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国学著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著作 > 中华义理 >第二章 真理与义理

第六节 体证与认知

日期:2021-07-10

查看次数:261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第六节〓体证与认知

 

一〓体证与认知之区别

(一)主体之不同。

体证主体与认知主体相比较,体证主体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主体,其中的体证准备直接 展现出来,呈现为体证的内涵。认知主体中的认知准备,只作为展开认知活动的工具和基础 ,而不能作为该项认知活动的内涵,该项认知活动的内涵是认知客体的展现。

笛卡尔所言的“我思故我在”,此处的“我”即是指认知主体。中国文化所倡导 的应是:“我觉故我在”,此处的“我”是指体证主体。体证主体与活动主体相联结,产生 践行;认知主体与活动主体相联结,即产生实践。

(二)内涵不同。

体证所获得的内涵是义理,认知所获得的内涵是真理。体证是心灵生命展开的活 动,认知则是神经系统展开的活动;体证面对的是万象万物的生命精神,而认知面对的是万 象万物的原理、特征、规律。

当体证主体面对一朵小花时,心灵生命即展开活动,以欣赏、同情的心情来看这朵 小花,让这朵小花自己表达自己,显露生机,体证主体与小花的生命精神交融在一起。当认 知主体面对这朵小花时,神经系统即展开思维活动,在功利目标的诱导下,在好奇心和探索 的欲望的驱使下,认知主体运用认知工具对这朵小花施加人为的影响,将小花拔起,分割成 不同的部分,放在仪器之下观测,运用语言和逻辑思维展开认知活动。

通过体证,主体的生命精神与体证客体的生命精神互相交融,体证主体就能直接把 握体证客体的存在,认知所达到的结果,只是将客体的部分特征以理论的形态表示出来,不 能呈现该客体的全体存在,存在主义的一个基本命题便是:“存在不能还原为知识。”

(三)目的、作用、结果不同。

认知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关于实在的内在和形而上学的知识,而纯粹是为了使用实 在。”(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30页。)认知的目的, 便是 获得功利价值。体证则不论经济效益,所谓“情义无价”,追求的是审美价值、宗教价值、 伦理价值。认知培养了人的理性,提高人的知识水平,体证则培养了人的德性和灵性,提高 人的品质。

信仰,有自认知而至者,有自体证而至者,惟有既从认知又从体证而达到的信仰,才是 真正的信仰。体证与认知,合之两益,离之相伤,离开认知的体证,易走向盲目、迷信的歧 途;离开体证的认知,则走向狡诈、贪婪的歧途。

认知导致知识的日益增加,体证则导致不符合义理的情欲的日益减少:“为学日益,为 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四十八章)故,认知重在创新,而体证 则重在对义理的信守。

(四)内在性与非内在性。

认知的重心在于客观事物,在认知活动中,是以是否符合客观事物作为认知是否正 确的标准,应尽量排除来自认知主体的各种干扰,这表明了认知的非内在性。

体证的重心在于心灵生命自身,是以是否符合真我本原为体证是否正当的标准,在 体证活动中,可以呈现体证主体内在的生命精神,这就是体证的内在性。

(五)抽象与具体。

认知把握的是事物的一般特征,体证则是可以达到事物的精细之处:“可以言论 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秋水》)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甲事物和 乙事物,如果它们的一般特征是相同的,那么,关于这些一般特征的知识,既适用于甲事物 ,也适用于乙事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科学无国界”。

只有具体的体证,而无抽象的体证。体证只能发生在具体的生命境界中,即使处于 同一境况下,不同的体证主体就会有不同的生命境界,所以说,体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体证还有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中,体证都会具有不同的特色。这些 特色是不可通约的,也是不可取消的。从体证方面,我们完全可以认识到保特民族文化特色 的重要性。

(六)清晰与浑沌。

认知重视对万物的条分缕析,从而显示出清晰的特征。体证注重对万象万物的整体 领悟,因而应该保特浑沌的特征。《庄子》中关于浑沌的故事象征性地说明了这一个问题。

(七)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

认知以客观实在性为其衡量的标准,把来自主观的东西视为虚假的成分加以排除。在 认知主体看来,月球的表面是荒凉的,没有仙宫和嫦娥,音乐只是振幅不同的音波,彩色是 波长不同的光波,艺术品是不同的原子堆砌在一起,芳草是喂牛马的饲料。整个世界失去了 人文精神,便是一片死寂,人的生存就只是一堆复杂的物质的运动,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必须开启心灵慧眼,一个充满真、善、美的世界才向我们敞开。体证是以主观实在性和 真我本原为其衡量标准,可以容忍虚构、夸张、想象。在体证主体看来,皎月可以寄托怀古 之幽思、思乡之情怀,显现高洁之品格、清冷之感觉。

 

