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管理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之道 > >正文

第十二节 谦让宽厚

日期:2021-06-19

查看次数:817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第十二 谦让宽厚

 

〖题解〗

儒家主张“温、良、恭、俭、让”,即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保持谦让之德,可以戒除骄傲之气与争夺之风,以柔和的力量去克制对方,以虚心的态度接受贤能之士的教导。但不能因过度谦让而达到自卑的状态。保持宽厚之心,厚德载物,以宽大的胸怀包容人,对人切忌刻薄,切勿揭短崇人之德,扬人之善。但也不能因宽厚让别人有可乘之机,无原则地迁就,放纵他人的恶行。

 

〖圣贤经典〗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译】踮起脚后跟站立的人反而站不稳,大跨步前进的人反而走不远,自我表现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彰显,自我夸耀的人反而没有功劳,自高自大的人反而不能长久。(彰 [zhāng]:明显,显著。)

链接案例:《荀攸谋士》)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王阳明《传习录》

【译】谦逊是众多善行的基础,骄傲是诸多过失的罪魁。(魁 [kuí]:为首的。)  

链接案例:《曹彰谦让》)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译】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链接案例:《周恩来的谦德》)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菜根谭》)

【译】为人处世要让一步才算高明,因为让一步就是为进一步留下了余地;待人接物宽厚为有福,有利于他人就是给自己留下方便的基础。

链接案例:《曹操烧信》)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第九章)

【译】 水已盛满,不如停止下来。把铁器磨得又尖又利,难保长久。金玉满堂,没有守得住的。富贵而骄傲,自己招灾。功成业就,退位收敛,这是天道。(揣,捶击。)

链接案例:《刘恒谦让之道》)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韩愈《原毁》)

【译】古时候的君子,他们要求自己严格而周全,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严格而周全,所以不怠惰;宽容又简约,别人就乐意同他交好。

 链接案例:《车祸之后》)

 (链接案例:《重用管仲》)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译】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链接案例:《谦虚之德》)

 

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菜根谭》)

【译】天道是要使盈者亏损而补偿不足者,地道是要使盈满者溢出而流向不足者;鬼神损害盈满者而福荫不足者,人之道是讨厌满盈者而喜好谦卑者。

链接案例:《爱因斯坦的知识》)

 

 

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菜根谭》

【译】对待善良的君子要宽厚,对待邪恶的小人要严厉,对待一般平民大众应宽严皆用。

链接案例:《孙中山的谦德》)

链接案例:《苛刻待人》)

(链接案例:《武则天与上官婉儿》)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洪应明《菜根谭》)

【译】责备别人的过错不可过于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承受。教诲别人行善不可期望太高,要考虑对方是否能做到。

(链接案例:《批评的艺术》)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不苟》)

【译】君子崇拜别人的美德,赞扬别人的美德,这不是阿谀奉承。

   (链接案例:《祢衡之狂》)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正道管理学》第十六章)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

颜会义:让,就是谦让,谦让就是不要为蝇头小利去斤斤计较。与人交往时,要学会有理让三分,不要得理不饶人;发生矛盾冲突时,要学会退让。所以,《菜根谭》中有云:"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只要心中经常有这种想法,那么人生就会快乐安详。 生活中,大家在一起交流工作学习,难免会产生一些意见或矛盾。但是,如果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谁都不肯服软认输,那么最终会因为这点小事而大打出手,彼此伤了和气。其实事后静下心来想想,如果当时能够彼此后退一步、忍让三分,自然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段素卿:第二遍复习“礼”章的感受: 一.《仁义为质》:“礼”以仁义为本质,是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行为规范!圣人的行为有时与世人相反,但其内心的仁义慈爱无不处处透露出“礼”的内涵!珍惜! 二.《诚敬中和》:内心要存真诚与恭敬,分寸的把握 不能过于草率也不烦琐,更要认清自已的位置与本分! 三.《克已复礼》:要能在细微之处和人所未见之处,尽力按“礼”的要求做,以身作则! 四.《冶情养德》:中华礼乐文化通过读诵经典落实于日常的洒扫应对,从而培养善与正.良好的品质,健康的心理,中和的情绪! 五.《孝亲尊贤》:要孝亲,要尊重直接施教的老师,更要尊重间接施教的老师,历代圣贤将经典传给我们,就是间接施教的老师! 尊重圣贤才能得到圣贤的教诲! 六.《礼尚往来》:人与人之间以恭敬之礼,傲慢之举待人,结果是不一样的! 七.《礼乐教化》:礼乐教化可以产生移风易俗、美善相乐的效果。 八.《礼法共治》:“礼”本来具有规章制度的含义,礼治发觉人性之美,法制遏制人性之恶,二者相辅!案例中的先人们哪怕丢掉性命,也要遵守制度! 九.《赏罚分明》:先明事非,尽力不带情绪,理智的处理事情!以赏立恩,以罚立威! 十.《仪态庄雅》:注重仪表,保持庄重的礼仪,培养内在的修养! 十一.《雅言正语》:说有用之语,不讲无用之言! 十二.《谦让宽厚》: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学会宽容与接纳!山西毓德学堂义工

段素卿:复习“礼”章的感受: 一.仁义为质 二.诚敬中和 三.克己复礼 四.治情养德 五.敬亲尊贤 六.礼尚往来 七.礼乐教化 八.礼法共治 九.赏罚分明 十.仪态庄雅 十一.雅言正语 十二.谦让宽厚 以前人们总说“读书明礼”,但一点也不知“礼”是什么,仅仅停留在 礼貌 上;现在读了两遍“礼”章,发现“读书明礼”说的太恰当了!古人的慈悲与智慧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合十]只有感恩与学习,希望几十年几百年几干年后,后人依然能看到这份伟大慈悲与智慧的教诲!山西毓德学堂义工

段素卿:读“礼”章第十二节“谦让宽厚”的感受: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 是儒家的主张!更应该是一个人应该有的生活状态!循序渐进的认识祖宗的教诲,对照自己,从此改正,不令间断!自然遇事常看自已,不看或少看别人的过失,学会宽容接纳别人的过失!

陈杰思:永远要感谢三种人:对自己讲真话的人,给自己提供不同意见的人,纠正自己错误的人。子路“闻过则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