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拓展式学习运用平台 | 手机版

管理之道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之道 > >案例

王烈遗布

日期:2021-07-01

查看次数:538

T 浏览字号

分享到: 

 

王烈遗布

 

王烈(141-219),字彦芳,是东汉时期山东平原县人。虽然王烈只是一个商人,可却赢得了乡里的尊敬和爱戴,在老百姓中有很高的威望,因为他的品德十分高尚。人们遇到麻烦的时候,都喜欢找王烈来解决;遇到纠纷和矛盾,第一个想起的也是王烈;遇到了难题也是向王烈请教,而王烈也很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有一次,乡里有一个人因为偷牛被抓住了。牛的主人生气地用麻绳将偷牛人牢牢地捆起来,并扬言要教训他。眼看着自己被五花大绑捆着,偷牛人知道自己是逃不了的,但他还是向牛的主人求情,希望他不要把这件事情闹到王烈那里,让王烈知道。

牛的主人十分纳闷,以为这个人和王烈有交情,于是并没有治他的罪,而是先把他关起来,同时派人告诉王烈这件事情。王烈听说之后,立刻派人向牛的主人求情,请求他放了偷牛人。牛的主人见王烈求情,很爽快地就把那个人给放了。后来,偷牛人被放了,王烈还专门送了半匹布给他。

有人问王烈:“你是和那个偷牛人有交情吗?否则怎么会为他求情,还送布给他?”王烈笑着说:“说实话,我与那个人甚至连面都没见过,又怎么会有交情呢?我之所以帮他,是因为我觉得他良心尚未泯灭,还有改错的机会。”

那个人奇怪地问:“您又是怎么知道的呢?”王烈回答:“他不想让我知道他偷牛这件事情,说明他知道自己偷牛是不对的,也就是说他还有羞耻心,有羞耻心就说明他还有改过的可能。所以,我希望能激励他,让他改过向善。”

许多年以后,有一个老人急着赶路,不小心把自己的宝剑弄丢在路上了。就在这时,一个年轻人从旁边经过,刚好看见了这把宝剑,因为担心宝剑被别人拿走,他就一直守在宝剑旁边。直到傍晚,老人回来找宝剑,他才把宝剑交到了老人的手中。

老人感动地拉住这个年轻人的手,询问他的名字,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王烈。王烈知道以后就派人去查访,得知这个年轻人竟然是原先偷牛被抓的人。原来,这个年轻人一直很敬佩王烈,尤其是上次偷牛被抓之后,王烈不仅没有看不起他,还为他求情,甚至送布给他,这让他十分感动。他当时就下定决心,日后一定痛改前非,不再做坏事,向王烈学习,做一个真正的君子。

【启示】此事例印证:“如知耻,则洁己励行,思学正人,所为皆光明正大。凡污贱淫恶,不肖下流之事,决不肯为。”王烈启发人的良知,培养人的知耻之心,使人不肯再做卑劣之事。

 

(摘录自陈杰思著:《廉》,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3月第一版)

 

 

发表评价: *
姓       名:
验证码:

评论记录