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管理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之道 > >案例

韩琦的气量

日期:2021-07-07

查看次数:243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韩琦的气量

 

作为北宋的宰辅大臣,韩琦不仅凭借自己在抗击西夏的御侮战争中功勋卓著而名垂史册,同时更是因其超凡的气量而赢得了世人由衷的敬重。

当时,韩琦曾在相州(今安阳)镇守。有一次,因为举行祭祀孔子的活动,他就住在官府中。到了晚上,一个手持利刃的劫匪潜进了他的卧室,并威胁他说:“我始终没有办法养活自己,所以只好向大人求助。”韩琦对他说:“你把桌子上的东西拿去吧,那些都很值钱的。”劫匪说:“对于西夏人来说,您的头远比那些东西值钱,他们可是求之不得的。”韩琦一听,立刻把脖子伸了出去。劫匪见状,立马跪了下来说道:“人们常说您的气量非凡,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原本的今晚只是来试试而已,但大人您已答应将桌子上的东西送给我了,所以今日之事还请您不要张扬出去。”韩琦答应了他,也遵守这个诺言,终生没有把这件事说出去。后来,这个劫匪因为犯了其他的事情被判处死刑,他在临刑前把这件事情的原委说了出来,并说:“这件事情我一定要说清楚,如果我不说的话,韩公的气量就没人知晓,这不是对他太不公平了吗?”其实韩琦在处理这件事情上之所以能如此大度,一方面是他不愿意跟劫匪计较,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大概是与他一贯的容忍气量有关。

据史书记载,韩琦曾在定武镇守边疆。有一天夜里,他在写信的时候让一名士兵拿着蜡烛在旁边照明。由于士兵的大意,竟然一不小心就将韩琦的头发烧着了,韩琦赶紧拿袖子把火扑灭了,然后又接着写信。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发现那个照明的士兵已经被换走了。韩琦担心这名士兵会因为疏忽而遭受长官的惩罚,赶紧把他找了回来,并对这个士兵的长官说:“他现在已经学会怎样拿着蜡烛照明了,所以你也没必要换了他。”

【启示】此事例印证:“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韩琦按“仇必和解”之道行事,因为他是贤德之人。

 

(摘录自陈杰思著:《和》,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