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管理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之道 > >案例

鹅湖之会

日期:2021-07-07

查看次数:310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鹅湖之会

 

历史上将朱熹和陆九渊并称为“朱陆”,这两个人都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大儒,后人尊称其为朱子和陆子。两人学识渊博,在学术上的观点却不尽相同。朱熹认为“有理而后有气”,万物之源是“理”,而“气”则是构成万物的材料;而陆九渊提出的理论是“心即理也”,他的观点是“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两人的观点截然相反,他们常常针锋相对,各抒己见,彼此互不相让,然而经过十几年的争论还是没有结果,两人也成为名噪一时的“论敌”。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江西信州鹅湖寺,两人进行了一场大辩论,两人就自己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历史上将其称为“鹅湖之会”。

学术观点的不同并不影响朱熹和陆九渊的友情,他们既是论友又是诤友,争论让二人的感情更加深厚。就学术而言,两人可以说是由异趋同,他们相互切磋,互拜为师,取对方之长以补自己之短,完全抛弃了门户之见。后来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他热情地邀请陆九渊前来助阵,而这位“论敌”也欣然前往。至今“白鹿洞书院”门口所立的石碑上面还刻着陆九渊的治学警句,就是朱熹当初刻上去的。

【启示】此事例印证:“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正像可以通过不同的道路去到同一个目的地一样,面对同样一个问题,应当有不同的思考,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我们才能在其中选择最佳的方案。

 

(摘录自陈杰思著:《和》,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