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国学著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著作 > 中华十德 >中华十德

第十章 和

日期:2021-07-10

查看次数:493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一、什么是中庸之道?

儒家认为,我们的心里有喜、怒、哀、乐四种情绪,这四种情绪未发之际,心性是平和的,这就是“中”。喜怒哀乐发动的时候,我们没有大喜大悲,能够做到恰到好处,这就叫做“和”。这也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

庸有两种解释:

一是将庸解释作平常、平凡、平易可行、普遍适用。何晏《论语集解》曰:“庸,常也。”朱子曰:“庸,平常也。”二是将庸字解作运用。《说文》曰:“庸,用也。”王船山亦曰:“中庸,中之用也。”中庸之道即中正之道的灵活运用与具体运用。那么,怎么运用中庸之道?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适度原则:任何事物、人的情绪都要在一定的度上存在,未达到或超过了这个度,就叫做过犹不及。一个人的自信,也是在一定度上存在,未达到度,即是自卑;超过了度,即是自傲。又如,煮饭要把握好度,才能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达不到这个度,就是夹生饭,超过了这个度,就是烧焦饭。

不偏不倚:中庸之道主张不偏向一个方面,决不偏听、偏信、偏执、偏爱、偏激。既不要偏左,又不要偏右。如果走向极左或者极右时,就不可避免的把自己反对的一方全盘否定。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实践起来就不容易了,不同的思想观念,生活环境以及因缘会造就不同的个体,所以人往往容易自以为是,以自己为中心。一个人的修养和智慧只有到了极高明的境界,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能让自己把握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执两用中:执两端而用中间的中庸之道,是当我们的修养和学识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时,方能既能置身于事物之中,又能置身于事物之外,才能看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才能不偏向其中一方,也不固执于其中一方,在双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例如,儒家追求君子的九德:“宽而栗(宽宏而又严肃)、柔而立(柔和而又独立)、愿而恭(谨厚而能办事)、乱而敬(治事而能敬谨)、扰而毅(和顺而又刚毅)、直而温(正直而又温和)、简而廉(性简易而能辨别是非)、刚而塞(坚强而又诚实)、强而义(勇敢而有正义)”(《尚书•皋陶谟》)执两而用中的中庸之道,说起来容易,行起来难,需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做到。

各安其位: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中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在自己的位上发挥正常的功能,才能够做到各安其位,才会处于良好和谐的运行状态。如果一个社会大量出现“失位”与“错位”的现象,就会出现严重的对立、斗争、冲突。 过犹不及:在事物的两个极端之间,找到一个适当的点。如,在个人行为上,人要稳重,不能太随意,太随意就会轻浮,这是不及;但是过于稳重,过于谨小慎微,不通情理就是死板僵化,这就是过。也就是说事事物物都有要讲一个适度,比如经商的人如果没有竞争意识,没有危机感,那么就很难在商业上长期立足,所以经商之人要常常防范于未然,要常常有忧患意识,但是一个企业竞争性太强,独霸市场,让其他企业都没有活路,那么他自己就很危险了,这个时候就会“物极必反”向相反方向转化。所以无论是人或亊物,当发展到极端以后就要注意,就不一定是好事了,就可能要走向反面。

物极必反:持续往碗里倒水,水就会满,水满则溢。把弓拉德太开,拉得太满了弓就会折断。树大了会招风,财多了会招贼。富贵的人容易骄奢,骄奢必会招来祸患。这些都说明一个道理,一切事物都不能太圆满,不能完美无缺。圆满和完美有时就会走向另一个反面,一切事物都不能过度,不能走向极端。要避免“物极必反”的规律走向衰败,就要按老子所讲的 “去甚、去奢、去泰”去做。在古代有一种叫“欹”的器皿,能够很好的表示过满则倾、物极必反的道理。在“欹”中注水一半时就端端正正地站立,注水超过一半时,“欹”就开始倾斜,当水注满时就倾覆了,“欹”里的水也就流失干净。

矫而得中:关于“矫枉不宜过正”和“矫枉必须过正”的争论自古就有,那个有道理呢?认为,这两者可以并用,只不过是看用在什么地方,“矫枉不宜过正”宜摆在目的与结果上,而“矫枉必须过正”则摆在方法与手段上。当出现偏向时,如果要纠正这种偏向,可以采用“矫枉过正”之法,即用另一种偏向来对治。例如中医治病,出现热病,如用中性之药则不能治,而必须采用“矫枉过正”之法,运用偏寒之凉药。当身体恢复阴阳平衡之后,已达“矫而得中”之目的,就立即停止使用偏寒之凉药,否则就会出现“矫枉过正”之结果。 再比如,教育孩子的时候,一个孩子如果从小习惯不好,一身的坏脾气,要矫正这孩子,就得要“矫枉过正”用严厉的教育手段,帮助他改变。但是,当孩子的行为习惯有所改变的时候,孩子逐渐走向正轨的时候,就要停止过于严厉的教育手段,以免出现“矫枉过正”,走向另一种偏差。

 

伊尹调味

伊尹是商汤时期的大臣。商汤之所以能推翻夏桀的残暴统治,建立了商朝这一在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长达约600年的国家,与伊尹的用心辅佐是分不开的。然而伊尹原先只是商汤妻子的陪嫁奴隶,但他却深谙中庸之道,因此而被商汤提拔并委以重任。作为一个陪嫁奴隶,伊尹却渴望能辅佐商汤建功立业。于是,他在做饭的时候先是故意把一顿饭的菜做得特别咸,让商汤吃了以后直皱眉头;而下一次做菜他又故意不放盐,商汤尝过之后有些生气,就把伊尹叫过来骂了一顿;后来,伊尹每一次做饭都做得咸淡适中,十分可口,令商汤赞叹不已。

商汤有些奇怪,明明伊尹的厨艺超群,可为何前两次却不是咸了就是淡了。于是他将伊尹叫来询问。

伊尹不等商汤说完,就开口说道:“大王也知道,要做出一顿可口的饭菜其实并不是难事,只要佐料调配均匀,盐的分量适中,那么吃起来就不会太难吃。这和大王治理国家一样,无所作为是不行的,但急于求成也是不可取的,只有掌握好度,事情才可能办好。”

伊尹的话让商汤恍然大悟,他从这一番话中领悟了中庸之道的妙用,并灵活地将中庸之道运用于商王朝的建立和治理之上,最终成为一代圣人。

点评:咸与淡的调和,正如柔与刚、慈与毅、奢与俭的调和一样,要恰到好处,不能过于偏向一方。

二、如何做到兼容并包?

要体现和的精神,就要做到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大的方面来讲,一个民族在思想文化中要能够包容各种思想文化,要保证学术思想的自由。从小的方面来讲在,作为一个个体,一个团队要有开放宽容、兼容并包的精神。

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就以“兼容并包”作为办学的指导原则。在“兼容并包”的方针下,北大保持了学术的独立与自由,教师和学生均享有自由发表个人观点的权利,不受任何人和任何部门的制约,这使得当时的北大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学,开创了学术民主、思想自由的一代新风,促进了新思想的产生与传播。然而遗憾的是206蔡元培的“兼容并包”的思想中并没有兼容和并包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兼容中国的儒家思想,蔡元培在1912年下令全国废除读经运动之后,可以说中国人就逐渐的远离了中国文化,这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无法挽回的损害。真正要做到兼容并包,一定要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儒家的中庸之道,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中国,有不少的人对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进行全盘否定,这在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实际就违背了“兼容并包”的精神。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人类历史上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是可以共存的,是可以互补的。

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时代,两种文化不存在谁优谁劣,它们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够轻易的否定本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经受一场灾难,甚至是一场浩劫,人口大量锐减,十年二十年就可以慢慢的恢复。但是一个民族把已经植根于本民族血脉中和基因中的文化给否定了,这对一个民族来说就是一个不可挽救的灾难。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再伟大的思想家也会有其思想领域的盲点。在思想领域,一定都要坚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兼容并蓄的思想,不可以绝对地肯定某种思想,也不能绝对地否定某种思想。

 

鹅湖之会

历史上将朱熹和陆九渊并称为“朱陆”,这两个人都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大儒,后人尊称其为朱子和陆子。两人学识渊博,在学术上的观点却不尽相同。朱熹认为“有理而后有气”,万物之源是“理”,而“气”则是构成万物的材料;而陆九渊提出的理论是“心即理也”,他的观点是“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两人的观点截然相反,他们常常针锋相对,各抒己见,彼此互不相让,然而经过十几年的争论还是没有结果,两人也成为名噪一时的“论敌”。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江西信州鹅湖寺,两人进行了一场大辩论,两人就自己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历史上将其称为“鹅湖之会”。

学术观点的不同并不影响朱熹和陆九渊的友情,他们既是论友又是诤友,争论让二人的感情更加深厚。就学术而言,两人可以说是由异趋同,他们相互切磋,互拜为师,取对方之长以补自己之短,完全抛弃了门户之见。后来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他热情地邀请陆九渊前来助阵,而这位“论敌”也欣然前往。至今“白鹿洞书院”门口所立的石碑上面还刻着陆九渊的治学警句,就是朱熹当初刻上去的。

点评:正像可以通过不同的道路去到同一个目的地一样,面对同样一个问题,应当有不同的思考,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才能在其中选择最佳的方案。

三、如何理解并运用阴阳和谐的原理?

