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管理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之道 > >案例

朱自清守节

日期:2021-07-06

查看次数:354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朱自清守节

 

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原名为“自华”,为了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遂改名为“自清”。朱自清教授在抗战之后随清华师生万里奔波到昆明,一家人几经颠沛流离,经常只能靠借贷过日子。他将家属都安置在成都,独自一人到昆明担任西南联大的老师。在1942年冬天,昆明遭遇了十年未见的严寒,穷得连棉衣都做不起的朱教授只能在街头的旧货摊上买了一件赶马人用的毡披风,然后坦然自若地将披风披在身上,就这样进城去给学生讲课。饥寒交迫的日子让他患上了胃病,身体也渐渐衰老,但他始终默默地忍受着。

而这时,贫病交加的朱自清得到了一个机会。由于朱自清的学识和声望,国民政府想要笼络他,便许以高官厚禄,并多次请他去做官。但每次遇到“党国要人”登门拜访,朱自清都唯恐避之不及。要是遇到“达官贵人”想要请他吃饭,他就将自己反锁在房里,拒不出席。

曾经有一次,一个所谓“名流”出价三千元请他为自己写“寿序”,但他拒不从命。更有人曾几次送上“特别党证”请他填写,以此劝他加入国民党,但却被他严词拒绝了。朱自清曾在一次座谈会上这样说道:“对于知识分子而言,摆在我们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条是向上爬,做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的帮凶、帮闲;另一条就是向下去,服务人民。除此之外没有中间路线,所以我们一定要看清楚路线,并勇敢地往前走下去。

一生清贫的朱自清以顽强的意志经受住了诱惑的考验,尽管一生清贫,却始终“勇敢地往前走”。

【启示】此事例印证:“士可杀而不可辱也。”朱自清保持着清高的气节,保持独立的人格,是知识分子的楷模。

 

(摘录自陈杰思著:《毅》,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