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元道
日期:2021-06-26
查看次数:394
T 浏览字号
第一节〓元道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使用“道”、“天”、“理”、“无极”、“太极”等词语来表达 宇宙终极本体这个范畴,而以上诸词又同时具有多种含义。一义多词和一词多义的现象普遍 地存在于中国古代的哲学语言中,在现代汉语中如果直接使用这些词汇,将会给我们造成混 乱。现代汉语中虽然已有大量来自西方的哲学词汇,但若试图使用这些词汇来转译通过文言 文而传载的中国哲学,则必然造成中华文化精华在语言的过滤之下大量遗漏的结果。基于以 上考虑,我认为有必要使用一个新的名词——“元道”,用它来表达中国哲学中的宇宙终极 本体。
一〓作为宇宙终极本体的元道
对宇宙终极本体的详尽论述,首推老子。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第二十五章)从宇宙生成次序上讲,元道存在于物质世界之前。元道产生万 象万物的次序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这里 的“一”是指浑沌未分之元炁,“二”是指元炁分化为阴阳二炁,“三”则是指阴阳二炁的交合状态。由阴阳二炁的交合作用,最终产生了万物。
先秦儒家并不太重视宇宙本体问题。到了宋代,理学家在构建思想体系时,吸收了佛老 的思想。于是,由元道产生炁,由炁产生物质的宇宙生成观,自然也就移植到理学中。朱子说:“盖太极即在阴阳里,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则先从实理处说。若论其生则俱生,太 极依旧在阴阳里。但言其次序,须有这实理,方始有阴阳也,其理则一。虽然,自见在事物 而观之,则阴阳函太极,推其本,则太极生阴阳。”(《朱子语类》卷七十五)就现实存在 来说,元道、炁、万物是并存的,从宇宙生成次序来说,则先有元道,次有炁,而后才有万 物。在肯定元道、炁、万物是同样真实的存在的前提之下,中国哲人认识到了宇宙统一性的问题。宇宙不可能统一于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可能统一于某种抽象的概念,整个宇宙 的统一,是在元道的统御下完成的。在元道产生万象万物之后,元道虽然是“生而不有 ”,但也不同万象万物相隔绝。元道颐养着万象万物,为万象万物存在之基础。若无元道, 则万象万物不可能存在。万象万物在其演进过程中,本身已具有了一定的特质,并且总是存 在着一种脱离原来状态的动势,这样,脱离元道本原的异化现象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对此 ,老子强调万象万物必须皈依元道,而这正体现了元道的统御之功。老子说:“反者 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在此,“反”字应作“返”字讲。老子又说:“致虚 极,守静笃。万 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老子》第十六章)若不皈依元道,远离元道,则必然是妄作妄 为,是为大凶。
元道在产生万象万物时,也同时赋予它们基本特征,即形成万象万物各自的“德”。正 是 万象万物具有“德”,万象万物才保持着无限的蓬勃生机:“故道生之,德育之,长之育之 ,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老子》第五十一章)元道的本原,赋予人身,形成人之“ 德”。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守此“德”。“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老子》第二十 一 章)人若背离此德,也就是背离了元道。老子举例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 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第七十七章)老子对人类社会出现的违反宇宙法则 的 现象是深恶痛疾的。人道背离了天道,即丧失了人类存在的基础,于是,老子向我们呼吁: 人道必须复归天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 五章)综上所述,元道作为宇宙终极本体,既是万象万物产生的根源,又是万象万物存在的 基础;既是万象万物皈依的根本,又是人类道德生命的归宿。
二〓元道的特征
老子认为用日常语言去表述元道是很困难的,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 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因为,日常语言是在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产生的, 是 用来表达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中的万事万物的,如果用这些语言去表达元道,则有可能导致 对元道的真实面目的背离。因此,老子基本上是用一些象征性的语言来表达元道。
元道的第一大特征是“虚无”。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 十章 )许多人按常用语“无中生有”的语义来理解这句话,把“无”当作不存在,否定了元道的 实在性。其实,老子在这里便是将“无”作为元道的第一大特征。老子看到人类思维有一种 倾向,偏执于“有”,忽视了“无”。因此,老子引导人们在一个全新的视野上体证,从而 发掘“无”的存在、“无”的作用。他举例说,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器具才能发挥作用; 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有价值,这叫“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 第十 一章)老子之所以能体证到“无”,乃是他的辩证思维的自然结果。他曾说过“有无相生” ,深刻领悟到“有”与“无”是互相依存的。老子用“无”来作为元道的第一大特征,也可 以说是他运用语言表述元道的高明之处。既然他已充分认识到用日常语言是不能确切地表达 元道的,于是,便使用日常语言的否定格式来表达。“虚无”,表示元道的不可言说、不可 感知、不可思虑、无形无象、无迹无影、无意志、无目的等特征。
