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管理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之道 > >案例

陈景润专心治学

日期:2021-07-06

查看次数:384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陈景润专心治学

 

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于1953年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之后在北京四中做老师,接着又回到厦门大学图书馆工作。1956年,陈景润在华罗庚先生的推荐下,来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从此之后,全身心投入到了数学研究中去。

为了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一直艰苦而努力地工作着,可以说除了证明的过程,他的脑子里忘却了其他一切东西。尽管当时他的身体状况十分不好,但无论酷暑严冬,他总是在自己不足六平方米的斗室里潜心钻研,仅仅是计算用的稿纸就装了好几麻袋。徐迟曾在自己的报告文学中,对陈景润的房间做了一个大致的描述:“这房间里还没有桌子。六平方米的小屋,竟然空如旷野。一捆捆稿纸从屋角两只麻袋中,探头探脑地露出脸来。只有四叶暖气片的暖气上放着一只饭盒。一堆药瓶,两只暖瓶。连一只矮凳子也没有。”

尽管环境恶劣,但陈景润一直不懈地努力着。1966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1973年,《中国科学》将陈景润的证明全文刊登出来。他的论文被国内外数学界公认为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甚至被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写进了数学书中,并称之为“陈氏定理”。

生活中的陈景润由于过于专著和执着,发生过许多“痴”的事例:他时常在走路的时候思考问题,结果不小心撞到了树上,却反问树为何要撞他;他在单位数据室查数据的时候,忘记了时间,竟被反锁在里面了;因为他过于专注,竟然将自己的家在哪里都忘记了,只得跑去询问别人,幸好妻子及时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他甚至不知道一些商品的分类,有些普通商品的名字更是连叫都叫不出来。

但恰恰是这种痴迷,让他能够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数学世界里,并最终取得令世界都为之瞩目的成就。我们可以学习他对于目标专注的追求,只要能做到心无旁骛,努力不懈,就容易达到目标。

【启示】此事例印证:“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陈景润对事业的执着达到了痴迷的状态,使他能够集中几乎全部的心思于数学上,投入的时间量远远超过其他人,这正是他成功的原因。

 

(摘录自陈杰思著:《毅》,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