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国学著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著作 > 中华义理 >第五章 主体修养

第五节 修养之道

日期:2021-07-10

查看次数:290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第五节〓修养之道

 

修养是人自觉地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生命境界的认识、体证和践行的过程,是优秀的 文化资源内在化的过程。修养是多方面的,有身心修养、文化修养、道德修养、艺术修养等 。下面,我们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总结出以下一些可操作的修养方式。

 

1.立志高远

理想是符合义理的主观心愿,是道义目标。理想引导着个体生命不断完善。有了理想,心 灵生命的活动才具有方向性,心灵生命中的各种心象,在共同趋向于这个方向的过程中,得 以有序地组合,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若无理想,心灵生命便失去了正确方向,心灵生命中 的各种心象自发地涌现,杂乱地组合,互相冲突,缺乏统一性。有了理想,心灵生命的活动 才具有内在的动力。

 

2.情景修养

人处于良好的环境中,良性心象外源源源不断地进入自己的心灵生命之中,这一过程可 以叫“净习”;当人处于恶劣的环境中,恶性的心象外源也就会源源不断地进入到自己的心 灵生命之中,这一过程可以叫“染习”。不要把自己放在脱离社会的真空里进行修证,也 不要脱离实际生活作苦思冥想,要把自己放在一定的生活情景之中展开践行,心象的外源和 心象的内源才能相须互发,相互牵引进入自己的心灵生命中,形成良性的心象。如果不得 已身处恶劣的环境中,只要有自主的精神,良知不昧,则魔怪之地也就是自己的修道之场, 即“直心即道场”(《维摩经》)只要自己对恶的事物进行不懈的斗争,恶性心象外源就不 会进入自己的心灵生命中,或者即使进入自己的心灵生命中,也是居于被排斥和压制的位置 。在同恶的斗争中,自己生命中善的力量就会不断地增长。

 

3.逆向修养

修养是为己之学,为己不是为自己的私欲服务,而是成就自己的品德。人的意识的方 向通常是指向外的,要改变意识的习惯方向,使之指向自身,指向内心。修养不是去完成一 件外在的工作,而是要实现自身的彻底改造与转变,产生变化的是主体自身。通过外部的践 行活动(治国、齐家、平天下),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自己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外在的践 行活动的直接结果。

 

4.集体修养

在一定的相对稳定的集体中展开修养,往往可以互相切磋、教学相长、展开践行。而且 ,在一定的稳定的集体中,形成一定的舆论氛围,有助于培养人的耻羞之心。群体所形成的 感染力,有助于培养人的道德意识。中华民族的许多道德观念,即是在血缘宗族或家庭这样 的集体中修养而来的。集体修养中有如下一些问题值得注意。其一,在小集体中培养的道德 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在中国传统的血缘宗族中生活的人,往往把血缘宗族之外的人视为异己 者、视为外人、陌生人,对他们产生不友好的行为。由于视野局限在血缘宗族中,社会意识 、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淡薄,损害公益的事情不断发生,公德缺乏。其二,在集体修养中, 由社会舆论的作用而形成的羞耻感,只有在其行为暴露于公众面前并被公众谴责之时,才对 人有约束力。这既不同于是非感、也不同于良知感。一个人做了错事,只要不被人发觉,或 者即使被人发觉但却不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那么,他的面子依然在,羞耻感对他并不发生 惩罚作用。把自己作为人生舞台上的一个角色,注重看客的反应。无论自己的行为是善是恶 ,只要有人欣赏,就叫赏脸;如果无人欣赏,就叫丢脸。一切是非曲直可以不要,但脸皮不 可不要。如果集体是一邪恶的集体,那么,由耻羞感所维护的,就可能是邪恶。

 

5.博学慎思

博学,是要求自己主动地接受丰富的文化资源的滋养,在优良的文化资源的滋养中形成 健康的心灵生命。文化资源是心灵生命的精神粮食。中国古代的文化经典、民俗民风、历史 遗迹、书法、国画、气功、中医、唐诗宋词等,皆是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不能仅仅停 驻在几本文化经典上,作空洞的玄想,而要置身于文化资源环境中,受其浸润。

