾母之养,二不孝也。”一个时时将父母放在心上的人,要时刻提醒自己“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礼记•祭义》)

三、自私、贪财,偏向妻子和儿女,漠视老人,不能很好地赡养父母,这也是不孝的行为。中国的古代社会都是大家庭,在那样的大家庭中父母的慈道和子女的孝道是维系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然而,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教育丧失多年了,很多家庭也丧失了家道,婆媳关系往往很紧张,大部分家庭因为不和谐的婆媳关系,父母很难和子女在一起生活,甚至由于不和谐的婆媳关系,导致很多家庭关系紧张。不少成年人贪财、自私,父母经济条件好,就对父母孝顺一些。父母到了老年,在经济上不能给儿女帮衬,有的子女对父母的态度就不一样了,甚至因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而产生很多矛盾。这是孟子所说的:“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四、 “啃老榨老”的“倒孝”现象严重。这些 “啃老族”在生活中却挥霍浪费,超前消费,在父母身上却舍不得花钱。这种“倒孝”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四种方式:吃、拿、要、养。吃,家里的买菜做饭的生活开支多由父母支付,作为子女的吃父母的退休工资;拿,在父母这里看见什么拿什么,需要什么拿什么;要,动不动就是向父母张口要钱要物;养,自己不仅没有尽到孝养父母的义务,还要把孩子交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儿子不养爹,孙子吃爷爷”。据辽宁社科院张恩宁等的调查,沈阳有30%左右的成年人还在靠父母供养。

哑孝子

很久以前,有一个哑巴,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留下他和年老体弱的母亲相依为命。他的家中十分贫寒,穷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他对母亲十分孝顺。为了能让母亲填饱肚子,他常常外出乞讨,一旦得到衣服和食物,就连忙拿回来给母亲,使母亲得以保证温饱。

别人见他可怜,有时候会送来一些吃的,他每次都要先给母亲吃,等母亲吃剩下了,他才会吃一点。有时候母亲不高兴,他就效法老莱子“彩衣娱亲”,做出一些令人发笑的动作,让母亲开心。有一次,隔壁村庄的一个人在路边吃西瓜,刚好这个哑巴从他身边经过,他就把剩下的西瓜都给了哑巴。但是他看到哑巴得到西瓜以后,并没有往嘴里送,而是往家里跑去,他十分奇怪,便尾随其后,来到哑巴家中。看到哑巴把那些西瓜给自己的母亲吃,这个人想起从前听别人说过哑巴得到东西一定先给自己的母亲吃,今天一见,果然是真的。他对哑巴十分敬佩,于是便将自己看到的告诉村里人。大家知道了哑巴的孝行之后,对他赞不绝口,称他为“哑孝子”。

点评:孝行不是按奉养的财物多少作为评价标准,而是看是否用心。作为残疾人,自己的生活都难于保障,只能尽力提供给母亲最简单的衣食,但也是在践行孝道。

6、为什么说爱敬父母是孝道的重要表现?

在《论语》中,子夏问孝。孔子回答:“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那么,什么是“色难”呢?孔子所说的“色”乃温和之色。所谓“色难”,就是对父母温和之色,是最难做到的事。对待父母偶尔做到“色温”,并不是件难事,但如果始终保持对父母和颜悦色,确实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

然而对父母真正尽到孝道,是必须要做到色温的。《礼记·祭义》说道:“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就是说子女真正升起孝心时,对父母必定是和气,脸色必定是柔顺愉悦的。容貌的和颜悦色,其实是内心深深爱着父母的外在表现。内心是“本”,脸色是内心的外在形式。

“色难”,难就是难在对父母要有一颗恭敬的心,难在要有一个谦和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子女对于父母的生活还是能够照顾好的,在父母生病时也是能够很好的去关照父母。但是很多子女就是做不到跟父母和颜悦色地讲话,很难做到经常对父母亲微笑,很难以做到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

随时都给父母一个好的脸色,其实这也体现出一个人真正的教养,很多人在社会上应酬时,对人很客气,常常对人笑脸相迎,但是回到家对父母亲人说话就很不客气了,对父母常常批评和指责,让父母亲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爱始于和”,当我们对父母亲进行精神上的孝养,父母亲是最开心的。能够从精神上孝养父母的家庭往往是和谐的,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也会对子女充满了慈爱,这样就能够做到家和万事兴。如果家庭中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产生冲突与矛盾,就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从而也就损害了爱心,这样的家庭气氛自然就会是紧张的。

