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规》与《弟子规》异同
日期:2021-08-30
查看次数:1151
T 浏览字号
《君子规》与《弟子规》异同
陈杰思
《君子规》是在 《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蒙学典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的精神元素来自于四书五经。由于《弟子规》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在学习《弟子规》的基础上,应当转向学习《君子规》。
一、时代背景的差异
《弟子规》与清代专制社会、宗族社会、农耕社会相适应。清代人格模式是:行孝而不尽忠,柔弱而不刚毅,顺从而不自主、保守而非进取。《弟子规》中的某些语句反映了清代的人格模式。“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对尊长 勿见能”可能在运用中出现对于人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的扼杀的倾向。“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可能在运用时会导致人们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挞无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惩戒的手段,但也可能会致对家庭暴力的放纵。
《君子规》则是与民主社会、法治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主张忠孝并举,主张刚毅自主,主张进取创新。
二、结构上的差异
在结构上,《弟子规》偏重于外在行为规范,《君子规》内外相贯,有外在的行为规范,也有内在的德、情、志;《弟子规》偏重于知其然,《君子规》补充知其所以然的内容。
三、思想主题上的差异
《弟子规》着重展现孝、礼、信,忠、廉、毅的内容基本没有,仁、义、智、和的内容不全面。《君子规》则全面展现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十大义理,全面展现国学思想精华。“忠”在清代可能是需要回避的难题,而在当今世界,中国人不可不忠;孔孟思想中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大丈夫的刚毅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不可抛弃;在贪欲横行的时代,尤其需要“廉”。用于培养全民族道德观,铸造全民族人格的书藉,必须全面,否则会造成民族品格的缺陷。我们不能仅仅培养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唯唯诺诺的人,还需要培养自主自立、自强不息、刚毅坚卓、敢于创新的人。
四、人格模式上的差异
《弟子规》 是儿童人格模式。如果书中没有提供成人的价值理念,难道人长大了还按儿童的道德标准去做?
《君子规》则是君子人格模式,贯通儿童与成人,提供了儿童成长的精神要素。
(说明:《君子规》内容见本网站国学著作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