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国学著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著作 > 中华义理 >第一章 天道与人道

第七节 中国古代宇宙观及其人学印证

日期:2021-06-26

查看次数:374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第七节〓中国古代宇宙观及其人学印证

 

完整地了解中国古代宇宙观,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全面认识。最能代表中 国古代多层次宇宙观的论述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 二章)道即是指元道,为宇宙第一层次。“一”、“二”、“三”皆是指宇宙场,为宇宙 第二层次。万物即是指物质世界,为宇宙第三层次。老子此论,描绘了宇宙生成的基本轮廓 。周敦颐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论证:〖BF〗“〖BFQ〗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 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 ,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 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宜其性。无极之 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万物化生,万物生生而变化无 穷焉。唯人也得其秀而为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周子全书》卷一《太极图说》)无极相当于老子所言的道,据此,我们称宇宙第一层次为无 极世界。太极即是指元,周氏描述了元演化出各种形态的的情况,依此,我们把宇 宙第二层次称之为太极世界。宇宙第三层次即是物质世界。周氏突出的贡献在于,他在老子 所言的宇宙三层次的基础上,推出了宇宙第四层次。他所说的“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 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表明了意识是由复杂的物质形态——身体所产生的,这样, 就在物质世界的基础上,延伸出意识世界。意识世界也就是宇宙的第四层次。 

宇宙分四个阶段生成,后一阶段的生成,并不意味着前一阶段的消失。宇宙生成的四个 阶段并列而存在,构成了宇宙四重结构。中国哲学认为宇宙四层次同时是真实的存在,故中 国哲学既有现实精神,也不乏终极关怀。沿着宇宙的低层次向着高次层攀升,这就是超越之 路。既然宇宙存在着四个层次,那么,就不能使用二分法来建立宇宙观,即不能使用“形 上形下”、“体用”、“本质与现象”、“本体与功能”等方式将宇宙简单地理解为二个层 面。

宇宙四层次并列而存在,每一层次都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依据本层次特有的性质 与规律而展开活动,并不完全受制于上一层次。即使是作为宇宙终极本体的元道,也不可能 完全宰制宇宙的其它层次,老子说:“故道生之,德育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五十一章)正因为元道不能完 全宰制元,元之运化就出现与元道本质相违离的病、浊、恶;元道不能宰制物 质,物质世界的变化乃呈千姿百态;元道不能宰制意识,意识活动又出现许多罪恶。元 道没有占有、支配、主宰万象万物的主观意识,就很难被拟人化为至高无上的人格神:“天 地之心,不可道是不灵,但不如人凭地思虑。伊川曰:‘天地无心而成化,圣人有心而无为 ’。”(《朱子语类》卷一)

元道衍生万象万物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方面:一是正化的方面,表现为元道 在衍生万象万物的过程中维护着自己的原有本质,并有收摄万象万物向其自身返归的动势。 这里表现了元道的统御之功。二是异化的动势,表现为在运变中产生差异性,差异性不断扩 大,存在着脱离元道本质的动向,这表现了元道的无为。正化与异化相互依存,互相制约, 从而使万象万物得以化生,又保持了一定的平衡状态和有序状态。以下四个方面表现了宇宙 四层次的相互联系。

整合原理:宇宙经过三个阶段的衍生而呈现万千景象,但都以元道为终极本体,在 元道的统一之下形成有机整体。

不完全对应并存原理:即某一宇宙层次上的某一存在者,在另一层次上有与其相对 应而存在者。但这不是绝对的,也存在着不相对应的情况,这是由于宇宙在衍生的过程中存 在着异化的动势。

交感原理:在每一宇宙层次内部以及层次与层次之间,发生着贯注生机的交感作用 ,而不是单纯的力的作用或化学反应。某一要素与其它要素之间存在着“我生”、“我克 ”、“生我”、“克我”四种关系。

生生原理:在宇宙衍生的过程中,在宇宙万象万物中,都潜在着一种促进生 命发展的动势,存在着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若丧失此动势,则整个宇宙很快便会走向死寂

现代科学凭借物质手段、实验方法和理性认识,探究物质界和意识界。对无极界和太极界, 中华民族的先哲们,找到了独特的探索方 式,这种方式就是以自己的生命体为手段,通过修炼和体证,发掘自身上存在着的四重结 构,然后以人的四重结构去印证宇宙的四重结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哲人如何展 现人的四重结构的。