所以孝养父母要在“敬”上下功夫,在对待父母的方式上,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仅仅对父母尽赡养之责,那就是将赡养父母与养牛马等同起来。孝养父母与养牛马不同之处,就是一个“敬”字。尽赡养之责,小人都可以做到,君子的道德标准应当高于小人,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就在于对父母有没有爱敬之心。

亲情作业

河南省上蔡第一高级中学是省文明单位。每年寒假前夕,学校为了落实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除了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以外,还要布置一道必须完成的亲情作业:那就是在春节期间,每一位学生都必须给父母至少洗一次脚,给长辈端一次饭,而这些亲情实践的经过和感受都必须要求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学校刚一开学,校长刘月丽就收到无数封学生家长的来信,信中无一不是对这一特殊作业的肯定与赞扬。家长们纷纷表示,亲情作业拉近了学生与家长的距离,希望学校将这项作业坚持布置下去。

在学生中,有几名高二年级的男生也说道,这项作业不仅让他们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也让他们与家长的相处更加愉快,毕竟父母辛苦供养自己上学,自己给父母端饭洗脚是再正常不过的了。高一班的一名女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除夕夜,我端盆热水给妈妈洗脚,当我给妈妈脱掉鞋子和袜子,把她的脚放进热水盆里时,泪水从妈妈的眼里流了出来。妈妈一个劲儿夸我长大了,懂事了。其实,我仅仅给妈妈做了一件本应该做的事情。”在学生作业的后面,许多家长留下了大段的留言,认为学校这种作业布置得很好。

点评:对父母的尊敬与爱,如果不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父母是难于感知到的。

7、怎样做才算是爱敬父母?

要真正做到爱敬父母,就要在两个字上下功夫:“爱和敬”,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是自然而然的,那么子女爱父母也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无条件的。对父母自然而然的爱,是指儿女常常挂念父母,对父母的情感是从内心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的,就像一个人肚子饿了要吃饭,口渴了要喝水一样。对父母的爱和关怀也应该是一种常态,不是过年过节才会想起父母。

对父母无条件的爱,是指我们爱父母不能带有任何目的。如果一个人在父母位高权重、有钱有势时,就对父母就顺从;当父母地位低、收入低、职业差,或者残疾、重病时,就对发父母就冷漠甚至恶言恶语,生活上亏待父母,这样,对父母的爱就是有条件的。对父母的“敬”是由爱而生起的,当我们全心全意地爱着自己的父母的时候,对父母的恭敬之心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升起。对父母的恭敬之心重在和颜悦色,只有真正做到对父母和颜悦色,才能说对父母有恭敬之心。如果做不到和颜悦色,即使每天为父母提供很好的酒食,每天为父母操劳,也不能算是尽了孝道。对父母要有温和的态度、愉快的脸色、和善的面容,但这绝不是装出来的,而是来自于孝子内心对父母的爱敬之心。

只有从内心敬爱父母,才能有“和气”、“愉色”和“婉容”。

考叔舍肉

郑庄公因为弟弟反叛自己,而自己的母亲却完全站到弟弟一边,立下与母亲“不及黄泉,永不相见”的誓言。可是,后来又后悔了。颍考叔是周朝郑国人,他被任命为颍谷地区守边的官员。颍考叔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就想了一个办法,并借进献物品的机会来到了郑庄公身边。

当郑庄公同颍考叔吃饭的时候,颍考叔故意将郑庄公赐给的肉留下来。郑庄公看见了,心生好奇,便问他为什么不吃这些肉。颍考叔回答,他的家里有一个老母亲,每次他得到东西总要让母亲先尝尝,这次得到君主赏赐的肉,他就想将这些肉留着拿回去给母亲吃。郑庄公一听,十分感慨,说:“你还有母亲,可以送东西给她吃,而我就算想送东西给我母亲,也是不可能的!”

颍考叔说:“我知道君王立下的誓言。我想,只要您在地下挖一个地道,掘出泉水,母子二人在地道中相见,有谁能说您违背誓言了呢?”

