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国学著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著作 > 中华义理 >第四章 心灵生命

第四节 善 性

日期:2021-07-10

查看次数:254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第四节〓善〓性

 

“善性”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核心概念,此概念相当于王阳明心学中的“心”,相当于 朱子理学中心中所具存的“理”和“天命之性”,相当于佛教中的“佛性”。现根据中华文 化典籍,将善性的丰富内涵整理如下。

善性与禀、身体、意识结合起来,共同构成完整的现实世界中的生命。若体、身体、意识对善性具有遮蔽的作用,滋生“无明”,笼罩在善性之上。善性与身体结合而存在于

界、物质界、意识界,必然又受到这三界中有害之物的熏习。善性虽然保持其光明的本质 ,但已如玉石落入污泥之中,顿失光泽。这就是善性的隐伏状态,善性的本性是清净无染的 ,故一切熏习、无明、业力,都不可能渗透到善性中去,为善性所纳藏。善性自是善性,业 力自是业力,二者是异体的,只不过业力附著于善性。

对于善性的呈现这一结果而言,善性是因,消除无明是缘。善性是平等如一的,但无明 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为千差万别,修养只能各人根据自身不同的无明,使用不同的对治之策 “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 尽云雾,万象森罗,一时皆现”(《坛经校释》第39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当代修养论的 弊病,就是在不承认善性之因的前提下修证,结果便是以一种无明取代另一种无明。

善性的呈现状态,有两种情况:一是善性虽同体、身体、意识相结合,但善性的本原 充分展现出来,调制着体、身体、意识。二是善性完全同禀、身体、意识相脱离,摆脱 了无明和业力,纯然独立,皈归元道。

善性具有明觉之作用,此明觉之作用高于知觉。高明的技艺不是在知觉的指导下,而是 在明觉的引导下进行的,这就是“官知止而神欲行。”善性的明觉作用,有时借助于感官之 知觉,有时甚至不需借助感官知觉。

惟有在善性呈现之时,自己的心灵境界升跃至高级境界,作为此境界中的心象,才能显 露其真正的生命精神:“青青翠竹即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善性呈现,可以调制体,汲取良好之,排除恶浊之。善性呈现,可以调制身体, 使身体保持健康与活力。善性呈现,可以调制意识,意识在善性光辉的照耀之下清净明亮 

 

一〓善性之特征

(一)善性为个人生命的终极主体。司马迁曰:“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 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 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 )善性为个体生命的主宰,善性是个体生命认知、体证、实践、践行的最终发出者。善性可 以否定一切,但不能否定:我在否定一切这一事实。这一终极主体,是活动的发出者,而不 是活动的客体和对象,因而可以避免活动对善性的否定。善性就是这样无条件地绝对地存在 着。

善性是人格挺立的最终根基。赵州说:“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 内里坐。”善性是存在于生命核心里的宝藏,忽视这一宝藏,就成精神乞丐。慧海问:“阿 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马祖说:“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 在,何假向外求觅?”(大珠慧海《诸方门人参问》)但是人们却“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 持钵效贫儿”(《菜根谭》)。

(二)善性的永恒性。善性永远保持着自身的同一性,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佛性在凡夫 不减,在圣贤不增,在 烦恼而不垢,在禅定而不净,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亦不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常住 ,恒不变易”(《曹溪大师别传》,见《坛经校释》第128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善性的 永恒性决定善性的超越性。超越性,即超越于对立双方之上,惟如此,才不致落于一偏,执 于一偏;同时,善性超越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范畴,因为语言文字是用于表达物质界和精神界 的,用同样的语言文字去表达真我,则是不能适用的,若要勉强表达的话,只能用否定的方 式表达:即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净不染等。

既然善性不在任何具体形态中改变,那么,具存在每个人身上的善性就保持着同一性。李翱 言:“桀纣之性,犹尧舜之性也,其所以不睹其性者,嗜欲好恶之所昏也,非性之罪也”( 《复性书》)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是由于人的体、身体、意识的个体特殊性,而善

性则是湛然纯一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在此方面,体现出人类真正的共性:“口之于味 也,有同嗜焉;耳之於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 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

(三)至善。

善性是至善的,没有相对意义上的善与恶。王阳明言:“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 发用上也原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传习录》)。以善性的至善本原为主体的良 知,成为衡量意识、动机是善是恶的内在标准:“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 其善欤,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之,是皆无所与于他人者也。 ”(《大学问》,《王文成全书》卷二十六)因为善恶是内在于人的心灵生命,故无法用外 在的标准加以衡量。以善性本原为衡量善恶的惟一内在标准,与此标准相同者为善,与此标 准相异者即为恶,由此,相对意义上的善恶便得以分别。

(四)清净。

“从本已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 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名为如来藏。”(《大 乘起信论》)敦煌本《坛经》录慧能所呈诗偈的第三句是“佛性常清静”,以后的版本则改 成“本来无一物”,前者更符合慧能的本义。善性的清净,是指善性即使处于污垢之中,也 不为污染所改变,永远保其清净的本性,它“从本以来,性自满足,处染不垢,修治不净, 故云自性清静;性体遍照,无由不烛,故曰圆明。”(《修华严奥旨妄尽还原观》)就像镜 面蒙有尘埃,但镜体的清静本性不会改变,一俟抹去尘埃,则其明亮之性又呈现出来。 