 

6.渐修顿悟

修养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漫长历程,修养之路是永无尽头的,人只能一点一滴地积累德性 ,一步一步地走向圣人境界,因而,渐修就成为修养的基本方式。顿悟,则是修养的结果, 是指心灵生命在经过漫长的修养之路后,向高级的生命境界升跃的生命片断。顿悟不是从认 识上解开了思想的疑惑,也不是人从外部世界获得了什么,而是主体向高级的生命境界的跃 升。若无渐修,则无顿悟;若无顿悟,则渐修未获正果。

 

7.因人异法

修养者根器不同,身世阅历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因此,要了解自己,根据自身的有利 因素,针对自身的缺点,采用适合于自身的修养方法:“但是一切言教,只如治病,为痛不 同,药亦不同。”(《古尊宿语录》卷二)由于人的共性和人类生存境遇的共同性,还是存 在着普遍适用的一些修养方式,不可因为强调方法因人而异,就完全抛弃普遍适用的修养方 式。

 

8.超越提升

超越是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摆脱低俗境界的种种困扰,实现更高的生存价值,体现更好 的生存意义。若以否定的方式来对待现实世界,则鄙视、排斥现实世界;以肯定的方式对待 现实世界,沉湎于现实世界,与现实世界同流合污。这两种方式各有其弊,不如用超越的方 式来对待现实世界,避免了这两种方式的偏差,站在更高的角度,兼用这两种方式的长处。 中国传统文化以内在超越为主,以外在超越为辅;西方文化以外在超越为主,以内在超越 为辅。

 

9.虚静空灵

物态生命的活动,通过新陈代谢,不断地排除废弃之物和有毒之物。若某些有毒之物不 能被自动排除,则必须以药对治,如此,物态生命才能健康地存在。心灵生命存在的社会领 域远比物态生命存在的物质自然领域复杂,各种毒素远比物质自然中的毒素多得多,心灵生 命浸染着更多的毒素。然而,心灵生命只有遗忘机制而无新陈代谢功能,只能排除那些留下 较浅印迹的心象,而不能有效地自动排除各种心灵的毒素。心灵的毒素日益沉积,使心灵生 命不堪负累,使心灵生命发生病变。中华文化对治此症的方式,即是“虚静空灵”之法。

清除这三类心灵的毒素,有诸多方法:

一、万念归一,一归于空。心灵生命中万念纷杂,谓之多头意识。只须集中意志,指向 某一点,则形成独头意识,其他杂乱的意识就受到抑制。形成独头意识后,将此独头意识斩 断,则心灵生命就进入空灵之境。

二、三际托空。心灵生命总是处于念念相续的运动状态,在前念已过,后念未起之时, 当下之念转入空寂。

三、思量非思量。明代诗僧苍雪诗云:“南台静望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 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四、坐忘:忘物、忘己、物我两忘,这是庄子提出的。

心灵生命之空,不是全无一物,而是消除心灵中的毒素,抹去心境上的尘埃。空谷回音 ,空心回味,真我之呈现以及良性心象集群的活动,使心灵生命进入空而灵的状态。

心灵生命处于虚静之中,方能发挥明镜之作用,真实地映照万象万物,虚怀若谷,收摄 万象万物之生命精神。以和敬清寂的茶道之心,才能品出茶之真味。

心灵生命处于虚静之中,真我才能挣脱意识杂念之枷锁而觉起,直接显现其光明本质。

心灵生命处于虚静之中,才能应物而起,随机流转,保持顺畅之活动状态。

心灵生命处于虚静之中,真我之功能才能直接显现,直接引领着生命进入出神入化的活 动状态。

当积极有为——高效率——高消费的生活模式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浪费资源、扭曲人性之弊 端时,清净无为作为人类生活的智慧,就会受到人们的重视。清净无为的根基就是心灵生命 的虚静空灵。

 