郑庄公一听,十分高兴。赏赐了颍考叔之后,就依照他的话去做,从此他与母亲和睦相处。

点评:郑庄公不再念旧怨,以爱敬之心对待母亲,就是因为子女与父母不在同一位置,而有长幼上下之别。

8、如何做到养父母之心?

养父母之心是属于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因为父母不管年纪多大,他们最关心的人还是自己的儿女,父母从自己的儿女出生起,就要一直为他们操心,直到自己过世。作为儿女的,要时时能够感知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所以儿女孝顺父母不是说要给父母多么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是要常常关心父母,让父母常常感知到儿女的爱,在家里要给父母一种归属感、一种存在感。周襄王居九五之尊,为其父母提供了最好的物质条件,但仍然蒙受“不孝”之罪名,其原因就在于周襄王只做到了“养口体”之孝,而没有做到 “养心”之孝。

养父母之心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关心父母:父母在子女的尊重、关心、关怀之下,就会心灵愉悦,感到幸福。

“令父母欢喜”,是子女很容易做到的。要常常给父母打电话,谈谈自己的工作,谈谈自己生活中一些琐碎的小事,让父母清楚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减少父母的担心。子女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好了,父母就能够真正的开心快乐。除此之外,子女要常常关心父母的生活起居,父母年老之后容易产生寂寞感、孤独感和精神压抑,子女要多与老人相伴或经常看望老人,使老人生活愉快,精神得到慰藉。

二、尊重父母:得到子女的尊敬是老人最大的心愿。 今天的人控制欲望很强,在单位想要控制别人,在家想要控制自己的儿女、丈夫、妻子,对老人也是这里看不惯,那里不满意,说话做事咄咄逼人。父母和我们毕竟隔着一代,受到的教育和价值观也不一样,这个时候父母和子女之间就容易产生矛盾,而子女想要去改变父母就会容易和父母产生冲突,这时子女的就要学会尊重父母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尊重父母除了自己尊重父母之外,作为儿女的还要德才兼备,服务社会,事业有成,给父母带来荣誉,让父母得到社会的尊重。

三、让父母免遭羞辱。德有伤,贻亲羞。如果儿女在品行上有缺欠和污点,或由于儿女的不良行为、违法犯罪行为,人们在批评或惩罚儿女时,也会羞辱他们的父母,使父母的名声受损。“骄、乱、争”,势必会给父母带来担心、恐惧、痛苦或羞辱。所以,子女要时常警醒自己:“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不使父母因自己的行为而受到屈辱,不让父母难堪,不给父母丢脸,不给父母脸上抹黑。”

包公辞官

被人们称为“包青天”的包拯,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他的父亲名叫包仪,曾担任朝散大夫,死后被追封为刑部侍郎。少年时代的包拯性情耿直敦厚,且为人孝顺。公元1027年,也就是宋仁宗天圣五年,28岁的包拯中了进士,他先被授予大理寺评事的官职,后又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但他的父母年老体弱,无法随他到任职地,为了照顾父母,他马上辞去了官职。过了几年,包拯的父母因病相继去世,他才在乡邻们的劝说下出来做官。

在那个时代,身为独子的包拯是不可能丢下父母独子外出为官的,因为儿子必须要照顾自己的父母。如果儿子将父母扔在家里,而自己却到很远的地方,那么势必会遭人诟病。因此,为了儿子的前程着想,很大一部分父母会选择随儿子同去。包拯的父母或许是因为身体问题,受不了旅途的舟车劳顿,所以包拯最终只能选择辞官。

点评:“父母在,不远游。”包拯为了能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毅然辞官在家伺候。现代社会超越了时空的隔绝,子女可以远离父母,但必须时时问候、关心父母。

9、如何做到养父母之志?