阴阳规律从大的角度来讲在宇宙运行中普遍存在,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普遍存在,从小的方面来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人体内的器官也是按照阴阳五行的关系而存在的。在阴阳中存在着这样几种关系:“阴在阳中,阳在阴中的阴阳互体关系;阴阳二体之间相互化育的关系,阴阳二体之间相互对立的关系,阴阳同根同源的关系”。 在阴阳关系中,“阴”表示一种柔弱、静态、向下、平静、收敛的状态,“阳”具表示一种刚强的、动态的、向上的、积极开放的状态。

阴阳正位:儒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君、臣、父、子要各得其位,各尽其责。君位为阳位,那么在君位的人就要具备领袖和领导者的该具备的德行和智慧,领导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组织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能够谋大局,权衡利弊,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臣位为阴位,作为臣子,作为下属,就要在自己的职责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要服从上级的领导,要执行好上级的指令。君臣错位,就会导致上下失调、秩序混乱的情况。父子也是同样道理理,做父亲的要有父亲的样子,要做到父亲该尽的职责,做儿子的要做到儿子的职责,家庭才能和谐。

阴阳相反:太阳是阳,月亮是阴,刚为阳,柔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所以阳和阴是相反的,不能混为一谈。虽然阳中会有阴,阴中也会有阳。但是阴和阳在属性是是相反的,如果阴和阳错位了,就会阴阳失调,社会就会乱象横生。例如:许多男子过于阴柔,女性化色彩较重,缺乏阳刚之气,就成不了大事。而许多女子则以泼辣为尚,男性化色彩较重,留短发,穿男性服装,缺乏阴柔之美。

阴阳互含:太极图中内含有两条黑白的阴阳鱼,黑色的代表阴,白色的代表阳。太极图蕴含着阴阳互相对立,又互相包含,互相转化的状态,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阴阳互含关系。阴阳两鱼首尾相衔,环抱成一体,显示阴消则阳长、阳消则阴长的生生不息的道理。比如,儒家重视阳刚、有为、社会责任感,道家则重视阴柔、无为、顺应自然的智慧,治理国家与修养德行,都需要儒家与道家一阴一阳相辅相成。

阴阳转化:事物处于变化之中,阴会转化为阳,阳会转化为阴。所以在中国文化中强调万事万物相生相克,在道家特别强调阴阳转化的道理,例如:“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物壮则老”,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儒家则主张采用中庸之道,避免走极端。因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弱小的可能会变得强大,强大的可能会变得弱小。

阴阳互动:“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周易•系辞》)所谓“刚柔相摩”就是指阴和阳之间相互作用,所谓“八卦相荡”,即指多种事物之间是互相作用的,就是说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只有阴阳互相作用,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例如人体的体表为阳,内脏为阴;而就人的内脏而言,六腑是属阳性的,五脏属于阴性,而人体的内脏和体表是相互依存的。

阴阳互补:太阳和月亮对于地球来说就是阴阳互补,太阳是阳,月亮是阴,地球上万事万物的存在离不开太阳,但是如果永远只有太阳或者只有月亮,地球上的生物就不能存活。道家讲“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文化顺应自然规律,强调男人要刚毅勇敢,女子柔美和顺,这样男女共同组成家庭,才能刚柔相济,动静相宜,才能产生阴阳互补的效果。在一人身上,也要阴与阳两种品性兼而有之,才有互补之效,孔子倡导阴阳互补的人格模式:“泰而不骄”、“欲而不贪”。弟子说孔子既有威仪,又非常慈祥;既有威严,但是不会过分;既恭敬又很安详。

阴阳交感: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之间相互感应而化育,阴阳二气相互发生相摩相错相荡的作用,是宇宙万物生成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阴与阳之间相互感应、相互作用,万物才能够生生不息。离开了阴阳交感,万物就会进入一种死灭的状态。比如在极寒的冰天雪地和极热的沙漠地带,失去了阴阳交感的状态生命体就不能够存在。

 

萧何知进退

 

对于刘邦来说,他能够建立汉朝并登基为帝,萧何可谓是功不可没。天下初定之际,

刘邦开始论功行赏,将功劳最大的萧何封为宰相。

名利双收的萧何此时俨然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每天都有人前来登门拜访,却多是阿谀奉承之辈。其中有一个名叫召平的人却在暗中这样告诫萧何:“丞相如今看似享受荣华富贵,殊不知身边处处都是陷阱,一不小心可能就身败名裂。”这个人的话让萧何十分感兴趣,他问道:“此话怎讲?”召平继续分析:“如今陛下离开京城,外出带兵打仗,将朝中一切大小事宜交由您来处理,这一方面是对您的嘉奖,另一方面也是对您的考验。这时候您如果懂得进退之道,就应该辞退加封,并将自己的财产拿出来充作军费。如此一来,陛下不仅会消除对您的猜忌,甚至会更加信任你。”于是萧何就照着召平的话去做,一方面将自己的弟子派入军中为刘邦冲锋陷阵,另一方面还把自己的财产拿来做军费。萧何的行为让刘邦感到十分满意,也更加信任他了。而刘邦称帝之后,按照功劳的大小分封功臣,并将刘姓子弟封做诸侯王,其中还将外姓之功臣韩信封为楚王,彭越封为梁王,黥布封为淮南王,并许下誓言:“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言,藏之宗庙”,赐给他们免罪的特权。然而不久之后,他就设计将韩信拿下了,并将他降为侯爵,囚禁起来,最终韩信被吕后杀害了;就在韩信被害的同一年,彭越又因罪被刘邦剁成肉酱;而黥布因韩信和彭越之死而谋反,最终也难逃杀身之祸。

当是刘邦正率兵讨伐黥布,萧何就奉旨在后方处理朝政,巩固民心。这个时候,有人提醒萧何:“古人有言,伴君如伴虎。自入关以来,你一直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不仅陛下信任你,百姓也十分拥戴你,确实是众望所归。然而陛下却常常打探你的消息,因为他害怕你忘恩负义,背叛他。你的能力越强,得到的民心越多,陛下就越不信任你,所以这个时候你应该破坏自己的形象,这样才能保全自己和家人。”萧何恍然大悟,从此之后假装欺男霸女、贪赃枉法。刘邦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对萧何反而更加信任了,因为他觉得萧何既是贪恋钱财之辈,那他就能将萧何掌握在手心之中,因而还是依旧让他担任宰相之职。

正是因为萧何懂得进退之道,善于伪装自己,才能依靠损失一点利益和败坏自己的名声,让自己化险为夷,既保住了性命,也保住了官职。如果他不知道这些,可能早就成了刘邦刀下的冤魂了。

点评:进为阳,退为阴,进退之道即是阴阳互补之道,该进就进,该退就退,才能免于灾祸。

四、如何运用“仇必和解”?

“仇必和解”是中国文化中和为贵的精神体现,自然界的整体状态是以和谐为主,只有常常处于和的状态之下,万事万物之间才可以长久的存在。一个人如果“有仇必报”,常常让自己处于斗争的状态下,必然也是不能长久和谐的存在,一定会疲于斗争,甚至在斗争中消亡。一个真正的智者也不会有太多的仇敌,孔子倡导“君子无所争”(《论语•八佾》),老子讲“不争之德”(《老子》第六十八章),这些都是中国的高度智慧。当然也不能一味的为了和而和,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通过斗争能够使邪恶势力压制下去,也是要需要斗争的方式,如果一味地退让,只会使对方更加嚣张,让邪恶势力更加膨胀。“恕”道即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谅对方的难处,体会对方的心情,从而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能够宽恕别人的地方,就无需计较,

 

宽则得众。如果矛盾的双方只是纠结于差异的地方,只是看到竞争,那么势必双方之间就会处于无休止的斗争中,而失去合作共赢的机会。所以就算是矛盾的双方,也要在彼此之间找共同之处,把可调和又不影响大局的矛盾搁置,实现共赢。

中国人的传统智慧中在合作是要强调共赢的,合作方式才可能是持久的。从政治合作的角度来讲,不能片面主张“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你死我活的斗争模式,更不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战争模式。政治合作中最高的境界就是共赢,国与国之间只有在合作共赢中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共处。

韩琦的气量

作为北宋的宰辅大臣,韩琦不仅凭借自己在抗击西夏的御侮战争中功勋卓著而名垂史册,同时更是因其超凡的气量而赢得了世人由衷的敬重。当时,韩琦曾在相州(今安阳)镇守。有一次,因为举行祭祀孔子的活动,他就住在官府中。到了晚上,一个手持利刃的劫匪潜进了他的卧室,并威胁他说:“我始终没有办法养活自己,所以只好向大人求助。”韩琦对他说:“你把桌子上的东西拿去吧,那些都很值钱的。”劫匪说:“对于西夏人来说,您的头远比那些东西值钱,他们可是求之不得的。”韩琦一听,立刻把脖子伸了出去。劫匪见状,立马跪了下来说道:“人们常说您的气量非凡,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原本的今晚只是来试试而已,但大人您已答应将桌子上的东西送给我了,所以今日之事还请您不要张扬出去。”韩琦答应了他,也遵守这个诺言,终生没有把这件事说出去。后来,这个劫匪因为犯了其他的事情被判处死刑,他在临刑前把这件事情的原委说了出来,并说:“这件事情我一定要说清楚,如果我不说的话,韩公的气量就没人知晓,这不是对他太不公平了吗?”其实韩琦在处理这件事情上之所以能如此大度,一方面是他不愿意跟劫匪计较,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大概是与他一贯的容忍气量有关。

据史书记载,韩琦曾在定武镇守边疆。有一天夜里,他在写信的时候让一名士兵拿着蜡烛在旁边照明。由于士兵的大意,竟然一不小心就将韩琦的头发烧着了,韩琦赶紧拿袖子把火扑灭了,然后又接着写信。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发现那个照明的士兵已经被换走了。韩琦担心这名士兵会因为疏忽而遭受长官的惩罚,赶紧把他找了回来,并对这个士兵的长官说:“他现在已经学会怎样拿着蜡烛照明了,所以你也没必要换了他。”

点评:韩琦按“仇必和解”之道行事,因为他是贤德之人,从大局出发处理人际关系。

五、如何达致心灵和谐?