“虚无”表示了元道的非物质性。元道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时空特性,老子说:“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第十四章)元道也就不能被人的感官所感知, 因为感官是属于物质世界的,只能感知物质现象。老子论述道:“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老 子》第十四章)元道的非物质性也就是元道的形而上性质,《周易·系辞传上》中讲:“形 而 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张载解释为:“形而上者是无形体者,故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是有形体者,故形而下者谓之器。”(《横渠易说·系辞上》)
“虚无”还表达了元道的非精神性。元道并不是一种客观精神,不是有目的、有意志的 。因为有了目的,有了意志,便会有所偏私;有所偏私,便失去大公。老子论述元道是“生 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第五十一章)“生”、“为”、“长”都是元 道创生万象万物的自然过程,万象万物一旦存在,便依其自身的规律和特性而运动、变化, 元道不再占有、支配、宰制万象万物。
人们常常用来自西方的哲学观念去理解中国古代哲学,造成了极大的误解。西方哲学使 用二分法,把一切存在归属于物质和精神两大类。若以此来解释老子的“道”,则有人论之 为物质本体,有人论之为精神本体。但是,如前所述,老子论述的元道既非物质,亦非精神 ,而是超越于物质和精神之上的宇宙终极本体。
将“虚无”作为元道的第一大特征,这是真谛的表达方式,老子及后代哲人没有将此转 换为俗谛的表达方式,即没有将元道以拟人化的形式表达出来。于是,元道就没有被拟人化 ,成为至高无上的人格神。老子以“虚无”论道,直 接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宗教生活和超越精神的建立。元道的“虚无”特征直接决定了老子人生 哲学的核心观念:“无为”。“无为”便是效法元道而形成的生命精神,通过挣脱物欲的羁 绊,化解主观意识的纷扰,使心灵生命进入到虚空之境,从而获得解脱。这种境界只有极 少数天份极高的人才能达到。对大多数民众而言,用之不当,则形成消极无为、忍耐顺从的 惰性。
元道的第二大特征是“动静”。元道保持着“静”,即保持着自身的高度同一性 。元道的向外发用则是“动”,只有在“动”中方能展现其功用。邵雍说:“太极不动, 性也。发则神,神则数,数则象,象则器,器之变复归于神也。”(《观物外篇》)元道之 “静”,具体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元道是“自本自根”的绝对存在。元道不依赖任何外在 条件而独立存在,高置于万象万物之上,不同万象万物发生交互的作用,所以自身永远不会 改变,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独立而不改。”(《老子》第二十五章)第二,元道具有永恒性 ,是不生不灭、无始无终的永恒存在者。庄子说:“道无始终,物有死生。”(《庄子·秋 水》)第三,元道自身保持着高度的同一性。至于元道之“动”,朱子说:“盖谓太极含动 静则可,以本体而言也。谓太极有动静则可,以流行而言也。”(《答杨子直》,《朱文公 文集》卷四十五)从本体上来说,元道在静中已潜在着动势,在化育万象万物的过程中,便 真实地表现为“动”了。元道之静,是保持其自身“常体不易”(《传习录》中);元道之 动,是指生生不息,造化天地万物。
元道的第三大特征是“至善”。“至善”,不是指人类社会中的那种与恶相对而言的善,而 是指生养 万象万物、覆载万象万物的生命精神。中国的伦理精神,便是建立在对元道的至善本原的体 证上。通过对“本心 ”之善的体悟,可以达到对元道至善的体证。孟子讲:“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 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从元道的至善本原里,中华先哲们体悟到了人类生命的仁 善之性,孟子的“知性”、“知天”,朱子的“天命之性”,王阳明的“良知”,乃至熊 十力的“本心”,都是如此。
在古代三大文明体系中,都形成了对于宇宙终极本体的一定认识和领悟。在印度《奥义 书》中,以大梵作为超自然的终极实体,将它树立为人们崇拜的至尊神圣者,引导了印度人 民对于宗教生活的热忱。柏拉图的“理念”,作为统领万事万物观念的共相,开启了欧美人 民对客观世界真理的追求精神。而中国古代的元道观,将宇宙终极本体高高悬起。中国哲学 既否认了通过理性可以认知元道的可能性,也设有将元道推崇为至尊的宗教崇拜对象。因而 ,元道对一般民众来说显得玄妙,惟有少数修道者可以体证元道而跃入高级的生命境界。在 一般民众的心目中,有具体可感性的天取代了元道的位置,并由其在人间的所谓代表——天 子来代天发布旨意。天道观同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牢牢地结合起来,起到了维护中国古代人 民精神价值体系的作用;再加上中国社会是以血缘宗族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起着安顿中国 人精神生命的作用,中国的带有浓厚的现世色彩的伦理中心主义于是就形成了。这种伦理观 极容易遭到现实利害冲突的绞杀,也容易受到封建政权腐败浪潮的冲击。由于封建王朝最高 统治者在人民的信仰与上天之间充当必要的中介,一旦王朝的最高统治集团走向腐败,这一 中介环节就会产生断裂。另外,依靠封建政权和血缘宗族来维持的精神价值体系,源源不断 地吸收着封建专制主义的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