一、满足父母良好愿望。首先做儿女的要满足父母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愿望,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比如体育、舞蹈、音乐、书法、诗词、国画等文体娱乐活动,让父母的晚年生活多姿多彩。人到老年时如果没有一个积极正面的爱好,往往空虚无聊,甚至会得老年痴呆症,所以从父母的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说,子女不仅要积极支持父母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还要帮助父母培养能够陶冶情操的爱好,让父母的精神有所寄托。

二、继承父母遗志和完成父母的未竟的事业。继承父母的遗志当然得要有一个前提,就是父母的志向是正道,这个志向不是为了一家之私利而是为了公利。许多正当的事业不是一代人就可以完成的,如父母累积的学术资源,父母建立的家族企业,父母家传的医术等,需要儿女们去完成,这是儿女们不能推卸的责任。比如: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周文王的遗志,灭商兴周;汉朝司马迁忍辱负重,继承父亲司马谈遗留下来的事业,撰写《史记》;班固、班昭继承了其父班彪的遗志,完成《汉书》的编撰;北京有一家姓畲的人,为了继承先祖的遗志,十七代人历尽千辛万苦,甚至冒着杀头的危险,为明代忠臣袁崇焕守墓的事迹。这些就是孔子称之为的达孝:“善继文王之志,善述文王之事”。

岳珂著书雪冤

岳珂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孙子,岳霖的儿子。当初,岳飞因为受到卖国贼秦桧的构陷而丧生,不仅家产充公,他的夫人李氏和四个儿子也被流放到岭南之地,在蛮烟瘴雨中生活了20年。后来,宋高宗去世之后,宋孝宗即位,对岳飞的冤案进行了平反。

岳霖是岳飞的第三个儿子,父亲被平反之后,他便向皇帝上书,请求发还父亲当年被没收的文件。他想利用那些资料写书,为父亲平反冤屈,洗刷20年来的耻辱。作为岳霖的儿子,岳珂在长大之后,开始接手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在整理父亲遗稿时,岳珂觉得资料并不详尽,于是便亲自跑到临安(今杭州)一位老臣的家中,在他那里寻找到记录高宗赵构年间旧事的资料,并深入民间收集了许多流传下来的故事。

为了给爷爷岳飞和伯父岳云平反,岳珂可谓是投入了所有的精力。当他写到爷爷率部奋勇抗金并赢得胜利,被奸相秦桧以十二道金牌召回,老百姓拦住爷爷的马头哭诉的时候,他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流下了眼泪。他又写到,爷爷回到了临安,却被秦桧指使党羽诬告谋反,爷爷和伯父岳云入狱;而当大将军质问秦桧时,却被秦桧以“莫须有”之罪名驳回,岳霖更是难掩心中的愤怒。

岳珂终于完成了这部名为《吁天辩诬》的著作。这部书共有五大卷,详细记载了岳飞英勇抗金和被诬陷致死的事情,就连后来宋孝宗的孙子宋宁宗赵扩看了这部书,也觉得此书叙事详尽,且彰显了岳飞的功绩,于是便将该书收入国史馆,将岳飞封为鄂王,剥夺秦桧的王爵。点评:传扬祖先之德,也是行孝。岳珂完成《吁天辩诬》的巨著,将其爷爷岳飞的崇高德行与志向弘扬于天下,让世人敬仰。

10、为什么说自虐自残违背孝道?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自己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加以损毁伤残,这是孝顺的开始。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如果我们自己的违法乱纪、胡作非为导致自己身体受到损害,就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每个人的身体健康,除了自己之外,就是父母最关心了。如果我们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将会产生三种不好的结果:一是导致父母的忧伤、痛苦;二是使父母生命在自己身上难于延续;三是我们的身体受到损害,失去全力奉养父母的能力和资本,自己不能够很好地尽孝。自虐自残违背孝道有以下几种情况:1.为了寻求刺激或泄愤的自残行为。今天一些青少年为了寻求刺激,往往会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最常见的的一种病态行为就是自残。从小被呵护长大的孩子,他们觉得受到伤害之后,报复对方的行为就是通过自残让对方伤心,这样的思想观念经过电视电影的渲染之后,竟然在青少年中盛行。很多身心不健康的孩子,他们的手腕上往往有小刀的划痕。自残行为甚至会导致身体的残疾,不仅让父母担忧伤心,还要让父母照顾自己一辈子。

2.寻衅闹事,争强好胜,打架斗殴,导致自己和他人受伤甚至死亡,让父母担惊受怕,饱受精神的折磨。每一年都会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有一个同学,在大连读大学,一天晚上外出吃饭和别人产生口角,打架斗殴,结果被别人当场杀死,他的父母一辈子都生活在痛苦的阴影中。