南怀瑾曾经说过:21世纪的最大的社会病是精神疾病”,21世纪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在网络上快速的传播,特别是负面的资讯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像野草一般快速的发展,暴力、色情、低俗、娱乐化电视电影节目的泛滥。这些负面资讯通过手机、网络铺天盖地在广泛传播,其结果就是导致现代人的心灵受到严重的毒害,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一个人的健康首先来自于心灵的和谐,要让自己的心灵和谐,应当采用以下办法:

1、清扫心尘:一面镜子如果我们不经常去擦拭它,就会落满灰尘。我们的心灵也是一面明镜,每天会沾染大量的精神毒素,对于自己的心灵需要时时不断地掸拂擦拭,不要让它污染太多的精神毒素,从而障蔽自己光明的本性。每个人心里中的贪念、虚假、忧虑、痛苦、怨怒,实际上就是自己心灵之镜上的尘埃。我们要让自己的心灵保持和谐的状态,就要常常扫除心灵中的尘埃,用圣贤留下来的精神智慧洗涤自己的心灵,曾国藩说:“三天不读书便觉得自己面目可憎”。

2、居仁由义:良好的内在德性是心灵健康的心理基础。儒家提出“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追求,不是空谈,更不是为什么封建统治服务,而是健康的心灵就需要“仁、义、礼、智、信”。著名分析心理学家荣格认为,神经症的主要原因是良知的冲突及需要回答的道德难题。每个人的真我本性是善的,如果我们的内心和我们的行为充满了恶的成份,那么就会与善的本性产生冲突,自己的内心中就会感到不安、内疚、惭愧,严重者就会出现病态的心理疾病。反过来,如果我们的内心和我们的行为主要是善的成分,那么就会和自己善的真我本性相容,让自己心安理得,感到快乐。

3、宣泄升华:一个人内心中不良情绪太多就会导致心灵中阴气太盛,阴阳不调,小则影响心理的健康,大则导致身体生病。所以一个人内心积压的痛苦或不良情绪,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宣泄出去,比如文学艺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方式向外宣泄。或者把内心中挤压的痛苦转化为动力,投身到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活动中,以升华的方式求得心灵的和谐。如周文王、孔子、屈原、孙子、韩非、司马迁等遭遇到了巨大的挫折,但他们越挫越奋,在困境中奋起,既摆脱了痛苦,也实现了生命的升华。

4、劳作运动:一个人在内心中遭受到打击和积累了太多的不良情绪时,可以投身于有一定强度的运动中,进行体力劳动,将注意力就集中于运动或劳动上,由运动和劳动调动起身体机能发生变化,从而减少或消除不良情绪。这个时代精神疾病的患者增多,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今天的人普遍缺少劳动,同接触大自然太少。

子夏之过

子夏眼睛失明之后,离开了朋友家人独自一人生活,日子过得十分凄苦。他的同窗好友曾子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刻去看望他,拉着他的手说:“听说你的眼睛看不见了,我赶紧来看望你。但愿我能分担你的痛苦!”于是两人相对而泣。子夏十分悲愤,他忍不住对老朋友抱怨:“为什么我要承受这样的苦难呢?我并没有什么罪过啊,老天为什么要这样对我!”然而曾子却说:“你以为你没有罪过,但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的。你是否还记得当年你我在洙水和泗水之间共同侍奉老师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互相学习探究,度过了一段十分美好的时光。可是后来你离开了朋友,独自一人回到西河讲学。如今西河的人都把你称作老师,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我们共同的老师的思想。你的第一条罪过就是不仁,因为你只看重树立自己的名声;你的亲人去世了,你只知道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悲痛之中,而将天下苍生的苦难抛在脑后,这是不义,是你的第二条罪过。你儿子死后,你哭瞎了双眼,可你却忘记了老师的教诲,损坏了父母赐予你的身体,这是你的第三条罪过——不孝。”

听完曾子的话以后,子夏连忙将手杖扔掉,恳切地说:“你说得对,是我错了,我离开朋友独自居住的时间太久了。”子夏从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重回君子之路。

点评:回到仁、义、孝的道路上去,才能摆脱精神的痛若。

六、如何运用中和之道来养生?

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养生文化,而养生最重要的在精神世界,也就是要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常常处于一种中正平和之中,不偏不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到形与神、阴与阳、动与静、劳与逸、乐与悲、刚与柔和谐统一,这样的人就可以颐养天年,身心健康。顺应自然:董仲舒主张:“循天之道,以养其身。”世界万事万物基本上都是遵循自然规律,遵循天道的,比如动植物世界一定会遵循自然的成长规律,一定会秋收冬藏,春生夏长。养生就是要保证身体“和于阴阳, 调于四时”,才能够身心健康,气血通常。人的最佳生活状态,就是与道合一,符合自然规律的状态。

动静平衡:生命在于运动,也在于静止,更在于动静平衡。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动得过多,耗费体能,消耗阳气;动得太少,体能衰退,气血不调。所以善于养生者一定是懂得阴阳平衡,动静平衡的人。在西方文化中没有这样的智慧,认为健康就是要动,要通过健身让自己不断的强大,殊不知过度的运动不仅造成了身体的损伤,还导致过度的消耗生命机能,很多运动员到晚年后往往身体多病痛就是这个道理,在自然界凡是运动量大的动物都命短,而长寿的动物都是动静相宜的,甚至于偏向静的。饮食有节:五味平和,切忌吃过于偏味重的事物,辛入肺,甘入脾,苦入心,酸入肝,咸入肾。“口中吃得清和味,肠腹无碍神脑明”。食物多样,营养均衡,饮食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健康,而不仅仅是满足口欲,饮食要多样化。食之有节,定时定量。身体对各种物质营养的需是有一个限度的,达不到,就造成营养不良,超过此限度,又形成堆积在身上的垃圾。

虚静养生: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很多宗教都有静坐的教法,静坐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一个人的身心处于一种极静的状态,让身心处于清心寡欲之下,在宁静中把心灵中的焦虑、邪念、仇恨、嫉妒、恐惧等心理调和在一个中正平和的状态下,同时在静养中让自己的身体机能实现自我修复,让血气畅通。

以德养生:德是养生的根本。儒家提倡“仁者寿”,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一般都长寿,所有长寿的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慈眉善目,其原因就是一个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他心平气和,内心中没有太多的杂念邪念,常常是处于一种中正平和的状态。道家更是主张“以道养生”,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董仲舒主张“义以养心”。少私寡欲:德能够养身,静能够养身,就是因为在清心寡欲之下,人的欲望减少了,计较也就少了,得失也就放下了,名利也放下了,内心世界自然就平和。少私寡欲的人生活也简化,在一种朴素简单、恬淡宁静的生活下一切自然归于平静。反之私心过重,欲望过强的人沉溺于声色感官享受,就会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很大的负累,身心受到伤害。

 

孔子的养生之道

孔子在战乱年代享年73岁。原因之一就是,孔子也是一位养生保健方面的专家。孔子主张“食不言,寝不语”,教导弟子吃饭和睡觉的时候不要说话。就饮食而言,他认为食物变了颜色之后就不能吃了,变味了就更不能吃了;至于食物的质量,他认为陈旧的粮食不能吃,不新鲜的鱼和肉不能吃,不时新的果蔬也不能吃。在制作方面,他认为烹调不当的食物不能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也不能吃,他还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肉虽多,不使胜食气”,也就是说,尽管席上的肉很多,可也不能超过吃饭的量。因为肉类食品很容易在脏腑内积食积热,吃得太多会导致体力下降;如果动物性蛋白质摄取过多,那么钙质反而容易排出体外。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其意就是:粮食应当舂得越精越好,肉应切得越细越好。曾经有一次,楚国的大夫叶公向孔子的弟子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对子路说:“你应该对叶公说,他是这样一个人:发愤努力时忘记吃饭,高兴的时候则把所有的忧愁都抛诸脑后,甚至连快要老了都感觉不到。”孔子之所以能长寿,也是和这种开阔的心境密不可分的。点评:孔子之所以健康长寿,就是因为他践行仁义之道,做到“仁者寿”。

七、如何运用和合之理做到“齐家”?

儒者的使命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第一步。《大学》中讲到:“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就是说一个君子,一个有使命的读书人,如果自己的家都不和谐,那么他是不可能去教导别人的,更不可能去治国平天下的。齐家就是要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齐家的关键是修身,家庭成员只有把自己的德行修炼好了,特别是作为一家之主的家长,要有以身作则的德行修养,这个家庭才能够和睦。夫义妇顺:家庭是最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这个细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一个家庭要和谐就得要夫妻关系和谐,夫妻要和谐就要做到“夫有义,妇有德”。夫有义就是说作为丈夫的要有道义,一个有道义的男子首要要从事正当的职业,不能搞鸡鸣狗盗的勾当,要堂堂正正做人,在家庭中对妻子儿女、父母双亲有情有义,不要做一个薄情寡义之人。妇有德,就是要求女子要有德行,而不是整天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讲吃讲穿,带着孩子到处吃喝玩乐,在老人面前,把老人当仆人使唤。女子要效法大地,厚德载物,这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有良好品质的孩子来。古人常将琴与瑟一起演奏,互相唱和,形成和谐悦耳的音乐。琴瑟之好,比喻夫妻和谐,生活甜美。孔子提出:夫妇之间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爱”与“敬”,缺乏爱,就没有亲情;缺乏敬,就不能端正自己。中国有夫妻“相敬如宾”的说法,有举案齐眉的故事,倡导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互相宽容,互相支持。夫妻双方共同担负家庭的责任,都应当为对方、为家庭付出,不要计较回报,不要计较利益,这样的家庭才能够和谐。