10.持敬主一

持敬,是保持心灵的虚明,保持意识的清醒。恶念和无明之意识一旦闪现,即被自己觉知 。若心灵处于昏沉之中,无明之意识泛起,亦不能觉知;而且,心灵被无明之意识所占据, 迷而不知返。主一,则是将此清醒的心念收敛,心念集中,专注于一点,由多头意识转为独 头意识,使各种纷乱的意识渐渐止息。然后,将此心念专注于自己的善念上,把守住善念, 勿使走失,勿使泯灭。

 

11.苦难磨练

人格的成长需要在某些恶劣的环境中磨练。缺乏苦难的磨练,人的生命便缺乏丰富阅历的滋 养而变得单调无聊;缺乏苦难的磨练,人就难于培养人的坚强意志和勇气而变得萎靡;缺乏 苦难的磨练,一切快乐只能是肤浅的;缺乏苦难的磨练,就难于培养人的同情心和忧患意识 。一味地追求安逸,就不会有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在比较舒适的环境中,人容易滋生 懒惰,容易沉溺于物。

超越苦难,即是改造主体,消除痛苦产生的主观原因,并将苦难转化为对自己生命的磨练和 考验。就像炎热天气一样,你无处可逃,那么,你就走进炎热之中,享受炎热,在炎热之中 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与其被动地遭受苦难,不如主动地进入苦难之中,使苦难与自己合而 为一,从而避免苦难对自己的伤害。

 

 

12.把握当下

把自己从苦涩的回忆中拉回,把自己从遥远的幻想中拉回,把自己从杂芜的意识中拉出来 ,回到此时此刻,全身心地投入此时此刻,不让此时此刻在不知不觉中、在碌碌无为中悄然 逝去。禅的当头棒喝,就是将弟子从妄念中唤醒,从过去和将来拉回,使之当下真实地存在 。永恒由瞬间所组成,生命只存在于此时此刻的瞬间,把握住瞬间,才抓住了永恒之链,在 生命之流中找到一个立足点,而不是在生命的洪流中飘浮不定。

 

13.齐物等视

商业社会已养成我们这种习性,即无论何物,均以市场价格的高低来区别其价值的高低 ,并且将生活水平的提高视为舍弃市场价格低的东西,趋从市场价格高的东西。斤斤计较 之心,日见精细。自然万物均有宝贵的使用价值,在不同的方面发挥着作用;自然万物均有 自身存在的价值,即便对人没有任何用处。同理,任何一个人都具有自身存在价值;任何人 均有宝贵的价值,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明乎此,我们对他人、对自然界万物, 都应持平等相待的态度,克除分别心。若有了分别心,则有贵此贱彼之心,破坏了宇宙间众 生平等关系,从而产生糟践低贱者的罪恶。

 

14.见利思义

现实社会就是由各种利交织而成的,如果不敢面对“利”的问题,也就无法使主体立足于现 实世界,也就无法认识伦理境遇,更谈不上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和道德理性的增长,而只能 退缩到“空谈心性”的小天地里。生命以个体的形式展开活动,个体的需要无时不在。如何 摆正利益关系,就涉及到利与义的关系问题。在此,我们坚持的原则应该是:“见利思义” 、“先义后利”,以正义作为行为的最高准则,以正义来调整利益关系。

 

15.慎独防微

慎独是指,当自己处在无人知晓的境况中,在没有外在的控制、影响、奖罚作用之下,依 靠自己的人格品质和自制力,来阻止自己的恶念和恶行之发生。防微是指,在事情发生或者 事情处于萌芽状态时,要有防备、警惕之心,将恶念和恶行消灭在萌芽状态,勿使之扩大, 勿使之积少成多。对于恶的防线,应设置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当内心有一念萌生时,克除 恶念。

 

16.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敢于正视困难和潜伏的危机、灾难,从而激起恻隐之心和深深的忧虑。忧患意识必 然导致理性的思考,以寻求解救之道;必然导致积极的行为,以求摆脱困境。忧患意识不是 个人利益的患得患失心理,也不是莫名的哀伤、绝望、恐惧。忧患意识是同人的道德良知和 社会感相联的。所忧者何?一为忧道,二为忧国,三为忧民,四为忧天下。