立定善性之清净本性,方能净化意识中的混乱与杂芜,但若直接在意识中把捉“净”, 意识就被“净”之妄念所束缚,反而不能呈现善性之清净本原。慧能大师云:“若言看净, 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净。……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功夫 。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坛经》)神秀所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坛经》)便是从意识的清净上下功夫,这种功夫倒是简 易,问题就是产生了为净所缚的“顽空”之流蔽,反而难见善性本原。慧能针对此而主张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坛经》)直接呈现善性。 

现代精神分析法,是从意识领域着手,治疗意识中的混乱与杂芜。神秀运用的是体证方 法和修养方法,而现代精神制法乃是用认知方法和实验方法。慧能的方法显然是最高明的, 首先让善性清净本原呈现,以善性的清静之力扫除意识库藏中的混乱和芜杂。神秀的方法与 现代精神方法,是力图从意识中产生一种力量来扫除误觉意识,即用直接驱除黑暗的方法, 而慧能的方法则是在黑暗中点燃一盏明灯,黑暗自然消退。

(五)空寂。

空寂是指善性无形无象,善性不偏执于某一方面,离一切相。空寂,不可用任何具体 的事物来说明它,若将善性作为某种具体的事物或某种具体特征,也就意味着排斥其他事物 、其他特征。空寂,可以包容万象:“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一切草木、恶人善人 、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其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坛经校释》第49页,中华 书局1983年版)

空寂,无碍无滞,方可化生万象万物。王阳明说:“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 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 作得天的障碍。”(《传习录》下)空寂必有生化之用,否则便是入顽空:“万化实体,非 是顽空,盖乃含藏万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者也。”(《读经示要》卷一)

(六)明觉。

按熊十力先生的说法,离暗之谓明,无惑之谓觉。善性有此明觉,就可以同西方哲学的盲目 的生命意志相区别。明觉一方面是指善性自身脱离无明与杂染而觉起,另一方面,则有鉴照 万象万物之功能。

(七)至美。

王阳明说:“乐是心之本体。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合和物,原无间断。”( 《与黄勉之二》,《王文成全书》卷五)善性至美之本原,是人类审美价值的真正根基。若 把文学、艺术、理想、幸福之根植于人的物态生命的基础上,必然导致异化,文学艺术异化 为本能之渲泄,理想异化为欲望,幸福异化为悦乐。

因为,善性所蕴涵的生命精神,是同宇宙万象万物的生命精神是相通的,人的心灵生命 就在万象万物的生命精神的滋养中,步入审美之境。颜回之乐,也就是善性呈现而使自已迈 进高级的生命境界中所获得的至善之乐:“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 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 。”(《通书·颜子》)大者即是善性,其小者则是身体本能。

 

二〓善性与元道

 

善性与元道的关系究竟如何?谁为最高本体?程颐说:“圣人本天,释氏本心”(《河 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一)陆王心学乃是认取善性为宇宙最高本体,而程朱理学则认取元道( 他们的学说中表达为理)为宇宙终极本体。

陆王对心灵生命的探究停顿在善性层面上,没有进而探讨善性的存在根基,他们以善性 为最终的根基。程朱之学,则明了在善性层面之上,尚有元道本体,尚有天之宏大境域,此 思路一展开,就使得善性免于落入悬空虚玄。

善性趋向元道,可以有两种方式:

一是内在超越方式,即从心入手,通过对“心”的修养以呈现真我善性,皈依元道,可 分为三步:一曰修身养心,二曰呈现善性,三曰皈依元道。孟子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尽心上》)善性若被无明所蔽遮,“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 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大 般涅*"经》卷七《如来性品》)须通过“明”的功夫,便其呈现其本真面目:“自诚明,谓 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最终达到的结果是:“能尽 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 天地参矣。”(《中庸》)

二是外在超越之路:即以知觉意识为起点,通过敬畏、信仰直趋元道,在此路向上呈 露善性,有这三个步骤:一曰诚信其心,二曰皈依元道,三曰呈现善性。

此二种路向中,中国古代是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宇宙终极本体,若从外在超越的 路向上去看,是外在于人的;若从内在超越的路向上去看,则是内在于人的。

追寻宇宙本体,不是为了完成某种认识,而是建立人类生存的安身立命之处。因此,如 果离开人而孤立地去谈宇宙本体,是毫无意义的。仅仅从认识的角度去谈宇宙本体,亦是将 宇宙本体完全对象化,与自已的生命隔离开来。

陆王心学都将善性与宇宙本体完全混同起来,这就产生了这样的难题:第一,将主体 完全消融,取消了生命个体性。若无个体生命的终极主体,则业力无所依附。第二,将外向 超越的路子全部截断,忽视了信仰的作用。

善性是个人生命永恒的主体。宇宙的生命精神蕴藏于其中,而宇宙的生命精神又是元道 的显现,故善性本质与元道有相通之处。善性既与元道的本质相通,就必然同万物的生命 精神相通,万象万物的生命精神乃是元道本质的显发。孟子所言:“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 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朱子注云:“此章言万物之理具于吾身,体之而 实,则道在我而乐有余。”(《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0页)此处的“ 理”是指义理,这是从修养的角度,揭示善性的生命精神同万象万物的生命精神是相通的, 即我的生命精神也就是万象万物的生命精神。孟子所言的“万物皆备于我”不是讲万物的本 体是我,也不是讲万物的真理先验地存在于我心中,而是指万象万物的生命精神同我的生命 精神的一致性。清代焦循亦言:“然则何以知其性,以我推之也。我亦人也,我能觉于善, 则人之性亦能觉于善。人之情即同乎我之情,人之欲即同乎我之欲。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孟子正义》第521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中华义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