父慈子孝:儒家在五伦关系中提倡“父慈子孝”,在今天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特别在今天,很多家庭都有独生子女,父母、老人对孩子都是宠爱有加,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亲子关系非常槽糕。父母对孩子要慈爱而不是溺爱,在慈爱中,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良好的德行和人格魅力。父母跟孩子之间不是一种朋友关系,父母也不仅仅只是带着孩子到处玩,让孩子开心,而是要和孩子之间通过爱来建立起一种心灵之间的感应。慈父可以是严父,但是不会是一个粗暴的父亲。在父母的良好德行的影响之下,孩子也会培养起良好的品德,一个有良好品德的孩子也就会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兄友弟恭:在一个家庭中,兄弟之间既血肉相连,血浓于水,同时又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财产的纠纷而产生矛盾,甚至会反目成仇。所以兄长对弟弟妹妹要友爱,在中国文化中长兄如父,在以前的大家庭中,弟弟妹妹往往是哥哥姐姐带大的。那么哥哥姐姐在日常生活中对弟弟妹妹的关爱照顾,自然会让弟妹对兄长产生恭敬之情。一个家庭中,若哥哥说话,弟弟都听,弟弟有什么要求,哥哥没有不答应的,这样和气的家,没有不兴旺的,反之,这个家庭就一定要败落。

相敬如宾

郤芮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因为犯了过错而被杀;他的儿子郤缺也因此而被贬为平民,只能依靠务农维持生计。然而郤缺却没有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和个人的遭遇而怨天尤人,反而在勤劳耕作的同时,以古今圣贤为师,刻苦修身,提高自己的德行。他的妻子因此而对他十分仰慕。那些初次见他的人也对他的德行赞叹不已。有一次,郤缺在田里除草。到了午饭的时候,妻子送饭来给丈夫。只见她端着饭,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郤缺连忙伸手去接,并对妻子表达了谢意。夫妻二人相互尊重,尽管日子过得有些清苦,但家庭生活却十分快乐。点评:郤缺夫妇相互尊重,成为“夫义妇顺”的典型,后人就以“相敬如宾”来形容夫妻恩爱。

八、如何进行和谐的沟通交流?

一个团队的和谐,一个家庭的和睦,人际关系的良好,无不从礼敬谦和的有效沟通开始。人与人之间靠语言进行交流,一个人的所思所想都是通过口表达出来的,口乃心之门户。在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中说话是放在第一位的,先要会说话才能把事情做得圆满。

说好话不是只说好听的话,而是要进行和谐的沟通,说话不能常常带刺,不能以挖苦别人和取笑别人为乐。说好话还要不吝赞美之词,对家人,对朋友要常常口吐莲花,别人做得好的事,要多多赞扬。

频道同步:有效的沟通首先的要求就是求沟通要在一个频道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共同的语言。一个高水平的学者很难跟一个读书很少只关心自己家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老太太聊得很开心,一个嘻嘻哈哈的人也很难和一个整天愁眉苦脸的人成为知己。频道同步,就是双方要情绪要同步,同悲者可以同病相怜,同喜者可以共享欢乐;双方要思想同步,思想差距太大,就存在着很大的沟通困难;双方价值观、信仰、追求要同步,如果双方的目标、需求、价值观差距太大,则沟通就困难,大家有了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愿景,沟通才会顺畅。

热情主动:沉默寡言、冷漠的人缺乏沟通的主动性,难以建立起和谐有效的人际关系。一个人如果总是沉默寡言,就会失去很多和别人接触交流的机会。而热情主动者,往往能向各方传递更多信息,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热情主动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互惠共赢:损人利己的人际关系是不能持久的,先利人后利己的人际关系才能长久。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些什么的人,最后人际关系一般都很槽糕。我们常常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想问题,不要为难别人,不要麻烦别人,和别人交往就是一种单纯的朋友关系,这样对方也会真心诚意的对待自己。如果总是想自己的利益,只是盯着对方口袋中的钱,就会做欺骗对方的事,最后日久见人心,被人看扁、看穿,落得损人害己的下场。

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感受到对方的情感,理解对方的想法。一个人这样去交朋友,朋友一定会那他当知己。在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大家都在带着面具做人。常常为别人考虑,常常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的人,才能够交到真心的朋友。

攻心为上

战国时期,赵国太后刚刚执掌朝政,秦国向赵国发动进攻。无奈之下,赵太后只得向齐国请求支援。然而齐国却提出了一个出兵的要求,那就是赵太后必须要将自己的幼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太后十分溺爱自己的幼子,不肯让他到齐国做人质,还下令大臣们不得进谏。这时候,触龙前来求见赵太后,他并没有直接提出让赵太后以国家利益为重,送长安君去做人质,而是先和她谈养生之事,缓和气氛;接着又请求太后能照顾自己的幼子,让他到王宫中做护卫;不知不觉间,赵太后就被触龙引向关于父母应该如何疼爱子女这一话题。

这样一来,触龙就能委婉地提醒赵太后,只有为子女做长远打算,才是真正地疼爱他们;所以太后应该将长安君送到齐国当人质,让他为国立功,最终成功地说服了赵太后,达到了自己游说的目的。

触龙运用揣摩之术,最终获得成功。历史上类似的事情也很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对于如何处理好和周边兄弟民族的关系,从而获得他们的支持,一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为其提供有益指导的,莫过于纵横家攻心为上。

当初诸葛亮在蜀国做丞相的时候,恰好遇到蛮王孟获起兵反蜀。奉命领兵平叛的诸葛亮接受了马谡攻心为上的策略,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将孟获七擒七纵,最终令其心悦诚服,从此安心事蜀。诸葛亮也一劳永逸地平定了叛乱,并为北伐曹魏解除了后顾之忧。究其原因,也是因为他成功地实施了攻心为上的战略。当时清朝刚刚建立,蒙古一直是北方的不稳定因素。在对分裂势力进行坚决打击的同时,清初诸帝也一直实施攻心战略。由于蒙古信喇嘛教,所以清初诸帝采取遍盖寺庙,扶持喇嘛教作为攻心的重要方式。满清王朝最终赢得了蒙古人的支持。所以,当时有“一寺能抵十万兵”的说法。

点评: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直达内心,使人从内心深处有所触动,有所改变。

九、如何理解并运用天人合一?

人类在地球上要长期存在和发展下去,就要顺应自然规律,回到自然的生存状态中,建立人同自然万物的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人类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人也不能胜天。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人类在地球上最终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如果是按照现在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西方的文化模式,人类只会加速对地球的破坏。

仁者爱物:自然界的万物是一体的,彼此相互依存,人类对自然万物要有仁爱之心。仁者将自己同天地万物视为一体,这一整体生命就是“大我”,万象万物就是“大我”的组成部分。自己对于万象万物,就像对待自己的肢体一样,要倍加珍惜和爱护。当万象万物遭到损伤,犹如自己的肢体受到伤害一样,不忍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境界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和谐统一:人人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同理,人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几千年的人类农耕文明中,人类都能够跟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通过土地来获取食物,那时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有限的,在这样的状态下万物才能化育流行,生生不己。人在自然界中要要处处行中道:“得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人、土地、高山、川流、植物、动物,都是宇宙生命的一个细胞,每个生命体都发挥着特有的功能,共同维护着宇宙大生命。

节制节用:破坏大自然的元凶就是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人类的欲望为什么会在最近一两百年中无限度地膨胀,是因为西方消费至上文化的泛滥。今天以科技为主的文化发展模式,给人类在衣、食、住、行方面带来的极大的方便,人类的个体生命也到得了极大的尊重,但是人类在最近几十年大量消耗地球资源,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人类就会一步一步走向灾难。面对今天人类面临的社会问题,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古圣先贤伟大的智慧和远见。比如:“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第四十六)“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周易• 节彖》)

敬畏自然:中国传统社会将天地位列于祭祀之首,与神灵相结合,自天子至百姓,莫不顶礼膜拜,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之情。而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却提倡“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和不存在事物的尺度”。这两种文化形成了两种和自然界相处的不同模式。顺应自然:人类的生命就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命是同生死相关的,人类要顺从大自然的自然循环过程,维护自然的原有形态。老子倡导的无为,就是要求人们既要戒除违反人的自然本性和破坏自然状态的行为,也要戒除违反自然万物的天然本性和改变天然状态的行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

效法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作为万物之灵,自然有其精妙之处,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人的精妙之处不仅仅在于有形物质器官,而在于无形的精神世界,人的精神境界有其高下之分。如果能够顺应自然,效法自然,取道于自然,修养自己的德行,做到自己的精神与肉体和谐,自我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里革劝宣公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叫鲁宣公的君主。一年夏天,鲁宣公带着随从到潭边准备撒网捕鱼。谁料,渔网刚布好的时候,大夫里革恰好从潭边路过,见此情形,立刻上来将已经布好的渔网的钢绳剪短,还把网也拉上来扔到一边。鲁宣公一开始是有些吃惊,接着生气地责问里革为什么要这样做。里革却不卑不亢,他向鲁宣公行了一个礼,说道:“从前古人留下遗训,树木所生新芽不得砍伐,沼泽中未长成材的草木不得割去,有卵的鱼和小鱼也不能捕捞,那些幼鹿麋子等小兽要保证它们的成长,刚从鸟卵中孵出来的小鸟也不得捕捉,还要将卵和未生翅的幼虫留下来……以此保证各种动植物都能繁衍生息。可现在正是欲孕育幼子的时候,您却用网捕捞,您不觉得这太贪婪了吗?”

里革的话让鲁宣公十分惭愧,他也欣然接受了里革的劝谏,并感慨地说:“里革能纠正我的过错,于我而言是再好不过的了。这真是一张好网,让我懂得了如何才能让鸟兽鱼虫生息繁衍。我一定要把它收藏起来,不能忘记里革的告诫啊!”点评:人类对自然的无度索取,已使大量的动植物灭绝,违背“仁者以天下万物为一体”的理念,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一、什么是中庸之道?

