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管理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之道 > >案例

苦官陈瑸

日期:2021-07-01

查看次数:351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苦官陈瑸

 

陈瑸是清朝人,他是当时有名的苦官。有一年,陈瑸奉旨进京面见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打量着眼前这位从南方来的官吏,只见他身材虽然不算太高,却精神矍铄;衣着简朴,面容也十分清瘦,可目光中却透露着坚定,不禁让人心生敬意。

康熙皇帝感叹:“天下人都说你是清官,如今一看果然不假。可我却不免担心你过于刻薄了。我大清朝固然需要清官,但如果因为做清官却对人刻薄,徒惹人嫌恶,不能相安,连事情都做不好,那做清官又有什么意思呢?

陈瑸恭敬地回答:“陛下的教诲臣谨记在心。但臣却认为做官清正、恪守本分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并无干系。臣做过小官,深知小官之苦,因此不敢苛求别人,刻薄待人!”其实,陈瑸的刻薄仅仅是针对自己而已。他曾经担任过知县、府宰,也曾官至巡抚,可自奉甚薄。衙仆给他买菜的时候,他只准买瓜果蔬菜。在他的饭桌上很少有两种以上的菜饭。至今,民间仍然流传着“陈瑸公孙吃薯叶”、“陈瑸与仆共食一咸蛋”的故事。

陈瑸虽然过着清苦的日子,却并不以此为苦,反而常常提笔写诗,执书吟哦。当时有一位名叫熊赐履的大臣这样描述陈瑸在北京的生活:他的身边只有一个僮仆,所有的财产就是那几卷书。他从不放弃学习,哪怕是生活已经拮据到好几天都不能吃饭,却依然读书不止。陈瑸的行为虽然被同僚们认为是迂腐至极,可他自己却乐在其中。

康熙问陈瑸外出做官带了多少家眷人口,陈瑸回答说一般就只带一两个仆人,妻室都是留在家中的。康熙有些惊讶地问:“那你的儿子呢?你也不带他吗?”陈瑸说:“说实话,臣与儿子已经十多年没有见过面了。因为没有足够的盘缠做路费,所以不能往来相见。臣这次赴京的路费还得多亏总督大人,否则臣也没办法赴京啊!”听完陈瑸的话,康熙连连叹息,对身边的大臣说:“这哪里是朝中重臣,分明是一个苦行僧啊!

【启示】此事例印证:“德比于上,欲比于下。德比于上,故知耻;欲比于下,故知足。”陈瑸在道德上不断提高,而在欲望上则不断减少。

 

(摘录自陈杰思著:《廉》,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