3.抽烟、酗酒、吸毒,导致自己的身体受到损害。今天的青少年受到影视文化的影响,往往觉得抽烟喝酒很酷,也盲目的学习电影明星抽烟喝酒。青少年抽烟喝酒不仅消耗了父母不必要的钱财,还给自己的身体带来很大的损伤。很多大学生去舞厅和酒吧的时间比去图书馆的时间还要多,在发达国家,年轻人度过酗酒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4.过度娱乐使得身体严重受损。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娱乐已经成为了青少年的生活主题了。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许多人浮躁,没有定力,只有在酒精和重金属音乐的刺激下,才会有兴奋感,而这种在酒精和游戏的刺激下产生的兴奋是一种病态的快乐。快乐之后,人会进入一种极度的空虚之中,而人的空虚主要来自夜深人静的时候。所以今天的人越到晚上越是兴奋,凌晨一两点满大街还是灯红酒绿的,这就导致今天的很多人三十岁之后身体就被严重透支、早衰,甚至产生各种重大疾病,让父母为之操心,甚至成为父母一辈子的负担。范宣爱惜身体范宣是晋朝陈留有名的孝子,他在十岁的时候就明白圣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因而对自己的身体,非常珍惜,对双亲也十分温和孝顺。有一天,范宣准备将细竹子削尖,用作筷子。一不小心,把自己左手食指刺伤了。幸好只是表皮被割裂,流了一点血。然而一旁的人却发现范宣竟然神色恐慌,脸色发白,痛哭流泪,于是便问他是不是很痛。范宣摇摇头,说:“如果只是痛的话,我还是能忍住的,只是想到我所刺伤的身体是父母所赐,心中就实在不安。”范宣虽然年幼,却已知道爱惜身体以孝顺父母,确实令人叹服啊!

点评:范宣小心谨慎地对待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保持身体免遭伤害,这也是孝的行为。

11、为什么说立身行道是践行孝道的重要方式?

《孝经·开宗明义章》提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就是说:“一个人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感到光荣自豪,让病人觉得父母教导有方,这是孝的终极目标。” 所谓立身行道,指的是立命、立业、立言、立德、立功。立命,即安身立命,就是让自己的生命安顿于天道、人道之中;立业,就是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立言是将思想著之于书,传于后世;立德是指品德高尚成为万世民众效仿的榜样;立功是建立功勋,人民世世代代享受恩泽。那么“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则是要求我们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自觉增强自立意识,孝子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孝子不仅要做到自立,更要做到自强,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奋斗不息。

要达到孝的最高境界,就必须“行道”,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轴心时代,大概在公元前800200年之间,在这个时代,东方产生了印度释迦摩尼;中国则产生了孔子、孟子、老子这样的圣贤;西方产生了号称西方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人为人类留下的思想和智慧,成为东西方民族几千年来的各自的民族精神。孔子的思想则是中国人2500年来共同精神信仰,由于历史的原因,儒家的文化传统中断了。那么,一个有着重大使命感的人,一个有着崇高的道德追求的人,就应该有一种立身行道,弘扬圣学的使命感,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践行孝道的人。

郑成功从义不从父

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他的父亲名叫郑芝龙。在清朝初年,郑芝龙拥有数万作战英勇的水军,与清朝对抗。然而,当清军攻打进来的时候,他却被清军的势头震住了,对抗清失去了信心,并生了投降之心。清廷答应将郑芝龙封为闽浙总督,并要求他给儿子郑成功写劝降信。此时的郑成功带兵驻扎在东南沿海地区,脱下儒服,投笔从戎,决心举义旗反抗清王朝暴行。在投降之前,郑芝龙曾有自己的打算,因为他觉得自己带这么多的军队投降,清廷一定会给自己高官厚禄。但他却怎么也想不到,归降之后,却是过着仰人鼻息、身不由己的生活。现在朝廷有令,他不得不从,便亲手写了一封信劝儿子投降。