儒家认为,我们的心里有喜、怒、哀、乐四种情绪,这四种情绪未发之际,心性是平和的,这就是“中”。喜怒哀乐发动的时候,我们没有大喜大悲,能够做到恰到好处,这就叫做“和”。这也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

庸有两种解释:

一是将庸解释作平常、平凡、平易可行、普遍适用。何晏《论语集解》曰:“庸,常也。”朱子曰:“庸,平常也。”二是将庸字解作运用。《说文》曰:“庸,用也。”王船山亦曰:“中庸,中之用也。”中庸之道即中正之道的灵活运用与具体运用。那么,怎么运用中庸之道?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适度原则:任何事物、人的情绪都要在一定的度上存在,未达到或超过了这个度,就叫做过犹不及。一个人的自信,也是在一定度上存在,未达到度,即是自卑;超过了度,即是自傲。又如,煮饭要把握好度,才能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达不到这个度,就是夹生饭,超过了这个度,就是烧焦饭。

不偏不倚:中庸之道主张不偏向一个方面,决不偏听、偏信、偏执、偏爱、偏激。既不要偏左,又不要偏右。如果走向极左或者极右时,就不可避免的把自己反对的一方全盘否定。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实践起来就不容易了,不同的思想观念,生活环境以及因缘会造就不同的个体,所以人往往容易自以为是,以自己为中心。一个人的修养和智慧只有到了极高明的境界,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能让自己把握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执两用中:执两端而用中间的中庸之道,是当我们的修养和学识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时,方能既能置身于事物之中,又能置身于事物之外,才能看清楚事物的方方面面,才能不偏向其中一方,也不固执于其中一方,在双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例如,儒家追求君子的九德:“宽而栗(宽宏而又严肃)、柔而立(柔和而又独立)、愿而恭(谨厚而能办事)、乱而敬(治事而能敬谨)、扰而毅(和顺而又刚毅)、直而温(正直而又温和)、简而廉(性简易而能辨别是非)、刚而塞(坚强而又诚实)、强而义(勇敢而有正义)”(《尚书•皋陶谟》)执两而用中的中庸之道,说起来容易,行起来难,需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做到。

各安其位: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中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在自己的位上发挥正常的功能,才能够做到各安其位,才会处于良好和谐的运行状态。如果一个社会大量出现“失位”与“错位”的现象,就会出现严重的对立、斗争、冲突。 过犹不及:在事物的两个极端之间,找到一个适当的点。如,在个人行为上,人要稳重,不能太随意,太随意就会轻浮,这是不及;但是过于稳重,过于谨小慎微,不通情理就是死板僵化,这就是过。也就是说事事物物都有要讲一个适度,比如经商的人如果没有竞争意识,没有危机感,那么就很难在商业上长期立足,所以经商之人要常常防范于未然,要常常有忧患意识,但是一个企业竞争性太强,独霸市场,让其他企业都没有活路,那么他自己就很危险了,这个时候就会“物极必反”向相反方向转化。所以无论是人或亊物,当发展到极端以后就要注意,就不一定是好事了,就可能要走向反面。

物极必反:持续往碗里倒水,水就会满,水满则溢。把弓拉德太开,拉得太满了弓就会折断。树大了会招风,财多了会招贼。富贵的人容易骄奢,骄奢必会招来祸患。这些都说明一个道理,一切事物都不能太圆满,不能完美无缺。圆满和完美有时就会走向另一个反面,一切事物都不能过度,不能走向极端。要避免“物极必反”的规律走向衰败,就要按老子所讲的 “去甚、去奢、去泰”去做。在古代有一种叫“欹”的器皿,能够很好的表示过满则倾、物极必反的道理。在“欹”中注水一半时就端端正正地站立,注水超过一半时,“欹”就开始倾斜,当水注满时就倾覆了,“欹”里的水也就流失干净。

矫而得中:关于“矫枉不宜过正”和“矫枉必须过正”的争论自古就有,那个有道理呢?认为,这两者可以并用,只不过是看用在什么地方,“矫枉不宜过正”宜摆在目的与结果上,而“矫枉必须过正”则摆在方法与手段上。当出现偏向时,如果要纠正这种偏向,可以采用“矫枉过正”之法,即用另一种偏向来对治。例如中医治病,出现热病,如用中性之药则不能治,而必须采用“矫枉过正”之法,运用偏寒之凉药。当身体恢复阴阳平衡之后,已达“矫而得中”之目的,就立即停止使用偏寒之凉药,否则就会出现“矫枉过正”之结果。 再比如,教育孩子的时候,一个孩子如果从小习惯不好,一身的坏脾气,要矫正这孩子,就得要“矫枉过正”用严厉的教育手段,帮助他改变。但是,当孩子的行为习惯有所改变的时候,孩子逐渐走向正轨的时候,就要停止过于严厉的教育手段,以免出现“矫枉过正”,走向另一种偏差。

 

伊尹调味

伊尹是商汤时期的大臣。商汤之所以能推翻夏桀的残暴统治,建立了商朝这一在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长达约600年的国家,与伊尹的用心辅佐是分不开的。然而伊尹原先只是商汤妻子的陪嫁奴隶,但他却深谙中庸之道,因此而被商汤提拔并委以重任。作为一个陪嫁奴隶,伊尹却渴望能辅佐商汤建功立业。于是,他在做饭的时候先是故意把一顿饭的菜做得特别咸,让商汤吃了以后直皱眉头;而下一次做菜他又故意不放盐,商汤尝过之后有些生气,就把伊尹叫过来骂了一顿;后来,伊尹每一次做饭都做得咸淡适中,十分可口,令商汤赞叹不已。

商汤有些奇怪,明明伊尹的厨艺超群,可为何前两次却不是咸了就是淡了。于是他将伊尹叫来询问。

伊尹不等商汤说完,就开口说道:“大王也知道,要做出一顿可口的饭菜其实并不是难事,只要佐料调配均匀,盐的分量适中,那么吃起来就不会太难吃。这和大王治理国家一样,无所作为是不行的,但急于求成也是不可取的,只有掌握好度,事情才可能办好。”

伊尹的话让商汤恍然大悟,他从这一番话中领悟了中庸之道的妙用,并灵活地将中庸之道运用于商王朝的建立和治理之上,最终成为一代圣人。

点评:咸与淡的调和,正如柔与刚、慈与毅、奢与俭的调和一样,要恰到好处,不能过于偏向一方。

二、如何做到兼容并包?

要体现和的精神,就要做到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大的方面来讲,一个民族在思想文化中要能够包容各种思想文化,要保证学术思想的自由。从小的方面来讲在,作为一个个体,一个团队要有开放宽容、兼容并包的精神。

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就以“兼容并包”作为办学的指导原则。在“兼容并包”的方针下,北大保持了学术的独立与自由,教师和学生均享有自由发表个人观点的权利,不受任何人和任何部门的制约,这使得当时的北大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学,开创了学术民主、思想自由的一代新风,促进了新思想的产生与传播。然而遗憾的是206蔡元培的“兼容并包”的思想中并没有兼容和并包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兼容中国的儒家思想,蔡元培在1912年下令全国废除读经运动之后,可以说中国人就逐渐的远离了中国文化,这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无法挽回的损害。真正要做到兼容并包,一定要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儒家的中庸之道,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中国,有不少的人对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进行全盘否定,这在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实际就违背了“兼容并包”的精神。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人类历史上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是可以共存的,是可以互补的。

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时代,两种文化不存在谁优谁劣,它们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够轻易的否定本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经受一场灾难,甚至是一场浩劫,人口大量锐减,十年二十年就可以慢慢的恢复。但是一个民族把已经植根于本民族血脉中和基因中的文化给否定了,这对一个民族来说就是一个不可挽救的灾难。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再伟大的思想家也会有其思想领域的盲点。在思想领域,一定都要坚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兼容并蓄的思想,不可以绝对地肯定某种思想,也不能绝对地否定某种思想。

 

鹅湖之会

历史上将朱熹和陆九渊并称为“朱陆”,这两个人都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大儒,后人尊称其为朱子和陆子。两人学识渊博,在学术上的观点却不尽相同。朱熹认为“有理而后有气”,万物之源是“理”,而“气”则是构成万物的材料;而陆九渊提出的理论是“心即理也”,他的观点是“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两人的观点截然相反,他们常常针锋相对,各抒己见,彼此互不相让,然而经过十几年的争论还是没有结果,两人也成为名噪一时的“论敌”。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江西信州鹅湖寺,两人进行了一场大辩论,两人就自己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历史上将其称为“鹅湖之会”。

学术观点的不同并不影响朱熹和陆九渊的友情,他们既是论友又是诤友,争论让二人的感情更加深厚。就学术而言,两人可以说是由异趋同,他们相互切磋,互拜为师,取对方之长以补自己之短,完全抛弃了门户之见。后来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他热情地邀请陆九渊前来助阵,而这位“论敌”也欣然前往。至今“白鹿洞书院”门口所立的石碑上面还刻着陆九渊的治学警句,就是朱熹当初刻上去的。

点评:正像可以通过不同的道路去到同一个目的地一样,面对同样一个问题,应当有不同的思考,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才能在其中选择最佳的方案。

三、如何理解并运用阴阳和谐的原理?