 

一〓善性——身心四重结构的第一层次

善性是人的个体生命的终极主体,是个体生命的主宰:“元神者,即吾真心中之主 宰也。”([清]黄元吉《乐育堂语录》)个体生命若失去元神,则死亡:“失神者死,得 神者生。”(《内经》)元神本身却是不生不灭的:“元神者,虚中一灵,混混寂寂,无去 无来,不增不减,乃混成之性耳。”([明]赵台鼎《脉望》)

善性与意识区别何在?北宋张伯端曰:“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 ,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欲神者,气禀之性也。”(《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 )识神也就是平常所言的“意识”,乃是神经系统的功能作用,是依赖于感觉器官和神经系 统的。

善性与意识不能混淆。禅宗主张“心即佛”,就是完全混淆了善性与意识,其 结果是禅学末流将意识作为佛性,将佛教推向世俗化与庸俗化。南泉禅师云:“心不是佛, 智不是道。”佛性,即是元神。

善性若被不良之体所包裹,为无明之意识所蒙蔽,则丧失对整体生命的宰制作 用。善性为个体生命的主宰,若通过修炼,清除意识障蔽,呈现善性,则复现善性之宰制作 用。

善性居于身心四重结构的最高层次,对身心四重结构的体层面、身体层面、意识 层面具有宰制作用。《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凡气从心,心,气之君也。”这表示善性 宰制着体。《西升经》:“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表明了对身体的宰制作用,也说明了身体是善性彰显之器 。又,《黄帝内经灵枢·本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这说明,善性统御识神。

 

二〓体——身心四重结构的第二层次

,在人们没有觉知并加以调控之时,始终是处于自发的运行状态。自发的运行状态就必 然出现影响身体健康的病、影响命运的不祥之、影响性情的恶浊之。通过修炼,善性 对体起宰制作用,调控体,清除病,扶助正,驱除不祥之,扶助祥和之 ,驱除恶浊之,扶助清良之“夫所谓调者,调其不调之谓也。凡气有不正,皆赖调 和,如邪气在表,散即调也;邪气在里,行即调也;实邪壅滞,泻即调也;虚羸困备,补即 调也”。(张介宾《景岳全书·论调气》)导引是有为法,是在意识的作用下,调动郁闭不通 的体,但意识的作用总是将引向一定的方向上去,是有偏颇的。须去除这种偏颇,达致 的中和之态,即要从有为法变为无为法,呈现善性,由善性自动地调控体

存在于宇宙场中,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体与宇宙场不断地进行交流。人 通过修炼,可以不是被动去接受宇宙场的作用,而是主动地同宇宙场交流,收摄宇宙 场的清,以祥和之来充养自己,并将病、浊、不祥之排出,这就是采。采 首先要考虑自身体的情况,然后根据调控体的需要,有选择地采。例如,如果自身的 中阳过强,就要采阴来加以调和;如果自身阴过盛,则要收采阳去补益。宇宙空 间弥漫着的,是取之不尽的。

 

三〓身体——身心四重结构的第三层次

身体是善性、体在物质世界的对应质点,《西升经》:“我身乃神之车也,神之舍 也,神之主也。主人安静,神即居之,躁动,神即去之。是以圣人无常心者,欲归于返未生 也。”形象地说,身体是善性的居所。其实际含义是,身体是在物质世界中,与某一元神相 对应而存在的有机物质生命体。依据与物质对应并存的原理,身体就是与某一体对应 而存在的生命体。体的变化相应地引起身体的变化,科学实验完全可以检测出身体在 变化的同时相应发生的情况。体的萌动与运行,相应地在身体上造成麻、凉、胀、困、痒 、酸、重、轻、滑、涩等感觉,佛家称此类感受为“动触”。反过来,身体的变化也会 引起体相应的变化。人的意识,是身体的神经系统的功能作用。故身体是 识神产生的基础。依据物质与对应并存的原理,要使体的运行纳入自觉的轨道,就需 要身体的活动按一定的规范进行,此为调身、调息。

 

〖HTH〗四〓识神——身心四重结构的第四层次〖HT〗

意识是人的神经系统的功能作用,而神经系统的活动 则又需依赖于感官的活动。意识的内容便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不仅仅是指物质, 而是相对于意识这一具体的主体而言的一切存在,甚至人自身的身体、体、意识也会成为 自己的意识所反应的客观存在,善性的本质也会通过意识而彰显出来。