收到父亲来信,郑成功心情十分沉重。他再三思考之后,给父亲回了一封信。信中说到:“自古以来,父亲一直教导儿子的是对国家的忠诚,而不是教儿子做叛徒。今天,您给我写这样一封信要求我投降,我是万万做不到的,也决不能做。而父亲您现在投降了清廷,或许能过上一时的安稳日子,可我却认为早已危机四伏,我相信父亲您也避免不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结局。我虽然不能投降,但出于对您的孝心,如果有一天您不幸为清廷所杀,我一定会尽做儿子的本分,为您披麻戴孝,并亲自给您复仇。对于我而言,这也是两全忠孝的唯一办法了。”信写完之后,郑成功派人送给自己的父亲。郑成功拒不投降,对于清廷而言,郑芝龙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果然,过了不久,郑芝龙连同全家11口人都被清廷找借口杀掉了。

点评:郑成功在父亲做了劝降的不义之举以后,并没有从父之令,反而是违反父亲的命令,这是对国家民族的大孝。

12、如何做到以德传家?

儒家的“德”,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廉、义、和”等核心精神理念。一个家庭应当用什么传家?以权传家者,易生无能之辈,而且在权力的魔力下,往往产生各种斗争甚至仇杀;以钱传家者,易生奢侈之徒,中国人说富不过三代,太过富有的家庭往往养出纨绔子弟。唯有以德传家,以经典传家,方能长久。中国最大的几个大家族中都是以德传家的,比如孔子的家族,范仲淹的家族,到今天仍然人丁兴旺,人才辈出。一个人的品德出了问题,就会败坏家庭,败坏家族,玷污祖先荣誉。父母长辈有良好的品德,子孙后代继承和发扬良好的品德,这也是孝道的要求。《诗经》讲:“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就是要常常怀念祖先,继承祖先的品德。

《周易》说:“君子以厚德载物。”“德”是涵盖了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顺、长惠、幼悌、君仁、臣忠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

中国传统书香门第,都是以德传家,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订立家规,树立家风,都是有良好儒家道德风尚的。在古代世家大族中,传承给后代的都是经典的书籍,中国文化中的“道”和“德”,就是通过这些书籍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在保存这些书籍时在书中放置了芸香草和樟木片以防蛀虫,故名“书香”。家中收藏、诵读、践行中华经典,能够在每一代的子弟中培育出有一定学问和德行的人才来,这样的家庭就被称之为书香门第。著名社会学家金耀基先生指出:“中国文化传统之落根处在家,中国文化复兴之着力处亦必在家。”书香门第的瓦解,导致近现代中国家教缺失,家风败坏,家庭伦理道德的丧失。

寇准罢宴

寇准曾担任北宋宰相,由于他为官公正廉明,朝中众臣都十分尊重他。在他六十岁寿诞的时候,臣僚部属们都准备了礼物为他祝寿。他的家中也是张灯结彩,备下了山珍海味,准备大宴宾客。

一直陪伴他长大的女佣刘婆见此情形,想起寇母临终前的嘱托,连忙将寇准请入室内,取出其母所画的《孤灯课子图》。画中的寇准正在松油灯下读书,而他的母亲就在一旁织布。上面还题了一首诗:“孤灯课读含苦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看到这幅画,从前的事情又一一浮现在眼前。当年孤儿寡母艰苦度日,母亲含辛茹苦将自己拉扯成人,还不忘教自己念书。想起这些,寇准不由得泪流满面。母亲对自己的教诲,似乎还回响在耳畔。于是,寇准“辞宾客,停歌舞,罢宴席”。

点评:官员遵循正道,遵守法度,是行孝的行为。

13、为什么要劝谏父母?

这个时代诱惑太多,在成人世界有太多的尔虞我诈。许多人形成了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观念,他们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甚至出卖自己的灵魂。做父母的如果不全面的接触传统文化,难免在这个时代的洪流下深陷其中而不自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性有善有恶,善恶二端在任何人的心灵中都存在。很多人在社会上往往善于伪装,带着面具做人。在社会上都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于人,而在家中,在家人面前才会把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所以一家人之间才是最了解对方的。作为儿女的自然也能够清楚父母身上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在父母经受不住外面的诱惑时,要走上歧途和错误的道路时,儿女应该及时的劝谏父母。一个有孝心的儿女怎么能够忍心看着的父母往火坑里跳而不管。所以子女能够帮助父母进德修业,避免灾祸,这也是对父母的孝行。

