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国学著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著作 > 中华义理 >第四章 心灵生命

第三节  心灵境界

日期:2021-07-10

查看次数:270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第三节  心灵境界

一〓心灵境界的生成

心灵生命在每时每刻都处于活动之中,这种活动总是凭借一系列的心象而展开, 这一系列的心象共同存在于心灵生命当下的活动境域中,互相联系,共同构成心灵境界。

主体的意识库藏中,不断涌现心象,进入到心灵境界中。主体的真我本原、主体的 生理需要,也以某些因素进入到心灵境界中。生命主体所处的环境中的大量客观事物,也以 某种形态进入到心灵境界中。在心灵境界中,来自主体的内在因素和来自客体的外在因素, 复合而成新的心象,各种心象在心灵境界中分化、组合,相互作用。

《传习录》卷下记载:“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 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 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在 此论述的,也就是心灵境界形成的过程。当你看见此花时,此花就以某种形态进入到你的心 灵境界中,呈现在你的心灵境界中,在这个意义上,呈现在你的心灵境界中的花,确实已不 是处于自在状态下的花本身了。当你未看见此花时,此花依然是存在的,但是,是以“寂” 的状态存在,即是处于未被人感知的自在状态;同时,你的心灵之中,也绝不会有这朵花的 任何影子,从这点上看,你的心灵也处于“寂”的状态。

心灵境界的核心是主体生命的心灵。王阳明说:“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 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 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传习录》下)王阳明在这里不是谈论天 地鬼神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谈论天地鬼神万物是否在自己的心灵境界中呈现的问题,而这 些事物要在某人的心灵境界中存在,就暗含着这个前提:必须有这个人的心灵生命存在,如 果,这个人的心灵生命不存在,那么,构成这个人的心灵境界也就不存在了。正是在这个意 义上,王阳明才说:“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 物皆举之矣。”(《答季明德》,《王文成全书》卷六)假若我们不是从心灵境界这个角度 来解读这些话,而是从存在论或认识论上来解读,就完全误解了王阳明的本意。

心灵境界,是人依据生存境界而创造的。某物是否“存在”,从心灵生命这个角度 上讲,就是某物是否在心灵境界中呈现;从认知这个角度讲,就是某物是否成为意识对象、 认知对象。对任何生命个体而言,在他的心灵境界和认知领域之外的一切存在物,都是浑然 一体,漆黑一团的,既不能判断某物存在,也不能判断某物不存在。

心灵主体之所以能同万象万物相结合形成心灵境界,就是因为人的生命精神同万象 万物的生命精神是互相融贯的。“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明]唐志契《绘事微言 ·山水性情》)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黄宗羲《景州诗 集序》)

整个心灵境界,也就是任何心象生成和活动的背景,这一背景中,心象才能呈现出 明晰、具体、丰富的意蕴。

心象是组成心灵境界的基本元素。心灵境界的丰富内蕴,并不是各个心象的意义简 单相加而成的。因为,心象与心象之间的多方面的联系,又会产生多方面的意蕴。此便是“ 境生于象外”(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的真谛。

心灵境界中,心象的空间布局与时间顺序,是同客观世界中的意识对象的空间分布 与时间顺序相应。

文学艺术,就是真实地呈现心灵境界,并在审美的维度上和伦理的维度上加以提升 。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有:“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 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中国的古典文学是以呈现审美的、伦理的心灵境界为其主要使命,是以诗词、散文 为主要方式。中国的古典文学生命境界能够在空间上伸展的同时,很难在时间上伸展;生命 境界是以体证为主的方式建立的,认知理性相对贫乏;生命境界呈现的是情景交融,很难对 客观世界作出真实而又全面的描述。相应地,中国的古典文学也就带上了缺乏时间展拓、认 知理性贫乏、难于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的缺憾。明清时代,中国发展了戏剧、小说,来弥补 此缺憾。

西方的古典文学是以反映典型为主要使命,是以小说、戏剧为主要方式。反映典 型,是通过过程来反映,故典型论易于在时间上拓展,而难于在空间上拓展;典型论是以认 知为主的方式建立的,体证则相对贫乏;典型论易于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但很难呈现心灵 生命在某一时刻的情景交融的心灵境界。相应地,西方古典文学也就存在着缺乏空间展拓、 体证贫乏、难于呈现情景交融的心灵境界这三个方面的缺憾。

营建心灵境界的方式:兴与比。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世界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世界,“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 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诗品序》),这表明,万物自身存在着“气”,即存在着某种 生命 精神。山河大地皆是清净本原,一草一木皆有佛性,万象万物的生命精神,融注到心灵主体 中,也就构成了心灵主体的生命精神。这些由万象万物赋予人的生命精神,通过遗传关系而 代代下传,借助传统文化资源而源远流长。每个新的生命个体,先天地存在着接受这些生命 精神的潜质,又接受负载着这些生命精神的文化熏陶,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万象万物的生 命精神又不断地融入到自己的生命精神中。于是,现实中每一个人的生命精神,与万象万物 的生命精神,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这就是“兴”、“比”理论建立的基础。 