 

17.涵养未发

必须培植道德行为的内在根本。存养此道德本心,才能在应事接物中发用出来。良知本 体,当其处于未发状态,并非不存在,而是以潜伏的状态存在。正如树根,深埋于土中,不 露于外,但若要枝叶繁茂,必先培养其根。对业已存在的良知本体,应随时加以涵养。

主体中的要素,当它们未进入心灵生命活动的领域时,就处于未发状态;当它们进入心 灵生命活动的领域时,即处于已发状态。主体的某一要素是处于未发状态还是处于已发状态 ,惟一的区别是该要素是否进入心灵境界中,是否为意识之光所照见。

修养可以从已发形态入手,对处于已发形态的各种因素进行调理、修改、重组、完善、充实 、反省、消除等工作,使这些已发的因素脱离消极的东西,在美与善的维度上得以提升,最 后,这些已发因素又会转入未发状态。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将各种善与美的精神因素培植起 来,置于未发的形态下永久地存在;同时,可以将处于未发状态的各种丑与恶的因素扫除, 这就是涵养未发。人在道德活动中,在审美活动中,来自于生命主体的生命精神同来自于客 体的生命精神相互交融,共同滋养着心灵生命,心灵生命收摄着万象万物之生命精神,内化 于自己的品性中,这也是涵养未发。

 

18.观想持诵

诵读文化经典语句,多遍反复,终使文化经典语句深深印记在心。诵读有口诵、心诵二种 ,可两者并用,切忌只有口诵而无心诵。心诵者,不仅要理解文化经典语句之意蕴,而且要 体证文化经典语句之生命精神。

观想是浮现并重组自己意识库藏中的良性心象,想象有形象之物,想象有形象之物所构成 的意境,在观想中体会万象万物的生命精神。如:观想圣贤、英烈之光辉形象,以培养崇敬 之情;慈悲观:以同情之心态观想众生之悲苦状,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喜乐观:观想众生之 喜乐状,并与人同乐,舍弃嫉妒之心;山河大地观:以唐诗宋词为引导,观想山河大地之壮 美,以培养开阔、豁达之胸襟;草木花鸟观:以唐诗宋词为引导,观想草木花鸟所显现之生 机,以培养自己生命的生命活力。

 

19.崇敬圣贤

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认识的片面、人格的缺欠、力量的渺小、生命的卑微,需要通过对圣贤的 崇敬,将自己的有限生命扩展至无限,将自己力量放大,将自己的人格提升,将自己的认识 提高,对圣贤的崇敬,也就是对圣贤的趋从,就是对圣贤所传之道的认同。学习某一知识内 容,并不需要了解该内容出自何人之手,有无权威性。修养则不同,对圣贤的崇敬,促使学 习者归化于圣贤。崇敬圣贤,使得个体生命能超越时空障碍,皈依圣贤,从而获得生命的归 属感和心灵的安宁感。崇敬圣贤,自己的人格成长就有了光辉的榜样。

 

20.忠恕之道

忠是“中”与“心”合体,是指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和真实体验。“恕”是“如”与“心 ”合体,意为:“己心如人心”,“人心如己心”。忠恕之道存在的前提是:人有共同的人 性,共同的生理需要和心灵需要,有同等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有同等的存在权利。忠恕 之道的心灵活动过程是:把自己放在对方所处的困境中,站在对方的角度,深刻体验对方的 痛苦,感受对方的感情,认识到对方的苦难和实际需要,“以己度人”,“将心比心”, 能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论语·雍也》)

 

21.克己自律

所克者,乃是自己的炽盛而且以不正当途径发用的物质欲望和生理本能,是自己的误觉。克 不等于消灭,而是使自己的物质欲望和生理本能回复到正常的状态,并从不正当的途径回到 正当的途径上,此即“克己复礼”。所以,克要掌握一定的度,若用之过度,克到心如死灰 、身如槁木的地步,则谬矣。