阴阳规律从大的角度来讲在宇宙运行中普遍存在,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普遍存在,从小的方面来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人体内的器官也是按照阴阳五行的关系而存在的。在阴阳中存在着这样几种关系:“阴在阳中,阳在阴中的阴阳互体关系;阴阳二体之间相互化育的关系,阴阳二体之间相互对立的关系,阴阳同根同源的关系”。 在阴阳关系中,“阴”表示一种柔弱、静态、向下、平静、收敛的状态,“阳”具表示一种刚强的、动态的、向上的、积极开放的状态。

阴阳正位:儒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君、臣、父、子要各得其位,各尽其责。君位为阳位,那么在君位的人就要具备领袖和领导者的该具备的德行和智慧,领导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组织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能够谋大局,权衡利弊,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臣位为阴位,作为臣子,作为下属,就要在自己的职责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要服从上级的领导,要执行好上级的指令。君臣错位,就会导致上下失调、秩序混乱的情况。父子也是同样道理理,做父亲的要有父亲的样子,要做到父亲该尽的职责,做儿子的要做到儿子的职责,家庭才能和谐。

阴阳相反:太阳是阳,月亮是阴,刚为阳,柔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所以阳和阴是相反的,不能混为一谈。虽然阳中会有阴,阴中也会有阳。但是阴和阳在属性是是相反的,如果阴和阳错位了,就会阴阳失调,社会就会乱象横生。例如:许多男子过于阴柔,女性化色彩较重,缺乏阳刚之气,就成不了大事。而许多女子则以泼辣为尚,男性化色彩较重,留短发,穿男性服装,缺乏阴柔之美。

阴阳互含:太极图中内含有两条黑白的阴阳鱼,黑色的代表阴,白色的代表阳。太极图蕴含着阴阳互相对立,又互相包含,互相转化的状态,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阴阳互含关系。阴阳两鱼首尾相衔,环抱成一体,显示阴消则阳长、阳消则阴长的生生不息的道理。比如,儒家重视阳刚、有为、社会责任感,道家则重视阴柔、无为、顺应自然的智慧,治理国家与修养德行,都需要儒家与道家一阴一阳相辅相成。

阴阳转化:事物处于变化之中,阴会转化为阳,阳会转化为阴。所以在中国文化中强调万事万物相生相克,在道家特别强调阴阳转化的道理,例如:“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物壮则老”,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儒家则主张采用中庸之道,避免走极端。因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弱小的可能会变得强大,强大的可能会变得弱小。

阴阳互动:“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周易•系辞》)所谓“刚柔相摩”就是指阴和阳之间相互作用,所谓“八卦相荡”,即指多种事物之间是互相作用的,就是说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只有阴阳互相作用,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例如人体的体表为阳,内脏为阴;而就人的内脏而言,六腑是属阳性的,五脏属于阴性,而人体的内脏和体表是相互依存的。

阴阳互补:太阳和月亮对于地球来说就是阴阳互补,太阳是阳,月亮是阴,地球上万事万物的存在离不开太阳,但是如果永远只有太阳或者只有月亮,地球上的生物就不能存活。道家讲“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文化顺应自然规律,强调男人要刚毅勇敢,女子柔美和顺,这样男女共同组成家庭,才能刚柔相济,动静相宜,才能产生阴阳互补的效果。在一人身上,也要阴与阳两种品性兼而有之,才有互补之效,孔子倡导阴阳互补的人格模式:“泰而不骄”、“欲而不贪”。弟子说孔子既有威仪,又非常慈祥;既有威严,但是不会过分;既恭敬又很安详。

阴阳交感: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之间相互感应而化育,阴阳二气相互发生相摩相错相荡的作用,是宇宙万物生成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阴与阳之间相互感应、相互作用,万物才能够生生不息。离开了阴阳交感,万物就会进入一种死灭的状态。比如在极寒的冰天雪地和极热的沙漠地带,失去了阴阳交感的状态生命体就不能够存在。

 

萧何知进退

 

对于刘邦来说,他能够建立汉朝并登基为帝,萧何可谓是功不可没。天下初定之际,

刘邦开始论功行赏,将功劳最大的萧何封为宰相。

名利双收的萧何此时俨然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每天都有人前来登门拜访,却多是阿谀奉承之辈。其中有一个名叫召平的人却在暗中这样告诫萧何:“丞相如今看似享受荣华富贵,殊不知身边处处都是陷阱,一不小心可能就身败名裂。”这个人的话让萧何十分感兴趣,他问道:“此话怎讲?”召平继续分析:“如今陛下离开京城,外出带兵打仗,将朝中一切大小事宜交由您来处理,这一方面是对您的嘉奖,另一方面也是对您的考验。这时候您如果懂得进退之道,就应该辞退加封,并将自己的财产拿出来充作军费。如此一来,陛下不仅会消除对您的猜忌,甚至会更加信任你。”于是萧何就照着召平的话去做,一方面将自己的弟子派入军中为刘邦冲锋陷阵,另一方面还把自己的财产拿来做军费。萧何的行为让刘邦感到十分满意,也更加信任他了。而刘邦称帝之后,按照功劳的大小分封功臣,并将刘姓子弟封做诸侯王,其中还将外姓之功臣韩信封为楚王,彭越封为梁王,黥布封为淮南王,并许下誓言:“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言,藏之宗庙”,赐给他们免罪的特权。然而不久之后,他就设计将韩信拿下了,并将他降为侯爵,囚禁起来,最终韩信被吕后杀害了;就在韩信被害的同一年,彭越又因罪被刘邦剁成肉酱;而黥布因韩信和彭越之死而谋反,最终也难逃杀身之祸。

当是刘邦正率兵讨伐黥布,萧何就奉旨在后方处理朝政,巩固民心。这个时候,有人提醒萧何:“古人有言,伴君如伴虎。自入关以来,你一直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不仅陛下信任你,百姓也十分拥戴你,确实是众望所归。然而陛下却常常打探你的消息,因为他害怕你忘恩负义,背叛他。你的能力越强,得到的民心越多,陛下就越不信任你,所以这个时候你应该破坏自己的形象,这样才能保全自己和家人。”萧何恍然大悟,从此之后假装欺男霸女、贪赃枉法。刘邦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对萧何反而更加信任了,因为他觉得萧何既是贪恋钱财之辈,那他就能将萧何掌握在手心之中,因而还是依旧让他担任宰相之职。

正是因为萧何懂得进退之道,善于伪装自己,才能依靠损失一点利益和败坏自己的名声,让自己化险为夷,既保住了性命,也保住了官职。如果他不知道这些,可能早就成了刘邦刀下的冤魂了。

点评:进为阳,退为阴,进退之道即是阴阳互补之道,该进就进,该退就退,才能免于灾祸。

四、如何运用“仇必和解”?

“仇必和解”是中国文化中和为贵的精神体现,自然界的整体状态是以和谐为主,只有常常处于和的状态之下,万事万物之间才可以长久的存在。一个人如果“有仇必报”,常常让自己处于斗争的状态下,必然也是不能长久和谐的存在,一定会疲于斗争,甚至在斗争中消亡。一个真正的智者也不会有太多的仇敌,孔子倡导“君子无所争”(《论语•八佾》),老子讲“不争之德”(《老子》第六十八章),这些都是中国的高度智慧。当然也不能一味的为了和而和,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通过斗争能够使邪恶势力压制下去,也是要需要斗争的方式,如果一味地退让,只会使对方更加嚣张,让邪恶势力更加膨胀。“恕”道即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谅对方的难处,体会对方的心情,从而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能够宽恕别人的地方,就无需计较,

 

宽则得众。如果矛盾的双方只是纠结于差异的地方,只是看到竞争,那么势必双方之间就会处于无休止的斗争中,而失去合作共赢的机会。所以就算是矛盾的双方,也要在彼此之间找共同之处,把可调和又不影响大局的矛盾搁置,实现共赢。

中国人的传统智慧中在合作是要强调共赢的,合作方式才可能是持久的。从政治合作的角度来讲,不能片面主张“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你死我活的斗争模式,更不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战争模式。政治合作中最高的境界就是共赢,国与国之间只有在合作共赢中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共处。

韩琦的气量

作为北宋的宰辅大臣,韩琦不仅凭借自己在抗击西夏的御侮战争中功勋卓著而名垂史册,同时更是因其超凡的气量而赢得了世人由衷的敬重。当时,韩琦曾在相州(今安阳)镇守。有一次,因为举行祭祀孔子的活动,他就住在官府中。到了晚上,一个手持利刃的劫匪潜进了他的卧室,并威胁他说:“我始终没有办法养活自己,所以只好向大人求助。”韩琦对他说:“你把桌子上的东西拿去吧,那些都很值钱的。”劫匪说:“对于西夏人来说,您的头远比那些东西值钱,他们可是求之不得的。”韩琦一听,立刻把脖子伸了出去。劫匪见状,立马跪了下来说道:“人们常说您的气量非凡,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原本的今晚只是来试试而已,但大人您已答应将桌子上的东西送给我了,所以今日之事还请您不要张扬出去。”韩琦答应了他,也遵守这个诺言,终生没有把这件事说出去。后来,这个劫匪因为犯了其他的事情被判处死刑,他在临刑前把这件事情的原委说了出来,并说:“这件事情我一定要说清楚,如果我不说的话,韩公的气量就没人知晓,这不是对他太不公平了吗?”其实韩琦在处理这件事情上之所以能如此大度,一方面是他不愿意跟劫匪计较,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大概是与他一贯的容忍气量有关。

据史书记载,韩琦曾在定武镇守边疆。有一天夜里,他在写信的时候让一名士兵拿着蜡烛在旁边照明。由于士兵的大意,竟然一不小心就将韩琦的头发烧着了,韩琦赶紧拿袖子把火扑灭了,然后又接着写信。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发现那个照明的士兵已经被换走了。韩琦担心这名士兵会因为疏忽而遭受长官的惩罚,赶紧把他找了回来,并对这个士兵的长官说:“他现在已经学会怎样拿着蜡烛照明了,所以你也没必要换了他。”

点评:韩琦按“仇必和解”之道行事,因为他是贤德之人,从大局出发处理人际关系。

五、如何达致心灵和谐?