孝顺,不是父母的所有要求都要照着去做,而是要先分辨对错,父母确实有过失时,如果我们没有劝诫,便是陷父母于不义,就不是为人子女所应有的态度。对父母的劝谏不是父母说他不听就算了,就不劝了,这样的态度就已经忘记了为人子女的本分。

小杖受大杖走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他家中有一块菜地,其父曾点在菜地里种了许多蔬菜瓜果。有一天,曾参来到菜地,见菜地中长了许多野草,就顺手拿起锄头准备把野草除掉,谁知一不小心竟然把瓜的根给除掉了。就在此时,他的父亲曾点来到菜地,看到这一情况十分生气,以为曾参是故意的,于是就拿起木杖狠狠地在曾参背上敲了两下。

这两杖打下去,曾参立即昏倒在地,不省人事。过了好一会儿,才苏醒过来。曾参苏醒过来之后,从地上爬了起来,对父亲说:“儿子刚刚做得不好,惹您生气了,您刚刚如此用力地教训儿子,没有累到吧?”说完之后,曾参若无其事地回到自己的房里,边弹琴边歌唱,以显示自己无事,好让父亲宽心。

孔子得知此事后,对曾参说:“曾参啊,让我来和你讲一下舜帝的故事吧!舜帝也是一个孝子,他的父亲名叫瞽叟,每当他父亲有事叫他的时候,舜帝总在父亲身边听从使唤;然而当他父亲要杀他的时候,他就跑得远远的,让父亲找不到自己。舜帝这样做并不是惜命,而是他不想让父亲背负杀子的罪名,以陷入不义之中,所以舜帝才是真正的孝子啊。你不是天子的百姓吗?如果你父亲一怒之下杀了天子的百姓,你觉得那是怎样的罪过呢?”

曾参一听,十分感叹:“今天听了夫子的教导,我才知道自己罪过不小啊!”点评:“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体现的恰恰是一种通权达变的为人处世之道。真正的孝不拘泥于形式,反而会根据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

14、子女劝谏父母时应注意哪些方式?

子女要劝谏父母,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修养,自己在家庭中先要做一个合格的儿女,不能让父母操心。当自己的德行修养有了一定的成效时,自己能够严于律己时才有资格劝谏父母。如果作为子女的自己都有一身的坏毛病,还要常常给父母提要求,那是不对的。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是一般人的关系,而是伦理亲情的关系,是长幼有序的关系,在子女面前,父母必须保持尊严。作为子女劝谏父母如果不注重方式方法,父母是难以接受的,所以子女在劝谏父母时首要有恭敬心,不可使用斥责的语气和父母说话。要做到:“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在劝谏父母时还要把对父母的关爱之情在语言、语气上表现出来,要怡吾色,要柔吾声。孔子提出了“事父母几谏”的主张,“几”是“轻微”、“婉转”的意思,劝谏父母要以谦卑的姿态“怡色、柔声以谏”,以“和颜悦色”的表情,以委婉的言词,以恰当的方式劝谏父母。在父母不听劝谏时,不能发脾气,内心仍然保持对父母的敬意,不能离开孝道,不能违背礼仪,等父母高兴时再劝谏。劝谏父母若以傲慢、粗暴、不文雅的方式表达出来,就会破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产生隔阂,有违孝道中“爱敬”之道。所以儿女劝谏父母时还要做到:“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用一颗至诚之心来劝谏父母,感化父母。

对于父母小的过失和无意造成的过失,对于父母个性表现出来的东西,要加以理解、体谅,不要刻薄,不要抓住不放。在父子之间求全责备,可能会导致伦理亲情的破坏,孟子提出,“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不要动不动就把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升到一个大是大非的原则上去,非得争出一个高低。

胡威跪问父亲

胡威的父亲名叫胡质,在荆州担任刺史。有一次,胡威到荆州看望父亲,返回家的时候,父亲送给他一匹缣。胡威一看,连忙跪下来问道:“父亲为官清正廉明,不知是从哪里得来的缣?”胡质回答说:“我的薪水虽然微薄,但还有剩余,就给你当路费了。”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胡威是真正的孝子,出于对父亲的关心,他十分担心父亲因为不廉洁而败坏了名声,所以才会问父亲那样的话。在问话时,他并没有不调查清楚就对父亲发脾气,反而是心平气和地“跪请”,他的所作所为恰恰是一个孝子应有的行为。点评:胡威对父亲的态度就是,如果父亲的行为是清廉正当的,则可以从之;如果父亲的行为不当,则当以礼劝谏。

15、怎样做到以礼事亲?

