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论“和”与“同”
日期:2021-07-07
查看次数:873
T 浏览字号
晏子论“和”与“同”
有一天,晏子陪着齐景公打猎回来。这时候,齐景公最信任的大臣梁丘据骑着马赶来见他。齐景公见到梁丘据之后,高兴地对晏子说:“你看,能与我‘和’的人只有他啊!”听了此话之后,晏子不赞同,他告诉齐景公,其实梁丘据与他不过是“同”罢了,并不能算是和。齐景公奇怪地问晏子:“难道‘和’跟‘同’还不一样吗?”
晏子解释道:“‘和’就好比是做羹汤。在烹调鱼和肉的时候,需要用到水、火,以及各种佐料。经过厨工的烧煮之后,加以调和,淡了就加调料,咸了就用水冲淡,最后让味道能适中。”接着,晏子又进一步举例:“音乐也好比食物的味道,需要有许多的韵律来‘相成’,也需要不用的情感和气息的吐纳来‘相济’,如此才能形成美妙的音乐,让人听后心情舒畅。无论是饮食之美还是音乐之美,都需要多种因素的协调和配合,也就是‘相成’和‘相济’,如果不协调的话,那么饮食无味,音乐也不美了。”
晏子还把这个道理运用于治国之上。他说:“就国君和大臣的关系而言,如果一个国君认为可行的方案,它其中也可能还有不可行的地方。这个时候大臣如果能够直言不讳地将其中不可行的部分指出来,那么这个方案就更加完备;又或者国君认为不可行的方案,其中却还有可行之处,大臣也能够指出来。这样一来,国君在做决策的时候就很少会犯错误了,这才叫做‘和’。”
齐景公深以为然,并不住地点头。这时候,晏子突然话锋一转:“刚才您所说的梁丘据,您说行的时候他就说行;而一旦您说不行,他就立刻改口说不行。这就如同用清水去调剂清水,又有什么有益的呢?”
【启示】此事例印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梁丘据以小人的心态迎合齐景公,这是“同”而不是“和”。小人追求无原则的同一,但如果有利益冲突,就立即出现斗争。
(摘录自陈杰思著:《和》,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