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省注《通鉴》三十年
日期:2021-07-06
查看次数:400
T 浏览字号
胡三省注《通鉴》三十年
胡三省是南宋末年的人。那个时候,元军挥师南下,南宋国土大量沦丧,百姓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胡三省却夜以继日,寒暑不辍,最终完成了《资治通鉴广注》九十七卷和史论十篇。这让他不由欣喜万分,毕竟这些书稿是他心血的结晶。
1276年,元军攻陷了南宋的都城临安。胡三省背着沉重的书稿,和几个读书人一起翻山越岭,向西往新昌逃难。行至山腰的时候,山中窜出了十多个强盗,胡三省的同伴被杀,而胡三省因为滚落山涧得以逃生。同伴遇害,让胡三省悲痛万分,然而更令他伤心的是,自己耗尽心力编写而成的《资治通鉴广注》的书稿也没有了。
就这样,胡三省独自一人来到了新昌,在当地一户富人的家里当家庭教师。尽管书稿丢失了,但胡三省并没有因此而灰心,因为他相信,自己还在,还可以继续写。于是,他白天教书,晚上就继续为《资治通鉴》作注。
经过了近十年的努力,胡三省终于重新完成了《资治通鉴注》。而此时的他已经70多岁,早已过了古稀之年,还患有气喘病。他的儿子见他为了著书常常彻夜不眠,心中十分不忍,便劝他要以身体为重。然而胡三省却说:“人生在世,总要做出一番事业。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只有靠一个‘勤’字。我毕生的愿望就是写成这本书,哪怕是因此而累死也不会觉得遗憾!”
细细数来,胡三省从42岁弃官之后就开始著书,历经三十个寒暑,直到临死前才完成《资治通鉴注》。
【启示】此事例印证:“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做学问,需要一点一滴的长期积累,方能有所成就。
(摘录自陈杰思著:《毅》,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