以何克之?是以自己的良知作为克者。若没有培养出自己的道德良知,则所谓的“克”,乃 是以自己的此一念攻击自己的另一念,以自己的此一欲克制自己的彼一欲,总是在欲念的泥 潭中越陷越深。

 

22.反省忏悔

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会有缺点和错误。对于错误,有的人自以为是,怙恶不悛,那么, 他的缺点和错误就不断积累,他的恶习就会日益增长;有的人则深感惭愧、内疚、羞耻,认 真听取他人的意见,深刻反思,坚决改正,这样,他的缺点和错误就会不断被克除,他的善 就会日益增长。

在自己参与的活动中,如果出现不好的后果,除了分析客观原因外,更应从自己的身上 找原因,敢于面对自己,勇于剖析自己,这样才能明察自己身上的缺点。许多人养成的习性 是,如果事情出现了不好的结果,就千方百计地去找他人的原因,找客观的原因,而不把分 析批判的矛头指向自己,甚至明知自己的错误,还要遮遮掩掩。

 

23.谦逊戒骄

在封建等级关系中,君臣之间、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前者居于上位,后者居于下位。对 人的尊重是单向度的,是下位者对上位者的尊重。下位者单方面地尊重上位者,就要求下位 者具有谦让之德,并表现出这样的极端:下位者不敢阻止上位者的恶,不敢保护自己的权益 ,无原则地做出自我牺牲,极端弱化自己,陷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困境。下位者的 卑微,助长了上位者的猖狂。过度的谦逊是存在于自己身上的压制自己的力量,许多人便是 在这种自谦中慢性自杀。必须摆脱封建等级特征,谦逊之德才有存在的价值。真正的谦逊之 德是指虚心向别人学习,合理地自我制约,不断地反省自己,不骄傲,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 成功而要求不断进步,尊重他人。

 

24.崇俭抑奢

在当代社会,富国的生活观、富人的生活观在强大的经济后盾和文化霸权的推动下,已将奢 侈树立为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时尚,以节俭为耻,以奢侈为荣。节俭之德遭到了前所未有的 毁灭。所以,要养成节俭之德,首先要有独立的人格,足以抗拒社会生活风尚的引诱。俭可 以养心,俭可以养德,俭可以养身,俭可导致社会安宁。

 

25.正己修身

行为可以分为几类:一是良好行为,包括道德行为和文明行为;二是中性行为;三是违 法犯罪行为;四是不良行为。中国封建时代,人生活在血缘宗族中,在血缘宗族中培养了一 套完整的规范。当血缘宗族瓦解之后,与血缘宗族相联系的行为规范随之被抛弃。这就在行 为规范方面留下一个很大的空场。法律和惩罚只对违法犯罪行为有效,而无法克服人的不良 行为,也不能有效地倡导良好行为。于是,当代社会就存在着良好行为大量丧失,不良行为 泛滥的现象。正己修身就是培养自己的良好行为,克除自己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使 良好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

 

26.践行奉献

人的外在行为同心灵生命的活动是相互对应的,人的外在行为进入到某一层次、某一领域 ,心灵生命的活动也会相应地进入某一层次、某一领域。人的外在行为同心灵生命的活动是 互相促进、互相引发的。因此,道德践行可以引领心灵生命在道德的维度上展开活动,在活 动中吸收各种精神资源,充实自己的心灵生命。践行,是心灵生命跃向高级境界的必经阶梯 。践行,是在现实世界中遵行一定的条理和规范而展开的,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行之事上 ,故践行还可以调理心灵生命,消除心灵生命的误觉,治疗精神障碍。

心灵生命的活动,也必须向外表现为人的道德践行,从而使心灵生命建立同外部世界的真 实联系,心灵生命获得真实存在的现实基础。智慧之传递,并不是像知识信息的传递那样 ,生命主体可以直接接收。生命主体在接收到表达智慧的种种象征与符号时,要通过践行内 化于己。