礼的基本精神是“敬”,礼敬父母长辈,是孝道的要求。以礼事亲分为三种形式:在父母长辈活着的时候,养之以礼;在父母长辈去世之时,葬之以礼;在父母长辈安葬以后,祭之以礼。

养之以礼:孝道不仅仅是一种空洞的精神,光有孝心是不行的,主要是表现在日常和父母相处的行为上,古人在侍奉父母时有很多礼仪礼节,然而由于我们的文化断了一百多年,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很多礼仪今天也失传了。今天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很随意,但是今天的人在赡养父母时基本的礼仪精神还是要有的,比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 ,这些礼仪在今天仍然得要遵守。

葬之以礼:儒家慎终追远,非常注重丧葬礼仪,包括今天民间的丧礼中任然保留很多传统的礼仪。父母的过世对子女来说是莫大的悲伤,所以儒家才有一套严格、庄重的丧礼程序来实行丧葬之礼。然而今天时代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们不可能再去实行传统的丧葬礼仪,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简化丧葬礼仪。当什么都简化了的时候,就失去了严肃和庄重。对于丧葬之礼,要“慎终追远”,要用谨慎、真诚、庄严的态度举行丧礼,而不是要讲排场,讲场面。

祭之以礼:对祖先的祭拜风俗,源远流长,然而也是因为传统文化断代的缘故,很多祭拜祖先的礼仪,今天也失传了。因为各地风俗的不一样,在祭拜祖先的时候,礼仪也不一样。祭拜祖先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传承,是对祖先的缅怀,是一种感恩,而不是为祈求祖先的保佑。所以在祭拜祖先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有恭敬之心,有严肃、庄重的态度。

杨王孙简葬

杨王孙是汉武帝年间陕西的富豪,他在临终前曾交代自己的儿子,希望自己死后简葬,以布袋装尸体,将尸体埋入地下七寸,再盖上土就可以了。听了父亲的话,他的儿子感到十分为难。历来讲究厚葬,如果自己照父亲的话去做,实在有些于心不忍;但不这样做又违抗父亲的命令。于是他找到了父亲的好朋友祁侯,请他帮忙劝一下自己的父亲。

祁侯了解情况之后写了一封信给王孙,信中说道:“《孝经》上曾说,要给死者棺椁、衣裳。如果死人无知也就算了,若是有知,看到你这样光着身子去见先人,恐怕不是太好吧。你也不要固执己见了,毕竟大家都是如此,你又何苦特立独行呢?”王孙看了好朋友的信,给他回了一封信:“古代圣王之所以制定丧礼,是因为他们知道人们对亲人有不忍之心,但现在的葬礼却不是那样的。厚葬的坏处在于,当人们忘记礼法之后便会心生攀比,世俗之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葬礼一个比一个隆重,要花费许多钱才能把尸体埋到地下。有的甚至是今天刚下葬,明天就被人给挖走了。试想,如果真是这样,与暴尸荒野有什么差别呢?从前帝尧死后,也只是用木头做了个小棺,再用葛藤裹住尸体,把它放到地里去。只要下不阻挡流泉,上不泄露臭气就可以了。真正的圣王不仅生活简单,连埋葬也十分简单,因为他们明白不需要在这些没用的事情上耗费人力、物力。反而现在的人,花那么多的钱来办葬礼,反而阻碍了尸体的归于尘土。不仅对死者,就是对生者,也是有害无益,真是再糊涂不过的事了。”

看完王孙的信之后,祁侯十分赞同,并亲自劝说王孙的儿子,最终王孙实现了薄葬的愿望。

点评:推行薄葬,是既体现孝的精神,也体现廉的精神。浪费财物,亦是对天地不敬、不孝的行为。

(本文选自陈杰思、刘少华著《中国人应知的中华十德》,中华书局2018年版。)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