南怀瑾曾经说过:21世纪的最大的社会病是精神疾病”,21世纪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在网络上快速的传播,特别是负面的资讯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像野草一般快速的发展,暴力、色情、低俗、娱乐化电视电影节目的泛滥。这些负面资讯通过手机、网络铺天盖地在广泛传播,其结果就是导致现代人的心灵受到严重的毒害,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一个人的健康首先来自于心灵的和谐,要让自己的心灵和谐,应当采用以下办法:

1、清扫心尘:一面镜子如果我们不经常去擦拭它,就会落满灰尘。我们的心灵也是一面明镜,每天会沾染大量的精神毒素,对于自己的心灵需要时时不断地掸拂擦拭,不要让它污染太多的精神毒素,从而障蔽自己光明的本性。每个人心里中的贪念、虚假、忧虑、痛苦、怨怒,实际上就是自己心灵之镜上的尘埃。我们要让自己的心灵保持和谐的状态,就要常常扫除心灵中的尘埃,用圣贤留下来的精神智慧洗涤自己的心灵,曾国藩说:“三天不读书便觉得自己面目可憎”。

2、居仁由义:良好的内在德性是心灵健康的心理基础。儒家提出“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追求,不是空谈,更不是为什么封建统治服务,而是健康的心灵就需要“仁、义、礼、智、信”。著名分析心理学家荣格认为,神经症的主要原因是良知的冲突及需要回答的道德难题。每个人的真我本性是善的,如果我们的内心和我们的行为充满了恶的成份,那么就会与善的本性产生冲突,自己的内心中就会感到不安、内疚、惭愧,严重者就会出现病态的心理疾病。反过来,如果我们的内心和我们的行为主要是善的成分,那么就会和自己善的真我本性相容,让自己心安理得,感到快乐。

3、宣泄升华:一个人内心中不良情绪太多就会导致心灵中阴气太盛,阴阳不调,小则影响心理的健康,大则导致身体生病。所以一个人内心积压的痛苦或不良情绪,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宣泄出去,比如文学艺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方式向外宣泄。或者把内心中挤压的痛苦转化为动力,投身到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活动中,以升华的方式求得心灵的和谐。如周文王、孔子、屈原、孙子、韩非、司马迁等遭遇到了巨大的挫折,但他们越挫越奋,在困境中奋起,既摆脱了痛苦,也实现了生命的升华。

4、劳作运动:一个人在内心中遭受到打击和积累了太多的不良情绪时,可以投身于有一定强度的运动中,进行体力劳动,将注意力就集中于运动或劳动上,由运动和劳动调动起身体机能发生变化,从而减少或消除不良情绪。这个时代精神疾病的患者增多,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今天的人普遍缺少劳动,同接触大自然太少。

子夏之过

子夏眼睛失明之后,离开了朋友家人独自一人生活,日子过得十分凄苦。他的同窗好友曾子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刻去看望他,拉着他的手说:“听说你的眼睛看不见了,我赶紧来看望你。但愿我能分担你的痛苦!”于是两人相对而泣。子夏十分悲愤,他忍不住对老朋友抱怨:“为什么我要承受这样的苦难呢?我并没有什么罪过啊,老天为什么要这样对我!”然而曾子却说:“你以为你没有罪过,但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的。你是否还记得当年你我在洙水和泗水之间共同侍奉老师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互相学习探究,度过了一段十分美好的时光。可是后来你离开了朋友,独自一人回到西河讲学。如今西河的人都把你称作老师,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我们共同的老师的思想。你的第一条罪过就是不仁,因为你只看重树立自己的名声;你的亲人去世了,你只知道一味沉浸在自己的悲痛之中,而将天下苍生的苦难抛在脑后,这是不义,是你的第二条罪过。你儿子死后,你哭瞎了双眼,可你却忘记了老师的教诲,损坏了父母赐予你的身体,这是你的第三条罪过——不孝。”

听完曾子的话以后,子夏连忙将手杖扔掉,恳切地说:“你说得对,是我错了,我离开朋友独自居住的时间太久了。”子夏从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重回君子之路。

点评:回到仁、义、孝的道路上去,才能摆脱精神的痛若。

六、如何运用中和之道来养生?

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养生文化,而养生最重要的在精神世界,也就是要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常常处于一种中正平和之中,不偏不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到形与神、阴与阳、动与静、劳与逸、乐与悲、刚与柔和谐统一,这样的人就可以颐养天年,身心健康。顺应自然:董仲舒主张:“循天之道,以养其身。”世界万事万物基本上都是遵循自然规律,遵循天道的,比如动植物世界一定会遵循自然的成长规律,一定会秋收冬藏,春生夏长。养生就是要保证身体“和于阴阳, 调于四时”,才能够身心健康,气血通常。人的最佳生活状态,就是与道合一,符合自然规律的状态。

动静平衡:生命在于运动,也在于静止,更在于动静平衡。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动得过多,耗费体能,消耗阳气;动得太少,体能衰退,气血不调。所以善于养生者一定是懂得阴阳平衡,动静平衡的人。在西方文化中没有这样的智慧,认为健康就是要动,要通过健身让自己不断的强大,殊不知过度的运动不仅造成了身体的损伤,还导致过度的消耗生命机能,很多运动员到晚年后往往身体多病痛就是这个道理,在自然界凡是运动量大的动物都命短,而长寿的动物都是动静相宜的,甚至于偏向静的。饮食有节:五味平和,切忌吃过于偏味重的事物,辛入肺,甘入脾,苦入心,酸入肝,咸入肾。“口中吃得清和味,肠腹无碍神脑明”。食物多样,营养均衡,饮食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健康,而不仅仅是满足口欲,饮食要多样化。食之有节,定时定量。身体对各种物质营养的需是有一个限度的,达不到,就造成营养不良,超过此限度,又形成堆积在身上的垃圾。

虚静养生: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很多宗教都有静坐的教法,静坐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让一个人的身心处于一种极静的状态,让身心处于清心寡欲之下,在宁静中把心灵中的焦虑、邪念、仇恨、嫉妒、恐惧等心理调和在一个中正平和的状态下,同时在静养中让自己的身体机能实现自我修复,让血气畅通。

以德养生:德是养生的根本。儒家提倡“仁者寿”,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一般都长寿,所有长寿的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慈眉善目,其原因就是一个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他心平气和,内心中没有太多的杂念邪念,常常是处于一种中正平和的状态。道家更是主张“以道养生”,孔子提出“德润身”,“大德必得其寿”,董仲舒主张“义以养心”。少私寡欲:德能够养身,静能够养身,就是因为在清心寡欲之下,人的欲望减少了,计较也就少了,得失也就放下了,名利也放下了,内心世界自然就平和。少私寡欲的人生活也简化,在一种朴素简单、恬淡宁静的生活下一切自然归于平静。反之私心过重,欲望过强的人沉溺于声色感官享受,就会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很大的负累,身心受到伤害。

 

孔子的养生之道

孔子在战乱年代享年73岁。原因之一就是,孔子也是一位养生保健方面的专家。孔子主张“食不言,寝不语”,教导弟子吃饭和睡觉的时候不要说话。就饮食而言,他认为食物变了颜色之后就不能吃了,变味了就更不能吃了;至于食物的质量,他认为陈旧的粮食不能吃,不新鲜的鱼和肉不能吃,不时新的果蔬也不能吃。在制作方面,他认为烹调不当的食物不能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也不能吃,他还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肉虽多,不使胜食气”,也就是说,尽管席上的肉很多,可也不能超过吃饭的量。因为肉类食品很容易在脏腑内积食积热,吃得太多会导致体力下降;如果动物性蛋白质摄取过多,那么钙质反而容易排出体外。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其意就是:粮食应当舂得越精越好,肉应切得越细越好。曾经有一次,楚国的大夫叶公向孔子的弟子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对子路说:“你应该对叶公说,他是这样一个人:发愤努力时忘记吃饭,高兴的时候则把所有的忧愁都抛诸脑后,甚至连快要老了都感觉不到。”孔子之所以能长寿,也是和这种开阔的心境密不可分的。点评:孔子之所以健康长寿,就是因为他践行仁义之道,做到“仁者寿”。

七、如何运用和合之理做到“齐家”?

儒者的使命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第一步。《大学》中讲到:“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就是说一个君子,一个有使命的读书人,如果自己的家都不和谐,那么他是不可能去教导别人的,更不可能去治国平天下的。齐家就是要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齐家的关键是修身,家庭成员只有把自己的德行修炼好了,特别是作为一家之主的家长,要有以身作则的德行修养,这个家庭才能够和睦。夫义妇顺:家庭是最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这个细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一个家庭要和谐就得要夫妻关系和谐,夫妻要和谐就要做到“夫有义,妇有德”。夫有义就是说作为丈夫的要有道义,一个有道义的男子首要要从事正当的职业,不能搞鸡鸣狗盗的勾当,要堂堂正正做人,在家庭中对妻子儿女、父母双亲有情有义,不要做一个薄情寡义之人。妇有德,就是要求女子要有德行,而不是整天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讲吃讲穿,带着孩子到处吃喝玩乐,在老人面前,把老人当仆人使唤。女子要效法大地,厚德载物,这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有良好品质的孩子来。古人常将琴与瑟一起演奏,互相唱和,形成和谐悦耳的音乐。琴瑟之好,比喻夫妻和谐,生活甜美。孔子提出:夫妇之间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爱”与“敬”,缺乏爱,就没有亲情;缺乏敬,就不能端正自己。中国有夫妻“相敬如宾”的说法,有举案齐眉的故事,倡导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互相宽容,互相支持。夫妻双方共同担负家庭的责任,都应当为对方、为家庭付出,不要计较回报,不要计较利益,这样的家庭才能够和谐。