何谓“兴”?“感物而作,谓之兴。”(刘熙《释名》)“触物以起情谓之兴, 物动情也。”([宋]李仲蒙语,转引自胡寅《裴然集》卷十八《与叔易书》)“兴”与 “比”,实际上就是心灵主体的生命精神与万象万物的生命精神互相交融的过程。两者的差 别仅在于,方向不同,“兴”的起点是万象万物,终点是主体,这是由物及人的过程;而“ 比”的起点是主体,终点是万象万物,这是由人及物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常常是合一的,也 就是说,“兴”与“比”为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试将兴比说与西方的移情说作比较。移情说的理论前提是,天人对立:万象万物作 为认知客体、行为的客体,是同人疏离的,是无生命精神的;人的生命精神是不同于万象万 物的,是傲立于万象万物之上的。那么,生命主体为何能欣赏万象万物,领悟万象万物中存 在的生命精神?移情说给我们的解释是:人把自己的主观的情感投射到无生命的对象中去, 也就是把自我移入对象中,在对象中造成“客观的自我”。审美的过程,也就是对这种“客 观的自我”的欣赏过程。这种说法没有找到人的生命精神存在的基础和起源,仿佛人的生命 精神是主观自生的。斩断了人的生命精神存在之根基,人的生命精神就会处于混乱 与自我膨胀之中,这种混乱与自我膨胀的主体生命精神,投射到客观对象上,即造成客观对 象的扭曲和变形,这是现代西方文学艺术的一大倾向。中国美学中讲“虚静”,也就 是清除主观自生的混乱意识,使自己的心灵处于敞开的状态。“虚静”是“兴比”发生的前 提。西方的狂迷论,设定主体存在于一种主观情感的激荡之中,此时的心灵境界确实处于一 种自我封闭的状态,抗拒外物的生命精神融入其中;并且,激荡不已的情感必然向外渲泄, 向外寻找相应的对象,将主观情感投射出去。

在人的心灵境界中,新的心象不断涌现,旧的心象不断消逝,各种心象在其中互相 作用、分化、组合。心灵境界的运变,是随人的生命的存在环境的变化而时刻处于变化之中 ,而引起相应的变化。心灵境界随着大自然生命的律动而起伏变化。“蕴古今之妙而宇宙在 乎胸,穷造化之源而万物生于心。”([宋]张怀邦《山水纯全集·后序》)

心灵境界的活动是有一定节奏的,如起伏、强弱、缓急、间歇、动静、明暗、回旋 、往复,表现了人的心灵生命的节律,人的心灵生命的节律,一方面是同生活境遇的有规律 的变化相联系,另一方面又是同物态生命的有规律的活动相呼应。

二〓心灵境界的分类

心灵境界,从心象内源上来区分,可以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从内涵上来区分 ,则可分为审美境界、伦理境界、宗教境界。列表如下:

 

 

 

“有我”与“无我”,其实都是主体的不同存在形态,决不是指主体存在,或是主 体的缺失。由于主体内涵的多重性,故“我”字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含义并不相同。

文学艺术作品所构设的心灵境界,即是作品的主人公或角色的心灵境界。读者阅读 时,就是把自己的心灵生命安置在主人公或角色的位置上,随着主人公或角色的生命境界的 变化,相应地展开心灵生命活动。正因为如此,文学作品也应该有一个正面的主人公,作为 读者心灵安置的位置。假若这个主人公是精神病,或者是个暴力狂,或者是个色情狂,那么 在读者的生命境界与主人公的生命境界重合的条件下,观众的心灵也同样经历了一次心理变 态,或者经历了一次使用暴力的快感,或者经历了一次色情的疯狂。

 

 

三〓心灵境界的特征

1.完整统一。

心灵境界,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按着同一主题,在同一背景中形 成的,故心灵境界不是杂乱无章,而是高度整合的。如果主观因素不是按一定的程序涌现, 多方面的、互相冲突的客观因素,闯入心灵境界中,那么,心灵境界就失去平衡,呈现纷乱 之态。心灵境界不是散乱的,总是有一个主题,许多心象就汇聚在这一主题之下。心灵境 界中的各个心象,是按一定的结构组合在一起,构成有机和谐的整体。