二〓认知的膨胀和体证的萎缩

认知的膨胀同体证的萎缩相伴而生,导致伦理学和哲学的变异。穆尔认为,伦理 学的直接目的是知识,而不是实践。这是认知的膨胀在道德理论中的表现。

现代的道德教育,完全成为伦理知识的灌输。一个人如果有了充足的伦理知识,然而却 缺乏德性,他仅仅会把伦理知识作为工具来使用。任何知识的运用都是围绕着一定的 功利目标展开的,而道德知识很难同功利目标一致,道德知识导向非功利目标,因此,人们 常常是对此学而不用。偶有所用,也是歪曲地用于服务功利目标。人们很少会运用道德知识 来检省自己,改造自己,而是利用道德知识去批驳别人,伪装自己,整个社会在道德的幌子 下无休止地争吵。

从认知这个角度讲,即存在着道德的知识,也存在着非道德的知识(例如:强盗逻辑、 盗窃技术、骗术、权术等)。人们通过学校和社会吸取了大量的道德和非道德的知识,却无 法从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在道德知识中,某种普通的概括往往存在着与之相反的例证。例如,“人应该说真话” 和“有时应该善意地撒谎”同时存在。并且,普遍概括常常缺乏范围上的修饰语,如在“人 应该说真话”这句话中,无法明确应在哪些范围内适用。两种相反的概括,到底应选择那一 种,某种概括到底是在那些范围中运用,这就只能根据自己的德性和践行来解决。道德行为 建立的基础是德性主体的建立,而不是建立在某种由认知而形成的理由之上。伦理学的命 题,所关涉的不仅仅是确定不变的事实,更主要地是关涉主体的选择和活动,因此,仅仅有 描述功能是不够的,还应有指示功能,当然,这种指示是否有效,还要看被指示者有没有培 养了相应的品质。

认知的膨胀和体证的萎缩导致哲学产生了这几方面的变异:

第一,哲学的内容转变为高度抽象的知识和知识方法论,缺乏对人的生命的整体了解, 缺乏对生命的深层次的体悟,缺乏智慧。

第二,哲学的境界已从理想境界降落在现实的物质世界,缺乏对宇宙高层次的体悟,缺 乏超验的觉悟。

第三,哲学充满了智性的分析和逻辑推理,丧失了真、善、美的灵性光辉,丧失了对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追寻。

第四,哲学一味迎合世俗需要,迎合权贵,缺乏批判精神,放弃了引领人类走上光明大 道的历史使命。

具有上述特征的哲学,我们只能称之为伪劣哲学,不幸的是,伪劣哲学的制造者啸聚在 一起,利用人们对哲学的无知,强行向人们兜售伪劣 哲学,并且博得了人们的阵阵喝彩。对于以纯粹认知的方式建构哲学,尼采也有精彩的抨击 “几千年凡经哲学家处理的一切都变成了概念木乃伊;没有一件真实的东西活着逃脱他 们的手掌。”(《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11月版,第22页。)

三〓西方重认知轻体证的倾向

柏拉图认为,由人的理性所认识的东西总是真实的,凡是意见和非理性的感觉对象总是 变化不居的,不真实的。笛卡尔认为人的心灵的本质是理性,他把想象、意志、感情和感觉 等无法以数学方式来把握的东西当作导致谬误的消极物排除出去。斯宾诺莎则视自由人为 纯粹依靠逻辑指导而行动的人,因此曾企图用数学方法讨论人性。逻辑经验主义认为,只有 摆脱了主观和价值因素的、能够借助于数学公式表示和进行严格逻辑推理的有用的知识,才 是科学。以上西方哲人的共同特征是:忽视活生生的人生,忽视人的情感、意志、良知、直 觉,将主体简化为思维的机器。逻辑实证主义将自然科学中运用的知识方法移植进入社会科 学和人文科学中,把凡是不能由知识方法而确定的东西都斥为虚妄。在现代社会中,由认知 而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而体证所获得的义理却没有直接的经济价值,在 市场规律的作用之下,西方重认知轻体证发展到了极端。

 

四〓中国古代重体证轻认知的倾向

中国古代哲学家,基本上是以体证为主,以认知为辅的方法构建哲学的。在《庄子·秋 水》中描述的濠梁之上庄子与惠施的一番精彩对话,庄子是以体证主体而出现的,惠施则是 以认知主体出现的,庄子代表了中国哲学的基本的构建方法。可惜后代的学习者对于哲学经 典的学习,基本上是以认知的方式进行,故考证、训诂、校勘、文字、音韵之学日盛,而真 正的义理却缺失了。

我们有必要适当地引进西方的知识方法,但如果滥用西方的知识方法来理解中国哲学, 则会像濠梁之上的惠施误解庄子那样,歪曲中国哲学。许多人在接受了西方哲学的知识思维 的训练之后,以西方哲学的逻辑形式、概念、定义来编造的中国哲学史,那只能是一部中国 西方哲学史。我们应该清楚,解读中国哲学的基本方法是以体证为主,以认知为辅。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中华义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