 

意识是依赖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无形则神无以生 ,无神则形不可活。”(张景岳《类经》)意识反作用于身体,从而引起相应的生理的变化 。意识也依赖于人的体而存在:“神者,乘气而行,故人有气则有神,有神则有气,神 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故无神亦死,无气亦死。”(《太平经·四行本未诀》)的性质 状态也影响着意识,比如,肝火旺者易怒,心虚者多烦忧。反过来,意识也可以反作用于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 ,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

不同的存在物分布 于这四重结构的宇宙中:“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 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又:“天之生物,有有血气知 觉者,人兽是也。有无血气知觉而但有生气者,草木是也。有生气已绝,而但有形质臭味者 ,枯槁是也。是虽其分之殊,而其理则未尝不同,但以其分之殊,则其理之在是者不能不异 。故人为最灵而备有五常之性,禽兽则昏而不能备。草木枯槁,则又并与其知觉者而亡焉。 但其所以为是物之理,则未尝不具耳。若如所谓才无生气便无此理,则是天下乃有无性之物 ,而理之在天下,乃有空厥不满之处也,而可乎?”(《朱子文集》卷五十九《答余方叔》 )

火水等物跨越太极界和物质界而存在,草木等植物跨越太极界和物质界而存在, 并在意识界部分显露。禽兽则跨越太极界、物质界和意识界而存在,人则是跨越元极界、太 极界、物质界、意识界而存在,因而人具有四重结构,包括处于无极界的元神、处于太极界 中的体,处于物质界中的身体,处于意识界中的识神。《列子·仲尼》:“我体合于心 ,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

、身体、意识对善性形成障蔽。身心整体丧失了善性的统御,陷于恶浊与昏暗中。这就 需要通过逆向修炼,恢复善性的统御作用。

逆向修炼分为四个步骤:

1)调心:消除散乱的意识,使意识处于虚静与中和之态,并逐步从识神过渡到元 神。

2)调身:通过肢体的调控而打通体运行之路,消除身体的屏障,以身体 作为接受天地之的载体。

3)调:以识神和善性引导体的运行,排除恶浊之、病和不祥之,收摄 、良和祥和之。 

4)呈现善性:在前三个阶段的修炼中,首先是启动了意识,而意识的活 动又是依凭着终极主体——善性而展开的。渐渐地,由意识的作用过渡到善性的作用,善性 的本质也就得以渐渐显露,到最后阶段,即呈现善性。这一阶段可以表达为“炼化神, 炼神还虚”。

当逆向修炼达到呈现善性的阶段,整个生命就在善性的主宰之下高度整合,以善性 为中心,顺向地发挥作用。即善性作用于体,又通过体作用于身体,再通过身体作 用于意识。整个生命便为善性之光所照亮,无明与恶浊被清除,个体生命便跃升于高级的存 在境界中。

现代文化专注于身体与意识部分。现代社会是一个完全以身体为中心的社会,意识 仅仅被视为身体的功能作用,或者被用作服务于自身需要的工具。现代社会大量存在的是身 体单面人,物质欲望成了一切活动的动力,经济效益成了一切活动的目标。对于身体单面人 ,中国古代早有所抨击:“不以天地万物万化万理为己,而惟执耳目鼻口四肢为己,是剖吾 之全体而裂取分寸之肤也,是梏于血气而自私也,自小也。非吾之躯止于六尺七尺而已也。 坐井而观天,不知天之大也,坐血气而观己,不知己之广也。”(《己易》)中国哲学对于人 的理解,深刻认识到善性和体两大方面:“夫所以为我者,毋曰,血气形貌而已也。吾 性澄然清明而非物,吾性洞然无际而非量。天者吾性中之象,地者吾性中之形,故曰在天成 象,在地成形,皆我之所为也。”(《己易》)又,朱子曰:“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 性不明。盖本然之性只是至善。然不以气质而论之,则莫知其有昏明开塞刚柔强弱,故有所 不备。徒论气质之性,而不自本原言之,则虽知有昏明开塞刚柔强弱之不同,而不知至善之 源未尝有异。故其论有所不明。须是合性与气观之然后尽。”(《朱子语类》卷五十九)某些 解读中国文化者,接受了身体单面人的观念的影响,然后,把中国文化中的善性塞进意识的 领域,把体塞进物质的领域,造成对中华文化的极大误解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