2.开放自由。

个人的境界,完全可以凭借神思突破时空的限制,向着遥远的空间伸延,纵横千 古,展示未来,显现出深广、悠远、雄阔。心灵境界是向外敞开的,旧的心象不断逸出,新 的心象不断诞生。如果旧的心象不逸出,长久地停驻在心灵境界中,就造成心灵境界的壅塞 ;如果生命主体不能面向心象外源,使新的心象不断诞生,则心灵境界陷于呆滞、空虚、枯 竭。心灵境界开放性的前提是:湛然虚明。朱熹曰:“人心如一个镜,先未有一个影象,有 事物来方始照见妍丑。若先有一个影象在里,如何照得!人心本是湛然虚明,事物之来,随 感而应,自然见得高下轻重,事过便当依前凭地虚方得。(《朱子语类》卷十六)心灵境界 是湛 然虚明,正因为有此特性,自在者才可以进入其中而形成心象,心象亦可随时逸出心灵境界 ,以保持心灵境界的湛然虚明。若人的心灵境界已为许多心象所塞,失去了湛然虚明之特性 ,就需要去除偏蔽的工夫,恢复心灵境界的湛然虚明。保持心灵境界的开放性,才能确保心 灵境界的自由性与流动性。

3.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有三种方式:

一是“情生景”或“景生情”:生命主体情感起伏、心象涌动,在面对体证客体时 ,就会将主体现时生起的生命精神投射到体证对象上去。在此情况之下,同一体证客体在不 同的主体面前就会具有不同的生命色彩。

二是“景生情”或“情中景”:在面对体证对象时,生命主体不可预先带着某种主观 感情色彩,而是呈湛然虚明之态,体证对象进入心灵境界中,体证对象所负载的生命精神呈 现出来,为生命主体所感知。

三是情景相生:

在心象的实际形成过程中,通常是“情生景”和“景生情”两方面同时运作,即主 体的生命精神赋予体证对象,体证对象的生命精神也渗入生命主体之中。王夫之云:“情景 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有情中景,景中情。”(《姜斋诗话》) 又云:“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 (《姜斋诗话》卷一)

 

中国的意境论与西方的典型论的区别:意境论偏重于描绘景物,注重对某一 生命片断的呈现,在相同的一系列景物之中,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心灵生命处于大致相同的生 命境界中,获得了类似的审美体验,读者能够直接感受作者所表现出来的生命精神。西方的 典型伦则偏重于描写人物,使读者与书中描写的人物不知不觉地同化,在情节的引导下,读 经历书中人物的心灵生命活动,从而使读者能够不断地吸收书中人物的生命精神。西方的叙 事文学传统,是以悲剧和史诗为主,主要是描述人物的行动,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中国的 抒情文学传统,则以短小诗篇、散文、杂文为主,主要表现人的情感。

4.虚实相生。

实者,是指来自于人的生存境遇中的客观存在的因素;虚者,是指生命主体在自己 的心灵境界和意识库藏中虚构出来的因素。中国的意境论重点在主观,注重主观感觉的抒发 ,而不注重客观实际的真实,甚至客观实际在主观真实精神的作用下变形,追求神似而不追 求形似。而西方的典型论重点在客观,注重客观的再现。西方的典型论偏重于客观的真实, 强调作品应严格地摹写现实,强调细节的逼真,强调作品描写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逻辑。

虚实相生还有另外一重意义:“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 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笪重光《画筌》) 实者,是指具体、鲜明、可感的象;虚者,是象所蕴含的丰富的生命精神。中国意境论,即 通过具体、鲜明、生动的景的描述,表现作者的生命精神。读者亦是通过这种具体可感的形 象,品味作品中心象的内在生命精神。西方的典型论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即通过具体的个 性反映社会生活的共性,作者若能与此具体的人物同化,便能通过他去领受社会精神。

这里就存在着这个要求:离而不隔。在主体与心象之间,没有障蔽,即心 灵是向心象敞开的,心象历历在目,不为他物所蔽。王国维曰:“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 。”(《人间词话》)如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一系列的心象,直接呈现于 人的视境中,这些心象组合在一起,“羁愁旅思”便自然呈现。

5.当下呈现。

心灵是指每个心灵生命在当下真实存在着的心灵生命活动的领域。王夫之曰:“ 现者,有现在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义。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 计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王夫之《相宗络索》) 

6.个性与共性。

每一现实存在的心灵境界,都是以个体的方式存在的,有着个体的独特性。由于每 个生命主体有着共同的心象内源,也面对着共同的心象外源,故各个心灵生命所形成的心灵 境界,有着共同的内涵和共同的活动规律,此即心灵境界的共性。以每个人的生命为核心, 形成各自的心灵境界,因而,尽管存在着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但同时亦存在许许多多众生 各自的心灵境界。每个心灵境界又是自各独立形成一系统,每个系统互相交融,如夜空群星 交辉,共同形成夜景一样,每个系统互相交融而共同构成宇宙生命之流。

人类建立崇高的境界,需要的是丰富的文化资源,这种文化资源不是在某一时代由 某位伟大的思想家创造的,而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时 代精神必然反映在心灵境界中,魏晋人的心灵境界充满着玄妙、自然的情调;盛唐人的心灵 境界中有一种豪迈之气;而宋人的心灵境界则是追求静、幽、淡、雅;明清时代,市民阶 层的兴起,市民阶层追求的是世俗化的文化,诗、词、散文这些格调高雅的艺术形式不能适 应他们的要求,迎合市民兴趣的小说、戏剧迅速发展。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