 

27.慈悲为怀

人在抚育后代的本能上最容易培养爱护晚辈的“慈”的心怀。人类生活有着共同的苦难境 遇,生命主体也有共同的感受性,不同的人面对同一客观境遇时,便会有大致相同的主观感 受。恻隐之心就是心灵主体对他人生命的痛苦而产生相应的同感,悲由此而来。因此,慈 和悲是人类最自然的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的萌芽。只要对此善加扶持,扩充此善端,则“ 仁”之品性可以养成。慈爱之心和恻隐之心,因亲疏而有厚薄之分,因缓急而有轻重之别, 因远近而有所区别。对于远方的人的痛苦,对于陌生人的灾难,就不能依靠当场萌现的慈爱 之心和恻隐之心,而只能靠博爱精神。

 

28.持守正道

由于人的特质的多样性、不确定性、主观选择性,在人面前,总是同时存在着几条可能 的道路。从道德的意义上来区分,则有正道和邪路之分。何谓正道?正道即正义之路。正义 的基本内涵是:一个人在其活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产生的利从总量上讲大于害,并且能够 按公平的原则来分配所产生的利。公平的原则是,每个人都具有相同的生命价值、生存权利 和人格尊严,有权获得同等的待遇;分配时还应体现扶助贫弱和先人后己的原则。

 

29.遵纪守礼

万象万物依据自身的规律和特性而展开活动,其间并无选择性,也就不存在着应该还是不 应该的问题。人的特性并不是确定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存 在,人总是面临着多种可能性,因此,人的活动存在着多种选择性。如果人们毫无限制地, 随心所欲地展开活动,整个社会就处于严重的混乱状态。法纪和人文礼教,就是在某类境遇 中存在着的多种选择性中确定一种或数种,并且通过一定的制约力量,促使人按照社会确定 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法纪是通过外在的强制力量和外在的惩罚机制,促使人采取明智的行为 ;人文礼教则是通过内在的道德力量和外在的舆论、荣誉等力量,促使人产生道德行为和良 好行为。人文礼教和法纪,使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规范的渠道,从而使整个社会处于有序的 状态。

 

30.平常之心

修养并不是要脱离平常的生活状态,而是在提高了自己的生命境界之后,依然生活在平常 的生活状态中。但这样的平常生活状态,已经脱去了庸俗,在平常之中见真奇,在平凡之中 见伟大,在平常的生活状态中,闪现道的光辉。饥即食,困即眠,一般人带着种种妄念进行 ,故食不知其味,眠不得安稳。当去除了妄念之后,依旧是饥即食,困即眠,但已进入物我 为一的妙境。

 

31.心灵慧眼

眼为物质感官,故所感知者均为物质对象。心灵慧眼是以心灵为主体的感知者,所感知 的对象为心象。心灵慧眼是在生命境界中展开感知活动,生命境界的高低也就决定了心灵慧 眼感知层次的高低。心灵慧眼若不经修证,则较为迟钝,其感知能力较差,所能感知的心象 亦较少,心灵慧眼活动的境界亦较低。心灵慧眼常常被人们的感官欲望、杂乱意识、恶性心 象所遮蔽,从而陷于昏沉。必须通过主体修养,去除蒙蔽之物,使之光明如镜,增强其感知 能力,使之更为敏锐;提升其感知的境界,使之能感知丰富的良性心象。当审美的心灵慧眼 开启时,青山白云、闪电雷鸣、秋风雪雨等一切平常之物,就会闪现出美的光辉。当善的心 灵慧眼开启时,就能体知内在于自己生命中的善,照见善之物事,以怜爱之心照见众生。

 