父慈子孝:儒家在五伦关系中提倡“父慈子孝”,在今天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特别在今天,很多家庭都有独生子女,父母、老人对孩子都是宠爱有加,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亲子关系非常槽糕。父母对孩子要慈爱而不是溺爱,在慈爱中,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良好的德行和人格魅力。父母跟孩子之间不是一种朋友关系,父母也不仅仅只是带着孩子到处玩,让孩子开心,而是要和孩子之间通过爱来建立起一种心灵之间的感应。慈父可以是严父,但是不会是一个粗暴的父亲。在父母的良好德行的影响之下,孩子也会培养起良好的品德,一个有良好品德的孩子也就会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兄友弟恭:在一个家庭中,兄弟之间既血肉相连,血浓于水,同时又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财产的纠纷而产生矛盾,甚至会反目成仇。所以兄长对弟弟妹妹要友爱,在中国文化中长兄如父,在以前的大家庭中,弟弟妹妹往往是哥哥姐姐带大的。那么哥哥姐姐在日常生活中对弟弟妹妹的关爱照顾,自然会让弟妹对兄长产生恭敬之情。一个家庭中,若哥哥说话,弟弟都听,弟弟有什么要求,哥哥没有不答应的,这样和气的家,没有不兴旺的,反之,这个家庭就一定要败落。

相敬如宾

郤芮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因为犯了过错而被杀;他的儿子郤缺也因此而被贬为平民,只能依靠务农维持生计。然而郤缺却没有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和个人的遭遇而怨天尤人,反而在勤劳耕作的同时,以古今圣贤为师,刻苦修身,提高自己的德行。他的妻子因此而对他十分仰慕。那些初次见他的人也对他的德行赞叹不已。有一次,郤缺在田里除草。到了午饭的时候,妻子送饭来给丈夫。只见她端着饭,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郤缺连忙伸手去接,并对妻子表达了谢意。夫妻二人相互尊重,尽管日子过得有些清苦,但家庭生活却十分快乐。点评:郤缺夫妇相互尊重,成为“夫义妇顺”的典型,后人就以“相敬如宾”来形容夫妻恩爱。

八、如何进行和谐的沟通交流?

一个团队的和谐,一个家庭的和睦,人际关系的良好,无不从礼敬谦和的有效沟通开始。人与人之间靠语言进行交流,一个人的所思所想都是通过口表达出来的,口乃心之门户。在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中说话是放在第一位的,先要会说话才能把事情做得圆满。

说好话不是只说好听的话,而是要进行和谐的沟通,说话不能常常带刺,不能以挖苦别人和取笑别人为乐。说好话还要不吝赞美之词,对家人,对朋友要常常口吐莲花,别人做得好的事,要多多赞扬。

频道同步:有效的沟通首先的要求就是求沟通要在一个频道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共同的语言。一个高水平的学者很难跟一个读书很少只关心自己家中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老太太聊得很开心,一个嘻嘻哈哈的人也很难和一个整天愁眉苦脸的人成为知己。频道同步,就是双方要情绪要同步,同悲者可以同病相怜,同喜者可以共享欢乐;双方要思想同步,思想差距太大,就存在着很大的沟通困难;双方价值观、信仰、追求要同步,如果双方的目标、需求、价值观差距太大,则沟通就困难,大家有了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愿景,沟通才会顺畅。

热情主动:沉默寡言、冷漠的人缺乏沟通的主动性,难以建立起和谐有效的人际关系。一个人如果总是沉默寡言,就会失去很多和别人接触交流的机会。而热情主动者,往往能向各方传递更多信息,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热情主动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互惠共赢:损人利己的人际关系是不能持久的,先利人后利己的人际关系才能长久。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些什么的人,最后人际关系一般都很槽糕。我们常常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想问题,不要为难别人,不要麻烦别人,和别人交往就是一种单纯的朋友关系,这样对方也会真心诚意的对待自己。如果总是想自己的利益,只是盯着对方口袋中的钱,就会做欺骗对方的事,最后日久见人心,被人看扁、看穿,落得损人害己的下场。

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感受到对方的情感,理解对方的想法。一个人这样去交朋友,朋友一定会那他当知己。在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大家都在带着面具做人。常常为别人考虑,常常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的人,才能够交到真心的朋友。

攻心为上

战国时期,赵国太后刚刚执掌朝政,秦国向赵国发动进攻。无奈之下,赵太后只得向齐国请求支援。然而齐国却提出了一个出兵的要求,那就是赵太后必须要将自己的幼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太后十分溺爱自己的幼子,不肯让他到齐国做人质,还下令大臣们不得进谏。这时候,触龙前来求见赵太后,他并没有直接提出让赵太后以国家利益为重,送长安君去做人质,而是先和她谈养生之事,缓和气氛;接着又请求太后能照顾自己的幼子,让他到王宫中做护卫;不知不觉间,赵太后就被触龙引向关于父母应该如何疼爱子女这一话题。

这样一来,触龙就能委婉地提醒赵太后,只有为子女做长远打算,才是真正地疼爱他们;所以太后应该将长安君送到齐国当人质,让他为国立功,最终成功地说服了赵太后,达到了自己游说的目的。

触龙运用揣摩之术,最终获得成功。历史上类似的事情也很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对于如何处理好和周边兄弟民族的关系,从而获得他们的支持,一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为其提供有益指导的,莫过于纵横家攻心为上。

当初诸葛亮在蜀国做丞相的时候,恰好遇到蛮王孟获起兵反蜀。奉命领兵平叛的诸葛亮接受了马谡攻心为上的策略,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将孟获七擒七纵,最终令其心悦诚服,从此安心事蜀。诸葛亮也一劳永逸地平定了叛乱,并为北伐曹魏解除了后顾之忧。究其原因,也是因为他成功地实施了攻心为上的战略。当时清朝刚刚建立,蒙古一直是北方的不稳定因素。在对分裂势力进行坚决打击的同时,清初诸帝也一直实施攻心战略。由于蒙古信喇嘛教,所以清初诸帝采取遍盖寺庙,扶持喇嘛教作为攻心的重要方式。满清王朝最终赢得了蒙古人的支持。所以,当时有“一寺能抵十万兵”的说法。

点评: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直达内心,使人从内心深处有所触动,有所改变。

九、如何理解并运用天人合一?

人类在地球上要长期存在和发展下去,就要顺应自然规律,回到自然的生存状态中,建立人同自然万物的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人类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人也不能胜天。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人类在地球上最终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如果是按照现在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西方的文化模式,人类只会加速对地球的破坏。

仁者爱物:自然界的万物是一体的,彼此相互依存,人类对自然万物要有仁爱之心。仁者将自己同天地万物视为一体,这一整体生命就是“大我”,万象万物就是“大我”的组成部分。自己对于万象万物,就像对待自己的肢体一样,要倍加珍惜和爱护。当万象万物遭到损伤,犹如自己的肢体受到伤害一样,不忍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境界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和谐统一:人人遵守社会行为规范,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同理,人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在几千年的人类农耕文明中,人类都能够跟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通过土地来获取食物,那时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有限的,在这样的状态下万物才能化育流行,生生不己。人在自然界中要要处处行中道:“得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人、土地、高山、川流、植物、动物,都是宇宙生命的一个细胞,每个生命体都发挥着特有的功能,共同维护着宇宙大生命。

节制节用:破坏大自然的元凶就是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人类的欲望为什么会在最近一两百年中无限度地膨胀,是因为西方消费至上文化的泛滥。今天以科技为主的文化发展模式,给人类在衣、食、住、行方面带来的极大的方便,人类的个体生命也到得了极大的尊重,但是人类在最近几十年大量消耗地球资源,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人类就会一步一步走向灾难。面对今天人类面临的社会问题,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古圣先贤伟大的智慧和远见。比如:“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第四十六)“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周易• 节彖》)

敬畏自然:中国传统社会将天地位列于祭祀之首,与神灵相结合,自天子至百姓,莫不顶礼膜拜,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之情。而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却提倡“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和不存在事物的尺度”。这两种文化形成了两种和自然界相处的不同模式。顺应自然:人类的生命就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命是同生死相关的,人类要顺从大自然的自然循环过程,维护自然的原有形态。老子倡导的无为,就是要求人们既要戒除违反人的自然本性和破坏自然状态的行为,也要戒除违反自然万物的天然本性和改变天然状态的行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

效法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作为万物之灵,自然有其精妙之处,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人的精妙之处不仅仅在于有形物质器官,而在于无形的精神世界,人的精神境界有其高下之分。如果能够顺应自然,效法自然,取道于自然,修养自己的德行,做到自己的精神与肉体和谐,自我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里革劝宣公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叫鲁宣公的君主。一年夏天,鲁宣公带着随从到潭边准备撒网捕鱼。谁料,渔网刚布好的时候,大夫里革恰好从潭边路过,见此情形,立刻上来将已经布好的渔网的钢绳剪短,还把网也拉上来扔到一边。鲁宣公一开始是有些吃惊,接着生气地责问里革为什么要这样做。里革却不卑不亢,他向鲁宣公行了一个礼,说道:“从前古人留下遗训,树木所生新芽不得砍伐,沼泽中未长成材的草木不得割去,有卵的鱼和小鱼也不能捕捞,那些幼鹿麋子等小兽要保证它们的成长,刚从鸟卵中孵出来的小鸟也不得捕捉,还要将卵和未生翅的幼虫留下来……以此保证各种动植物都能繁衍生息。可现在正是欲孕育幼子的时候,您却用网捕捞,您不觉得这太贪婪了吗?”

里革的话让鲁宣公十分惭愧,他也欣然接受了里革的劝谏,并感慨地说:“里革能纠正我的过错,于我而言是再好不过的了。这真是一张好网,让我懂得了如何才能让鸟兽鱼虫生息繁衍。我一定要把它收藏起来,不能忘记里革的告诫啊!”点评:人类对自然的无度索取,已使大量的动植物灭绝,违背“仁者以天下万物为一体”的理念,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本文选自陈杰思、刘少华著《中国人应知的中华十德》,中华书局2018年版。)

224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