32.培养正觉

判断心灵生命是否处于正觉状态的标准是:心灵生命的活动是否符合善性本原,是否符 合真、善、美之标准。正觉是心灵生命的健康状态,误觉是心灵生命的病态。培养正觉的基 本方法是呈现善性本质,在自己的心灵生命中形成与人的善性本质相一致的良性心象。亚里 斯多德曾说,美好的生活在于同人的真实本质和谐一致。正觉展现了人的真实本质。“乐” 是心灵生命处于正觉时所伴生的体验。正觉展现时存在着乐,正觉需要得以满足时也存在着 乐,此所谓“乐道”。当心灵生命处于正觉之中,就会形成正觉需要。如果一个人缺乏正觉 需要,那么,他就无法体证良知、内疚、羞耻、爱、同情、忏悔等,甚至认为这一切是虚伪 的、不真实的。具有正觉的人同具有正觉的人在一起,才能达到心灵的沟通,因为,在他们 各自的心灵中,对于什么是爱、什么是善,有着相同的体悟。

 

  • 驱除误觉

误觉的范畴远比医学上认定的精神病态更为广泛。医学上认定的精神病,是以正常人 的精神状态为参考标准的,异于正常人,就被判定为病态。而某些精神病态,因为太普遍了 ,因而被人误认为是正常现象,这样的精神病可以叫做社会精神病。觉悟者立身于高级的生 命境界中,下视众生,才发觉芸芸众生存在着的诸多的社会精神病。健全的社会培养人的正 觉需要,病态的社会培养人的误觉需要。

正觉与误觉在心灵生命中互为消长,犹如黑暗与光明。光明多一分,黑暗就少一分,当 光明溢满整个空间时,黑暗也就无立足之地;黑暗多一分,则光明少一分,当黑暗填满整个 空间时,光明也就没有了立足之地。驱逐黑暗的惟一途径便是光明降临。同样,驱逐误觉的 办法就是培养正觉。如果在不培养正觉的前提下去驱逐误觉,犹如在一间黑暗的房子里不点 亮明灯,却要驱除黑暗一样,是徒劳无益的。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有效方法,是将精神病人放 在正常的工作生活环境中,培养正觉。

 

34.返朴归真

宇宙万象万物,都是按其自身的性质而存在着,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运动着,即是按 照自然而然的法则、自己如此的方式存在和运动,也可以叫做“独化”、“自生”,不接受 任何外在强加给它的东西。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人总是存在着这种动向:背离自然,违背 万象万物自身的特性,把人为的东西强加给自然世界,强加给人类,使得自然处于混乱状态 ,社会处于异化状态。背离自然的异化现象,当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并且用一定的文化形 式固定下来时,就形成一道道厚重的异化迷障。异化迷障有文化屏障、语言屏障、逻辑屏障 、群体观念屏障、经验屏障、认知屏障等。万象万物不可能以其本来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 而是通过一定的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些可感的形态既是我们通向万象万物的桥梁,又是 我们通向万象万物的屏障。这一道道迷障降落在人与万物的本真状态之间,并把人卷裹起来 ,个人的思想、行为不知不觉地被这一道道迷障支配着。要返朴归真,就要有大智大勇,穿 透异化迷障,方能进入万象万物的真实天地。尊重并维护自然万物原本的存在形态,顺应自 然万物的变化,遵循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展开活动,尊重并维护自己 的自然本性。

 

35.顺应自然

 

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存在,懂得顺应之道,才能与社会和谐共处,与 自然和谐共处,自己才有安身立命之所;人的活动同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相协调,才能产生 最佳效果;遵循客观规律,才能获得成功。顺应自然,也是很重要的养生之道。人的自主性 和独立性,是顺应自然的必要前提,若丧失这一前提,顺应就变成随波逐流。顺应自然,就 要去除妄行。妄行就是违背自然的行为,妄行就是破坏自然、破坏社会的行为,妄行是毫无 意义的、多余的、错乱的行为。

 

36.物我为一

消除我同万象万物之间的界限,泯除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让万象万物作为心象出没 于我的心灵中,充养着我的心灵生命;让自己的精神流注到万象万物中,感受万物的生命律 动,让自己的生命精神同万象万物的生命精神交融在一起,互相贯通,这就是“大人者与天 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本文选自陈杰思著《中华义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